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佳作不止一篇

2020-12-23 強駑之極

廬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又名匡山、匡廬。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廬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文化內涵深厚,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於一身。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遊、朱熹、康有為、胡適、郭沫若等文壇巨匠或陳運和等詩文名家1500餘位登臨廬山,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

通常提到廬山瀑布,我們往往會想起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以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後細緻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的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可謂是描寫廬山瀑布的巔峰之作。

殊不知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共有兩首,一首為五言古詩,另外一首為七言絕句,據說兩首詩寫於不同時期,內容部分出現重疊,但有異曲同工之妙。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裡。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閒;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

兩首詩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寫廬山瀑布之景,題材不同,但也不影響大家感受李白的豪放、豁達。李白一生好入名山遊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但用兩首不同題材的詩來寫描寫同一處景色並不常見,更顯廬山的名氣以及詩人對廬山的喜愛。其想像豐富,奇思縱橫,氣勢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騰,又自然清新,似雲捲風清,其詩歌的審美特徵是自然美、率真美和無拘無束的自由美。

從兩首詩的用詞鍊句來看,並結合作者的生平,一般認為五言古詩可能寫於開元年間,約在李白30歲之前;而七言絕句可能寫於安史之亂爆發後隱居廬山期間,李白大約50多歲。

另外與李白五言古詩基本同時間還有一首唯美的五言律詩產生,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中少有的官場贏家張九齡之手。張九齡曾經官居宰相,可謂官場得意。

開元11年(723年)張九齡被時任宰相的張說器重,擢中書舍人。開元14年(726年),張說彈劾罷相,張九齡同時也被貶冀州刺史,他提出該授江南。唐玄宗 「優制許之,改為洪州都督,俄轉桂州都督,仍充嶺南道按察使」。驟失宰相的依靠,卻獲皇帝恩遇,躊躇滿志,途經廬山微妙地表達了這種情懷,寫下《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這詩描寫的是從湖口遠觀廬山瀑布,把一幅唯美的日照飛瀑圖展現在我們面前。而寓比寄興,景中有人,象外有音,節奏舒展,情調悠揚,賞風景而自憐,寫山水以抒懷,又處處顯示著詩人為自己寫照。

首聯寫瀑布從高高的廬山落下,遠望仿佛來自半天之上。"萬丈"指山高,"迢迢"謂天遠,從天而降,氣勢不凡,而"紅泉"、"紫氛"相映,光彩奪目。次聯寫瀑布的風姿:青翠高聳的廬山,雜樹叢生,雲氣繚繞。遠望瀑布,或為雜樹遮斷,或被雲氣掩住,不能看清全貌。但詩人以其神寫其貌,形容瀑布是奔騰流過雜樹,瀟灑脫出雲氣,其風姿多麼豪放有力,泰然自如,三聯寫瀑布的神採聲威。陽光照耀,遠望瀑布,若彩虹當空,神採高瞻;天氣晴朗,又似聞其響若風雨,聲威遠播。末聯讚嘆瀑布的境界:廬山本屬仙境,原多秀麗景色,而以瀑布最為特出。它與天空連成一氣,真是天地和諧化成的精醇,境界何等恢弘闊大。《易·繫辭》:"天地氤氳,萬物化醇。"此用其詞,顯然寄託著詩人的理想境界和政治抱負。

相對於李白的七絕《望廬山瀑布水》而言,張九齡善於運用繁筆,其言瀑布之雄險,以巍峨「靈山」為背景。先直抒「萬丈」「迢迢」之豪嘆,後輔以「雜樹」「重雲」為襯託;其言瀑布之絢麗,先描繪「洪泉」「紫氛」的真實所見,後生發出「虹霓」隱隱約約的奇妙幻覺;不僅如此,詩人還以「天清風雨聞」壯其聲威,以」空水共氤氳」顯其渾然。濃墨重彩而又繁簡得當,毫不繁冗,正是詩人技法嫻熟地體現。

該詩乍一讀,它好像只是在描寫、讚美瀑布景象,稍加吟味,則可感覺其中蘊激情,懷壯志,顯出詩人胸襟開闊,風度豪放,豪情滿懷,其藝術效果是奇妙有味的。"詩言志",山水即人,這首山水詩是一個成功的例證。

總之一樣的廬山瀑布,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有著不同的欣賞眼光,寫出不同的佳作。

相關焦點

  • 試講|望廬山瀑布
    開場白:各位老師好,我是今天的3號考生,我試講的題目是《望廬山瀑布》,下面開始試講。一、導入師: 上課, 同學們好, 請坐。師: 同學們,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寫了很多很多詩歌, 而且他寫的詩想像豐富, 特別妙, 簡直不像出自人間, 因此他被後人稱為什麼?
  •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為什麼寫的是秀峰瀑布而不是廬山三疊泉?
    廬山風光秀麗,山峻水秀,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文人騷客前來拜訪,古代人喜歡遊山玩水,吟詩作賦,1200年前李白在廬山想隱居就是看中了這裡的山水,他曾經5次遊覽廬山,可見李白對廬山有多麼的喜愛啊。李白在廬山遊覽的一段時間裡,寫了很多首詩詞,比如著名的《望廬山瀑布》。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白在廬山留下不僅僅只有這一首。
  • 大唐同題詩PK之望廬山瀑布
    一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二廬山瀑布在江西九江市廬山區,是一個瀑布群。廬山也叫匡山。廬山的香爐峰有四座,李白在這裡面所說的香爐峰,指的是南香爐峰。杜甫曾在《不見》裡有詩句,「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因為李白曾經在廬山這個地方隱居讀書,所以老杜詩中的這個礦山,指的是廬山。咱們還是把話題轉向說李白的這首《望廬山瀑布》。
  • 別讓「望廬山瀑布」淪為望廬山卻步
    有網友統計,逛遍廬山所有景點需花1792元。(10月6日《京華時報》)  廬山景區的進山門票上寫著,自然景觀一次性購票,從票面看來,這相當於逛廬山的通票。說好的「通票」,咋就不能通旅了呢?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文件要求,遊覽參觀點原則上實行一票制,確需單獨設置園中園門票的,要嚴格審批。這就意味著一票制是原則,單獨收費不僅是例外,更需要經過嚴格程序。
  • 山水詩: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原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
  • 李白《望廬山瀑布》
    「 望 廬 山 瀑 布 [唐]李白 」 【譯文】 在陽光照射下香爐生起紫色煙霞,遙望瀑布象白色綢帶掛在山川間。飛流直下的水象似有幾千尺,使人懷疑那是銀河瀉落到人間。 【注釋】 1. 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
  •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
    望廬山瀑布廬山瀑布,多麼壯觀的景象啊!詩人李白運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一開始教學古詩,我便設問:知道廬山在哪嗎?之後馬上放廬山的風景圖還配上優美的音樂和自己的解說詞,一下便把孩子們帶入了景色迷人的廬山。當播放結束時,孩子們還是那如痴如醉的神態,我心中一陣暗喜:接下來的朗讀和領悟詩情不會有問題了。的確,後面的朗讀真的不錯。之後,我們真的看到了搖頭晃腦的小詩人抑揚頓挫的誦詩聲。
  •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壯麗與恢弘,張九齡筆下的廬山瀑布寫真
    今天要講到的就是他山水詩裡較為有名的一首《湖口望廬山瀑布泉》。「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萬丈的瀑布飛流直下,像是從空中落下的,四周環繞著半紫半紅色的霧氣。它奔流直下穿過雜亂的樹梢,濺出的水滴仿佛要衝破雲層衝出天外。
  • 中華經典資源庫:李白《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詞句注釋 「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鬥連,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裡指瀑布。 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
  • 關於廬山的詩,你除了《望廬山瀑布》,還知道別的嗎?
    夏天的廬山就是清淨修身的好去處啊!抬手就見花落如雨,坐在房中閒看碧草青青,是不是能體會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的一番意境。最後,說說廬山最出名的瀑布:望廬山瀑布作者:李白 (唐)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望廬山瀑布》詩中李白,形容瀑布「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
    《望廬山瀑布》詩中李白,形容瀑布「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這首詩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讀過吧,它的意思是香爐峰上的陽光照在山上,像是升起了紫色的煙霞,從遠處望去可以看到瀑布在懸崖上面,從高崖上飛奔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那麼高,讓人有一種錯覺像是銀河從天上掉落到了人間。
  • 望廬山瀑布 李白 英文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望廬山瀑布 李白 英文翻譯 2013-01-30 15:24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閱讀答案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①張九齡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湖口遙對廬山,能見山頭雲霧變幻及瀑布在日光映照下閃耀的色彩。廬山,在今江西省。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取大略細,濃墨重彩,渲染烘託,寫出了一幅雄奇絢麗的瀑布遠景圖。B.首聯使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廬山瀑布的瑰麗險壯及迷濛神奇的氣象。
  • 唐詩天天背 |《望廬山瀑布·其二》《早發白帝城》
    唐詩三百首·073《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注釋】(1)「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鬥連,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
  • 每日背詩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唐·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湖口望廬山瀑布水》這首詩,就是詩人張九齡在情不自禁的狀態下寫就的。湖口地處江西九江,是鄱陽湖通往長江的出口。湖口遙對廬山,詩人把廬山比作皇上,把瀑布當作隆恩浩蕩,水為上善。所以用「漫捲詩書」來形容詩人張九齡當時的心情還是貼切的。
  • 20200806每日一首 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2.譯文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嫋嫋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仿佛三千尺水流飛奔直衝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3.主題點撥這是一首寫景詩,詩人描寫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 寫瀑布詩很多,為何李白《望廬山瀑布》能入選語文教材?貴在一字
    》反映了廬山的雄奇壯麗廬山作為我國的名山,關於讚美廬山的古詩如汗牛充棟,據記載的就有4000餘首,但是卻無一首能碾壓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所以《望廬山瀑布》入選教材有著其獨特的教育意義。03《望廬山瀑布》最重要的不是詩而是題目中的「望」字李白這首《望廬山瀑布》的名作,最重要的不是詩中的28個字,而是緊扣題目中的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望廬山瀑布
    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起來欣賞吧。   望廬山瀑布                     廬山の瀑布を望む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日は香爐を照らして紫煙を生ず、 遙看瀑布掛前川
  • 這3位詩人無人聽說,但沒有他們,李白可能寫不出《望廬山瀑布》
    一提起廬山,就會想到「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不過,許多人都不會想到,從嚴苛意義上來講,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也並不絕對是李白的首發原創,其中四句詩歌中,有三句都是化用了前人的創意。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望廬山瀑布,我的旅行日記,我們來了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望廬山瀑布。這首詩在我們小的時候都已經學過,而且現如今還是朗朗上口,只是會背這首詩的多,真正親臨現場的要比會背詩的少吧!如果帶著自己的孩子身臨其境感受一下,相對這樣的詩句會理解的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