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月失敗職場經歷看內部創業四大弊病

2021-02-23 虎嗅APP

之前,在知乎上看過一句神回復。問題是「有哪些你以前認為完全正確,但是現在不這麼認為的觀點」,其中一個讓人不得不贊的回答是「漂亮管什麼用,她學習成績又不好!」

總有一些事例,聽起來讓人熱血澎湃心嚮往之,但實際上,你不去親身體驗一把,永遠不知道「器大活好」是出自報告文學還是魔幻巨著。

例如內部創業。

3月離開呆了7年的搜狐加入一家土豪金融集團,到5月底辭職離開,短短兩個月時間堪稱自己職業生涯的最大敗筆。究其原因,在於對「內部創業」四個字的想像過於美好,谷歌之類的內部創業雞湯故事很多時候壓根不適合中國企業。

而現在,很多傳統企業和傳統網際網路企業都喊出了「內部創業」的口號,從電信、海爾、長虹到360等等,個人對各大企業的內部創業戰略到底是產品戰略還是公關戰略不做評價,只是希望自己能復盤過去兩個月的經歷,給同樣準備從網際網路投身傳統企業改革大潮的同學們提供一個反面教材。

首先要介紹的背景是自己投身的這家金融集團,在戰略上屬於比較激進和開放的,至少在我所在部門的整體構建上,基本上都是從騰訊、噹噹、新浪、搜狐、樂蜂等一線網際網路企業挖來的各種骨幹。在部門內部,上到boss,下到普通一員,大家的背景類似訴求一致,都是衝著「內部創業」這樣的承諾進來的,恩,還有不菲的薪水。

一、理念撞擊:大象VS獵豹

如果用動物來做形象代言人,那麼創業公司一定是獵豹,所有的行動都要快,走在所有對手的前面,走在市場的前列,這樣才能吃飽肚子,保證不死。而傳統公司應該是大象,體量大身子沉,每一步都驚天動地地表發顫,但是很難提高速度。

而具體到某一個大公司的內部,並不是無法組建起牛逼的內部創業團隊,而是這樣的團隊生態環境過於惡劣。

當內部創業團隊需要協助時,

「哎呀,他們團隊不是牛B麼?怎麼還需要別人的接口?」

當內部創業團隊決定自給自足時,

「哼,都不知道他們挖來這麼多人,每天都在忙什麼?」

並且由於之前的背景和環境的不同,內部創業團隊和原有團隊對於同一事件的理解和判斷有著天壤之別。之前,和一個其他部門的人談一個產品細節的修改需求,在會議結束時,我們都達成了「馬上改」的共識。回到座位,我等了5分鐘,發現還沒有改完,當電話追過去,那邊非常詫異的說:「馬上改難道不是明天給你改嘛?」無語竟凝噎……

所以大企業孵化出的內部創業項目,就像哪怕大象裡選出博爾特,絕對速度還是比不上一頭營養不良的獵豹。特別是有些大象還容易在大老闆走神的時候,左腿絆一下右腿。

二、戰略撞擊:錘子VS錐子

沒有任何一個正常人能在創業之初就說自己有改變世界的雄心壯志,因為那本來就是一條白骨累累九死一生的道路。現在我們經常在各大媒體看到創業成功學,這就說明了創業成功的數量之少。例如你從來不會在媒體上看到《我是怎麼活了30年而沒死的》。

而現在的傳統企業,之所以紛紛提出內部創業概念,首先是因為時代的變化讓他們感到凌冬將至,怕跟不上時代。但是讓他們完全拋棄傳統的業務收入而轉型,卻又沒有這種壯志斷腕的決心,所以希望能用最小的代價來引領企業的未來。

面對攔在面前的一堵牆,很多企業是希望用所謂的內部創業團隊形成一柄錘子,一錘擊出,圍牆倒下,露出一個只有武俠小說裡才會存在的暗道,讓企業能出其不意發現新的桃花源。但是哪怕是內部創業的典範谷歌,他們也不會把自己的企業希望放在眾多不靠譜的內部創業項目上,他們的GOOGLE X實驗室更像是一根根不同的錐子,在牆上反覆敲擊試驗,說不定哪把錐子就捅出了一個光明的未來,例如無人駕駛汽車、例如人工智慧。

而我在自己所主導的內部創業項目提交方案階段,PPT修改了26版,最後終於在PPT上實現了創業項目的兩年收支平衡和第三年盈利計劃。其實我還準備在PPT上做到第四年去納斯達克敲鐘呢,但是怕嚇壞其他同學才作罷。

三、心態撞擊:獅子VS兔子

之前看過一個描述,說的是為什麼《人與自然》裡,很多時候獅子出擊捕食,兔子能逃脫。因為對於獅子來說,失敗僅僅是少了一頓午餐,而對於兔子來說,失敗就沒命了。

那麼對於內部創業團隊來說,乍一看,條件很好很優越,背靠大樹資金不愁,拿著高薪去搏一把創業項目的高收益,哪怕失敗了,原有的級別和待遇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這種心態下的團隊,所形成的理念就是無法擰成一股繩,無法孤注一擲,沒有人願意擔責任。當內部創業團隊也有了這種靠頻繁開會統一思想的大公司病,那麼前景將一片暗淡。

前天晚上,在城鄉結合部的一個小廣場上,旁邊是跳著廣場舞的歡快大媽們,我和兩個兄弟三個人坐在滿是蚊子的臺階上討論產品技術細節。這是因為出來創業的我們沒有退路,那麼這時,是在星巴克還是在街邊馬路牙子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時間和效率。

四、文化撞擊:倭黑猩猩VS獨狼

哎呀,不知道用倭黑猩猩擬人化一出,會有多少人暗地裡畫小人詛咒我……

搜了一下維基百科對倭黑猩猩的定義,說這是除人類之外,會正面交歡的動物。其實很多內部創業團隊不也是這樣麼?很多時候想到的不是產品如何讓用戶更滿意,而是如何先讓老闆滿意,讓老闆覺得內部創業這一步棋走得太英明了,讓老闆覺得這個產品放到市場上一定會天翻地覆,讓老闆覺得給這個團隊高薪股權投入都是值得的……

所以在很多時候,傳統企業和創業團隊在企業文化上就是相斥的,盲目的改造只會變得不倫不類。就像我在進入金融圈之前,信誓旦旦要用改造青樓的理念去改造金融企業,讓他們變得更OPEN更放得開。

但是當穿著T恤都在金融公司如同異類,HR小姑娘總是可憐巴巴的跟我說「你參加會的時候能穿襯衫打領帶麼?」再後來,他們都不邀請我參加會了……

後來的某一天,一個MM找到我,說集團大BOSS想找幾個新人開個座談會,談談網際網路思維啊,集團戰略啊之類的。當時我果斷的說「不去」,MM的臉色一下子變了,很詫異的看著我。

記得我當時的原話是「一聽這種座談會的名字就是扯淡,真有網際網路思維的話,BOSS應該裝個陌陌,打開附近的人,找一個看起來頭像最誘人的90後女員工,約個地方好好聊聊。」

我就知道,MM絕對不敢把我的原話複述的,她一定會在郵件裡說「產品主管某某某日以繼夜忙於新產品的研發,所以非常遺憾的無法參加座談會,他本人痛哭流涕痛失如此好的探討機會。」

而真正有戰鬥力的創業團隊應該是獨狼,在自己負責的領域裡一往無前說一不二。

所以,我們回頭望去,真正因為內部創業而完成改造的企業又有幾個呢?當年盛大研究院裡,有明星相和牛逼團隊的項目如此之多,現在活下來的還有幾個?

上面所說的,也僅僅是基於我個人的短暫經歷而產生的一點兒感悟。也正因為上述的原因,讓我毅然決定了獨立創業。

從離職到今天已經23天了,每天清晨起床,我都要對著鏡子裡的中年人說一句話。

「我CAO,小夥,努力吧!這個月沒人給你發工資了!」

P.S. 其實上面都是廢話,都是引子,重點在這裡!


(虎嗅插播:以下是認證四星作者福利~#如果你是虎嗅網作者,速速去站內「關於我們」處申請認證吧!#)


快刀青衣的靠譜創業團隊急需小夥伴!

在短短的20天時間,投資、辦公地點、高大上設備等均已到齊。現在缺的就是幾個一起玩耍的小夥伴了。

一、前端開發工程師

要求:

1.有2年左右前端工作經驗,能保證產品在不同平臺上的良好用戶體驗

2.精通各種web前端技術,從HTML到CSS到JS,精通web與各移動平臺瀏覽器技術。

3.優秀的學習能力,能跟團隊一起成長,能獨當一面

4.充滿熱情,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二、UI視覺設計師

要求:

1.設計相關專業,兩年以前網頁設計或者無線端設計經驗,有作品

2.有自己對設計對產品的想法,在設計領域有專業精神

3.精通使用相關軟體,會手繪優先。

4.善於溝通,善於學習。

三、文藝女運營

要求:

1.做過內容運營/產品運營,一年以上工作經驗

2.文案能力好,小清新或文藝女青年優先

3.形象好氣質佳(這條肯定會被吐槽的,你看,我對三圍都木有要求……)

四、iOS開發工程師


要求:

1.有相關經驗,有上架成熟作品

2.對新技術與產品細節有苛刻的要求和熱情

3.學習能力強,工作效率高

我們所能提供的:


1.一個靠譜的團隊和項目

2.不低於主流網際網路公司的待遇

3.嚴肅活潑的工作氛圍

請有意向的小夥伴可以直接給我發簡歷kuaidaoqingyi@gmail.com。

要是發現Gmail被拒信,也可以發66317893@qq.com。(從郵箱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高逼格與接地氣完美融合的團隊)

也歡迎各位踴躍推薦自薦。

相關焦點

  • 王品餐飲內部創業的成功 VS 華為內部創業的失敗!
    導讀:內部創業有助於激發企業內部活力、挖掘新增長點,員工也可依據現成資源輕鬆啟動創業夢,從而達成雙贏。王品通過「獅王計劃」成功打造多個新品牌,助力企業營收倍增、版圖擴張,並儲蓄充足高管梯隊。相比之下,華為的內部創業則慘遭失敗,不僅放養出港灣網絡等競爭對手,更經歷骨幹員工流失之痛。
  • 2019,王思聰創業失敗
    但付出諸多心血,自己一手打造的熊貓互娛倒下,也表示王思聰此次創業失敗。」近兩月,幾十輪商談,熊貓互娛20億的巨額投資損失有了結果。新芽NewSeed(微信ID:pelink)12月26日消息,北京普思投資有限公司發布「熊貓互娛投資糾紛處理結果」。
  • 簡歷上能不能寫創業經歷?
    或者,你找下某某獵頭和HR搞的自媒體文章,他們也會告訴你,創業經歷是加分項。甚至,剛剛創業失敗去找工作的人,也是一直認為自己的創業經歷是優勢,至少「我創業過!實際跟我們常見的慣性思維有很大出入,但關於創業重回職場,有個規律:創業失敗的人,更難找工作。為何如此呢?
  • 創業老兵自述:經歷三次創業失敗,我學會了什麼
    在這次獨家採訪中,Wald通過帶領我們了解創始人在對外開放方面面臨的三個具體挑戰,從他與失敗的鬥爭中,思考那些很少被討論的事實。他還分享了在脆弱之路上走得更遠的有效策略,以及從失敗中汲取關鍵教訓的工具,以及他在經歷失敗時希望得到的建議。對於剛從失敗中走出來的創業者(或者那些覺得自己在失敗邊緣搖搖欲墜的人)來說,他分享了寶貴的觀點和幫助他們重返職場的智慧。
  • 在大公司內部創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最新一期復旦管院聯首CxO Talk上,指南創新零售與服務實驗室創始人郭小言,與復旦青年創業家教育與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孫金雲博士,復旦MBA創新創業聯合會,共同為在職場打拼的創新創業者和有創新意願的公司高管帶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在大公司如何進行內部創業。
  • 「手抓餅大王」禹化普,創業兩月後登上央視新聞
    原標題: 「手抓餅大王」禹化普,創業兩月後登上央視新聞 禹化普的創業經歷非常勵志,大多數人了解到這個90後「手抓餅大王」是通過2013年7月29日晚上,央視晚間新聞報導了他的創業故事。而這距離他開始創業僅僅過去兩個月。如今,麥食尚手抓餅的加盟店已超200家,年收入已達250萬。
  • 鄧正來 | 中國研究生教育的反思與批判(二):剷除中國社會科學發展過程中的四大弊病
    中國研究生教育的反思與批判(二):剷除中國社會科學發展過程中的四大弊病這就是我所說的中國社會科學在這些年的發展過程當中直接與博士生和碩士生學習和研究緊密相關的四大弊病。第一大弊病是「山頭主義」。我所謂的山頭主義分兩類。第一類山頭主義是以自然年齡而形成的山頭主義。我們這一代人基本上是伴隨著中國社會科學的重新發展而成長起來的;在很大程度上講,與中國社會科學發展相關的各個重要位置都已經自然而然地為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所掌控。
  • 【校友】李悅:從「四大」辭職去創業
    擁有中國註冊會計師、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資質。在校期間曾任院學生會主席。校形象大賽第三名和最具潛質先生獎,校排球比賽亞軍成員。05年畢業後進入普華永道審計部,08年進入德勤財務諮詢,2010年辭職創業。2015年初回校與學弟學妹分享了他從「四大」辭職後的創業之路。
  • 復旦管院 | 在大公司內部創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最新一期復旦管院聯首CxO Talk上,指南創新零售與服務實驗室創始人郭小言,與復旦青年創業家教育與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孫金雲博士,復旦MBA創新創業聯合會,共同為在職場打拼的創新創業者和有創新意願的公司高管帶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在大公司如何進行內部創業。
  • 職場新認知:苦本身沒有價值,失敗乃失敗之母。別再以吃苦為樂!
    小老闆做樣子給中老闆看,中老闆做樣子給大老闆看。喏,你看,我們全部門天天搞到那麼晚,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然後就造成一個現象,很多人想反正下班也不能回去,就上班的時候磨洋工,聊天、上網,快4、5點鐘了開始幹活了,有的每個月還拿到滿打滿算36小時的1.5倍工資的加班費,何樂而不為,還讓老闆覺得自己工作勤奮。
  • 經驗能力哪個重要 創業失敗後咋重返職場
    但由於一些管理方面的問題,他的物流公司面臨了嚴重的危機,最後不得不以失敗告終。李東下決心,去上海開始新的職業生涯,重返職場再磨練一下自己。但,此次求職之路卻並不平坦,在上海一個多月了仍未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在一個晴朗的午後,李東走進了向陽生涯的諮詢室,在這裡,他向CCDM職業規劃師講述了自己重返職場的迷茫與困惑。經驗重要還是能力重要?
  • 中美職場文化四大差異:有哪些坑要注意避免?
    如果你是下面幾種人, 本文也許對你會極有參考價值:來自中國的留美學生,尤其是已經在中國有職場經歷,來美國讀研究生並準備在美國職場求職;中國的創業或者上市公司高管,準備出海擴張業務到美國,或者準備招募美國本土人才建立美國分公司從未在中國工作過,在美求學和工作若干年之後,準備回到中國創業或者加入一家中國創業公司
  • 創業失敗發不起工資,員工聯合起來,快把我逼瘋了,該怎麼辦?
    創業失敗的人真的很多,我也相信挺不過來的是大多數人,但天無絕人之路,爛攤子總有人要去收拾。首先,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員工聯合起來是小事、發不起工資也是小事,但只要公司還在,業務還在,一切總有挽回的餘地。哪個創業的老闆沒有經歷過工資發不起的慘況?這在創業圈子裡,都是小事情,別人都說創業的人是打不死的小強,這形容得很正確,你會發現創業還真就是這樣。
  • 職場上,沒有人一帆風順,不經歷挫折與失敗,怎得成功的喜悅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大膽些,強大的力量會幫你在我們的一生中,誰都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射箭射斜了,拼字拼錯了,講話跑題了,走路走歪了,戀愛失敗了,那是很平常的事!勇士有時懼怕,智者有時愚拙,專家有時出醜,辯士有時舌結,本來就是這樣!
  • 四大內部驚人鄙視鏈曝光!
    四大內部各部門間也有一條鄙視鏈在四大,每個入職的新員工都會安排一位Coach,Coach在這裡可不是指「教練」,而是指「輔導員」或「導師」。你在四大職場上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與Coach溝通,包括你的職業規劃、工作表現、薪酬福利等等,聽聽他們的類似經歷、經驗與處理方法,如果他們有時間和精力,而你又願意和盤託出的話(蜜汁微笑)。Coach並不能直接決定你的升遷。
  • 有人說能創業就不要打工,打工很難變有錢,你怎麼看?3點分析
    否則,我就見過很多大老闆創業失敗,一夜之間,一無所有,心態徹底崩潰。如果是以財務自由作為「有錢」的標準,那大部分創業者也沒有達到這個標準,而也有一些職場人在拿到公司股份後達到財務自由的。以我自身經歷來說,就是通過打工實現財務自由的。而我身邊一些辭去單位工作,貿然創業的朋友,雖說是小公司的老闆,但整天為經濟發愁,經常找人借錢。
  • 創業哪有不失敗的,你失敗了怎麼辦?
          當一個個創業明星成為年輕人的時代偶像,這時候若說什麼創業失敗,很不符合導向,也不受人待見。   但是,創業哪有不失敗的呢? 真正創業成功的人士,他們壓根就沒有認為自己最初是在「創業」,他們只是有興趣,或者想賺筆零花錢,或者被公司主營業務「逼出去」不得不開一條新路……但他們卻很少抱著「我要創業,於是去創業……」當你主觀認為自己在「創業」時,那你最好要小心了。你認為自己在「創業」,說明你正在進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 80後,正在經歷職場拋物線的你,做好準備了嗎?
    中年階段的你,有沒有感覺到職場工作的變化?是一帆風順,平步青雲,還是起伏不定,瓶頸繁多?其實大多數人都會經歷一段職場的滑鐵盧,只有少數的人在扶搖直上。一位職場好友大田,35歲前任職世界500強企業經理崗位,因為一次關鍵的晉升PK失敗,負氣離職。離開那家公司後,他去了一家民營企業,年薪50萬。
  • 年賺百萬的老闆揭秘創業的門道:如何讓失敗成為自己的財富?
    無論你是時尚青年,還是初涉社會的大學生,抑或是下崗職工,甚至是正在開店的老闆,自己當老闆,開店創業,是很多人的夢想。開店創業既可以安身立業、養家餬口,也可以作為未來發展的一段人生經歷。事實上,開店是最容易和最賺錢的生意。
  • 大公司的內部創業,尋求新的增長動能
    ……都是內部創業激發的一流產品。美國公司普遍有內部創業,但往往是「跳槽的人太多,XXXX啟動內部創業計劃」。其中,Amazon(亞馬遜)和Google(谷歌)專門制定了內部「創業孵化計劃」和「創投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