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詩中李白,形容瀑布「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

2020-12-19 土豆看星星

《望廬山瀑布》詩中李白,形容瀑布「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這首詩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讀過吧,它的意思是香爐峰上的陽光照在山上,像是升起了紫色的煙霞,從遠處望去可以看到瀑布在懸崖上面,從高崖上飛奔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那麼高,讓人有一種錯覺像是銀河從天上掉落到了人間。

這首古詩是李白50歲的時候,住在了廬山上面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描繪了廬山瀑布上面的雄偉壯觀的景色,從詩中也可以看出,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激動和熱愛,第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而這個香爐山,是指廬山北面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的西北部形狀尖圓,就像古代的香爐一樣,瀑布從山上飛流直下水蒸氣騰飛,在日照的景色下面仿佛這個香爐在裡面點燃了東西,四周環繞著紫色的煙霧,詩人把整個詩句給寫活了,還以為瀑布上面,裝的有什麼神奇的物件兒呢,這為下文寫瀑布起到了連接的作用。

第二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對應了主體《望廬山瀑布》都是從遠處再看這個瀑布的動作「掛前川」寫的是這一條瀑布掛在了居高臨下的山頂上面,從懸崖最頂端留到了最底下「掛」這就突出了本來瀑布向下流是動的,用這個字就把它給寫靜了,惟妙惟肖的掀起了從遠處看這個瀑布的樣子,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括了詩人看到的中全景:山頂上面抱著一團一團的紫煙,而山頂上還掛了一個特別大的瀑布,下面有奔流直下的泉水,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一幅風景畫,這也突出了讀者有無盡的遐想,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這些了是詩人從遠處走到了近處,所看到的所有景象,而且描寫的非常細緻。「飛流寫了瀑布,不知道從哪裡流出來的水,像是騰空了一樣,噴湧飛瀉「直下」寫出了懸崖的陡峭,也寫出了水流的湍急,「三千尺」這裡的比喻特別的誇張,也寫出了這個懸崖的陡峭如此的高,詩人還沒有把瀑布的雄偉氣勢給完全的寫出來,於是在下面最後一句寫出了「疑似銀河落九天」形容這個瀑布,特別的高就像是從天上銀河上面直接流下來的一樣,一個字「疑」寫出了作者非常的靈動活潑,而且也是若隱若現讓人有無盡的遐想,給這個瀑布也增添了很多美感。

這首詩運用的比喻特別的誇張,想像構思比較奇特,語言雖然說沒有什麼華貴的詞語,但是非常生動形象,蘇東坡也非常喜歡這首詩,《望廬山瀑布》寫了事物和景非常優美,讓人讀了就像到那裡一看究竟。這首詩是一個七言絕句,而且是中指的香爐,又用在了第一句上面形容的是香爐峰,它的位置是在廬山的西北,而且山峰也是又尖又圓煙霧繚繞,所以被古代的人命為香爐山,可是就這一個山峰到了李白的筆下,卻有另一番的景象,李白眼中有一個天然的香爐,燃起了一團一團的白煙,佇立在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白煙變成了紫色,這樣的寫法把香樓襯託得更加完美,而且也有浪漫主義的色彩,為普通的突破創造了不一樣的背景,這時人就把視線轉到了山壁上面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面四個字是點了題,瀑布就像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在了這個山峰,之中非常的惟妙惟肖。

《望廬山瀑布》詩中李白,形容瀑布「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網友們你們在小學的時候有讀過這首詩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為什麼寫的是秀峰瀑布而不是廬山三疊泉?
    廬山風光秀麗,山峻水秀,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文人騷客前來拜訪,古代人喜歡遊山玩水,吟詩作賦,1200年前李白在廬山想隱居就是看中了這裡的山水,他曾經5次遊覽廬山,可見李白對廬山有多麼的喜愛啊。李白在廬山遊覽的一段時間裡,寫了很多首詩詞,比如著名的《望廬山瀑布》。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白在廬山留下不僅僅只有這一首。
  • 寫瀑布詩很多,為何李白《望廬山瀑布》能入選語文教材?貴在一字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是他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風景詩,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80卷。在這首詩中,李白以高超的誇張手法,把廬山的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的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
  • 山水詩: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原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
  • 李白《望廬山瀑布》
    「 望 廬 山 瀑 布 [唐]李白 」 【譯文】 在陽光照射下香爐生起紫色煙霞,遙望瀑布象白色綢帶掛在山川間。飛流直下的水象似有幾千尺,使人懷疑那是銀河瀉落到人間。 【注釋】 1. 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
  • 每日背詩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背景 詩 詩人杜甫流落成都八年,聽說家鄉被解放的消息,用「漫捲詩書喜欲狂」來表達自己情不自禁的心情。《湖口望廬山瀑布水》這首詩,就是詩人張九齡在情不自禁的狀態下寫就的。湖口地處江西九江,是鄱陽湖通往長江的出口。
  • 望廬山瀑布,佳作不止一篇
    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遊、朱熹、康有為、胡適、郭沫若等文壇巨匠或陳運和等詩文名家1500餘位登臨廬山,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通常提到廬山瀑布,我們往往會想起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望廬山瀑布
    人民網東京11月17日 日本各地有許多「詩吟會」,他們不僅誦讀日本傳統的和歌、俳句,也包括「漢詩」。「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日本學生也會誦讀一二。「漢詩」可以說是日本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用日語讀唐詩?聽起來萌萌噠!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起來欣賞吧。
  • 試講|望廬山瀑布
    開場白:各位老師好,我是今天的3號考生,我試講的題目是《望廬山瀑布》,下面開始試講。一、導入師: 上課, 同學們好, 請坐。師: 同學們,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寫了很多很多詩歌, 而且他寫的詩想像豐富, 特別妙, 簡直不像出自人間, 因此他被後人稱為什麼?
  •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壯麗與恢弘,張九齡筆下的廬山瀑布寫真
    其《望月懷遠》中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壯闊與豪放,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張九齡也是盛唐前期詩壇的盟主,他的詩作有表達興寄抒懷的感遇詩,也有很多山水詩寫得非常優秀。今天要講到的就是他山水詩裡較為有名的一首《湖口望廬山瀑布泉》。「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 中華經典資源庫:李白《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詞句注釋 「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鬥連,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裡指瀑布。 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
  • 讀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感受廬山瀑布的空靈,與璀璨之美
    這是盛唐時期最為著名的詩人李白的一首純粹寫景詩作,在該詩當中,詩人單純著重於描繪廬山瀑布的自然風光之美,恢弘壯闊,山水壯麗無比,而在詩人的筆下,這幅壯麗開闊的自然山水瀑布之景仿佛瞬間有了生命一般,香爐山峰的瑰麗與如白練一般的瀑布之間的完美搭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峰之上的杳杳紫煙是靜態之景,山壁之上所懸掛的如同白練素絹一般的廬山瀑布也是一幅靜態之景
  • 李白《望廬山瀑布》中有個字搞錯了:「掛前川」應為「掛長川」
    當代版本、同一文獻所收本詩無異的版本未計入異文的考察。一、《望廬山瀑布》是不是偽作?所謂「偽作」,指的是該詩非為李白所作,而是別人假託李白之名而寫的。在所有文獻中,《望廬山瀑布》均在李白的名下,但署名「李白」並不意味著一定是李白的作品。
  • 關於廬山的詩,你除了《望廬山瀑布》,還知道別的嗎?
    還有廬山的日出:彭蠡湖中望廬山唐代:孟浩然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最後,說說廬山最出名的瀑布:望廬山瀑布作者:李白 (唐)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大唐同題詩PK之望廬山瀑布
    一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二廬山瀑布在江西九江市廬山區,是一個瀑布群。廬山也叫匡山。廬山的香爐峰有四座,李白在這裡面所說的香爐峰,指的是南香爐峰。杜甫曾在《不見》裡有詩句,「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因為李白曾經在廬山這個地方隱居讀書,所以老杜詩中的這個礦山,指的是廬山。咱們還是把話題轉向說李白的這首《望廬山瀑布》。
  • 望廬山瀑布 李白 英文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望廬山瀑布 李白 英文翻譯 2013-01-30 15:24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
    望廬山瀑布廬山瀑布,多麼壯觀的景象啊!詩人李白運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一開始教學古詩,我便設問:知道廬山在哪嗎?之後馬上放廬山的風景圖還配上優美的音樂和自己的解說詞,一下便把孩子們帶入了景色迷人的廬山。當播放結束時,孩子們還是那如痴如醉的神態,我心中一陣暗喜:接下來的朗讀和領悟詩情不會有問題了。的確,後面的朗讀真的不錯。之後,我們真的看到了搖頭晃腦的小詩人抑揚頓挫的誦詩聲。
  • 古詩譯文賞析1-望廬山瀑布
    清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說得好:"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隻眼前景,口頭語,而弦外有音,使人神遠,太白有焉"。本文從"難"處著眼,特選兩首李白之作,均為體現其藝術風格的代表作。第一首《望廬山瀑布》極富浪漫主義想像,情懷豪邁,詩句奔放,瀑布形象雄奇瑰麗。第二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雖寫"離別",但詩意卻隨著江水蕩漾,表達的友情既真率又含蓄深厚。
  • 【每天一節詩詞課】李白:《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望廬山瀑布朝代:唐代作者: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 他也有首寫廬山瀑布的詩,比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毫不遜色
    然而廬山的美並不僅僅局限於山川的秀麗,它還擁有許許多多令人嘆為觀止的急流和瀑布,讓遊人在天河倒懸的奇景前不禁流連忘返。 提到廬山的瀑布,人們自然就會想起李白的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用十四個字就寫出水湍流急的非凡氣勢,是詩仙的得意之作。
  • 這3位詩人無人聽說,但沒有他們,李白可能寫不出《望廬山瀑布》
    在古代燦若星辰的詩人群體中,詩仙李白的名字最為響亮,他的詩歌傳唱度也是最高的,一提起月亮,就會想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提起廬山,就會想到「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不過,許多人都不會想到,從嚴苛意義上來講,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也並不絕對是李白的首發原創,其中四句詩歌中,有三句都是化用了前人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