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重慶高考文綜解讀:考查熱點問題 設問角度創新

2020-12-11 華龍網

  華龍網6月8日19時10分訊(記者 祝可)今(8)日上午,高考文綜、理綜科目結束。針對重慶地區考生所用的2018年全國卷Ⅱ文綜試題,重慶外國語學校3位名師進行了解讀。據悉,今年試題依舊突出考查學科的核心素養,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呼應社會熱點問題,設問角度創新。

  》》》政治:突出考查學科的核心素養 設問角度創新

  蘭青

  (重慶市骨幹教師,重慶外國語學校高三政治備課組長,曾獲重慶市直屬校優質課大賽一等獎,重慶市課程育德大賽一等獎。)

  今年的全國||卷延續了去年的試卷結構,即經濟生活部分有四個選擇題,一個單獨的大題。政治生活部分有三個選擇題,一個單獨的大題。文化生活有兩個選擇題;哲學有三個選擇題。文化和哲學綜合考一個大題。初步來看,該套試題具有以下特點:

  1.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

  (1)試卷彰顯國家意志,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比如,第15題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的對外開放舉措為材料,讓學生分析中國金融業開放的積極意義,並引導學生認識到中國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促進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決心。又如,第39題直接援引19大報告和新黨章當中的原文,旗幟鮮明的告訴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就是堅持黨的領導。

  (2)試卷既弘揚中國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又展示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重大成就,增強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比如,第20題讓學生從哲學角度分析中醫的醫治方式,讓學生領略了中國傳統醫學思想與傳統哲學思想的有機統一。另外,「中國標準走出去」「我國雜交水稻研發新成就」等具有時代感的材料和相關設問都有利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3)試卷立意高遠,引導學生仰望星空;同時又精巧設問,告訴學生腳踏實地。第39題通過「學習袁隆平,放飛青春夢」的主題發言和第23題分析奮鬥的原因都體現這一點。

  2.突出考查學科的核心素養。整套試卷著重考查基礎知識,主幹知識,沒有過偏、過怪或過難的內容,而是把重心放在對學生的關鍵能力,關鍵素養的考查上。比如,第17、第18、第22、第49等題突出考查和培養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第16題則涉及法治意識素養。第38題題目要求分析「企業稅負降低與財政收入增長之間的經濟聯繫」,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辯證思維能力和相關經濟知識才能做出正確的回答,這意在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精神。

  3.不迴避熱點知識,但設問角度創新。比如,第39題的第2問要求回答如何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但是該題要求從我國推廣科技產品和科學技術的角度作答,學生如不認真審題,盲目憑經驗回答,得分可能也不會太高。

  》》》歷史:突出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呼應社會熱點問題

  鄧斌

  (中學歷史高級老師,重慶市骨幹教師,重慶市優秀教師,市級班主任工作室 「鄧斌工作室」曾榮獲全國先進名師工作室,所教學生曾取得重慶市高考總分第一、二、四名。)

  2018年重慶全國卷高考文綜(歷史)命題堅持以立德樹人為立場,試題學科特點突出,既注重主幹基礎知識的考查,又強調學科素養和關鍵思維能力的考查,試題難度適中。試卷主要特點:

  穩中求變,變中求新

  試卷在試題結構、考查內容、相對難度和往年保持相對穩定,並力求有所創新。如第31題引入漫畫,第33題引入柱形圖,材料呈現圖文並茂,新穎活潑,豐富多元。第41題一改傳統的組合材料為單一材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試題難度。

  突出對學科主幹知識的考查,體現基礎性、綜合性和創新性

  試題切實把學科主幹知識作為能力考查的主要載體,強調對學科基本概念、階段特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內化,著力考查對主幹知識的理解運用。考點涉及先秦思想、自耕農經濟、三省六部制、明清文化、近代外交、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新中國建設、羅馬法、資本原始積累、西方文學、歐洲經濟一體化、中國近代化、全球化視域下的中外文明交流等。綜合性體現在要求考生在唯物史觀指導下,綜合運用學科知識、方法和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如第42題「從材料中提煉出一個啟示,結合中國近現代史知識予以說明」考查學生概括提煉材料信息,發現問題建構觀點(啟示)並史論結合予以說明的能力,進一步開放了作答空間和思維視域,既全面考查了學科核心素養,又體現了一定的創新性。

  3、突出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通過選取典型素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以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如第30題滲透了自由民主平等的價值觀,第42題講述了近代著名洋務企業漢陽鐵廠的建立、投產過程,反映出近代中華民族所遭遇的艱難曲折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奮鬥精神,激勵考生為實現民族復興不斷開拓進取,體現了強烈的愛國情。

  4、重點考查國史黨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如第27題呈現出崑曲的精美雅致,第29、30題反映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探索與奮鬥,第31題藉助漫畫題材,讓學生解讀出女性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與豪邁。第41題通過《一帶一路視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傳播》,讓學生明了文明交流的重要作用。第42題讓學生從近代企業發展的案例中提煉出啟示,深刻理解民族復興道路的艱辛。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深層的精神追求,試題注重對優秀傳統文化和先進文化的弘揚體現了命題人高遠的立意。

  5、呼應社會熱點

  試題並不迴避熱點,精心選擇了反映時代主題 、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的題材進行考查。如第26題隱性體現「機構改革「,第28題反映大國關係,第29題回應馬克思主義深遠影響的時政熱點,第41題緊扣「全球化」「一帶一路」「改革開放」背景下的中外交流這一時代主題。

  》》》地理:注重對基礎主幹知識的考察 對解讀圖文信息的要求較高

  葉小琦

  (重慶外國語學校高三年級地理備課組長,曾獲重慶市直屬中學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地理學科一等獎。)

  2018年高考地理試卷在題型、風格、呈現形式等方面大致延續了以往特點,比較穩定。試題以地理學科四大能力的綜合考查為主線,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實現高考地理試題的育人價值、選拔功能和引導教學作用。

  選擇題比較常規,注重對基礎主幹知識的考察。考點主要涉及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區域特徵認知、地球運動、大氣環流和水循環。其中地球運動部分考察基礎的時間計算,難度不大。四個題組皆有配圖,一如既往的要求考生準確獲取和解讀圖文信息、充分調動和運用相關知識來解決問題。

  綜合題依然是主題式,小切口。36題把握時代脈搏,在大數據背景下,以「數據中心」為載體,引導考生關注生活,運用地理學科的知識和思想方法解答問題,相比17年第(4)小問變為開放性設問,鼓勵學生闡釋和論述地理問題。37題則圍繞美國龍捲風重點考察了學生對自然地理現象的分析和思考,對學生獲取解讀圖文信息的要求較高。

  選做題相比17年變成了兩個小問,但依然貫穿「人地關係」的主線,傳遞和弘揚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之美,引導考生樹立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因地制宜的意識。

相關焦點

  • 專家點評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情境多樣 密切聯繫生活
    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學科命題繼續堅持以「課程標準」和「高考說明」的要求為依據,貫徹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和北京市教育大會的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2019年是北京市高考文綜考試的收官之年,試題密切結合北京市地理教學實際,穩中求新,穩中有變,體現首都特色。
  • 基教研專家評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
    考前準備工作井然有序 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學科命題繼續堅持以「課程標準」和「高考說明」的要求為依據,貫徹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和北京市教育大會的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 高考數學(全國卷)解讀:考查創新意識和應用能力
    原標題:高考數學(全國卷)解讀:考查創新意識和應用能力   人民網重慶6月7日電(胡虹)7日下午,數學科目考試結束後,西南大學教授李揚榮、重慶郵電大學教授楊春德、重慶二十九中高級教師鄒安宇、重慶八中高級教師羅毅就2016年高考數學(全國卷)文理科試題進行解讀。
  • 詳解高考北京卷最後的文綜理綜:題型設計更大膽,化學生物不簡單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今年試題注重全方位考查考生的歷史學科的思維水平,注重考查考生的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其中,問題意識就是一個重要表現。考生們反映,理綜試題中也出現了一些日常生活和時事熱點,比如「天眼」再次進入理綜試題,生物題目中有涉及到流感疫苗的研發,化學題目中出現了高分子材料的推導。【化學試題素材背景豐富,蘊含育人情懷】2019年北京高考化學試題素材選取角度廣,既能體現學科特色,關注學科發展,又能貼近課堂教學,關注學生實際。
  • 哈師大附中名師解讀2020高考文綜!難度如何?有啥變化?
    命題展現了脫貧攻堅過程中青年人的創新精神和奮鬥精神,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牢記責任使命,紮實本領、積極作為。彰顯了中國精神的時代價值和強大生命力。 第四,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引導學生分析社會熱點。引導學生自覺運用學科知識分析和理解社會熱點。
  • 漢中市龍崗學校鄧金晶:全國Ⅱ卷文綜政治題的特點和可鑑之處丨聚焦高考
    從全國Ⅱ卷的文綜試題來看,政治學科命題在保持「平穩」總體基調的同時,在命題的風格和形式上也呈現出創新設計的特點。精準備考,不僅要求師生對知識點進行精準解讀,更應探索高考試題考查內容與形式的可循規律,同時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逐步培養。本文主要以全國Ⅱ卷的政治試題為依據,從試題的命題特點及創新之處兩個方面進行淺析,希冀對後期高三政治複習備課有所啟示。
  • 2018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解析 (基教研專家)
    2018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學科命題繼續堅持以「課程標準」和「高考說明」的要求為依據,貫徹北京市課程改革和考試改革的精神,基於北京市地理教學實際,穩中有變。試題突出立德樹人,滲透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突出主幹知識、學科思想和方法,考查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 文綜:題型新穎 注重考查學科核心素養
    不管是選擇題還是問答題都堅持『以能力立意 』的命題指導思想,以具體的材料創設情境,結合現實問題考查考生運用學科基礎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馬豔霞說。針對考生反映的增加了一道大題的問題,馬豔霞說,往年的試題結構是12道選擇題和2道大題,而今年是12道選擇題和3道大題。
  • 2017高考文綜試題分析:從一帶一路到共享單車熱點多題量大
    2017年6月8日訊,今天上午11點半,文綜考試結束。一如既往,大熱的「一帶一路」、通州考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共享單車、天舟一號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等社會熱點,都進入了北京卷的文綜考題。走出考場的考生表示,文綜難度不大,但是題量偏多;時事熱點多但在平時複習中都得到了一定的訓練。走出考場的考生表示,文綜難度不大,但是題量偏多。
  • 2020高考全國卷I文綜地理試卷評價:選擇簡單,綜合變化新趨勢
    高考文綜結束之後,微博上關於文綜地理的難度討論成為7月8日的一個熱點。在對高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進行分析的相關文章中,大致有兩個走向:純屬理論性地表述對學科素養的考查、引經據典式地討論試題來源。綜合題第36題解讀刨除知識點分布的問題,文綜36題的設計還是可圈可點的。從所給素材上看,文字少,無地圖、圖表,只有一個景觀圖。和過去高考地理試題相比,減少了閱讀量,節約了時間;從所需要從中提取的信息,要求比較高。從設問角度來看,分別從分析特徵、對比優勢、遷移轉化,問題的難度層次在不斷上升。
  • 2020北京高考適應性測試地理考題解析:情景考查拉開區分度
    據介紹,在以往的高考中,地理被併入文綜試卷,而2020年高考適應性測試地理考試總分100分,考試總時長為90分鐘。從試卷結構來看,本次地理試卷有15個單選小題,非選擇題包括了5道大題,每道大題包括3道小題。相比以往,題量加大不少,時間並不寬裕,雖然考生不必再費神琢磨題目所屬學科,但是偏大的題量真的對速度的要求還是蠻高的。
  • 文綜試題立足主幹 理綜考查凸顯能力 晚報繼續邀請一線名師進行...
    具體來看,今年政治學科的高考命題有以下特點:    1.整體風格穩中有變,變中求新。政治試題,選擇題12道,大題3道共5問。其中選擇題的數量和順序設置都沒有變化,但是第12題沒有和往年一樣考查供求曲線,而是考查了商品的基本屬性,傳導類選擇題也沒有出現,而是考查了圖表類選擇題。非選擇題設問清晰明了,都是一層設問。    2.知識考查注重基礎、突出主幹。
  • 2012湖北高考政治試題改革:主觀題設問開放性增強
    2012湖北高考政治試題改革:主觀題設問開放性增強 http://hubei.eol.cn  來源:  作者:  2012-02-06  大 中 小   【政治】  主觀題設問開放性增強
  •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高考試題
    原標題:文綜「太燒腦」理綜「很生活」   昨天下午5點,隨著英語考試結束鈴聲的打響,2015年北京高考正式落下帷幕。在昨天的文綜考試中,一帶一路、APEC假、北京張家口聯合申辦冬奧會、京津冀協同發展等社會熱點話題均出現在試卷中,考生們反映試題綜合性更強,題目燒腦,想拿高分不容易。
  • 高考理綜試題解讀:物理側重基礎,化學注重實驗綜合能力
    2018年高考文綜、理綜考試今日(8日)上午結束。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邀請重慶外國語學校相關學科教師對今年的理綜試卷進行了點評。據介紹,今年物理題目較為常規,側重基礎知識的考查。物理題目較為常規 側重基礎知識的考查趙逸庶(重慶物理學中學專委會理事、重慶外國語學校物理教研室主任)2018年是重慶回歸國考後的第三年,今年的試題比較常規,難度適中。
  • 名師點評2018高考文綜北京卷:將平穩過渡到3+3模式
    2018年高考文綜考試已經結束,在突出學科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今年文綜出現了哪些新變化?未來「3+3」模式下如何選擇科目?來聽名師的分析。2018年高考文綜考試剛剛結束,網易教育第一時間邀請了新東方優能中學3位名師——歷史名師王海萌、地理名師貢亞鵬、政治名師張曉巖解析理綜試題。今年理綜題目亮點頗多,我們來聽聽名師們是怎麼分析的。
  • 名師解讀廣東高考題|理綜: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文/圖 金羊網記者蔣雋6月8日是廣東高考最後一天,理綜試題如何解析?金羊網記者邀請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生物高級教師、生物科科長劉樺,廣州大學附屬中學高三化學備課長、中學化學高級教師陳慧梅為大家解讀。
  • 2018高考文綜最有可能考的30道類型題!
    ☞2018高考語文作文最有可能考的10道類型題(含深度解讀)!☞2018高考英語作文最有可能考的10道類型題(附參考範文)!農業發展程度與城市化成反比【試題答案】 B【推薦理由】 城市化問題是歷史學科高考考查的長效熱點。雄安新區的建設為我國千年大計,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創舉。本題以圖表資料考查這一熱點問題,體現了對歷史學科熱點及重大社會問題的關注,同時對高考歷史學科能力考查效果較好。
  • 權威專家評析2020年貴州高考試卷(理綜、文綜、英語)
    7月8日,我省高考理綜(文綜)、英語考試結束後,省招生考試院邀請權威專家,對理綜(文綜)、英語學科試題進行了評析。試題設計開放靈活,設問形式多樣、角度多元,難度層層遞進,具有很好的區分度。二、呈現真實情境,加強關鍵能力考查試卷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呈現真實化學應用情境,注重關鍵能力考查。
  • 「年輕人不要熬夜」「一帶一路」成高考質檢試題
    【文綜】時代特點鮮明「一帶一路」入題歷史福州八中高三歷史集備組長林琴認為,此次試卷最大的亮點是試題設問角度新穎,學生能熟練地從政治、經濟、思想等角度去分析歷史問題。第三十八題第二個設問要求從資訊傳播、教育狀況、民眾觀念角度去分析歷史問題,避免思維固化、死記硬背,培養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試題傳達出來的強烈信號,值得引起高度關注。下一階段該如何複習?林琴建議,以今年《考試說明》題例為主,精選試題,訓練多角度、多層次靈活應用儲備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解題能力,領悟各類題型解題思路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