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力安
譯者小時候老打電腦遊戲,家母頗有微詞,頻頻過來發難,我每每辯稱「我是在學英語」。家母問:「只見你砍怪,不見有英語」,我說:「砍完之後怪就會說英語」。假學英語之名從中學開始打遊戲,一直打到研究生畢業。實踐證明,打遊戲不能直接提高英語能力,但能間接提高學習興趣。
同理可證,讀小屁孩學英語大抵如此吧。細細推敲,是可以從裡面學到遣詞造句之精妙的,但真要耐住性子去讀原文,堅持下來只怕不易。雙語讀物的特點就是,學生閱讀譯文的時候,總想著有朝一日要拋棄譯文,去領略原文的美。這其實暗合歌德的文學翻譯理念——「翻譯是媒婆」,「只讓你恍惚見識一下原著不可重複的風採而已」(
引自綠原譯《浮士德》序言)。暫時放下原文沒關係,有興趣的話遲早會重溫原著。
翻譯《小屁孩日記》系列,最大的感觸就是——妙譯是偶然的。
在《小屁孩日記·冤家宜解不宜結》中,格雷在音樂課學唱這麼一首歌:
「You are a grand old flag,
You are a high flying flag.」
歌詞大意為:你是一面大旗,你飛得高。我覺得直譯實在乏味,找來原歌聽了聽也無濟於事。添個腳註先擱一邊,幾天後再重看,往「旗」字上聯想,腦中突然浮現出孫楠深情獻唱《紅旗飄飄》的神情。既然同樣是向國旗致敬的愛國歌曲,演繹為「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並不過分,唯一不妥的就是硬生生扭轉了格雷的政治陣營。於是最後定稿為「星條彩旗,你是我的驕傲;星條彩旗,我為你自豪」。
看懂了原文的妙處卻解釋不出來也是件讓人無比糾結的事情。比如這一段:格雷的遠方親戚喬治婭正在換牙,就剩最後一顆門牙鬆鬆地掛著,但就是不掉。大家干著急,都勸她把牙拔掉。這時喬治婭用漏氣的嘴說:「I’m still finking about it.」(我還在考慮中。) 「Think」的發音屬於齒間清擦音,需要上下齒輕輕咬住舌頭才能發出這個音,喬治婭牙都沒了,自然發不出,於是走音成了「Fink」。這個看英語一下就能明白,看完會心一笑,但中文怎麼表達就頗費心思了。思前想後,終於決定譯為:我還要再「溼」考一下。將英語裡的th, f不分改為中文裡的si, shi不分,巧妙過關。
翻譯《小屁孩日記》的時候,不免偶爾用成人的視角去看待,試圖挖掘作品不為人知的深度。用童年經歷來印證書中內容,發現其實句句大有深意——比如格雷的老媽說「兒時的友誼通常不會長久」,「女生只跟帥氣的男生追逐打鬧」。成長才是無法逃避的,一晃幾年,羅利已然泡到妹子——雖然曇花一現,格雷學會珍惜友誼——雖然別無選擇。
(編輯按:朱力安是《小屁孩日記》的譯者,翻譯了第1、4、11、12、13、14、15、16冊。)
朱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