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不少市民被熱水袋燙傷 冬天取暖要溫度更要安全

2021-01-19 網易

2021-01-14 21:31:46 來源: 新華報業網

舉報

  交匯點訊 今年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不少市民在家中拿出了熱水袋來取暖。萬萬沒想到的是,熱水袋竟然成為了一顆「定時炸藥」。近日,南京各大醫院的皮膚科、燒傷科每天都能接到被熱水袋燙傷的患者,其中,小孩、老年人、處在青春期的女生是主要人群。

  看到被熱水袋燙傷的病例,不少市民心裡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熱水袋摸著不燙卻會燙傷人呢?」專家解釋稱:44℃溫度持續接觸皮膚6分鐘以上都有可能造成低溫燙傷。

  那麼,如果不小心被熱水袋燙傷應該怎麼處理?無論燙傷的水泡大小,第一時間就是要冷敷。如果在冰箱的冷凍室裡拿出一塊物品,記得包上一層毛巾,局部進行冷敷。水泡比較大並伴有疼痛的,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去醫院進行處理。有的患者早期沒有及時處理,半個月後,燙傷的水泡爛成一個洞,甚至可以看到骨頭。專家提醒:使用熱水袋時,熱水袋外面套一個防護套。最好是睡覺前半個小時放在被子裡,睡覺時取出來。切記冬天取暖要溫度更要安全!

  交匯點記者 呂鑫 楊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天冷一直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舉個例子: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
  • 醫生提醒,冬天取暖謹防低溫燙傷
    新華社重慶1月10日電(記者李松)寒冬來臨,熱水袋、暖寶寶等成為不少家庭的取暖「法寶」。醫生提醒,在使用取暖設備時,要謹防低溫燙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醫生袁心剛介紹,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感覺遲鈍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嬰幼兒、老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緊貼熱水袋的部分皮膚就容易造成局部燙傷。」袁心剛說,熱量蓄積容易導致皮膚、皮下組織受到損傷。若處理不當,會長時間無法癒合。
  • 熱水袋破裂燙傷4歲女童 這些取暖神器可能也是「定時炸彈」
    寒冬取暖,你家用啥法寶?熱水袋、電熱毯、烤火爐、暖氣片等過冬神器給各家各戶帶來溫暖的同時,也隱藏著意料不到的危險。12月2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重醫兒童醫院了解到,近日來被各式各樣取暖設備燙傷兒童的案例屢見不鮮,有上升趨勢。
  • 冬季取暖 小心熱水袋等物「低溫燙傷」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進入冬季,我們總是習慣使用暖水袋、暖寶寶等取暖用品,但長時間使用還要小心「低溫燙傷」。在醫院燒傷整形科,前來換藥的患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這其中有大約三成都是在較長時間使用「暖寶寶」或者熱水袋時不小心被燙傷的。
  • 冬季取暖 當心「低溫燙傷」 不要用溫度過高的熱水泡腳
    隨著氣溫越來越低,人們開始使用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毯等取暖物品。據媒體報導,已經有不少人在使用暖寶寶等取暖物品時被燙傷。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外科主任李蘭青提示,此類取暖產品的溫度雖然不會特別高,但如果使用不當,也很容易造成「低溫燙傷」。
  • 專家提醒:寒潮來襲,使用「取暖神器」時小心低溫燙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寒潮來襲,許多市民拿出了暖寶寶、電暖扇、電熱毯、熱水袋、暖手寶等「取暖神器」禦寒。但你知道嗎?這些冬天裡的寶貝可燙傷了不少人。「低溫燙傷好發於嬰幼兒、老年人,尤其是合併有糖尿病、脈管炎或中風後遺症以及長期臥床者。」
  • 入睡後熱水袋長時間接觸一個部位,也可能被燙傷
    重慶已進入最冷的時節,熱水袋、烤火爐、電熱毯等取暖設備受到市民追捧,但由於使用不科學,導致燒傷燙傷的患者增加。晨報記者了解到,光是西南醫院燒傷研究所最近收治的燒燙傷患者中,就有兩成是因保暖不當所致。  熱水袋的最佳溫度是多少?電熱毯該如何正確使用?烤火爐的安全距離是多少?昨天,西南醫院燒傷研究所副所長張家平接聽966966公眾服務熱線,為市民解疑答惑。
  • 你還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溫吞吞的熱水袋,就有可能是「元兇」!燙傷還不好癒合?塗醬油、抹牙膏,只會雪上加霜!不燙卻能傷人尤其老人和小孩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舉個例子: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
  • 18個月寶寶被熱水袋燙成這樣!這些取暖神器一定要小心
    沒想到咱們從小用到大的熱水袋,一不小心就埋下了這麼多安全隱患,還有更多取暖神器,像小太陽、快熱爐、還有各種電暖寶,都存在燙傷和低溫燙傷的風險。糕媽也反覆說過,有些取暖神器天再冷也不能給寶寶用,為了每個寶寶都能安全過冬,要繼續囉嗦了……首先,萬一寶寶不小心遭遇燙傷,很多爸爸媽媽情急之下都會用塗牙膏、醬油的「土方子」救急。
  • 用「禦寒神器」取暖,竟上了手術臺……注意!溫度不高也會燙傷
    其實,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容易中「低溫燙傷」的招。浙江台州椒江的陳女士近日睡覺時在被窩裡放了熱水袋,第二天發現右腳有個地方隱隱作痛,她發現患處皮膚顏色有點紅。第二天晚上,陳女士右腳的發紅處出現了水皰,她便抹了燙傷藥膏,可本以為幾天就能好的小燙傷,一個星期後開始化膿。陳女士到醫院檢查後發現,燙傷處雖然看起來非常小,但深度卻有0.5釐米。
  • 冷空氣來襲,你想好要怎麼取暖了嗎?
    天一冷各種取暖器「上任」也帶來了很多安全風險小編又來敲警鐘了!冬天取暖注意這6點。暖手寶等充電的取暖設備,充滿及時斷電。三、謹防低溫燙傷所謂低溫燙傷,就是指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燙傷。冬天小型取暖產品大受歡迎,很多人抱著熱水袋或暖手寶一抱就一整夜,肌膚長時間處在高溫的狀態下,稍不注意便可能造成燙傷,這類事故在老人和小孩身上發生頻率一直居高不下。
  • 冬季取暖 當心「低溫燙傷」
    隨著氣溫越來越低,人們開始使用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毯等取暖物品。據媒體報導,已經有不少人在使用暖寶寶等取暖物品時被燙傷。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外科主任李蘭青提示,此類取暖產品的溫度雖然不會特別高,但如果使用不當,也很容易造成「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表溫度的低熱物體所造成的燙傷。
  • 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毯……當心這些燙傷的兇器!
    比如熱水袋,用的時候覺得溫暖舒服;可第二天醒來,發現腳莫名其妙起泡了——原來,是被熱水袋燙傷的。這麼大的泡,看著就嚇人。01很多網友都表示不信,說暖手蛋、暖寶寶和熱水袋,摸著都是舒服的溫度,並不燙啊?為什麼皮膚會被燙傷呢?這個現象,在醫學上叫做低溫燙傷。其實,每一年都有很多人因為這些取暖好物而被燙傷。
  • 熱水袋突然破裂燙傷女童 醫院近期接連收治燙傷患兒
    本周末,鍾先生4歲的女兒甜甜(化名)準備午睡,正當甜甜接過媽媽灌好開水的橡膠熱水袋時,熱水袋瞬間從中間爆裂,滾燙的熱水噴湧而出落在甜甜的會陰部。媽媽立即抱起大哭的女兒衝到衛生間,用冷水衝淋降溫,簡單包紮後就帶著甜甜前往重醫兒童醫院就診,被診斷為Ⅱ度熱液燙傷。「可能是熱水袋使用時間太久,老化破裂。」
  • 男孩慘被熱水袋燙傷、起水泡,使用取暖用品務必小心!
    冷氣來襲,很多家長擔心寶寶會冷,為了不讓孩子受涼,許多家長紛紛出動取暖用品(如:熱水袋、暖包、電暖器等),但使用上千萬要小心!這些物品確實能為我們趕走不少寒氣,但使用上一定要小心可能有燙傷風險。
  • 熱水袋突然破裂燙傷女童 重慶醫院近期接連收治燙傷患兒
    媽媽立即抱起大哭的女兒衝到衛生間,用冷水衝淋降溫,簡單包紮後就帶著甜甜前往重醫兒童醫院就診,被診斷為Ⅱ度熱液燙傷。「可能是熱水袋使用時間太久,老化破裂。」鍾先生說,「以後使用熱水袋時,僅在睡前放在被子裡先暖被窩,孩子睡覺時就取出,避免意外發生。」
  • 冬季取暖謹防低溫燙傷!常州88歲老人雙腳被熱水袋燙傷出現潰爛
    隨著冷空氣的來襲,各種取暖用品受到追捧。不過,這些產品使用不當也容易造成燙傷。近日,家住常州經開區88歲的黃女士,因雙腳被熱水袋燙傷後出現潰爛,不得不入院治療。黃女士長期臥床,由於子女都在外工作,所以家中請了一位護工幫忙照料。
  • 冬天用這些取暖器要注意!近期多人「暖」出病來!
    熱水袋、暖風機、暖寶寶……到了冬天,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取暖設備受到很多市民的歡迎。不過,這些取暖設備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傷到自己,最近,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就接診到不少被熱水袋等取暖設備燙傷的患者。1、暖風機對著吹小心吹花皮前不久,上述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卜璋於卜醫生還接診了一位年輕的女性患者周小姐(化名)。
  • 冷空氣又來襲,冬季取暖謹防低溫燙傷
    為什麼低溫也會引發燙傷?01低溫燙傷指身體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44℃~50℃)的熱源,從而造成由真皮淺層向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低溫損傷發生時並不明顯,由淺入深。因為這些取暖物品的溫度通常並不會很高,例如暖寶寶、熱水袋,我們能夠感覺到的溫度一般只有40℃~50℃,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會慢慢適應這種溫度。
  • 冬天取暖謹防"低溫燙傷" 看似不嚴重其實傷得"深"
    冬天取暖,謹防「低溫燙傷」,看似不嚴重,其實傷得「深」冬天,凍手凍腳的日子可不好過,不少人用上了暖寶寶、熱水袋、加熱滑鼠墊等準備溫暖過冬,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取暖設備一旦使用不當,很可能造成「低溫燙傷」。什麼是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基礎溫度不高,但由於皮膚長時間的接觸,被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造成的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