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雞蛋,我們從小到大不知道吃了多少顆。蒸水蛋、荷包蛋、番茄炒蛋,手殘下廚房必備一顆蛋。那麼問題來了,母雞下蛋總是被人拿走,為什麼雞不會生氣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雞蛋分為未受精蛋和受精蛋,受精蛋裡面有公雞的染色體,這樣的蛋才能孵出小雞,沒爹的蛋孵到臭了,也還是顆蛋。
一方面,而當你拿走雞蛋,老母雞沒什麼反應,別以為它不生氣,其實是因為它看不見。我們都知道雞天生就是鬥雞眼,看到的視線有限。因此,一般有經驗的農民朋友,在撿雞蛋時都是從側面或正後方伸手去撿,不會從雞的正前面去撿雞蛋,避免老母雞應激反應,一旦有應激反應,下單的數量就會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雞的野性漸漸被人所馴化,在雞身上野性的一面慢慢褪去,對人的舉動產生了畏懼感,只要人們給它管吃,對生活也就沒有太多的想法。
母雞能不生氣,臉憋通紅,雞冠也紅,雙眼瞪立,嘴啄,就是屁股不挪窩。後來雞也想開了,雞由野外自由生長的野雞訓化成家雞,缺少了戰鬥力,許多雞都變成有美德的雞,吃人糧食送雞蛋。有時生氣,大叫擱那疙嗒,擱那疙嗒。人哪管照撿不誤,吃成了臭嘴巴,尖嘴舌,渾黃不青,變成辣子雞。也被炒了去,被同類燉了,煮了,煎了,烹了,炒了,蒸了,涼拌了,攪了,還不知道,變成傻蛋,剩蛋,臭蛋,鹹蛋,瞎扯蛋,玩蛋玩意兒,孬蛋,不正經蛋,下不出蛋,瞧雞蛋眼紅,恨不是雞,哪怕不正經雞,沒公雞搭理,別說正經蛋下不出,下出個不正經蛋也不能。結果怕被挨宰,瞧下出雞蛋的正經雞眼紅,偷蛋,盜蛋,成為雞界有名盜雞蛋者。還富了,還裝雞界大雞!
所以,至於拿走母雞的蛋它生氣不生氣,沒有人知道。那些覺得母雞生氣了,也是主觀的認知,並不知道母雞真正的心理活動。
也可能,她根本沒有情緒。保護她的雞蛋是她的本能,至於她有沒有想到雞蛋被拿走的後果,誰也不知道。
因為你不是雞啊,雞的世界我們根本不懂啊。如果你拿走了我煮好的雞蛋,作為一個資深吃貨,絕對要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