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話向大家傳達的意思就是老師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起著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校裡亦師亦友的老師會陪伴著無數學生成長。可是到了現在,似乎這句話有點時過境遷的意味,我有一個親戚的女兒在國內某一所名牌大學讀研究生,在她看似光鮮的背後,是一段非常悲傷的故事!
我這個親戚的小孩,她從小就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她也早就想好在大學的最後階段開始準備考研!正如她預定的計劃一般,經過一年的努力,她不僅考研成功,還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上了我國的一所名牌大學!正當一切都在有序進行的時候,這時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這個孩子她在選導師的一環上出了一些差錯,她不僅聯繫不上之前聯繫的導師,而且她想考取的專業,學生名額出現了問題,這位老師卻並沒有及時通知她,最終她被學校擱置了!
沒辦法,這個孩子只能聯繫了學院的招生老師,招生處的老師表示他想要學習的專業,所有導師名額都已經滿了,只能選擇其他專業的導師!得到了這樣,這個孩子真的很心慌,她的心裡十分害怕自己辛辛苦苦奮鬥的一年一無所獲,甚至連讀書的機會都沒有!這時候,轉機又來了,到了臨近開學的時候,她接到了一通電話,電話裡是學校的一位老師打來的,他在電話裡聲稱她已經被分配到了他所在的課題組!
收到這樣的消息,這個孩子沉在心裡的大口總算是搬了出來!可是問題又來了,在與這位老師的溝通中,孩子發現,雖然這位導師聲稱所做的研究與她當初填報的專業有一些聯繫,但是聯繫卻不怎麼大!雖然聯繫不大,但是這個孩子又害怕自己無書可讀,於是沒有想太多,選擇跟著這位導師留在了他的實驗室!
時間很快就到了開學的時候,這個孩子也順利地被學校錄取,但是她卻開心不起來,首先他在學校裡進行研究的方向與他的曾經專業並不一致,其次這個實驗室的管理制度也讓她受不了,不僅每天要早、中、晚打卡各兩次,每周三的時候都要開組會!久而久之,這個孩子越來越想不明白,難道自己辛辛苦苦備戰了那麼久準備考研,不是為了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嗎?一天天在如此嚴格的管理下,還要做自己著不喜歡做的事情,這個孩子的心態慢慢發生了變化。後來她終於熬不住了,在私下裡找老師進行了多次交流,表示:自己想申請更換實驗室、換導師!她的導師卻十分淡定:表示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多次與導師交流無果後,鬱悶的孩子寫下了退學申請書,本以為導師會不同意,誰想到他卻在孩子的退學申請書上毅然籤下了自己的名字!直至今日,這個孩子還想不通:「為什麼導師寧願讓我退學,都不同意我換導師?」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這個孩子他所感興趣的研究方向與自己導師的研究方向不同,在如今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選擇換導師可以嗎?理論上不是不可以,但是卻比較難辦,這是因為你得聯繫新的老師接納你,只有這樣,你原來的導師才會同意放你走!
至於為什麼難辦呢?或許是你在聯繫新導師後,他礙於人情世故不敢接納你,又或許你想要聯繫的導師帶的學生已經滿員了之類,所以說研究生想要換導師並不是不能,只是不好換罷了!
我認為:學生在選導師前,一定要對自己的導師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不僅僅是導師的科研能力,還有導師的人品!如果你的身邊有考研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們吧!這個故事的教育意義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