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3歲的時,媽媽們可以看一些什麼樣的書呢?

2020-09-05 果媽閱讀

你好,我是果媽閱讀的創始人果媽李璇,很開心能夠與你在這裡相遇。

每天準時為你講述果媽閱讀【家庭教育100講】,希望這美麗的相遇能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教育帶來的美好生活。

上一節我們講到1~3歲階段給孩子的一些書籍,下面我們來看一看1~3歲的階段,媽媽們可以來看一些什麼樣的書呢?

1

《不分享也OK》

這本書所提出的一系列叛逆法則,可能看似是一些與當下很多深情的育兒理念相反的一些法則,但實際上它是為了讓我們尊重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適應孩子成長的節奏,維護孩子應有的權利,滿足孩子真正的需求,從而去培養孩子的能力和同情心。

因為所有這些做法都是以兒童的成長規律為基礎的,它們順應了孩子成長的節奏,真正滿足了孩子內心的需求。

作者相信這些法則,可以幫助孩子從中獲取受益終生的人生技巧。

比如:書中提出的一些理念,不要偷走孩子玩耍的時間,自由玩耍才是孩子成長和學習的最佳路徑。

只要沒有傷害到人或財物就不要緊,這一條被稱為黃金叛逆法則,可以幫助父母應對所有育兒棘手問題。

另外在衝突當中,孩子其實也是需要的,而且衝突也會教會孩子學會相處之道。

這樣的一些理念,是不是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場景,所以這本書真的是非常的實用。

2

《不聽話也OK》

這本書是繼《不分享也ok》之後,作者繼續提出的一系列叛逆法則來應對育兒中心的熱門問題。

對於家長如何克服自身的恐懼,讓孩子從被家長管教,轉向擁有更多的自由玩耍時光,舒梅克提供了廣泛的指導意見。

比如說:不要強迫參與,要相信孩子不參加集體活動,他是有正當理由的,要去傾聽他們的情緒;不親吻別人也沒關係,尊重孩子,不喜歡別人碰他的願望等等,這樣一些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所經常困擾的問題。

作者在書中提出需要父母來重新審視育兒的觀點,從限制到釋放,要滿足孩子的真正需求。

3

《捕捉兒童敏感期》

第三本書是孫瑞雪所寫的《捕捉兒童敏感期》,在我們家庭教育100講當中,講到了非常多關於兒童的敏感期的話題。

那麼有一部分理論來源是來源於這本書,還有是來源於蒙臺梭利的關於敏感期的說法,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是體會到的孩子的一些真實的案例。

那麼如果你想系統的了解敏感期的事情,那麼這本書就是你的不二選擇。

因為孩子在1~3歲的時候,其實他會交織出現各種各樣的敏感期,如果我們通過一本書系統全面的去了解,那麼就會在育兒的道路上少走很多的彎路,因為孩子有很多的行為,他其實都是在學習的。

比如說:他愛吃手,他抓住什麼都往嘴裡面塞,他不斷地扔掉手裡的東西,你撿起來扔給他,他又會再扔掉,他為什麼這麼愛玩水,經常渾身上下都溼透了,為什麼總是把桶、瓢往頭上套,為什麼總是往桌子底下衣櫃裡面鑽?

其實這些行為都是孩子在學習,由生命的內在驅動的,對外界環境和生命本身的學習。

所謂敏感期就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到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

所以如果能細讀這本書,你就能夠幫助孩子順利的度過又一個敏感期,孩子的心智水平也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這本書它一共收錄了200多個孩子,0~10歲敏感期的真實案例,引領父母了解兒童成長的規律,破解兒童內心的秘密。

4

《關鍵期,關鍵幫助》

這本書是兒童教育專家李躍兒所寫的《關鍵期,關鍵幫助》,李躍兒堅持23年創辦中國式的巴學園,她把西方主流的教育思想應用於東方兒童教育上。

這本書是她的全面總結,幫助父母從本質上認識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而且能夠把握系統的育兒方法。

書中講到在孩子幼年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的關鍵期,所謂關鍵期就是在0~7歲的成長過程當中,兒童的敏感期。

這本書和孫瑞雪的那本書是有著一些交集的,但是她們的講述的方式也是不太一樣的,這樣的一種學習的方式能夠讓你去構建起來,李躍兒和孫瑞雪兩位不同的教育專家給你的指導,這也會讓你更加的全面系統。

這本書也收錄了巴學園的孩子在關鍵敏感期的真實案例,提前了解了關鍵期,你就了解了你的孩子,打開了一扇通往兒童心理世界的奧秘之門,而且能夠幫助你找回曾經渴望的自己。

5

《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

0~3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是孩子的身體、大腦、情感發育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這也會讓父母們感到疑惑,勞神費力、充滿挑戰甚至艱難的一段時期。

《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全面詳細的介紹了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體大腦情感發育和發展的特點,以及如何將正面管教的理念和工具應用於0~3歲孩子的養育中。

這本書對於分齡的系統的支持是非常好的,因為如果你去讀那本正面管教的書籍,它其實涉及到0~3歲的內容是偏少的,而這本書它就是更多的會聚焦在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上。

6

《如何說寶貝才會聽》

這本書是美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三位家庭教育專家,西格爾博士、科恩博士、戈爾曼博士強力推薦的。

這本書的作者是喬安娜·法伯和茱莉·金。

喬安娜·法伯著名的暢銷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的作者的女兒。

可以說這本書更多的是聚焦在2~3歲的孩子的溝通上,告訴你如何與你可怕的兩歲娃、愛頂撞的三歲娃、有暴力傾向的四歲娃、倔強的五歲娃、以自我為中心的六歲娃,以及半懂不懂的七歲娃進行溝通。

書裡面提到了一系列,專門針對2~7歲孩子的如何說「奇妙」工具。

比如說:有處理情緒的工具、尋求合作的工具、解決衝突的工具、表揚和讚賞的工具、針對特殊兒童的工具等等,它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

帶領著爸爸媽媽走出育兒的煩惱、憂患、無助和無力,同時也讓孩子在愛和理解之中,在不被評判之中健康成長,甚至教會他們受用一生的人際交往工具。

7

《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

情緒管理是我們在面對孩子的過程當中,很多爸爸媽媽都特別想急於去解決的。

美國著名親子教育專家羅娜·雷納,近50年專業經驗總結,他分析了大吼大叫的深層次的因素,用這本書提供了深刻而有效的解決方案,真正幫助父母停止吼叫,與孩子建立全面合作關係,用溫柔有效的方法讓父母享受與孩子的親密。

而且這本書當中還有很多關於氣質的研究和正面的理論,讓你掌握到更加實用的解決方法,幫助你恢復冷靜,能夠以讓大人和孩子都受益的方式,帶著同情心與孩子有效溝通。

8

《你的N歲孩子系列:1-3歲》

這套書它是耶魯大學40年的研究成果,而且它是一年一本,每一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一本專屬的書籍,真的是貼心陪伴。

它從日常生活到教養的難題一一在其中給你解答。

看了這本書你就會明白,當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原來這不是個別的行為,而是這個年齡段孩子共有的一些暫時現象,你的心裡就會踏實很多。

所以對於父母而言,如果了解了孩子在某個年齡階段的特點,就可以減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盲目性。

這套書它其實就像一個指明燈,它告訴你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每一個標識,解開他每個年齡的命運,不再糾結所謂的問題,為人父母也變成了很容易的事。

這就是我給你推薦的,在孩子1~3歲的時候適合你來讀的書籍,可能有的媽媽說這裡面也會有一些是6歲之前的孩子的事情。

因為作為父母,我們要提前知曉孩子未來發展的途徑,這樣才能夠做到心中有數。

如果你想加入到我們的社群當中來,可以去添加我們的小助手微信號。

在社群當中,我們會和大家來推薦優質的好書,也會來分享更多關於孩子養育的知識點,讓我們一起抱團成長。

▲ 掃二維碼加好友入群


如果你喜歡果媽講的家庭教育100講,歡迎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周圍的朋友。

在我們的公眾號每周一到周五工作日的時間,我們會來更新欄目的文字版和音頻,如果你有意向的話,歡迎去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果媽閱讀裡面可以找到我,我每天也會在文章當中去寫日更文,在留言當中和你去互動。

相關焦點

  • 3~4歲孩子可以看什麼書?
    其實,如果父母親從孩子呀呀學語時,就經常和他們一起共讀圖畫書,您就會發現三、四歲的幼兒對文字系統事實上已經具備了相當多的知識。例如:‧ 可以指認出熟悉的文字:他們可以指認某些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文字符號,例如他會告訴你他認識《小金魚逃走了》封面標題的「小」,這顯示他們曉得文字不同於一般的圖形,代表著特殊的意義,也有特定的「名字」(字音)。
  • 3-6歲孩子適合看的書
    您或許會很好奇,那些大字不認幾個的3、4歲孩子,他們都是怎麼看書的?其實,如果父母親從孩子呀呀學語時,就經常和他們一起共讀圖畫書,您就 會發覺三、四歲的幼兒對文字系統事實上已經具備了相當多的知識。例如:他們可以指認出熟悉的文字,他們可以指認某些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文字符號……3~6歲孩子的閱讀發展1、從讀圖轉為讀字:孩子上幼稚園了,他從讀圖的階段慢慢進入了讀字的階段。除了能了解文字的象徵功能之外,他也開始能認得一些簡單的常見字,像是小、大、中、一、 上、牛等字。
  • 3-6歲的孩子適合看什麼書?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11您或許會很好奇,那些大字不認幾個的3、4歲孩子,他們都是怎麼看書的?其實,如果父母親從孩子呀呀學語時,就經常和他們一起共讀圖畫書,您就會發覺三、四歲的幼兒對文字系統事實上已經具備了相當多的知識。
  • 0-2歲的萌娃應該看什麼樣的書?
    通常我們認為,讀書的前提先是要認識字啊,起碼也得三歲以後吧,不然讀哪門子書,但其實我認為不然——孩子認知這個世界不需要先認識字,也不需要到三歲,孩子出生沒幾個月就能認得爸爸媽媽,說明那候對事物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實際也確實如此,所以如果以後希望孩子熱愛讀書的話,不必非等到孩子認識字了以後硬塞,應該從小就去培養 。
  • 寶貝1歲了,到底應該發展到什麼程度呢?不知道的家長可以看這裡
    那麼,對於一個1歲的寶貝來說,應該發展到什麼程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中科院兒童多元智能測評表中,體現出的兒童8項智能分別是:內省智能、人際智能、語言智能、空間視覺智能、自然觀察智能、肢體運動智能、音樂節奏智能、數學邏輯智能。那麼對於1歲的寶貝來說他們可以完成什麼呢?
  • 讓寶寶愛上閱讀,媽媽可以這樣做!附:1-6歲選書方案!
    讓寶寶看書,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只拿著手機,看著電視,那怎麼指望孩子也看書呢?從簡單的單頁的畫冊開始,到童書繪本一點點的加深,家長帶著寶寶一起看,讓寶寶慢慢的養成這個好習慣。讓寶寶愛上閱讀,媽媽可以這麼做:1、選擇適合寶寶的書(在後面附有1-6歲孩子選擇圖書的推薦)2、圖片有吸引力,內容簡單。通過圖片能了解人物的行為和情緒,圖片下的文字不宜超過三句。孩子都喜歡看圖畫,而且開始他也不認識文字。
  • 3-5歲孩子看啥書?我從上千繪本中篩出這50本,提升閱讀能力
    有媽媽問,能不能列出具體的年齡段書單,比如3歲看什麼書,4歲看什麼書,5歲看什麼書……我始終認為,同一本書,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獲得的內容會有所不同。所以,繪本其實並沒有一個刻意的年齡階段劃分。5-6歲繪本和橋梁書會後續發書單。在此需要說明3歲+孩子的選書特點和小問題:1、如果在3歲前就已經打好閱讀基礎的孩子,故事繪本大多不是難事,挑孩子喜歡的故事類型買買買大多不會失手。
  • 適合1-3歲孩子看的繪本有哪些
    5、小豬佩奇系列(1歲半左右開始看一點動畫片時,只看《小豬佩》)不推薦看的動畫片《萌雞小隊》,動畫片中有些行為,例如調皮鬼歡歡的搗蛋行為,孩子會模仿「扔玩具到草叢」、「從背後推小朋友」。發現後有點晚了,三歲多了才慢慢糾正過來。三、適合2~3歲左右的書此時開始看動畫片了,因此帶動畫片IP的書都會很喜歡。
  • 幾歲決定孩子一生? 育兒書讓年輕媽媽犯暈
    如今各種育兒書暢銷,80後媽媽陳果家裡以「成長關鍵期」為賣點的就有近10本,她不知道該聽誰的  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為了養育好孩子,父母們花費了不少心思。可如今,眾多暢銷的育兒書籍和各種早教班、補習班,讓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眼花繚亂。到底該聽誰的?到底哪種比較好?  其實,專家說,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育兒方法需要在實踐中靈活掌握。
  • 媽媽們注意啦!孩子3歲前這些「壞習慣」可以慣著...
    TA們會看著這些東西的運動軌跡入迷,如果這些東西因為「扔」這個動作而破碎,發出聲音,或者滾向更遠的地方,孩子就會更加好奇,通過反覆扔東西的動作,來思考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媽媽應該怎麼做?把易碎、危險的東西收起來,可以準備一個紙箱子、布團或小皮球等一些不易損壞的玩具,和孩子比賽,往箱子中投擲,看誰投得更準。
  • 在早期閱讀中,低幼孩子需要怎樣的環境什麼樣的書
    可事實上,如何跟「看上去什麼都不懂」的孩子讀書,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簡單,家長們不防聽聽早期閱讀研究專家的分享。不少教育研究數據表明,有閱讀習慣和閱讀態度的人,看待問題時較有廣度和深度。閱讀對一個的成長影響較大,而早期閱讀作為基礎更應受到重視。
  • 看1歲半寶寶如何專注讀完70頁的書
    mini包在1歲半時已經是個十足的小書蟲,他每天早晨都是用書把我拍醒「媽媽,講」。他要求講書,隨時隨地,吃飯講、睡覺講、高興了講、煩躁了講,媽媽上廁所也不放過。在他這裡,沒有什麼事是一本書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本......即便如此,他自己選的一本70多頁無字書還是太難了點,每幅畫面都腦洞大開夠我編上半天。然而,他就那樣愉快又認真地聽完了。
  • 寶寶3歲前可以看電視嗎?看完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媽媽不再糾結
    文丨櫻桃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糰子媽最近有點糾結,孩子2歲了很迷電視,糰子媽不知道這麼小的孩子到底可不可以看電視。周末小區裡寶媽聚會的時候,糰子媽很好奇地詢問大家,「你們家孩子都喜歡看電視嗎?」寶媽們不約而同地表示「很喜歡!」不過對於是否要給孩子看電視的選擇寶媽們卻看法不一。
  • 3歲看大7歲看老?產科醫生:孩子的性格從出生時就可以看出來
    3歲看大7歲看老?婦產科醫生:孩子的性格從出生時就可以看出來民間的傳統俗語中提及從孩子小時候的動作行為狀態就能看出他們未來的性格特質,即3歲看大7歲看老。外貌特質和性格因素有部分是先天基因遺傳造成,但在孩子未來的成長階段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步變化。
  • 好媽媽一定要買給孩子看的那些經典繪本1-10歲
    而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形式。不同的繪本還可以教會孩子不同的知識和品質。書單君綜合考慮了噹噹、亞馬遜相關榜單、資深兒童教育專家、童書推廣人、童書編輯等的推薦,精選了20本最適合1-10歲孩子閱讀的經典繪本,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乾貨經驗談:什麼樣的書才適合孩子
    孩子在家要讀這些書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也是宜早不宜遲。但是令很多家長感到困惑的是:什麼樣的書才適合孩子閱讀呢?BBC針對爸爸媽媽們的這一問題,採訪了各國的評論家,選出了最受歡迎的童書,下面推薦六冊:1.
  • 3歲孩子愛看科普書,愛問為什麼,我是這樣引導的
    比如,孩子2歲多時,看到植物會告訴我哪裡是花瓣哪裡是花蕊哪裡是葉子;看到有狗過來,會對我說:媽媽那邊有兩條狗,白色的是小狗,棕色的是大狗。路邊看到他最愛的挖機,會停下來對我說:媽媽,我們看看挖機的構造,Track、wheels、arm、bucket、cab,他一一說出來,指給我看。在發生了事情以後也能夠比較有條理地向我描述發生了什麼。
  • 孩子3-4歲看什麼科普書,這篇全告訴你
    文字內容長度較短,字體也比較大,但涉及到的科普知識還是蠻專業的,建議3歲+看比較合適。叮噹最先看的是橋梁版,一共20冊。雖然說是橋梁書版,但事實上它每一頁的字並不多,主要以讀圖為主,反而是系列中最簡單的。內容簡單,畫面不複雜,親子閱讀3+沒壓力,自主閱讀5歲也可以了,適合給孩子度過幼小銜接。
  • 孩子幾歲學畫畫?出現這3種情況時,可以學了
    近年來,美育培養被重視,越來越多的媽媽們加入美育大軍之中,為的就是孩子在長大後,成為一個具備競爭力的能力者。正是如此,每一個開始美育培養計劃的媽媽,都或多或少遇到過這樣的疑問:◆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喜歡畫畫?◆孩子多大可以學習畫畫?◆給孩子報什麼樣的美術興趣班比較好?......
  • 如何針對0-6歲小小孩們的認知差異,進行分齡選書?
    那麼如何針對這些孩子們的行動特點、認知特點來挑選孩子們讀的書呢?0-6歲孩子應該讀什麼樣的書?:0-2歲人們通常會認為,0-2歲,特別是1歲以前的孩子哪裡需要讀什麼書,能把吃喝拉撒睡這些事情解決好,就已經很不容易,幾乎要耗盡媽媽的精力和耐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