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想吃蛋液炸饅頭,於是我去樓下買了一些雞蛋。
老闆說只能整盒買,所以我一下買了30個。
提著沉甸甸的一盒雞蛋,我心裡美滋滋的,突然想起了小時候和外婆一起撿雞蛋的日子。
那時候家裡養了好些雞,都是散養的。平時它們就在屋周圍的山野田間玩,好不快活。
外婆特地把屋旁的一小塊地裡種上了白菜,那是專門留給雞吃的。
它們時不時就在那片菜地裡啄來啄去,過不了很久,白菜就被它們吃得所剩無幾。
它們吃飽了,就會謀劃著生蛋的事情。
可它們特別不規矩,從不好好下蛋。
外婆會給它們準備幾個「引窩子」,就是用乾草、黃豆稈等做的窩,然後放上幾枚雞蛋殼,好引導母雞們前來生蛋。
可那些母雞很有個性,偏偏不去,非要自己選地點生。
這可忙壞了我和外婆。
我們時不時就得去屋後的各個地方尋找雞蛋。
有些時候它們會把蛋生在麥冬草叢裡,還有些時候會把蛋生在柴火堆裡,總之,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地方,讓我們好一頓找。
家裡雞多,每隻雞都有自己的想法,這隻雞下在這裡,那隻雞下在那裡,所以每次聽到母雞們「咯咯咯咯噠」的聲音,我就知道,我又要和外婆一起找雞蛋了。
好些年前,山上滾下一顆巨石,不偏不倚落在我家屋後,有半人多高,難以移動。
所以外婆乾脆把一些玉米稈和幹樹枝堆在那,誰曾想有一天,會有雞不辭辛苦飛上巨石,趴了個窩,生了些蛋。
這麼一想,我們家的雞還是挺有個性、挺有夢想的。
後來,因為村裡總是有老鷹造訪,家裡損失了不少雞,所以也就不像以前那樣散養了。
外婆圈了坎下的一塊地,用漁網攔住四周和上空,母雞們每天就在那塊地裡玩。
外婆重新給它們做了引窩子,這次它們就乖乖地把蛋生在那窩裡。
從那以後,我再也不去撿雞蛋了。
一枚又一枚的雞蛋躺在同一個草窩裡,外婆可高興了。可我不開心,我再也體會不到摸草叢撿雞蛋的快樂。
或許有些人就是這樣,太容易得到,反而覺得沒意思,我可能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