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故事】——懷素芭蕉練字
懷素自幼聰明好學,他在《自敘帖》裡開門見山地說:「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喜筆翰。」他勤學苦練的精神是十分驚人的。
因為買不起紙張,懷素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塗上白漆書寫。後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後,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
由於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捨不得摘,於是想了個辦法,乾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堅持不懈地練字。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
這就是有名的懷素芭蕉練字。
「淹留」:務必要把草書的慢寫學會
——「心」字草書技法
【本文內容為田蘊章老師書法系列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第030集「書法評委的問題(二);『心』字」文字版之四。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觀看講座視頻。】
田蘊章:下面我們介紹一下「心」字的草書寫法。
在寫草書的時候,這個「心」字往往就寫得比較寬了。寬到什麼程度呢?這要書法家在臨場根據情緒、書體風格的不同等,寫出來就有很大的不同。
這個「心」字在草書當中,比較準確的應該是這樣寫。
(圖:「心」字草書示範一)
注意看,這不是三個點兒,是中間有弧度的連貫過來。不是我們平常點的三個點兒。
但是有些書法家,在快寫的時候,往往也是隨意地那麼一寫就完了。
我們現在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你務必把草書的慢寫學會。當寫草書的時候你不會慢著寫,你就只會龍飛鳳舞,就只會飛速的前進,而不懂得遲留、不懂得淹留,你幾乎就是不懂得草書。
(圖:「淹留」)
這「淹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啊?這是孫過庭《書譜》中講過的,他說:
能速不速,此為淹留。
他的意思是說:能寫快,而我不寫快了,我可以不寫快了,這就叫作「淹留」。
比如說我們騎自行車,騎得飛快,固然是一種技術;但是,我能騎得相當的慢,我比任何人都慢,那也是非常高超的技術。
所以在草書當中,一般人認為,寫草書就應當快,實際上——這個速度問題,我們將來還要論述它——今天告訴大家,這個「淹留」是在講它的一種節奏。就是有快有慢,什麼時候快、什麼時候慢,這是非常講究的。
所以,當寫草書的時候,你不能慢著寫,你拿起筆來就得飛起來快著寫,靠著慣力帶動草書,那實際上你還不太會草書。或者說你只會草書的這個寫法,草書的那個用筆、筆意你還不懂。
所以說,每一個字你都弄清了它的始末緣由,到底它的原始的、規範的草書怎麼寫——你都要弄懂它。
(圖:「心」字草書示範二)
這個「心」字慢寫你要明白,中間不是一個點兒。中間是這麼一個小彎鉤。即使你點了三個點兒,你在寫的時候,你心裡也要想到中間是一個彎鉤。你有了這個意念,這個字就不會出大格。如果你就認為點上三個點兒就是「心」,這就壞了。
儘管前輩書家寫得表明看起來就像三個點兒,但是他心裡的那個想法跟你所感受的是不一樣的,你必須理解,前輩、古人寫這個字的時候,它的獨立寫法和慢寫究竟是怎麼回事。弄清楚了,這樣才有利於你學習草書。
千萬不要把草書只理解為「快」。一定要知道它的規範寫法有哪些。
(圖:「心」字草書示範三之「思想」)
我們還用「思想」兩個字,看一看聯繫起來這個「心」字又會怎麼寫,在草書當中連寫起來的不同。
比如,「思」字下面的「心」字就只寫一小橫就可以了,同樣,「想」字的時候也是用一橫代替「心」字。
但是偶然呢,我們也見到一些個寫法,比如說「思」字的下面,用三點似的寫法。這也是草書的一種寫法。
所以,你先把規範的學會了,將來你再任情恣性,去發揮,去表現,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關於「心」字楷書、行書、草書三種書體的寫法,就暫時介紹到這裡。
【臨習參考】
晉王羲之草書《虞休帖》之「心」字
唐懷素草書《自敘帖》之「心」字
明董其昌草書《臨十七帖卷》之「心」字
【交流群組】
書法愛好者交流群組中目前進行三項活動:
1、「每日唐詩」的學習活動;
2、「每日一字」的單字臨習活動;
3、「集字創作」活動不定期開展。
因為此前使用的APP不穩定,所以即日起啟用QQ群:
群號:303294919
密碼:書法入門
贈人墨法,手有餘香。歡迎轉發本文至朋友圈,讓更多書友獲益,謝謝!
「書法入門」(微信號:shufarumen):
全網獨家刊發田蘊章老師系列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文字整理稿——介紹書法知識和理論,講解書法技術與技巧。並對系列講座中涉及的歷史人物、書法典故進行詳細的考證和注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