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出現的時間一直都在書法學界存在爭論,但關於草書出現的原因,古今觀點大同小異,簡單來說就是為了趕時間、寫得快。遠在漢代的辭賦家趙壹就對草書形成給出了比較靠譜的論斷:「蓋秦之末,邢俊網密,官書繁冗,戰功並作,軍書交馳,羽榭紛飛,故為隸草,趨急速耳!」
王羲之草書《初月帖》
從草書書法的發展演變形式來看,無非就是省筆和連筆,其中省筆是草書發展的核心。但究竟怎麼省,省多少筆,就成為了一個大問題,最初必定存在一個無序發展的局面,各路書家均按照自己的感覺想怎麼省,就怎麼省。慢慢地,一些優美的、更簡單的、更合理的草書寫法逐漸被公眾接受、傳承並形成固定寫法,直到最後出現一些草書書法理論家再加以整理,推而廣之,草書書法體系最終就這樣華麗誕生了。

但在草書書法體系中,有一些漢字的草書寫法,卻顯然與其篆書、隸書寫法相差非常大,簡直就是兩個不同的字。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草書是「鬼畫符」,說草書太難辨認,我想這些古怪字的存在是一個很大的原因。那麼這些古怪的草書寫法是怎麼來的呢?
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說法。我比較能接受的解釋是:一些在當時很著名的草書書法家,他們的草法被廣泛學習,而他們的錯別字也不小心被大家傳承下去了。另外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後,某些極少量的、以前六國的文字作為異體字得以在民間留存使用,就好比我國上世紀70年代公布的簡化字早就被廢除了,至今仍有個別人在使用一樣,而這些古怪的草書寫法正是根據異體字簡化而來。

今天我先列舉6個漢字怪異非常的草書寫法,每個字都會讓人目瞪口呆,你會覺得是不是簡化得有些過頭了。但學習草書的朋友咱們別無選擇,只能死記硬背,久了就熟了,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1、願,這個字的草書寫法看上去更像一個「億」字的行書寫法,古代書家寫法大同小異。

2、幸,猛一看像是一個牛字,但寫法與牛字的起筆方向是相反的。

3、叔,這個字的奇怪寫法應用很廣,可以照貓畫虎大量使用,比如淑,寂,椒等等。

4、等,這個字的大致形狀與等字還存在一點相似度,但寫法完全不是按照一個竹字頭加上一個寺字結合而成。
等字的幾位大書家寫法示範
5、聽,這個字的左邊還是可以理解,因為繁體字是聼,但右邊變化很大,難以理解。好在這個字的草書寫法很多,也可以選擇其他寫法,或許更順手,更美。
聽字的幾位書法家草書寫法
6、曹,這個字也是形態基本保留,但寫法無解,只能靠記憶來學習。這個字也可以以此類推,大量使用,比如,糟,槽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