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瀑布
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
一條界破青山色。
二
廬山瀑布在江西九江市廬山區,是一個瀑布群。廬山也叫匡山。廬山的香爐峰有四座,李白在這裡面所說的香爐峰,指的是南香爐峰。杜甫曾在《不見》裡有詩句,「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因為李白曾經在廬山這個地方隱居讀書,所以老杜詩中的這個礦山,指的是廬山。咱們還是把話題轉向說李白的這首《望廬山瀑布》。
詩歌是語言的精華。往往寥寥幾十個字,可以概括了,一篇文章幾千甚至幾萬字的意義。都是作者經過錘鍊而寫成的,所以說詩歌有妙不可言的意境在字句裡面。不信你先看一下李白這首《望廬山瀑布》。
開頭第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是李太白從天上到山上,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香爐本來是燒香用的爐具,燒香肯定會冒煙的,但這裡偏偏有一個山峰的名字叫香爐 ,望文生義的話還以為第一句寫的是,在寺廟裡的那一種香爐煙雲燎繞的景象。但是香爐峰的形狀真的是像一個大大的香爐子。旁邊瀑布濺起的水珠千千萬萬的,大大小小的在太陽下被照耀並折射成七色的虹,再加上香爐峰的潮溼的水汽成團成團的鬱結,嫋嫋騰起到峰巔, 漸漸飄散,飛繞在峰身,雲蒸霞蔚,自有一番仙氣。有可能啊,李白是學道的,在道觀裡見到的香爐燒香這種景象,在他腦海裡比較深,所以一出口就是香爐生紫煙。當然,這也是寫實。有人說了,這首詩的題目是望廬山瀑布,七言絕句總共二十八個字,但第一句七個字竟然沒有寫到瀑布身上來呀。飛望廬山瀑布》,瀑布是廬山的瀑布,不是其他,黃山啊,華山啊,等之類的瀑布,是點名了瀑布的位置,不算偏題。再說了,這樣寫的好處在於是作者從山間走出來,從別的地方走近香爐峰,瀑布。好像拍攝電影的那樣,把鏡頭從遠處向近處拉,這樣極具動感。還有,第1句是餵瀑布的出現,做襯託做鋪墊,從而達到一種「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藝術效果。題目中的廬山二牛是修飾瀑布二字的,作定語。所以說,這不偏題,並且是緊扣題旨。
遙看瀑布掛前川。作者從山旮旯裡走過來了,遠遠的看到瀑布了,但還是沒有走到近前。這是遠看。有人解釋前川是前面的河流的意思,在這裡指瀑布。但想一下,怎麼可能瀑布會掛在瀑布上呢?所以前川的這個川是山川山峰的意思。一個掛車,把瀑布寫得活靈活現。平常,我們把一個小東西掛到某一個大的物體上,是懸空掛上去的,在這裡誰能把瀑布掛到山峰上去啊?只有超能力的神仙能呢。宋朝的魏慶之說過,七言絕句的,每句話的第五個字要響,這個想就是要有力度的意思,李太白在這裡用的這個掛字,顯得非常有神氣。這第二句與第一句對仗,是很自然的流水對,顯得靈動,壯麗。
飛流直下三千尺。飛流,是從山頂平著順著巨大的衝力而向前奔出,如飛的姿態;等水流的衝力怠盡作直下的狀態時就叫「落」了。比如,你把一個物體從手裡拋的空中後,物體運動的規跡是拋物線弧形,從你手裡到這個弧形的中間這一段就是飛,是從低到高或著在空中平行於地面運動,;弧形運動的另一半就叫「落」了。三千尺是多高?大概山有多高瀑布就有多高,這是誇張的寫法,顯得瀑布氣勢如虹貫日,壯觀非凡。
疑似銀河落九天,承接上句。上面一句有飛字,本句裡有落字。這兩句仿佛是拍攝一個瀑布從山上竄出而下的視頻一樣形象。並且意猶未盡,詩人又打了一個比方,好象天河從空中落下一樣。多麼誇張的語句。但越誇張越顯得詩人發自內心浪漫的真性情,真熱愛這片壯觀宏偉的瀑布。誇張得生動逼真,你沒去看過那風景,這二十個字已經把它畫到你面前來了,或者說等於讓你看了一段關於這個瀑布的精彩小視頻。
縱觀全詩,飽含的熱情洋溢,風景隨文採飛揚,讀者隨詩家幻想,塑景於二十八字之中,恰入天上二十八星宿構成一副星漢燦爛的仙景一般,字字珠璣,令人過目難忘。
太白寫的《望廬山瀑布》有兩首,這首七絕是第二首。第一首是篇五言古風,其中有句「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簡練形象,出語恢弘,多為後人稱讚推崇。
這首詩大慨是李白五十歲隱居廬山時所作。詩人老年仍奇思雲想,氣勢如虹,情感表達上似江河沸騰奔流直瀉千裡連綿不絕,不愧是浪漫主義詩仙大V!
三
現把第一首也貼出來,可與前面的七絕並讀。七絕由於簡短易記,形象鮮明,多入學生教材供學習。這篇五言古風剛不然,太白洋洋灑灑如耍獨孤九劍法一般,任馬由韁,馳騁飛思,結篇仙章。
《望廬山瀑布之一》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裡。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閒;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
四
蘇軾當年去廬山玩,也被那奇景深深吸引住了,因而他有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讓店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東坡這是「景入理勢」,是以景託理。當在景區的石壁上看到李白與徐疑的關於序廬山瀑布的同題詩並列其間時,不禁哈哈大笑。以東坡豪情,當然甚愛太白詩句,為何呢?他本來與太白性情相仿嘛,豪邁灑脫,自非俗人能比。當地一老和尚慕東坡詩名求詩,東坡文豪就筆一揮成章,詩曰:「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詩題為《戲徐凝瀑布詩》。東坡的話雖然過於偏激了,但他評判的基本意思傾向還是正確的,這表明蘇軾不僅反是一位著名的詩家,也是一位非常有見地的詩詞鑑賞家。
終究徐凝的廬山瀑布詩,雖然也頗有氣象,出語奇瑰,但由於他字句全圍繞瀑布來寫,未能呈現一種三維的動態立體畫面,只如平面風景畫,在靈動和熱情上匱乏了一點,所以其詩是一流作品,但不能壓居太白之上。
五
哄著孩子給他餵完奶粉,看他睡了,給他蓋好。寫完上面的文字,困了,睡了。忽然感覺自己在廬山的瀑布碧潭邊衝浪,好愜意啊,象泡溫泉一樣,不小心還滄口瀑水。腳下溫泉如湧……美哉妙哉
啪啪,屁股浪花拍了兩下,疼!醒了,老婆大人又打我了:熊孩子尿床了。尿我身上了。這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的意境。夢境可期,當奶爸奶媽的你有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