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入選國家食育基地 科普教育持續助力食品安全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沈美)近日,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2018-2019年度工作會議公布,第二批國家食物營養教育示範基地(下簡稱:食育基地)名單,康師傅入選並在現場接受授牌。對此,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區董事李宜霖表示:「食品安全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並持續重視的領域,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和努力。其中,青少年的食育教育至關重要。康師傅將通過食育基地積極助力,同時也希望此舉有助於提升整個社會的食品安全意識和食物營養教育水平。」

  一直以來,食品安全關係著國計民生。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完善食品安全法規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標準,強化源頭治理,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實施網格化監管,提高監督檢查頻次和抽檢監測覆蓋面,實行全產業鏈可追溯管理。加快完善食品監管制度,健全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

  近日來,校園食品安全受到社會高度關注。3月1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等部門針對全國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在會上表示,保障食品安全必須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其中,校園食品安全問題依然嚴峻,學校食品安全問題社會的容忍度為零,學生和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健康是「天大的事」。

  食安大賽助力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校園裡寄託著祖國的希望,提高青少年對食品安全的認知,應作為其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作為食品行業的代表,康師傅一直積極支持科普教育發展,致力於讓更多青少年了解食品安全知識。

  自2015年起,在國務院食安辦的指導下,康師傅攜手中國經濟網、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共同創立了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在過去四年中,大賽走遍全國七大區域50餘城市,足跡遍布200餘所高校,邀請食品領域專家開展科普講座,並從大學生中徵集到精美科普作品逾5600份。自2017年起,大賽在線上開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識闖關問答賽,答題總次數已超過80萬次。

  2017年第三屆公益大賽舉辦線上活動「全國食品安全科學知識競賽」,超過25萬人次參與答題。大學生食品安全素養水平提升約12個百分點。參與知識競賽對短時間內提升大學生群體食品安全素養有著明顯效果。

  2018年,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還將食品科普的陣地擴延至小學、社區,活動邀請大學生作為科普志願者代表,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四年來,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在傳播食品安全知識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據統計,累計超過百萬大學生參與線上線下互動,影響覆蓋面達近2000萬餘人,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

  踐行食安 多領域活動助力科普教育

  作為食安踐行企業的代表,康師傅投入5億元,打造了康師傅創新研發與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食安中心),設立了3000人的食品安全與品質管控專業團隊。據介紹,其產品全年質量指標檢驗超過350萬次,檢驗檢測覆蓋農殘、重金屬、食品添加劑、微生物轉基因食品等1500個以上的項目。

  在食安中心技術驅動下,康師傅還在業內首創了「TGP檢測應用與煎炸控制技術」,該技術可以把地溝油、劣質油、過期油等原料油的風險擋在工廠外,這為我國產品品質提升和科技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科普教育方面,除了走進校園舉辦科普講座,康師傅還積極創造實踐機會,讓同學們走進康師傅夢想探索樂園和康師傅飲品品牌體驗館參觀。在透明工廠中,學生們深入實地了解了食品安全的技術保障和生產細節,通過親身體驗,在實踐中加強對於食品安全科學理念的認知,鞏固科普學習成果。

  此外,康師傅還攜手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積極開展水教育公益活動,通過現場實驗和專家講座,讓孩子們了解科學健康飲水的知識,加強節約用水環保理念。

  談及此,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CTO、中央研究所所長陳應讓認為,食品產業以營養為抓手、與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絕不僅僅是基於市場份額和商業利潤做出的選擇,它更是一種社會責任。食品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應找好定位,加大研發創新力度,科學合理地設計產品,多維度多渠道創造健康飲食價值。

  此次康師傅入選國家食物營養教育示範基地,據透露,相關創建工作將立即啟動。示範基地將承擔政策宣貫、知識科普、試驗示範、產業培育、三產融合、協同行動等六項職責,旨在聚焦發展食物營養健康產業,發揮各自特色優勢,開展食物營養教育示範。

相關焦點

  • 廈門海滄打造體驗式「食品安全教育基地」 全面推廣「食育」理念...
    摘要:2020年廈門市海滄區食品安全教育基地揭牌儀式於近日舉行,以企業為平臺,並引入「網際網路+」,將推進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的科普教育,提升群眾維權能力,營造了人人關心食品安全的濃厚氛圍。
  • 民族品牌康師傅助力抗疫 榮膺社會責任企業稱號
    從2015年起康師傅發起的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作為全國食品安全周重點活動,在四年裡走遍全國七大區域50餘城市,200餘所高校,食品專家科普講座50餘場,並從大學生中徵集到精美科普作品逾5600份,有超百萬名大學生參與到線上和線下的活動中來。  今年5月啟動的食品安全科普公益行,針對全國中小學生開展食安科普活動。
  • 浙江杭州:食育教育課堂走進鄉鎮校園
    戴村鎮中心小學現場展示食育教育示範課為推動校園食品安全科普和食育教育工作,促進師生健康,11月27日,「食育啟智,健康未來」食育教育和食品安全科普節活動在戴村鎮中心小學啟動,這是該活動在杭州市區多所校園進行推廣後的第九次舉辦,標誌著該活動從服務城市向服務農村延伸。
  • 舉科普與創新之雙翼 康師傅大展鴻圖
    做好食品安全重在共享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包括《「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方針。2015年3月,「健康中國」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食品安全戰略。「健康」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食品行業的引領者,康師傅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以科技為抓手,在食安管控、產品營養化健康化升級等多方面率先而為。
  • 科普教育專家研討「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
    4月13日,在「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2018年度科普教育工作專家研討會上,來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營養與健康所、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等單位的三十餘位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們共同探討全國兒童食品安全。
  • 首屆兒童食育研討大會在鄭州召開,天然食品聯盟助力本土食育教育
    食育不僅僅是通過科學合理的膳食,讓孩子吃得健康,有效抵禦疾病,更是通過食物、飲食的教育讓孩子學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所以,她認為,科學的學前教育應該是著眼於生命全程的、是可持續發展的教育。中國食育聯盟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周念麗分享了「活教育」視野下實施食育的意義。她認為,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知識匱乏、食品安全事故頻發是當下不可忽視的時代問題,也是亟需開展食育教育的社會背景。
  • 《知食中國》節目啟動: 讓食育教育傳播傳統文化,助力健康中國
    多方攜手推進食育教育,助力健康中國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食育成為健康中國的重要部分。食育不僅是關乎食物與健康的教育,更是智育、德育和體育的基礎。既然國家已經做出了有力的部署,那麼自然就應當有社會各界的力量團結起來,共同推動食育文化的普及。
  • 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研討會在京舉辦
    「社會共治與資源共享」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研討會近日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辦。此次研討會得到了國務院食安辦、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與會者圍繞對新時代下如何更好地開展食品安全公眾科普和食育出謀劃策。
  • 如何健康飲水、 怎樣養成喝水好習慣 增強食品安全意識 從食育教育...
    如何健康飲水、 怎樣養成喝水好習慣 增強食品安全意識 從食育教育開始 發布時間:2020-12-21星期一   杭州網 如何健康飲水、怎樣養成喝水好習慣——西湖小學教育集團的葉鈺蓓老師和孫倩老師作為前期微課比賽的代表,分別執教了二年級《健康飲水》、四年級《震驚!
  • 食品安全科普,究竟應怎麼做
    在近日舉行的「社會共治與資源共享」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研討會上,食品與營養專家雲無心亮出這一觀點。當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副司長梁鋼表示,我國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和資源共享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食品安全信息的觸及層次還不夠深,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力量還有待於進一步發動,食品安全信息資源標準不夠統一,數據資源的共享和融合還存在難度,等等。「食品行業的科普,究竟應該怎麼做?」
  • 「食育啟智,健康未來」戴村鎮小這個活動有意義
    為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動校園食品安全科普和食育教育工作,促進師生健康。近日,戴村鎮中心小學隆重舉行了以「食育啟智,健康未來」為主題的食育教育和食品安全科普節活動。
  • 助力抗疫堅守食安 康師傅卓越貢獻樹食界標杆
    康師傅以嚴苛的食安管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中新網12月7日電 12月5日,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在四川省眉山市舉行。年會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為主題,圍繞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校園食品安全、後疫情時代食品全產業鏈競爭力提升等多個內容主題展開。
  • 食育科普究竟應該怎麼做?業內專家這樣支招
    業內專家這樣支招——  有勢有聲有為,還要有趣有效  「食品安全首先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在近日於北京舉辦的「社會共治與資源共享」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研討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副司長梁鋼在致辭中這樣表示。
  • 康師傅賈先德:食品安全需要五指握緊「重拳出擊」
    我想今天分論壇的主題是「風險交流與食品安全」,的確像剛剛主持人特別說的,這個議題是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我在這個上面一直感覺,要把這個風險交流、食品安全做好就像一個拳頭一樣,要能夠握得緊這五個手指頭,包括政府、媒體、專家、企業、消費者,這五個必須在一起才能重拳出擊,才能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媒體要很負責地報導,專家很專業的科學的科普,企業負責任的經營,而消費者要有正確的認知和觀念,才能夠把這件事情做好
  • 紅樹林公園入選國家生態科普基地
    日前,第七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對外公布,其中,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正式入選。據悉,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以下簡稱生態公園)是我國內地第一個由政府投資建設、社會公益組織運營管理的城市生態公園。在福田區人民政府和福田區水務局的指導下,公園業已成長為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深圳市環境教育基地。2019 年 11 月,生態公園迎來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現場評議專家組的考察。在綜合評議階段,專家們對公園的工作表示了認可,同時對公園的戶外科普展示、教育課程設計、非人解說導覽、專業科普宣傳、基地交流和學習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我院電力安全體感中心入選「2020年福建省電力科普教育基地「
    月9 10日日,全國「電力之光」科普日福建分會場暨福建電力發展歷史器物展活動在福建電力博物館舉辦。我院電力安全體感中心入選「2020年福建省電力科普教育基地」,並作為福建省推薦至國家電力科普教育基地評選之一。
  • 伸手摘星、腳踏實地,康師傅出圈首發「太空面」
    康師傅將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到每一道關口,先後投資達5億元建立了國際水平的食品安全檢測中心,3000多人的食安管理團隊每年對旗下相關原料及最終產品檢測超過350萬次,檢驗檢測項目覆蓋1500個以上,嚴謹的管理體系對標航天系統工程。
  • 食育是生存之本、教育之本
    受/訪/專/家/    馬冠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中國營養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韓萍: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教授,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中國營養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營養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營養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永春:河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
  • 深圳擬建食品藥品科普教育基地
    本報訊 記者張永紅 發自深圳 為加快建設好食品藥品科普教育基地,提升人民群眾對食品藥品安全的滿意度及獲得感,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新格局,深圳擬在龍華區興建食品藥品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龍華區召開了食品藥品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工作推進會。
  • 「食育」主題遊園活動走進幼兒園 讓幼兒在互動遊戲中掌握食品安全...
    近日,在龍華區松和幼兒園,一場別開生面的食品安全主題遊園活動吸引了全市多家幼兒機構及政府單位代表到場觀摩。遊園活動包含現場互動遊園會及食安主題課堂兩個部分,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讓孩童參與食品安全主題課程,並親身體驗食品安全互動遊戲。據悉,該活動為深圳市青少年校園「食育」工程系列活動之一,活動還將通過科普大課、食安主題班會課、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