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半個多月,剛上路的新手爸媽還好嗎?
最近,快報愛寫作的獅子聽到不少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來吐槽。一位30來歲的爸爸隨身帶著降壓藥,說:「新生家長不好當,每天都是兵荒馬亂,雞娃雞得我血壓飆升。去看醫生,醫生有些吃驚,說你年紀這麼輕血壓這麼高,得吃降壓藥了。」
程式設計師爸爸陪讀後血壓飆升現在隨身帶著降壓藥
這位爸爸姓方,80後,是位程式設計師,愛人是醫生。他的工作時間較靈活,所以女兒上一年級後,他就主動承擔了照顧孩子寫作業的重任。
「以前讀幼兒園,我也沒怎麼管娃,都是老人負責接送、吃喝等。」方先生說,今年上小學,一下子感覺緊迫起來。
學校的作業不算難,但比較瑣碎,比如語文作業寫寫字,背背課文,每天讀書15-20分鐘。此外還有跳繩打卡、做手工等。除了學校的作業,還有培訓班的作業,比如英語每天要做,有讀有寫的內容。
每天下班,方先生就著急往家趕,帶女兒寫作業。「讀讀寫寫,一天弄2個多小時。有時難免嗓門大一些,脾氣燥一些。」方先生說,有天晚上輔導完女兒寫作業後,就感覺頭暈,昏昏沉沉,很不舒服。第二天趕緊去看醫生,血壓高達150了。
「我之前血壓就有點高,去年體檢是140左右,醫生說是臨界值,再高就要吃藥了。我想年紀比較輕,還是先鍛鍊降降壓。」去年,方先生每晚都會出門散步一小時,走個一萬步左右。自從女兒上一年級後,他就沒時間運動了。
方先生說,除了沒時間運動,上小學後看到女兒的同學都很優秀,心裡又十分焦慮,幾方面一作用,血壓就飈上來了。
現在,醫生已經給他開了降壓藥,隨身帶著,每天都要吃。「雞娃有風險,陪讀需謹慎啊。」方先生說。
一年級女生天天到學校醫務室串門
在家裡,父母面對的還只是自己的一個或兩個孩子。在學校,面對一大群「萌新」,老師們時常遇到不少哭笑不得的事兒。
邱老師是一所小學的校醫,開學這段時間,醫務室裡有個小女孩天天來「串門」。每次來,小女孩都有不同的原因。有時是肚子疼,有時是腿疼,總之全身換著地方不舒服,最後都是想請假回家。
「我們都懂的,一年級的孩子不想上學,有時會覺得身體不舒服,以此當做藉口,想回家。我就和她說,小學生每天鍛鍊,身體越來越棒,不用經常來醫務室。以後一天最多來找我兩次。」好在後來小女孩慢慢適應,覺得學校好玩了,來醫務室也越來越少了。
一年級孩子的趣事還有不少。一所公辦小學的班主任張老師說,前兩天班裡排座位,從之前臨時的,調整一下。
「有個小男生拎著小書包就走出教室了。我們副班主任看到趕緊問他怎麼了,他說『我的座位沒了,那我先回家了』。老師聽得哭笑不得,把他勸回去,說座位一定有的,每個人都有。」
這些想回家的孩子,有的是分離焦慮情緒比較嚴重,有的是對新環境需要多點時間適應。不過對於不想上學的孩子來說,有時連進校門都異常困難。
前兩天,一所民辦小學五年級的家長胡先生,早上到校做護學崗志願者,在校門口迎接孩子們。一個扎馬尾辮的小姑娘,一年級新生,從車上下來往門口走,抽抽搭搭哭著,邊走邊抹眼淚。
「我有點奇怪,問她怎麼了?她說不想和弟弟分開,弟弟在另一所公辦小學讀書。」胡先生就邊走邊勸,把她領到學校裡,交給老師了。
看到這個小姑娘,旁邊一位了解情況的老師說:「這小姑娘是龍鳳胎,還有個弟弟在另一所學校讀書。姐姐不想和弟弟分開,前幾天哭得更厲害,都是家長抱著進學校的。一周過去了,她終於能獨立走進校門。那天,她自己走進來,我們幾位老師集體給她鼓掌,為她加油。」
道阻且長的一年級不知何時能過去
孩子進小學讀一年級,確實有個熟悉規則、遵守紀律的適應過程。
有位媽媽朱女士說,自己小時候被爸媽嚴格要求,犯了點錯誤,經常是「男女混合雙打」。生了兒子後,她說一定不要做自己爸媽那樣的父母。「誰知道立下的flag,娃上一年級後,分分鐘就倒了。」
朱女士的兒子在一所公辦小學讀一年級,開學第一周主要是幼小銜接內容,第二周開始有作業了。「其實也很簡單,寫幾個生字,讀幾首古詩。」朱女士說,就是這麼簡單的內容,兒子做起來實在太費勁了。
寫字,橫不平豎不直,像蚯蚓一樣;背詩,30分鐘都背不出一首。這些做不好也許是能力問題,但是兒子的學習態度實在太差。「屁股永遠坐不住,書桌前坐下來就要喝水,寫一會兒就喊睏……」朱女士說,心裡一腔怒火往上竄,忍不住打了兒子幾下。
有一天兒子不認真,打了他幾下手心,老公開門進來。「聽到開門聲,兒子大哭著衝出書房,看到爸爸就告狀,說媽媽打我。」朱女士和老公說了打兒子的緣由,老公也很生氣,兩人一起又批評了兒子一通。之後,夫妻倆又一起「治」過兒子幾次。
「不過,這些都不能讓我爸媽看見。真不知道他們以前管我的兇勁哪去了。有次看到外孫被打,心疼得受不了,數落了我好一通。」朱女士嘆口氣,深夜發了條朋友圈,說「道阻且長的一年級,不知何時能過去……」
記者 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