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與鱸魚齊名,人稱「植物鋅王」,出口百元一斤,卻少有農民種植

2020-12-18 禾木報告

導讀:它與鱸魚齊名,人稱「植物鋅王」,出口百元一斤,卻少有農民種植

「紅腮珍品喜三分,持作羹湯佐小醺。」自古以來,鱸魚就被譽為我國「四大名魚」之一,尤其是鱸魚中的「淞江鱸魚」,更是被譽為「魚中珍品」,它以其鮮美的味道,徵服了各種饕餮吃貨,並流傳至今。歷代讚譽鱸魚美味的詩文、傳說、載述也頗多,但不管是哪首詩文,也不管是哪個傳說,似乎都離不開一種蔬菜的身影,它就是「蓴菜」。

如漢代的《春秋佐助期》中就有記載:「吳中以鱸魚為膾,苑菜為羹,魚白如玉,菜黃若金,稱為金羹玉膾,一時珍食。」這裡的苑菜指的就是蓴菜,所以蓴菜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和鱸魚齊名的美味。那麼這蓴菜到底是何方神聖?

(農民在水中採摘蓴菜)

很多朋友可能沒有吃過蓴菜,甚至連蓴菜的大名也沒聽過,這並不稀奇,蓴菜雖然在古代十分有名,但是目前在我國卻少有農民種植,其產量有限,也就使得它在市面上並不像其他蔬菜那樣常見。

蓴菜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種蔬菜,最早在《詩經》中就已經有記載:「思樂泮水,薄採其茆」,這裡的茆指的就是蓴菜。不過在古代的時候,蓴菜一直是以野菜的身份出現的,畢竟那時候可沒有人專門種植它,而且蓴菜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只能生長在水質十分好的水域當中,故而那個時候的蓴菜基本都是野生的,不過這並不影響人們對蓴菜的喜愛。

(蓴菜)

蓴菜是一種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民間也俗稱為蒪菜、馬蹄菜、湖菜,其嫩葉可作為蔬菜食用,本身並沒有什麼味道,而且第一眼看上去還會覺得噁心,嫩葉上包裹著一層似鼻涕一樣的黏液,但它卻勝在口感的圓融、鮮美滑嫩,尤其是用蓴菜來煲羹,那可是相當的鮮美,所以在民間才會有「蓴羹鱸膾」一說法,這也是它能跟鱸魚齊名的地方。

據說清代的乾隆下江南的時候,每次經過杭州,都必然會以蓴菜調羹進餐,並派人定期運回宮廷食用,可見蓴菜羹的鮮美並非浪得虛名。

(蓴菜表面包裹著的黏液)

現如今蓴菜依舊受到人們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鮮美,還在於它的營養價值十分的高,據相關資料記載,蓴菜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基本上其他植物能含有的營養物質,它基本都有,同時其鋅的含量高於其他蔬菜,位居榜首,故而人們也將其稱作「植物鋅王」。同時蓴菜還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能起到十分好的食療作用,故而民間還將其稱作「藥菜」。

隨著蓴菜的名氣越來越響,不僅被我國人們所喜愛,甚至在國外也備受喜愛,比如我國湖北利川地區以及重慶石柱縣所種植的蓴菜,就常年出口到韓國、日本等國,且價格還不便宜,品質最差的都要百元一斤,至於品質好的,可能會達到千元一斤。

(市場上售賣的蓴菜)

不過蓴菜出口的價格雖然不低,但是我國國內種植蓴菜的農民卻不多,主要是這蓴菜對於水質、採摘的要求太高,目前僅在我國的湖北的利川,重慶市的石柱縣,江蘇的太湖、高寶湖,杭州的西湖和雷波縣的馬湖才有種植。

不知道大家是否採摘過蓴菜,筆者曾經去湖北利川體驗過。蓴菜的嫩葉上有黏液,使得它十分的滑,在當地民間就有這麼一句俗語:「摘老菱當心觸刺,採藥菜當心滑脫」,而且採摘的時候必須在水裡採摘,這就使得其難度更大了。

(蓴菜羹)

另外就是前面所說的,蓴菜對水質要求十分的高,故而必須選擇無工業汙染(這裡的汙染包括農藥、化肥等),能排能灌一年四季不餘水的田塊。這些條件就限制了蓴菜的種植,故此蓴菜雖好,但種植的人不多,在市面上也不常見了。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蓴菜嗎?你覺得它好吃嗎?歡迎留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種植超5千年,蛋白質比牛奶高,市場30元一斤,卻少有農民種植
    導讀:種植超5千年,蛋白質比牛奶高,市場30元一斤,卻少有農民種植水稻、小麥、紅薯、玉米等是我國十分常見的糧食作物,種植量大,價格也十分便宜,一般在幾毛錢一斤,幾乎人人都吃得起。但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在糧食作物中,還有一些十分的昂貴,價格比那些常見的糧食作物貴了幾十倍,市場價差不多在30到40元一斤之間,但市面上卻不常見,甚至少有農民種植,以至於很多朋友沒有見過,也沒聽過,藜麥就是這樣一種糧食作物。
  • 農民種植的它,人稱男人的「加油菜」,一斤8元,年賺幾十萬!
    在大千的世界是無奇不有,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些瓜果蔬菜,雖然我們經常吃,但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麼種植出來的,其中有一種人們常吃的蔬菜,人稱男人的「加油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農民種植它雖畝千斤,但一年四季都可收割
  • 人稱「草中黃金」,燉湯是藥膳,一斤值300元,農民卻不願種植
    今天咱們來說一種植物,它人稱「草中黃金」,燉湯是藥膳,一斤值300元,農民卻不願意種植。 它也和其它雜草一起生長著,可能是它的高度只有6-25釐米,相比其它的雜草要低矮很多,也沒引起人們的注意。
  • 它是植物中的「鋅王」,是南方特有野菜,鋅含量很高1斤能賣30元
    導讀:它是植物中的「鋅王」,是南方特有野菜,鋅含量很高1斤能賣30元文:三農小七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蓴菜的鋅含量比普通蔬菜高,是植物中的「鋅王」,它的鋅含量很高,營養價值特別高。蓴菜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在《醫林纂要》中記載它能「除煩,解熱」。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蓴菜對於安下焦,逐水解毒,說明它的價值很高。在《齊民要術》中有記載,說明很早就有了種植的存在。
  • 以前挖它燉肉吃,如今卻成稀罕物,一斤近百元,有人大量種植
    豬肉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雖然各地的價格略有不同,但是均價在30元左右,和幾年前10元一斤的價格相比,簡直就是天差地別。再加上現在正處於特殊時期,說實話,筆者都有兩個月沒怎麼吃過豬肉了,非常想念紅燒肉的味道。還記得以前家裡燉肉的時候,必須會用到一種調料,毛慈菇,不用花錢買,只需要去野外挖就行。如今毛慈菇竟然成為了稀罕物,一斤能夠賣到近百元,還有人大量種植。
  • 鋅含量最高的菜,4月底剛上市,一斤8元熱銷,農民卻不愛去摘
    愛吃的朋友對蓴菜一定不陌生,古人曾經寫詩詞認為江南的代表性食物應該是「蓴鱸風味」,其實也就是蓴菜和鱸魚。蓴菜生於清澈的池塘湖沼之中,外形和蓮葉極為相似,但葉片更小,它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具有非常多的分枝,分枝上長出的細小嫩葉就是最主要的食用部分,這些嫩葉的樣子和茶葉還很相似,非常有趣,它的食用歷史悠久、價值很高,因此也被譽為是「太湖八仙」之一。
  • 農村水邊一種野草,過去用它做蠟燭芯,如今當藥材種植百元一斤
    導讀:農村水邊一種野草,過去用它做蠟燭芯,如今當藥材種植百元一斤農村野草多,有一些野草是危害農田的「害草」,還有一些野草則有大用,從古至今被人們當成寶。在農村的水溝邊,常生長著一種不起眼的細長植物,它的學名叫做「燈芯草」,農民朋友也喜歡叫它水燈芯。別小看了這種植物,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可是承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優質的蠟燭芯,幫助古人點亮黑夜。古時候沒有電,也沒有廉價的棉線當蠟燭芯,燈芯草這種天然的植物便成了最好的蠟燭芯來源。
  • 這種植物很稀有,人稱「大力草」,人工種植百元一斤不愁賣
    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城市裡的人非常喜歡的野菜,它的名字叫做牛蒡,這種野菜在農村人眼裡可是吃了能長力氣長身體的大好菜,農村裡還把它叫做「大力草「,你哪年春天和先天農村的田野裡到處都是牛蒡草,幾乎每一天都能看到有人提著籃子在田埂上採牛蒡。
  • 比檸檬還酸,引進我國就爆紅,曾貴到千元一斤,卻沒農民敢種植
    導讀:比檸檬還酸,引進我國就爆紅,曾貴到千元一斤,卻沒農民敢種植水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基本上大多數人都時常會在家裡備一些水果,好在茶餘飯後吃,或者有客人來家裡招待客人用。指橙是原產於澳大利亞的一種水果,其外形獨特,果實酷似紅薯,又如飽滿的香腸,但是個頭卻只有成年人手指大小,而它又是芸香科的植物(柑橘屬均是芸香科植物),故而稱作「指橙」。不過這指橙雖然是一種橙子,但它卻會散發出一股檸檬般的清香氣息,所以指橙又被稱作「手指檸檬」。
  • 蛋白質高於牛奶,在國外是高端菜,一斤20元,國內卻少有人種植
    導讀:蛋白質高於牛奶,在國外是高端菜,一斤20元,國內卻少有人種植自去年豬肉開始漲價之後,豬肉的價格一路上漲,曾一度達到40元一斤,雖然今年豬肉的價格有所下降,但對於很多人來說依舊很高,這使得豬肉從曾經的廉價的肉類食物
  • 一墩有好幾棵,農民見了拔掉,殊不知45元一斤,人稱「瓜子金」
    農民可能最討厭的就是那種一墩墩生長的野草,一長就是很多棵,拔起來費勁,除掉也費農藥。處理這種野草就像砍掉灌木一樣,滅了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經過嚴冬還能煥發生命從地下爬出來。在我國北方地區有一種野草,也是一墩墩生長的,每年下雪的時候別的植物都被雪花覆蓋了,而這種植物卻非常奇特,無論天氣多冷,雪花一碰它的葉子就立馬融化,總能在雪白的世界裡獨樹一幟綠色。
  • 農民種植一「刺果子」,過去是惹人嫌的灌木,現在城裡一斤25元
    農民種植一「刺果子」,過去是惹人嫌的灌木,現在城裡一斤25元要知道在野外生長的這些植物,就算是沒有生長在田地裡,也會對農民們的生活帶來影響,它們的生長繁殖能力強,要是不及時清理,房屋前後都會長滿。但是現在很多人都開始種植野生植物,它們的雖然是野生的,但也有不少價值珍貴,比農作物更值得重視。今天介紹的就是農民種植的一種「刺果子」,它在過去也是惹人嫌的灌木,現在城裡一斤25元,食用價值高,營養豐富,如今很受歡迎。
  • 人稱「乾果之王」,引入國內一斤百元,畝產賺6000元卻沒人種
    而今天要說的這種堅果,有「乾果之王」的美稱,其價格昂貴,一斤可賣出100元以上,只是在我國卻沒太多人種植,為什麼?目前夏威夷果在我國的廣東、雲南、臺灣都有種植,果樹對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強,在1200米以下的地方都能很好的生長,保證全年無霜、土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就行,它的排水性比較好,不過不能在風天太大的地方種植。
  • 它是維生素之王,SOD含量是人參的6倍,常年出口日本是高端水果
    袁隆平專家的雜交水稻已經能夠在綠化後的沙漠地區種植,綠化後的沙漠土地同樣適用於種植農作物、蔬菜瓜果等等,而在治理沙漠的過程中,有一種植物功不可沒。那就是——沙棘!2、營養價值沙棘果實營養價值很大,它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等多種維生素,被譽為「維生素之王」,還含有脂肪酸,亞油素,超氧化物和沙棘黃酮,以及鈣、鐵、硒、鋅、鎂、磷、鉀等等多種微量元素,以及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
  • 人稱「地瓜米」,豆莢有毒不能食用,卻被廣泛種植,根部4元一斤
    人稱「地瓜米」,豆莢有毒不能食用,卻被廣泛種植,根部4元一斤在農村裡有毒的植物有不少,大部分人們見到就會躲開或是砍除,像葉上黃金它的汁液有毒,不小心觸碰到就會使皮膚紅腫,雖然它的觀賞價值高,但是人們見到都會避而遠之。
  • 名字很奇葩,人稱「狗屎花」,根像人參,30元一斤常用來煲湯
    導讀:名字很奇葩,人稱「狗屎花」,根像人參,30元一斤常用來煲湯在農村裡,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不僅有著奇特的外貌,同時還被人們起了各種稀奇古怪的名字。別看這些名字很奇葩,實際上都代表勞動人民的智慧,同時也代表了勞動人民對這些野生植物的喜愛。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一種野草,它的名字同樣很奇葩,人稱「狗屎花」,根像人參,30元一斤常用來煲湯。
  • 人稱「鬼子姜」,一次種植終生繁衍,醃製脆爽又開胃,一斤5塊錢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人稱「鬼子姜」,一次種植終生繁衍,醃製脆爽又開胃,一斤5塊錢。
  • 農民種植的這種樹,種子一斤賣800元,農民種一次能收穫20年
    農民種植的這種樹,種子一斤賣800元,農民種一次能收穫20年。現在的很多農村人都開始搞種植業,種植一些樹木之類的,會取得很大的收益,而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樹木就是農民眼中的致富樹,它叫做辣木樹,這種樹木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它是一種多年生熱帶,亞熱帶的落葉喬木,光是從它的名字上我們就可以聽到,這種樹有一種辣味道,所以被稱之為辣根樹。
  • 割一茬又長一茬,外形似蕨菜,人稱「三珍之王」,一斤30元
    韭菜種植非常有意思,長成之後割了還會長,一年四季割一茬又能長一茬,是許多農民心目當中非常省心又賺錢的作物。但平凡的韭菜,除了網絡上議論的多吃韭菜壯陽之外,也就沒啥特殊之處了。在這個春暖大地的時候議論日常時蔬絕對沒啥意思,正當時的野菜絕對是市場爆品。 春天絕對是吃野菜的最佳時節。
  • 過去農民看見就怕,如今賣得火爆,人稱「平民燕窩」,25元一斤
    據筆者所知當下進口優質燕窩,論克賣的話一克達到了10幾塊錢,買下少許幾克就要花上百元了。對於零星少量購買的話,許多商家還不賣呢。以這價格一般只有中薪階層或者是高薪階層才享受得起,我們這種年收入不過寥寥幾萬的人,吃個燕窩都要心疼好幾個月呢。不過幸好在我們民間有不少東西營養價值不輸燕窩,或者可替代燕窩食用,相對高昂的進口燕窩來說,價錢便宜人人吃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