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源或涉嫌逃稅?知情人爆天價片酬已支付,被要求更換發票內容

2020-12-20 蘇氏娛樂

近日,東京影帝、演技派明星王千源被爆出演28集電視劇索要6180萬的天價片酬,無視「限薪令」規定導致劇組延期,在網上引起熱議。在質疑王千源的天價片酬外,很多人懷疑劇方是不是想要賴帳,拒絕支付王千源的6180萬,才把這事兒爆出來,好給對方輿論壓力。

對此,有媒體聯繫了當時劇組的知情者,證實了王千源索要天價片酬的電視劇正是5月份在東南衛視播出的《七日生》,這部戲由李晨、楊採鈺、王千源主演,在大量的國外戲,拍攝時間是2018年5月到10月,在拍攝途中趕上了限制藝人片酬規定的「限薪令」。

對於劇方想要賴帳的事兒,知情人予以否認,表示王千源的費用早已經全部結給他了,實際是28集,按照限薪令片酬應該是2800萬,但超額付了3200萬,對方少一分都要罷工。

知情人表示劇組的妥協也很無奈,因為當時一百多人在國外拍攝,他停工一天,劇組要支付很多費用給製片組和其他演員,所以停不起。

更吐槽王千源拍戲時態度十分不端正,經常遲到早退,甚至還要求住五星級總統套房。

為了證明自己所說的是真的,知情人還拿出了王千源當時的出工記錄。

同時,知情人表示劇組的其他演員都是主動退了多餘的片酬,完全符合限薪令的要求,只有王千源及經紀人一直說先看發展,出了問題再說,拍完後拒絕主動退片酬。

當記者問到提出這麼一個高片酬是王千源本人還是他的工作人員,聊天記錄只是經紀人在商談,王千源本人是否知道時,知情人表示王千源是知情的,因為經紀人是用王千源工作室和劇方籤的合同。

知情人還爆出在協商高片酬時對方不僅要求換成別的工作室來避稅,連發票的內容都要求更換,或涉嫌逃稅。

截止到目前,王千源方一直暫無回應。但有網友查了一下王千源的經紀公司,發現業內有名的喜天,之前鬧出逃稅風波、小四醜聞的吳秀波正是旗下的得力幹將。有熟悉這家經紀公司的網友表示,該公司的sao操作一直挺多,王千源爆出這事兒毫無意外。

王千源天價片酬曝光之後,很多網友在驚訝於他一部戲的酬勞竟然高達6180萬,也有很多網友支持王千源,覺得毫無演技的流量小鮮肉都能拿幾千萬上億的片酬,王千源這種演技派老戲骨拿6000多萬完全可以。

流量小鮮肉為什麼能拿幾千萬上億的片酬?是因為他擁有超級流量、曝光度和洽談權,片方採用流量小生,不僅能給電視劇帶來超高的曝光度,也能在電視臺採購時在議價方面有更多的主動權。在天價片酬的事兒曝光後,網友們已經對流量小生口誅筆伐,嘲笑很多年了。

而像王千源這樣的所謂演技怕、老戲骨拿六千多萬的片酬,又能給劇方帶來什麼?有人說是演技,讓劇更精彩,但《七日生》這部戲在東方衛視播出的時候反響平平,沒任何水花,豆瓣評分也只有5.5分,完全就是一部爛片。至於為什麼爛?拿走六千多萬片酬的影帝難辭其咎。

而且影視圈天價片酬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是娛樂圈畸形的存在。無論是流量小鮮肉還是老戲骨演技派,一部28集的連續劇拿6180萬的天價片酬都是不合理的,需要杜絕的,不能因為他是演技派是影帝是老戲骨,就鼎力支持雙手贊成。

再者《七日生》其他演員都被爆主動退了片酬,而王千源卻無視限酬令,還想法設法的逃避鑽漏洞,絲毫沒考慮這部劇如果真的因為他的天價片酬無法播出,全劇組心血會打水漂。這是一個熱愛演員生涯、有職業道德的良心演員能做的事兒?這分明是鑽到錢眼裡,不把法律法規放在眼裡,行事肆無忌憚。

抱著「政策就是一陣風」的念頭,頂風作案執著要高價。對於這樣的明星,只能說好自為之。

相關焦點

  • 企業為逃稅要求員工以發票來兌換年終獎
    可一些企業以「合理避稅」為名,要求員工以發票報銷的形式,來兌換年終獎。員工自稱「票奴」,通過各種途徑「求發票」,實在不行就向小販購買。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火車站暗訪,發現發票銷售的生意紅火。法律界人士指出,買賣虛開發票、製售假發票都屬於違法行為,企業用發票換年終獎的做法,更是涉嫌逃稅。
  • 逃稅的臨界點與案例
    逃稅與避稅的不同之處在於,逃稅是一種具備主觀故意要件的必然違法的行為,經常和「欺詐」聯繫在一起。因此,對由於過失或者由於逃稅以外的故意而導致的少繳或者不繳稅款的行為不宜作為逃稅予以處罰。案例之前轟動全國的某知名明星逃稅案,在案件處理中,該明星既涉嫌逃稅違反我國稅收法律法規,也包含一些避稅手段。
  • 蘋果涉嫌在中國逃稅偷稅 想開發票很難
    但是,當記者想向蘋果公司就付費下載索取發票時,蘋果公司客服卻告訴記者,蘋果公司不能為此提供發票,只能向客戶提供下載電子憑據。不僅消費者無法獲取發票,開發商想拿到發票也有難度。上海華亨電信app開發經理支愛速說:「我們在蘋果應用商店開通上傳帳戶花了99美元,向蘋果索取發票時,他們說可以開。填單流程很複雜不說,我們半年前填寫單據索要的發票,到現在都還沒有拿到。」
  • 又一家公司響應抵制天價片酬,片酬超過5000萬的明星都有誰?
    「天價」明星已經成為內容製作領域最大的成本之一,而這或是此次多家發布聯合聲明的原因。以愛奇藝為例,今年一季度其內容採購和製作成本,達到39億元,同比增長54%,在總成本中佔比81%;今年二季度其內容採購和製作成本,達到47億元,同比增長47%,在總成本中佔比77%。
  • 都市晚新聞|中加國際學校猥褻事件,貴陽市要求從重從快處理;「黃馬...
    今天是6月25日,農曆五月廿三,星期二貴陽天氣:陰  19~24℃下面是都市晚新聞時間  ↓↓↓【貴陽新聞】貴陽市要求從重從快處理中加國際學校猥褻事件6月25日,貴陽市政府召集政法委、教育局、公安局、信訪局、網信辦、國安局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10個區(市、縣)政府分管領導、政法委分管領導、教育局長等召開校園安全專題工作緊急會議
  • 楊爍索要天價片酬致使新片停拍,「小包總」好男人形象要崩?
    「實力派」的演員因為不願降低天價片酬導致了新片停拍。在劇組的停機告知書中,提到在2018年4月接拍《異鄉人》的時候,楊爍的片酬是8750萬人民幣。但當時在籤訂合同的時候,有關部門已經出臺了「限薪令」,而在籤訂合同的時候雙方都違反了這一規定。目前,楊爍工作室仍然拒絕降低片酬,仍然要求劇方按照去年4月合同中規定的8750萬進行支付,兩方因為沒有在片酬上達成一致而陷入了僵局,導致了該劇的停拍。
  • 買手機補開發票要交稅?律師:涉嫌逃稅可舉報
    「之前也在他那買過東西,人家說價格上也給了優惠,所以,沒太在意開發票的事,只開了個收據,商家當時承諾如果維修拿收據來就可以。」魏先生說,讓他沒想到是,前段時間,他的手機出現聽筒音量很小的問題需要維修,商家給他推薦了幾家蘋果手機的售後服務網點。但是,當他拿著收據找到手機售後部門要求維修時,對方拒絕,並提出必須提供正規發票。由此,魏先生又找到商家要求開具發票。
  • 企業要求員工以發票來兌換年終獎 員工自稱「票奴」
    為名,要求員工以發票報銷的形式,來兌換年終獎。法律界人士指出,買賣虛開發票、製售假發票都屬於違法行為,企業用發票換年終獎的做法,更是涉嫌逃稅。可一些企業以「合理避稅」為名,要求員工以發票報銷的形式,來兌換年終獎。員工自稱「票奴」,通過各種途徑「求發票」,實在不行就向小販購買。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火車站暗訪,發現發票銷售的生意紅火。法律界人士指出,買賣虛開發票、製售假發票都屬於違法行為,企業用發票換年終獎的做法,更是涉嫌逃稅。
  • 周冬雨天價片酬曝光,《幕後之王》收1.09億,是所有配角片酬總和
    6月30日,有報導稱連續兩年巨虧的鼎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接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函,要求鼎龍文化對2019年年報的質疑給出解釋和說明。而鼎龍文化在問詢函的回覆中,透露了演員周冬雨、羅晉的片酬等信息。現在看來,周冬雨和羅晉的片酬顯然有違正常的創作規律,不過《幕後之王》是2017年的項目,從鼎龍文化的表格中也能看出這一點,公司支付給周冬雨和羅晉的第一筆錢都是在2017年,兩個人在出臺「限薪令」之前,拿到了最後一波天價片酬。
  • 企業年終獎要求拿發票換:員工苦了 票販子發了
    可一些企業以「合理避稅」為名,要求員工以發票報銷的形式,來兌換年終獎。員工自稱「票奴」,通過各種途徑「求發票」,實在不行就向小販購買。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火車站暗訪,發現發票銷售的生意紅火。法律界人士指出,買賣虛開發票、製售假發票都屬於違法行為,企業用發票換年終獎的做法,更是涉嫌逃稅。
  • 周冬雨片酬兩年從880萬到1.08億,誰是天價片酬的「幕後之王」?
    作者|魏妮卡編輯|李春暉自熱錢流出、影視圈開始不景氣,又有監管層和平臺聯盟對演員片酬進行種種限制,「天價片酬」的新聞,這兩年是明顯少了。或許也正因如此,周冬雨1.08億的片酬,才更令吃瓜群眾震驚。雖然採購額包含片酬,並不完全等於片酬,但該文一經披露還是再次引發「天價片酬」的討論。要知道,在2015年,根據《麻雀》出品方千乘影視的招股書顯示,周冬雨當時的片酬才880萬,遠低於男主李易峰的2600萬。而僅僅兩年後的《幕後之王》,周冬雨的片酬就猛漲了十多倍。
  • 明星天價片酬「明降暗升」,身兼多職,頭銜越多,收益越多
    但資深影評人譚飛介紹,明星明降片酬,暗增職務,補充片酬。這一操作,令人心驚!《倡議書》中說,目前各電視平臺、視頻網站平臺、購片與自製訂製價格已下降30%—40%。為保證生產與產出的合理平衡,建議我國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應控制在每集400萬元人民幣以內,攝製人員酬勞亦應同步降低30%。
  • 防止片面追星、遏制天價片酬 聽聽專家怎麼說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題:防止片面追星、遏制天價片酬,聽聽專家怎麼說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張漫子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五部委近日聯合下發《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不僅提出對電視劇、網劇實行同一標準管理,還倡導優化片酬分配機制,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
  • 變票屬於虛開發票還是逃稅?審判歷經三年,法院這樣判了
    企業將發票品名變更為燃料油用於幫助他人偷逃消費稅的,即便認定企業與上下遊之間無真實貨物交易,且造成國家消費稅巨額損失,因變票不屬於騙取稅款,不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虛開發票案"多次開庭,虛開變為逃稅
  • 廣東:發票抽獎有效堵塞偷逃稅漏洞
    廣東:發票抽獎有效堵塞偷逃稅漏洞     新華網廣州10月5日電(趙肖峰 林荔丹)廣東開展定額發票抽獎活動以來,群眾通過查詢抽獎系統積極舉報涉稅違法案件,有效地堵塞了偷逃稅漏洞。
  • 豪華車加價涉嫌逃稅 稅務總局盯上價外費
    豪華車加價涉嫌逃稅 稅務總局盯上價外費雖然去年底車市的火爆風景已難再現,但購買緊俏車型需要額外被經銷商加價幾千甚至幾萬、十幾萬的事情卻越演越烈。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開票管理、實行最低計稅價格管理、實地驗車制度、車購稅完稅證明等9項。其中,最引人關注和引起爭議的就是其中對「價外費用」統一計價徵稅的這一規定了。根據該修訂稿初稿,購車時的「價外費用」將被統一計入購車價格徵稅,「價外費用」範圍包括售車增配費、裝飾美容費、加價費等3項。
  • 案例|變票,不是虛開是逃稅
    因涉嫌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於2016年7月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9日被逮捕。現羈押於亳州市看守所。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檢察院以亳檢刑訴(2017)15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楊小勇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一案,於2017年5月18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於2017年8月16日作出(2017)皖16刑初17號刑事判決。楊小勇不服,提出上訴。
  • 現有證據無法排除存在真實交易可能的,不以逃稅罪起訴
    本案現有在案證據不足以證實河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違法開發、建設及預售過程中發生營業稅應稅行為或其他稅種的應稅行為,其涉嫌逃稅犯罪缺乏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不符合起訴條件。本院仍然認為本案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無法認定本案的應納稅額、逃避繳納稅款是多少,不符合起訴條件。
  • 任性加價不開發票 汽車4S店成「稅收黑洞」?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姚玉潔 趙逸赫 周蕊  標價140多萬元的高端車需加價30萬元才能到手,加價的30萬元還不開發票;違規收取金融服務費,卻要求把錢打進私人帳戶……記者對多家4S店調查發現,部分高端汽車品牌在銷售緊俏車型時,不僅「店大欺客」違規收取服務費、加價費,這些不合理費用往往還不開票、不入公帳,涉嫌逃稅。招牌光鮮的4S店,竟潛藏「稅收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