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長假後,哮喘就會出現發病小高峰,孩子比以往喘得更厲害。兒童哮喘發病率逐年提高,成為一種嚴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揚子名醫團「大咖有約」欄目本周走進南京市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主任醫師趙德育的診室。趙德育主任提醒到,哮喘能夠通過規範化管理得到有效控制,但不少患兒家長沒有做到理性管理。孩子病發時著急找醫生,稍有緩解就立刻停藥,如此反覆,反而給孩子的身體造成了損傷。
擔心激素有副作用,不少家長隨意給患兒停藥
趙德育主任臨床治療兒童哮喘時遇到很多類似的病例,小朋友哮喘病發作時,家長非常著急,急忙去找醫生救治,可一旦病情得到緩解後,病人就會和醫院處於「失聯」狀態,不理會醫生的醫囑。在大部分家長眼中,哮喘的症狀就是「喘」,如果不喘就不用吃藥,長此以往孩子哮喘病發時就需要到醫院吸氧、掛水。
據趙德育主任介紹,哮喘是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即使不發病時,氣道炎症依然存在,只是不發病時炎症相對輕一點,發病時炎症會更加重,所以哮喘需要長期持續地治療。
哮喘病的治療首先是需要遠離過敏源,如果可以隔絕過敏源,很多情況下哮喘也就可以避免,但是生活中很多的過敏源很難避免,比如說像蟎蟲、狗毛、貓毛,不能完全避免。趙德育主任表示,面對由過敏導致的哮喘,主要治療手段是給病人吸入激素藥物,把病人的氣道炎症控制住。
但很多家長對於激素治療存在誤解,一聽到藥是激素,就擔心是否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趙德育主任表示,其實醫生更關注藥物的副作用,如果是全身持續口服激素或者靜脈注射治療的確會存在副作用,但是在呼吸道吸入激素治療法中,激素用量非常小,所以家長不需太過擔心。
針對哮喘的治療一定要堅持長期的霧化吸入,有些孩子使用了霧化吸入激素後取得明顯的效果,但是不久家長就會給孩子停藥。在不少家長看來,孩子的哮喘已經緩解,不需用藥,但是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如果不消除孩子的氣道炎症,孩子下次再次感冒,再次接觸過敏源,再次受到外界的刺激,都會讓慢性炎症會加重。」趙主任提醒。
哮喘採用「階梯治療」,須嚴格遵醫囑用藥
談到引起兒童哮喘易發的主要原因,趙德育主任表示,一方面是外界的刺激,比如感染、過敏,所以在五一、國慶節這種季節交替的時候,會出現「喘」的加重。另一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缺乏規範化的用藥。
趙主任介紹說,用藥治療哮喘的目的有兩個,一時控制症狀,二是預防發作。總體目標是希望有哮喘病的孩子未來可以過上和普通孩子一樣的生活。如果孩子嚴格按照醫生要求,規範用藥,很有希望可以控制病症,過上正常的生活。
談及規範化用藥,趙主任提出了幾點建議,家長首先需要判定哮喘的病情,白天有沒有症狀,活動是否受限,晚上的症狀,是否需要急診用藥等,以此判斷病人肺功能的情況及哮喘控制程度,從而給予不同的治療。治療方式上遵循嚴格的階梯治療,臨床的醫生會幫助家長判斷患兒病情的輕重從而決定用不同劑量的藥。一般用藥兩到四周後複查,如果哮喘控制效果好,需繼續維持治療3個月,如果3個月內都沒復發,就降級治療3個月,如果最低劑量治療3到6個月後不再復發就可以停用長期吸入治療,改為症狀驅動治療,即當感冒有咳嗽加重時可以臨時增加吸入治療。趙主任提醒,家長用藥應當遵循醫生的囑咐,積極進行規範化階梯治療,使用最少的藥控制疾病。
兒童哮喘控制得好,50%以上成人後不復發
趙德育主任特別提醒說,家長還有一種錯誤的觀念,哮喘孩子發病時「扛一扛」,扛過這次下次抵抗力更強,等年紀大一點就不再發病了。「一定不能有讓孩子扛病的想法。」趙德育主任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病例,家長讓生病的孩子硬抗,堅持一下,結果送到醫院的時候喘的症狀已經很嚴重了,肺功能只有正常人的一半了。
不少家長也存在這樣的擔憂,自家孩子的哮喘未來是否會發展為成人哮喘,趙主任表示其實兒童哮喘和成人哮喘是有差別的。引起兒童哮喘的主要原因是過敏和感染,加上兒童的肺部在不斷發育過程中,所以兒童哮喘如果控制得好,50%以上成人以後不會復發。
相反,部分家長現在不重視,寄希望於等到孩子長大成人以後「自動好了」,這是很危險的。哮喘治療不能「等」。趙德育主任解釋說,之所以要強調哮喘病人的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因為研究發現,哮喘病人的症狀如果不好好控制,喘息反覆發作可以對病人的肺功能產生不可逆的傷害,會影響肺的發育,「兒童的哮喘病的治療就是最大限度的保護兒童的肺功能,讓患兒安全過渡到成人期,不再復發。因此千萬不要盲目等待,傷害肺功能。」
大咖提醒:
家有哮喘兒日常需要這樣護理
趙德育主任提醒說,家有哮喘兒以下幾點需要留心注意。
首先不要盲目忌口,很多家長會因為寶寶過敏而不敢給孩子吃「發」的東西,長此以往孩子的營養得不到保證。正確做法是對可疑有過敏的食物,在沒有症狀時少吃一點,如出現過敏症狀就不吃,如果沒有過敏症狀就可以吃。過度的忌嘴,持續不接觸過敏源對於孩子的免疫反而不好。
其次是需要注意飲食口味的習慣,過甜、過酸、過辣,太過刺激的食物少吃。哮喘是慢性氣道炎,有氣道高反應性,如果食物過度刺激很有可能會引起咳喘加重。臨床上很多哮喘的孩子食用辣椒或者冷飲後會有咳喘的症狀,故而在沒有控制好哮喘的時候應當少吃此類刺激性食物,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一直就不能食用此類,症狀控制比較好後,可以少量食用。
再者是環境,如果孩子蟎蟲過敏,則需要注意蟎蟲的清理,必要時可以做脫敏治療。孩子如果對狗毛、貓毛過敏,家中最好不要養寵物,否則反覆的刺激會引起孩子症狀的加重。
孩子外出時家長應當留心天氣和空氣品質,有霧霾或者空氣品質差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帶上口罩。
最後,關於運動。從來沒有哮喘病人不可以運動的說法,理論上講患者的病症控制好後什麼運動都可以參加。但足球、籃球、跑步這樣的運動量很大的運動對於還沒有控制哮喘的孩子來說還是不合適的。遊泳對於哮喘病人來說是十分好的鍛鍊方式。
【大咖小傳】
趙德育教授
趙德育,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內科主任兼呼吸科主任,兒內科教研室主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第14,15,16屆呼吸學組委員,同期任全國兒童「間質性疾病協作組」副組長、「哮喘協作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兒科分會委員,第7、8屆呼吸學組組長。南京醫學會兒科分會11、12屆主任委員、南京市變態反應分會副主任委員。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呼吸專科聯盟副組長。《中華兒科雜誌》、《臨床兒科雜誌》、《兒科藥學雜誌》和《中國實用兒科雜誌》編委,衛生部合理專家委員會兒童用藥專家組專家,衛計委兒科呼吸內鏡診療技術專家組成員。主持並完成了多項包括國家自然基金在內的課題。曾獲得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及市衛生局新技術引進一等獎等獎項。主要研究方向是兒科呼吸。
通訊員 於露露 吳葉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