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何做事情,往往都是由習慣決定的。而養成一個好習慣,對人生的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有目的地培養自己以下五個好習慣,將會讓你終身受益!
1、保持激情
一個人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須要有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動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才能在遇到挫折時,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把自己的目標照亮。
2、做事專注
當確定了目標,就要深入下去。從一個點入手,然後像一個釘子,一下鑽進去,做深、做透。
3、執行力
再好的項目,不去做,不去堅持,不去監督,不去管理,最終都成了泡影。不僅要知道該怎麼做,更要保證能做到做好!
4、學習的習慣
學習是最便宜的投資!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一件伴隨一身的事情。不光從書本中學習,還要向生活學習,處處留心皆學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保持一顆謙虛的心,放空心杯,才能裝進更多有用的知識。
5、反省的習慣
失敗是成功之母,要善於從失敗中總結經驗。 「一個人不能同時走進兩條河裡,相同的錯誤也不可能犯兩次」,經常反省自己的得失,會使自己成功得更快一些!
其實,這五點看似簡單,而要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卻又是那麼難。
「知易行難」,古人早有總結,人性中的惰性和貪婪,真的是人生最大的敵人。
快節奏的生活,容易讓人染上時代通病:焦躁不安、做事追求功利性和目的性。
很多時候,人已經走在路上了,卻忘記了初衷。又返身尋找新的目標,開始新的探索。就這樣,周而復始,永遠都在路上,永遠都到不了終點。
也許,有人會說:過程比結果重要。雖然沒有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卻也領略到了沿途的風景、體會到了人生的精彩!
誠以為,一個人應該有自己的強項,並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深耕細作,挖掘其潛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在某一方面有獨到見解的人。
然後,圍繞這個中心,擴展開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建立好自己的底層邏輯。
以這樣的方式建立起來的知識庫,是全面而穩健的。它有牢固的基礎做支撐,不會出現邏輯混亂。
而後面學習的新知識,都是在為知識庫添磚加瓦,使其更加均衡牢固。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聽從內心的聲音,按照自己的節奏,一步一個腳印,向著心中的目標前行!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