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唐亞華
編輯 | 黎明
疫苗上一次引發全民關注,還是2018年長春長生的「假疫苗」事件。那次事件最終以《疫苗管理法》出臺、長春長生被法院裁定破產而告終。因為監管收緊,疫苗行業這兩年幾近降至冰點。
最近,一向不被關注的流感疫苗,因多地「一針難求」、「黃牛加價三倍」進入了大眾視野。
流感疫苗往年沒人種,今年約不上,背後的原因不難理解。以往大多數人對流感疫苗認可度不高,認為接種100多塊錢的疫苗不如買個感冒藥來得方便。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秋冬季節流感盛行,專家指出,二者一旦合併,病情加重,死亡率必定上升。王辰院士就曾在多個場合呼籲大多數人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嚴重供不應求,不僅受制於流感一年一季的特殊性、疫苗近5個月的生產周期、僅有1年的保質期,更是由於提前預測需求難度高。業內人士表示,在目前的疫苗運行機制下,想要解決今年的疫苗短缺問題存在一定難度。
不過,流感疫苗的緊俏,倒是給背後做疫苗生意的企業帶來了好業績。在這門毛利率高達85%、淨利率35%的生意裡,國內疫苗佔有率排第一的華蘭生物今年股價上漲超90%,粗略估計營收可能翻倍達到20多億元。
而一些在「假疫苗」事件後陷入蕭條的疫苗研發、無生產資質的企業此次看到了生機,新冠肺炎對市場的教育、供給端需求的增加,或許能重振行業信心。
流感疫苗緊俏,加價三倍才約上
國慶前後,流感疫苗預約難的話題屢屢出現,不少接種點號源「秒光」,有網友就提到「排隊預約拼人品」、「約打流感疫苗堪比春運搶票」。
家住北京的王女士最近給三歲半的兒子預約流感疫苗接種,她一連打了三個分別位於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的接種點電話,有兩個打了十幾次都沒能成功打進去,打通了的一個告知該接種點已經預約到了明年1月份,且現在只能登記。
「最近預約的人太多了,最終能不能接種還不確定,建議您多聯繫幾家接種機構看看。」該機構醫務人員表示。
最後她通過一家公司的預約服務才約到了私立醫院的疫苗,350元一針,是社區醫院價格的近3倍。「我預約到的那家醫院位於北五環外,本以為沒人願意多花200元去那麼遠的地方打疫苗,沒想到人超級多。我們11點去的,成人疫苗快一點,等了45分鐘,小孩的等了1個半小時。」
跟醫務人員簡單交談後她了解到,醫生平均每天要打100多針,周末更多,而往年不到這個人數的一半。
王女士觀察到,醫務人員應對這樣的突發情況顯然經驗不足,開始只有一個接種室給孩子打針,後來實在忙不過來開了另一個接種室,分診臺的護士直喊「人太多了,沒法幹了」。
排隊打疫苗的家長稱,診室剛開放預約他們就在搶名額了,結果還是約到了10月11日。目前該醫院前臺已經因缺貨無法預約了。
流感疫苗一針難求,催生了黃牛倒賣產業。有媒體報導,北京的黃牛稱,10月份打一針398元,11月打一針329元。而目前公立醫院流感疫苗的價錢在130元左右,黃牛的價格已經達到了市價的3倍。
這一盛況和多年來流感疫苗接種的慘澹局面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事實上,流感疫苗在國內的滲透率僅有2%-3%,每年上市的疫苗最後約有20%因無人接種而報廢,原因在於普通民眾對流感疫苗的認可度不高。
疫苗專家陶黎納對深燃分析:「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在60%左右,再加上接種流程麻煩,感冒了買個藥也就二三十塊錢,流感疫苗屬於自願非強制的第二類疫苗,居民自費接種,100多元的價格顯然也不划算。」
但今年8月,世界衛生組織官員曾公開表示,由於新冠肺炎和流感病徵難以區分,加上醫療資源有限,各國應提高流感疫苗的接種率,抵禦流感、著重抗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王辰更是直接強調,「一定是在今年9月底以前,不要晚於10月份,要進行充分的流感疫苗大人群接種。」
新冠肺炎疫情對民眾做了一輪深刻的教育,加上專家學者的呼籲,往年被忽視的流感疫苗接種成了今年的香餑餑。
另外,流感疫苗接種需求的增加也是一部分原因。《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0-2021)》中指出,今年推薦按照優先順序對重點和高風險人群進行接種,把醫務人員放在了第一位,這就相當於在以往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人群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類人群並將其放在了優先位置,因此疫苗供需缺口更大了。
對於接種的必要性,陶黎納也提到,患者如果接種過流感疫苗後再出現發熱,則可以少考慮流感因素,減少對疫情判斷的幹擾;二是有證據表明,如果發生了新冠肺炎與流感的雙重感染,症狀會加重;另外,提前接種疫苗減少流感發生也能節約醫療資源,為後續可能的新冠疫情讓出通道。
預測難、周期長,疫苗需求缺口難解
不難看出,今年的流感疫苗突然緊缺與年初口罩的需求驟增、價格飛漲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口罩的生產周期和技術難度並不大,缺口很快補上了。而流感疫苗的短缺在短期內幾乎無解。
疫苗行業從業者昊陽向深燃介紹,流感疫苗的製備周期約5個月,每年1-2月疫苗生產企業會根據自己的市場份額和往年數據預測需求,隨後生產疫苗需要約4個月,還要經過中檢院的批籤發約需1個月。
所以目前市場上能供應的疫苗是在年初就基本確定下來的數量。事實上,今年年初因為疫情考慮到需求增加,不少企業已經增加了一倍的量。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副院長張輝8月曾表示,2019年共籤發6家企業生產的2種流感疫苗,共計3078.42萬瓶/支,相比2018年增加了90.6%。「今年到現在為止,已經籤發到了3000多萬人份,到下個月流感季來臨前,估計將達到5000萬人份。」
但昊陽認為今年疫苗還是遠遠不夠,「即使廠家現在開始增加生產,等到上市要到明年3月了,打疫苗的最佳時機都過去了,而疫苗的保質期就一年,而且每年的流感類型是不一樣的,生產出來就報廢了。」
與此同時,疫苗短缺還有一個地域問題,目前國內的疫苗基本上不會跨地區調劑流動,通常是各地疾控中心根據接種單位預測上報的數目來預定疫苗,到流感季結束,如果還有剩餘,疾控中心可以把疫苗退回給廠家,這個損失由廠家來承擔。也就是說,企業無法直接供貨給接種單位,一旦供需出現矛盾,也無法從其他地方調貨,可能會導致有些地方疫苗用不完,有些地方沒疫苗用。
昊陽指出,目前國內流感疫苗的技術很成熟,主要難度在於市場預測,生產多了,虧損要廠家自己承擔,所以廠家寧可保守生產,也不願意承擔風險。
按照華安證券的測算,我國流感疫苗的接種率僅為2%-3%,而發達國家的接種率高達30-40%。
疫苗專家陶黎納年年都經歷這樣的時刻:「每年從網絡上看,流感疫苗都會出現緊缺,行業長期呈現『澇的澇死、旱的旱死』的局面,但其實沉默人群是大多數,最終年度盤點平均每年還有20%的疫苗會報廢,所以整體上怎麼預估需求是難題。今年需求肯定是大增了,廠家也知道,但是這種需求沒有被固定下來,企業不敢放開生產。」
他建議,如果能有一個機構,在疫苗生產之前就把需求固定下來,比如用戶提前把錢交給一個第三方機構來做預約,情況就會好很多。如果沒有這種機制,需求又高度不穩定,疫苗每年都會緊張,畢竟一篇爆款文章都有可能讓一撥人去打疫苗,增加了疫苗又發現沒人打了,「這種虧吃多了。」
「同時,流感疫苗有其特殊性,需要每年打,但它的保質期就一年,生產周期太長、保質期太短是硬傷,這是技術難題;另外,國內流感疫苗的盤子太小了,水庫大了調節能力也能強,規模小需求只要有波動就滿足不了,建議政府加大採購力度,讓更多人免費接種,只有把盤子做大,削峰補缺的能力才會增強。在目前的生產機制下,這個問題是無解的。」陶黎納對深燃說。
9月29日,華蘭生物證券部工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華蘭生物目前沒有擴大流感疫苗產能的計劃,因為擴大產能需要擴大相應的生產線,但這在短期內難以做到。
流感疫苗背後的生意
流感疫苗如此緊缺,背後的生意自然不可小覷。
從產業鏈上來看,流感疫苗相關的企業包括疫苗研發、生產、冷鏈配送、冷庫管理、推廣、預約服務等環節的公司。
彩虹育兒是一個做疫苗預約服務的平臺,公司採用提前預約的形式,用戶付費後,再向私立醫院下團單。「今年5月份我們就開始了流感預約,今年整體需求是往年的兩倍以上,上海約增長了50%,北京達120%,成都、西安到了300%。目前我們服務了約1.5萬單。」彩虹育兒創始人兼CEO田國良對深燃說。
在淘寶上搜索流感疫苗預約,除了「彩虹育兒」,能提供此服務的還有「橄欖枝健康」、「阿里健康醫美醫療平臺」等商家,流感疫苗預約標價在350元-450元之間。在「橄欖枝健康」的商品評論區,有用戶表示醫院服務很好,也有人吐槽價格太貴、平臺充當了黃牛角色。
到研發生產環節,行業內公司就呈現了兩級分化。疫苗研發企業員工思遠告訴深燃,長春長生事件之後,監管嚴格,像他們這樣的研發企業不允許申報臨床,從業者趨向保守和謹慎。這也導致行業流動性變小,有資質的疫苗生產企業地位穩固,中小型生產企業和研發企業出路變少,行業供給本來就在減少,各種疫苗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短缺,行業跌至冰點。
「這次的流感疫苗趕上新冠疫情,需求猛增,供需矛盾加劇,救了很多小企業一條命,他們可以用擴大供給、增加創新主體的理由爭取機會。」思遠說。
而對於目前市場上主要的疫苗供應企業來說,這一波需求帶給了它們巨大的利好。
目前國內約有十餘家企業主營流感疫苗業務。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披露的信息顯示,今年供應流感疫苗的企業有華蘭生物、長春所、雅立峰、賽諾菲、江蘇金迪克生物、北京科興生物等。2019年,疫苗市場形成華蘭生物、長春所、賽諾菲和科興生物「四足鼎立」的局面。
華蘭生物主營血液製品和疫苗製品,2019年疫苗製品毛利率高達85.03%,淨利率約35.74%。
華蘭生物董秘謝軍民最近也表示,「三價疫苗產量接近300萬支,四價疫苗產量從原計劃的1600萬支增加到2000萬支,去年是800萬支,今年產量翻倍都不止。」
按照目前流感疫苗110-130元/劑的價格,除去10-30元的接種費用,粗略估算,今年華蘭生物的流感疫苗將為其貢獻近23億元營收,淨利潤或將達到8億元。華蘭生物有望藉此實現業績「翻倍」。
華蘭生物疫苗板塊也得到了資本的青睞。今年3月,華蘭生物宣布收到來自高瓴驊盈和晨壹啟明20.7億元投資;4月,華蘭生物分拆華蘭疫苗至創業板,目前處於上市輔導期。截至10月11日收盤,今年以來華蘭生物股價漲幅達93.7%。
另外,復星醫藥因參股的公司大連雅立峰、賽諾菲等供應流感疫苗,公司股價10月9日漲停,市值高達1450億港元(約1252億元人民幣)。
可見,今年的流感疫疊加新冠肺炎,或將成為疫苗行業衝破「假疫苗」事件陰影、重塑市場信心的起點。中小企業藉此尋求出路,頭部企業業績飆升、股價飛躍。
*題圖及文中配圖均來源於Pexels。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昊陽、思遠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