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詩
複習
10.02
2018
作者自錄講稿音頻↓↓↓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唐·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背景
詩
詩人杜甫流落成都八年,聽說家鄉被解放的消息,用「漫捲詩書喜欲狂」來表達自己情不自禁的心情。《湖口望廬山瀑布水》這首詩,就是詩人張九齡在情不自禁的狀態下寫就的。湖口地處江西九江,是鄱陽湖通往長江的出口。湖口遙對廬山,詩人把廬山比作皇上,把瀑布當作隆恩浩蕩,水為上善。所以用「漫捲詩書」來形容詩人張九齡當時的心情還是貼切的。
公元723年,張說為宰相,張九齡深受器重,引為本家,擢任中書舍人,726年,張說被劾罷相,驟失宰相的依靠,張九齡也被貶為太常少卿,不久又左遷至冀州刺史。為照顧家鄉年老的母親,張九齡上疏請求改授江南一州。皇上恩準:「優制許之,改為洪州都督。」這可了得,如此隆恩,喜不勝狂。
唐朝的洪州,那是滕王的地方,張九齡任都督,不僅是對張九齡品德才學的肯定,更是成就他匡扶天下的宏願。後來被皇上任用為宰相就是明證。詩中,詩人張九齡借景忬情,以廬山瀑布水的為遠景,把自已置身於皇恩浩蕩之下,不僅顯示了詩人的恭敬、崇尚和仰止,又不失為勵志圖報的真誠。
簡析
詩
首聯的二句:「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突出了瀑布的氣勢、風姿、神採和境界。以「萬丈」顯仰望;以「迢迢」謂天遠,自天而降,巍峨壯觀,氣宇軒昂,磅礡偉岸。燦爛陽光下奔流不息的「紅泉」與水霧折射引出「紫氛」異彩的光環,交相輝映,光彩奪目。這二句是詩人歌的是皇上,頌的是聖明,用什麼好詞都不為過。
第二聯是交流與溝通,在古代,君臣是非常尊崇威嚴等級的:「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也是詩人的千言和萬語。瀑布奔流直下過,雜樹恭立護衛在其旁。題目中重點提示的一個「水」字,這裡水的善意,水的恩澤、水的滋潤、水出重雲的循環往復都隱含其中。當然,雜樹的蒼翠與永恆,恭立與旁襯,矜持與勵志也同樣召示了詩人的肅然感恩之心。
對照李白的詩《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三千飛流,九天直落。具有如此雄渾的氣魄與不受限制的想像力,古今恐怕只有詩仙李白一人。但題目中沒有「水」,證明詩人張九齡刻意提示的上善若水,無凝具有一字千金的魅力。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這二句就是直意刻畫了,大意是:陽光照耀下的瀑布,就像彩虹當空,神採高瞻;在天氣晴朗,和風飄逸的大好時光中,萬千雜樹沐浴其中,和煦滋潤。最後二句是感嘆:「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瀑布置身廬山仙境,景色更是秀麗。雲霧和水氣連成一氣,真是天地和諧造化,場面恢宏。
全詩高觀仰止,真誠恭敬,禮儀規矩,威嚴壯闊。摒棄了諂媚恭維,留存了感恩戴德。不愧為張良之後裔,唐朝之賢相。
解讀者:王洲紅,中共黨員,轉業軍官,銀行員工,優秀黨員,政工專業,退養在家,想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