舊習俗或成新風尚 松江小崑山開出「板凳課堂」

2020-12-12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楊潔) 「上課去!」下午1點,平復苑小區居民彭正義如約下樓,樓道裡已有十多位鄰居等候,他們每隔不久就要在這裡開展一次微黨課學習活動。彭正義今年年初剛剛從農村搬進小區,居住環境與之前大不相同,周圍鄰居也變成了生面孔。好在樓下有了這個公共客廳,放了兩條長凳子,方便大家坐在一起拉拉家常,鄰裡間很快熟絡起來。

圖說:平復苑「板凳課堂」。小崑山鎮供圖

這個「板凳課堂」是平復苑小區的試點項目:在樓道內開闢一塊公共區域,安裝好排椅,以垃圾分類、黨史知識、健康養生等不同主題開展活動,豐富居民生活。

為什麼名為「板凳課堂」?原來,平復苑小區是農民拆遷安置小區,3000多名居民大部分來自農村。平復苑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拎個板凳走村莊,一起吃飯、納涼、拉家常,這是在鄉間最常見的生活方式。前兩年,形形色色的桌子、椅凳出現在了各個樓道內,既影響小區美觀、居民出行,同時也帶來公共安全隱患。

不僅在平復苑,鎮上其他兩個動遷安置小區文晉苑、翔昆苑也存在類似現象。各小區曾多次聯合職能部門開展過樓道堆物整治,然而,很快各式各樣新的椅凳又會回潮;如果只是簡單禁止,也是治標不治本,更會破壞社區裡的人情味。

如何破題?居委會幹部想出了一個化堵為疏的辦法:開闢公共空間,打造一個「家門口的課堂」。從居民興趣入手,對接鎮文化活動中心、社區學校和有特長的社區居民,聯手每周安排兩次固定學習,內容包括黨員微課、剪紙插花、歌舞戲劇、健康養生等,形式豐富。

圖說:文晉苑居民區的「板凳課堂」。小崑山鎮供圖

今年74歲的彭正義還主動當起了垃圾分類志願者,每隔一天就在小區裡巡邏,三個多月來雷打不動。「垃圾分類知識就是我在『板凳課堂』裡學到的,一開始是志願者來教我們怎麼分,現在我們自己也成為了志願者。」從被動聽講轉為主動宣講,以一個人帶動一群人,今年5月,平復苑社區順利撤桶,全面實行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投放,「板凳課堂」可以說功不可沒。

「有了『板凳課堂』後,社區鄰裡關係更加親密了,以鄰為善、以鄰為友的氛圍更濃厚了。」平復苑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張雷軍介紹,隨著「板凳課堂」的不斷推行,這裡也成為了居委會開放式「辦公間」和黨建引領下居民自治的「議事廳」,持續聚焦群眾痛點、矛盾焦點,疏堵結合,創新工作思路,在完成工作的同時讓居民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

相關焦點

  • 玉出崑岡,如圭如璋……你好,小崑山
    最當得起這如圭如璋的美譽小崑山位於松江西北境內距城區約10公裡處地處九峰之西南端小崑山全山呈 "8"字狀俊秀圓潤,望之如覆盎遠望如臥牛之首,故又稱"牛頭山"後人為區別於江蘇省崑山縣之崑山湯村廟古文化遺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松江城區西約11公裡,小崑山西南湯村廟及其周圍地區。1962年,市文管會組織考古調查時,在華田涇兩岸發現許多古代遺物,屬松澤文化,距今6000年。在上世紀50年代初和80年代初的兩次考古活動中,湯村廟遺址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充分證明了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們,在九峰山麓之間,泖河碧波之中,從事農耕、漁獵、飼養等生產勞動。
  • 小崑山鎮兩地塊拍出42.5億 溢價率高達158.36%
    今天小崑山鎮兩地塊拍出高價,溢價率高達158.36%  據《松江報》報導,今天上午9時許,松江小崑山鎮SJS40001單元23-01和24-01號地塊於上海土地交易事務中心「組團」拍賣,起拍價為16.45億元,起拍樓面單價為8102.68元每平米。
  • 松江的冬天,再小的路也可以這樣美
    松江的冬天,再小的路也可以這樣美 2020-12-21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價3萬賣3.9萬還嫌貴 小崑山就這麼招嫌棄?
    小崑山位於松江西北境內,原本只是松江區內一個名不經傳的小鎮,卻因為2016-2017年的多場土地拍賣而「名聲大噪」。   (小崑山鎮街面現狀)   其次,小崑山鎮距離松江大學城地鐵站大約10公裡。
  • 古韻松江,等你探訪
    古韻濃厚的上海之根松江,在初秋綻放出不一樣的活力,人文松江,自然松江,等待你有心的探訪。 對於喜歡人文風光的朋友而言,去小崑山徒步是個不錯的選擇。小崑山呈東南向西北微斜走向,有南北兩峰。山體俊秀圓潤,遠望如臥牛之首,故小崑山又稱「牛頭山」。沿小崑山山路而上,至山腰際可見「二陸」的讀書臺遺址,上蓋一亭,名曰「華亭」,四周幽靜,據說「二陸」少年時代即在此刻苦攻讀,一生學識功底皆源於此。到達山頂,便見「二陸草堂」。
  • 開學第一天「光碟」成新風尚
    來源:重慶日報網原標題:開學第一天「光碟」成新風尚重慶各中小學節糧惜糧出新招重慶日報訊 (記者 匡麗娜 王麗 張莎 通訊員 程雅琦)9月1日是重慶市中小學開學第一天,重慶日報記者走訪發現,許多中小學圍繞節約糧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愛糧、惜糧的意識,學生們則爭做節糧惜糧小衛士,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 杭錦旗「五一」假期旅遊市場平穩,文明、健康、綠色旅遊成新風尚
    杭錦旗「五一」假期旅遊市場平穩,文明、健康、綠色旅遊成新風尚 2020-05-10 0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村民食堂烹出農村婚宴新風尚
    廚房裡,灶臺火焰旺盛,水煮花生米、木須肉、炒蒜薹、西紅柿炒雞蛋……幾樣家常小菜正在陸續出鍋;另一口鍋裡,大鍋菜香味漸濃。沒有大魚大肉,卻多了幾分家常溫馨。「過去辦一次喜事,在飯店請客花銷大,一桌最低標準300元。如果在自家請客,鍋灶、桌椅什麼的都要租借,光這個就四五百元。由於沒有專人管理,飯菜浪費現象非常普遍。
  • 坐上「小板凳」 說說身邊事
    「了解了政策,又解決了問題,『板凳講座』很實在。」摘下草帽,村民陳大叔笑著豎起拇指稱讚。2019年,廉江市被納入廣東省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縣,開啟文明實踐加速度。通過創新設立「板凳講座」「每周說唱」「田間課堂」等活動,把新思想、新風尚送進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僅去年,廉江市就開展了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5612場次,服務群眾90多萬人次。
  • 松江倉城的這幾條河,每一條都有故事
    清乾隆《婁縣誌》對秦皇馳道在松江的地理方位作了明確記述:「今崑山南四裡為古浦塘,馳道即塘之岸。又崑山北亦有秦皇走馬塘。」公元前210年10月,秦始皇第五次東巡,自鹹陽一路南下,經雲夢、渡長江,過三泖、小崑山。從地理走向看,秦始皇車駕走的當是古浦塘岸這條馳道。
  • 宅家「嗑瓜子」成新風尚 恰恰瓜子成現象級零食
    各國人民花樣百出,其中一批不甘寂寞的國外網友們更是一馬當先。他們悄悄開啟了零食新時代 -- 嗑瓜子,甚至導致國外瓜子一度脫銷,不僅讓嗑瓜子成為了國外休閒娛樂新風尚,還利用剩餘的瓜子皮各種搞怪,這股各國人民齊嗑瓜子熱潮如何掀起來的?成為了當下的熱點話題之一。有沒有發現瓜子一嗑起來就停不下來?
  • 你見過使用了40年的舊板凳嗎?勾起的都是兒時情懷!
    在兒時的記憶中,老家幾把破舊的板凳,常常被家人搬著放在水塘邊,在悶熱的夏夜,靜聽老人們講故事。這看似不起眼的小板凳,卻承載了記憶中最美好的回憶。前天回老家,又看到了這些舊板凳。老母親說,這些凳子已經超過了40年。
  • 文明餐桌新風尚!松江124家餐廳、260戶家庭帶頭承諾使用公勺公筷
    」的新風尚。)78.味千拉麵(上海領先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松江二分店)79.小淮娘(上海流起餐飲有限公司)80.哚哚米線(上海市松江區方松街道頤樂餐飲店)81.巴一碗(上海市松江區方松街道盛風餐飲店)82.掌上韓品(上海韓信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第二十九分公司)
  • 退休教師自製千張板凳免費送人 舊木料變廢為寶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常州的一名76歲的退休教師,15年來,他利用工地上丟棄的舊木料,純手工製作板凳,免費送給有需要的人,成為了大家交口稱讚的「板凳老師」。
  • 開學第一天「光碟」成新風尚 重慶各中小學節糧惜糧出新招
    「開飯了!」只聽一聲吆喝,三盤「菜餚」搖搖晃晃地走上學校操場的大舞臺。見狀,臺下的同學們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原來這三盤看起來美味可口的「菜」是三位老師喬裝改扮而成的。「見到美食先別急,每次只取一點點,輕拿輕放少出聲,要節約!」「細嚼慢咽好消化,更健康!」「一米雖小猶不易,光碟行動全吃去!」
  • 家裡價值幾萬的,老銀子,舊首飾,是否被你置換成新首飾了?
    很多朋友家裡都有一些老一輩留下來的舊首飾,老銀子,銀器。比如奶奶陪嫁的髮簪,銀手鐲或者太爺爺留下的銀鎖,項圈。這些舊首飾經過歲月的沉澱,有的可能已經破損了,有的可能完好如初。顏色上看起來也變得暗黃,或者黑漆漆的,失去了銀子原本的亮麗光澤。
  • 懷念老屋,懷念那幾隻舊板凳,懷念那些難忘的人和事|王以太
    老屋裡的這幾隻舊板凳,不僅滿足了一家人半個多世紀的居家所用,同時也接待了上下幾代人親 朋賓客的訪坐。因此我對這幾隻名不見經傳的舊板凳情有獨鍾、甚至還對它們有些敬畏心情,為什麼呢?正如一首《板凳》小詩描述的那樣:四腿叉地腰板強,平穩屹立任你扛。造福世人默弓背,不予沙發論短長。
  • 全市開學報到關鍵詞盤點:防疫是主旋律,勤儉節約成新風尚
    防疫期間在校辦畫展的市特殊教育學校小周同學,經過亮碼、測溫、消毒等一系列防疫程序後,回到他想念的學校。蓮都區碧湖小學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寫下厲行節約的承諾,分享生活中勤儉節約的小妙招,成為勤儉節約,新「食」尚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範者!
  • 松江這些地方禁放煙花爆竹
    24摩立盛匯廣場滬亭北路、亭知路、九杜路、淶寅路區塊內25新虹橋休閒街新虹橋休閒街及其周邊50米範圍內26九裡工坊九裡工坊及其周邊50米範圍內27金地廣場金地廣場及其周邊50米範圍內28金豐藍庭商業街金豐藍庭商業街及其周邊50米範圍內29淶亭生活坊淶亭生活坊及其周邊50米範圍內30外牆保溫材料為可燃材料的小區奧林匹克花園奧林匹克花園及其周邊50米範圍內31摩卡小城摩卡小城及其周邊50米範圍內32英倫風尚英倫風尚及其周邊
  • 萊蕪中元習俗:請家堂擺供桌 體現孝德風尚
    又有哪些習俗?8月16日,記者採訪了萊蕪市民間文學研究學會會長李勝華,聽他講述咱們的中元節民俗。源自清乾隆年間    李勝華介紹,萊蕪市的中元節習俗,源自清乾隆年間的一次驅趕瘟神活動。為了紀念這次驅趕瘟神活動,人們把每年的七月十五定為習俗節日,一直沿革到現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萊蕪地方習俗文化。    中元節在萊蕪市還被叫作孝子節、團圓節、鬼節、過半年、祭祖、瓜節等,「中元節是家族和睦、家庭團圓、尊老愛幼、體現中華民族孝德文化的傳統習俗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