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奇葩證明"大減少 千餘項社區證明砍完僅留15項

2020-12-19 水母網

    「態度變了,效率高了,正事多了,為政府的轉變點讚……」在辦理過《食品經營許可證》後,濟南晴耕雨讀商行負責人王志金在朋友圈寫下了這麼一句話。不僅王志金有這種感受,近年來,濟南的政府部門和執法機關站在企業和市民的角度,通過「零跑腿」「只跑一次」等措施來優化服務,讓更多的市民感受到辦事的便捷。

    文/片 本報記者 劉雅菲

    「奇葩證明」大大減少

    「解放」了居委會

    「以前我替父親辦理業務的時候,被要求出具父子關係證明,拿著戶口簿也不管用。」市民孟先生說。說起辦事遇到的不便,不少市民都會想起「那些年開過的各種證明」。

    「我們這個居委會常住人口只有六千多人,但是曾經每天都會有三四名居民來開證明。」濟南市歷下區甸柳一居黨委書記許蕊說。「居民讓我們開具的證明也是五花八門,奇葩證明不在少數。」許蕊說,她曾經遇到過居民因為墓穴證、身份證、結婚證丟失要到居委會開證明,在家裡摔倒、燙傷,居民想改名字、一家有五口人居住等情況也需要到居委會開證明。「還有讓我們證明居民早已去世多年的外祖父、外祖母名字,去世時間等,這些很多都是我們居委會無法核實的關係證明,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給居民開。」

    來開這些證明,並不是居民故意為之。「要不是辦事的單位非得要,誰願意找這個麻煩啊!」孟先生說。

    這些證明不僅為市民辦事人為設置了障礙,對於居委會來說,大量的時間用來開證明,也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工作。「證明不是隨便蓋個章就行的,要開出一份證明,必須花時間去核實。我們這個居委會只有六名工作人員,開證明佔用了我們大量社區建設、服務居民的時間。」居委會主任說。

    「為市民服務,我們圍繞的中心就是讓市民辦事方便快捷,以問題為導向,逐個擊破,逐步提升。」濟南市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市民反映的奇葩證明多的問題,濟南市編辦對濟南範圍內政務服務機構辦理事項時要求申請人到村(社區)開具的證明材料進行了全面清理。

    不清理不知道,一清理真的嚇一跳,在全面清理摸底過程中,濟南10個縣區和高新區管委會、南山管委會共上報村(社區)證明材料1303項,平均每縣區110項左右。其中不乏「證明我媽是我媽、鴨子自產證明、已故老人無非婚生子女證明」等奇葩證明。

    「梳理完成之後,我們確定在市級權限內,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能通過個人有效證照證明的一律取消,能通過申請人書面承諾解決的一律取消,能通過部門之間信息共享解決的一律取消……」濟南市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最終濟南明確居民到村(社區)蓋章開具的證明材料僅限15項。

    這一清理,效果還真明顯。「清理之後,各種證明,尤其是奇葩證明少多了。」許蕊拿著社區的蓋章記錄本說,「清理後這半年以來,蓋章的記錄一共只有十二頁,清理以前,半年的登記有二十五六頁呢。」

    據許蕊介紹,剛剛清理完成時,還有居民要開各種證明,社區也會拿著這份清單去和要求開證明的部門溝通,做到了「有單可依」。「現在我感覺,部門、社區和居民之間都已經有一種自覺性了。」

    濟南市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編制並公布清單,重點約束的是索要證明的部門行為,而不是約束村(社區)。同時,該負責人表示,這一份清單並不是那麼絕對,「只要是村(社區)職責範圍內的,都應從方便群眾的角度出發,能開則開。」

    「你不用跑我來跑」

    讓辦事人「只跑一次」

    濟南永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綜合部項目主管高波最近心情「倍兒爽」,因為公司投資13億元的9萬噸生物質纖維非織造新材料智能製造項目,剛剛拿到土地證三天,項目就已經實現開工,建設進展非常順利。

    高波所在的公司在行業排名前六位,為擴大再生產,公司於去年7月份與章丘區政府籤訂投資協議。籤約儀式現場,他就收到了區政府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給他的手續代辦聯繫方式,籤約儀式結束不久,他接到了來自代辦中心的電話,通知他去開手續辦理集中告知會。「會上,從事各項手續審批的部門和窗口負責人全部到場,每個人都詳細為項目手續辦理人講解了模擬審批辦理流程及需要提交的材料。」高波說,會上還印發了一張明白紙,「我雖然是第一次辦理手續,但是看到明白紙就清清楚楚了。」

    此外,由於濟南永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所投資的新項目屬於政府重點建設項目,所以可以申請「模擬審批」,也就是先進行著審批流程,待項目完成土地出讓並達到法定條件後,立即轉化為正式審批文件,在最短時間內實現開工。而他所在公司的項目成為第一個享受到這項改革紅利的項目。

    濟南市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建設領域,有一些審批項目涉及十幾甚至幾十個環節,實現「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不太現實,因此要實行「你不用跑我來跑」服務。

    還有不少項目則可以實現「零跑腿」。19日下午,陳先生打開微信,找到了濟南工商企業註冊,選擇網上登記,按照上面的提示,填報提交了各項信息,註冊了一家園林綠化工程公司,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幾天之後,他就可以收到寄送營業執照的快遞了。「這個事辦下來,一次腿都不用跑。」陳先生說。

    「為了方便市民取件,我們提供各類證照的寄送服務。」濟南市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審批服務部副主任張超表示,此前,這項服務需要申請人自己付郵費,「今年我們絕大多數的證照寄送都計劃對市民免費。」

    證照寄送是實現零跑腿和只跑一次的得力助手。據濟南市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9月,濟南首次推出一批「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項,這些事項都在與群眾和企業生產生活關係最緊密的領域,並且通過部門網站、機構編制網、市政府門戶網站對這些「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項進行廣而告之。「我們還計劃於7月1日前全面實施『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項清單制度,真正實現讓市民少跑腿。」

    早拿一天證件就能省五六十萬元

    「確實能夠感覺到審批效率的提升,服務也比以前好了,臉也好看了,事也好辦了。」濟南晴耕雨讀商行負責人王志金說,今年1月份,因為變更營業執照,他到歷下區政務服務中心重新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上午10點他接到通知要補充材料,10點半帶著紙質材料去審批窗口辦理,現場15分鐘左右就辦結了。「變化確實挺大。」王志金由衷地說。

    3月19日,濟南市政務服務中心來辦事的市民絡繹不絕,作為為市民服務的集中窗口,這裡很快就會發生一個大變化。「我們目前已經做完了大廳改造的方案,明確分多少個區域、需要多少人員、哪個事項在哪個區域辦理。」濟南市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審批服務部副主任張超說。

    之所以要進行這麼大規模的改造,是為了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集成服務模式。「以前都是一事跑多窗,改造之後可以實現一窗辦多事。」張超表示,市民辦事從這個集中收件窗口遞交之後,後面的跑腿由各個部門來代辦,既提升了效率,又方便了市民。

    在濟南市級層面也將有一個大的改變。「今年我們將探索成立行政審批局,目前已經進入調研階段。」據濟南市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有了這樣的一個專門行政審批機構,可以整合原來由各個部門承擔的行政審批事項。通過這樣的調整,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提高行政審批效率,讓市民和企業辦事更加便捷。

    這些改變,都是濟南優化服務的嘗試。在流程再造的基礎上,濟南還在向每一個服務流程要效率。在濟南市政務服務中心四樓的行政審批服務平臺上,可以看到每一個窗口的辦事窗臺。「每個窗口辦了多少件、等待期多長、還有多少人等待都會有顯示。」張超表示,根據這一數據,可以及時調整窗口狀態,還能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對窗口的布局進行調整,減少市民等待時間。

    速度,對於企業來說就是效益。「如果能夠提前拿到相關證件,我們就可以提前預售,減輕資金壓力。」濟南海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部經理嶽立亭說,「我們曾經做過測算,北湖這個項目,每天銀行成本就有五六十萬元,可見審批效率對於我們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67秒丨跟奇葩證明說拜拜!濟南社區開的證明僅留15項
    9月28日訊 證明我媽是我媽、已故老人無非婚生子女證明……這些曾經深受大家詬病的各類奇葩證明,在濟南馬上就成為歷史了,以後居民到村或者社區蓋章開具的證明材料僅限15項。根據濟南市編辦消息,濟南市相關部門對政務服務機構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時,要求申請人到村、社區開具的證明材料進行了全面清理,在全面清理摸底過程中,10個縣區和高新區管委會、南山管委會共上報村(社區)證明材料1303項,平均每縣區110項左右。
  • 濟南拒絕「奇葩證明」 需村居開的證明僅限15項
    證明我媽是我媽、鴨子自產證明、已故老人無非婚生子女證明……曾深受群眾詬病、村居頭痛的各類奇葩證明在濟南成為歷史。
  • 社區減負年底前完成 基層社區今後只開15類證明
    ,今後,基層社區將只開具居住證明等15類證明。  隨《意見》同時公布的共有5份清單,其中,《社區依法履行職責主要事項》明確調解民意糾紛、管理社區財產、組織居民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等23項。《社區依法協助政府工作主要事項》中則明確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衛生計生、社會保障等13項工作。  「屬於各部門、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職責範圍內的事項,不得轉嫁給社區。」《意見》中稱。
  • 吉林派出所改革:與「奇葩」證明道個別
    經調查統計,截至2015年9月吉林省各個部門要求群眾開具的各種證明有51項之多。為了「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吉林省從源頭上「動刀」,力促「簡政」改革,清理廢止各類證明42項,從源頭上了根除了「奇葩」證明生存的「土壤」,降低了群眾辦事成本,提升了政府服務效能。
  • 「人在證途」的無奈:「奇葩證明」證明了什麼?
    為減少戶政方面的「奇葩證明」、嚴格管理,《湖北省公安派出所出具戶籍信息證明工作規範(試行)》明確取消戶口遷移身份證明、戶口性質證明,改由公安機關內部調查,在工作中遇到特殊情形時,用證據鏈代替證明。  熊雲將深受證明之煩的基層機構稱為「保人」。
  • 【學習大國】15種「我媽是我媽」奇葩證明,你經歷過嗎?
    「奇葩證明」何以泛濫?何時能休?破解「奇葩證明」泛濫難題,根本之策在於簡化行政審批流程,構建各部門打通共享的數據服務平臺,以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在數據跑路方面,湖北宜昌以建設智慧城市為契機,為「奇葩證明」的治理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鑑的樣本。
  • 原件和複印件一致怎麼證明?公安部禁開18類奇葩證明
    近日,公安部在其官方微博「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上列出了18項包括「親屬關係證明」、「婚姻狀況證明」、「身份證丟失證明」等在內的不該由公安機關出具的證明。以後,公安機關不再開具這類奇葩證明了,民警鬆口氣的同時也表示,各部門都能真正溝通協商好,才能為老百姓辦好實事。
  • 奇葩證明有望消失?證明「還活著」老人和日曆合影
    ……各種「奇葩證明」頻遭吐槽,不過今後,這些問題有望進一步得到解決。  為何許多證明最後落到社區一級,令社區頭痛的證明有哪些呢?有些證明又為何無法開出?新的方案和意見是否能終結「奇葩證明」?本期縱深,和您一起理一理證明難的那些事。  居委會成「萬能」開證機構 這些奇葩證明到底蓋不蓋章
  • 出生證明、婚姻狀況證明、證件遺失證明……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
    親屬關係證明、無犯罪記錄證明證件遺失證明、居民身份信息證明居民養犬證明、出生證明......這些證明這20項證明無需再找社區蓋戳啦簡化流程高效辦事兒真真正正「益街坊」根據民政部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出臺的指導意見
  • 社區不再開具無犯罪記錄等20項證明
    社區不再開具無犯罪記錄等20項證明滑動查看更多圖片六部門聯合出臺意見,改進和規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工作。首批20項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清單,包括親屬關係證明、居民身份信息證明、戶口登記項目內容變更申請證明、居民養犬證明、無犯罪記錄證明、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情況證明(表現證明)、人員失蹤證明、婚姻狀況證明、出生證明、健在證明、死亡證明、疾病狀況證明 、殘疾狀況證明、婚育狀況證明、居民就業狀況證明、居民個人檔案證明、居民財產證明、遺產繼承權證明、市場主體住所證明、證件遺失證明。
  • 無犯罪記錄證明等20項證明,社區不用開了!
    意見提出,將用3年左右時間,逐步建立起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工作的規範化制度體系和長效機制,從根本上改變「社區萬能章」、「社區成為證明大本營」等現象。 意見明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的事項,必須是有明確法律法規依據或經國務院批准列入保留證明事項清單、屬於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職責範圍的事項。
  • 國家決定:這些奇葩證明不開了!
    你遇到過「奇葩證明」嗎?01雲南精簡證明材料1868項改革開放以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雲南和全國其他省(區、市)一樣,專門設立了省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辦公室,大力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省級政府部門累計精簡行政審批事項492項、下放268項,雲南省「放管服」改革方面很多措施走在全國前列。
  • 盤點奇葩證明:找工作單位讓開人品證明
    綜合  北京市民被要求開『奇葩證明』:  請證明你媽是你媽  昨日,人民日報旗下微信公號「人民日報政文」的一則報導引發網友熱議。這則《怎麼證明我媽是我媽》的文章講述了北京市民陳先生的「奇葩」遭遇。可問題來了:他需要提供他母親是他母親的書面證明。  可是,陳先生在北京的戶口簿,只顯示自己和老婆孩子的信息,而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戶口簿,早就沒有了陳先生的信息。在陳先生為此感到頭大時,有人指了一條道:到父母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可以開這個證明。  先不說派出所能不能順利開出這個證明,光想到為這個證明要跑上近千公裡,陳先生就頭疼惱火:「證明我媽是我媽,怎麼這麼不容易?」
  • 北京市民政局:社區開證明減負 建議只保留五項
    北京市將全面清理各部門、專業機構要求社區開具的各類證明,特別是死亡證明、小兒接種免疫介紹信、殘疾人證明、低保證明等;建議社區只保留居住(司法管轄權認定)、中小學生參加社區實踐活動、住宅專項維修工程、黨總支函調關係、徵兵等5項證明。目前,該建議已進入與各相關單位第二次徵求意見階段。
  • 社區不再開具無犯罪記錄等20項證明
    《指導意見》提出,在全面清理政府部門、公用企事業單位和服務機構索要的煩擾居民群眾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的同時,改進和規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工作。居民直接向公安部門申請辦理姓名、性別、民族成份、出生日期、公民身份號碼等5項戶口登記項目內容變更,無須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提供前置證明材料4居民養犬證明養犬居民應當自行徵求利害關係人的同意,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公安等有關部門應當按法律規定自主進行調查核實
  • 告別「奇葩證明」,這些證明不用開了!
    辦出境遊手續要「證明你媽是你媽」,兌換破損鈔票要證明「非被人為故意破壞」,去派出所開「無犯罪證明」要證明你需要這份證明……在搜尋引擎上輸入「奇葩證明」這個關鍵詞,彈出的新聞常常令旁觀者啼笑皆非,但發生在當事人身上,往往只覺得欲哭無淚。
  • 奇葩證明又來了學校要家長開單親家庭證明 派出所拒絕
    ­  奇葩證明又來了學校要家長開單親家庭證明­  街道:這類證明派出所、民政局、社區都不能開具­  蘭州晚報訊 「你爸是你爸」這類奇葩證明早就被相關部門叫停,然而昨日市民李女士向本報反映,孩子學校要她到街道社區開具一則「單親家庭」的證明,但她跑了街道和社區,兩家都不予開具
  • 20項奇葩證明派出所擬不再開 擅自要求開將被追責
    困擾老百姓的很多「奇葩」證明以後有望不用再開了。從昨天起,《關於改進和規範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和《關於印發〈關於改進和規範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求意見。據《徵求意見稿》顯示,派出所今後擬不再開具20項證明情況等。
  • 橙見|免開社區證明 說到底是對權利的尊重
    基層不再成為「證明大本營」了。民政部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出臺指導意見,20項證明被明確不應由社區、村委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這些證明包括親屬關係證明、居民身份信息證明、戶口登記項目內容變更申請證明、居民養犬證明、無犯罪記錄證明、婚姻狀況證明、出生證明、健在證明、死亡證明、疾病狀況證明、殘疾狀況證明、婚育狀況證明……按照這份清單,一個人辦事基本上不需要找社區或村委蓋戳了。這些年來,為開證明跑斷腿,幾乎成了一種常態性新聞。
  • 原來情況特殊 非「奇葩證明」
    原來情況特殊 非「奇葩證明」 2016-01-20 15:43:31   來源:大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