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開發票掩護關聯企業逃稅案曝光!造成國家稅款損失高達16億元

2020-10-11 稅籌圈

2019年3月,貴州省某地稅務局稽查局接到主管稅務機關案件移送線索,線索指向轄區內某能源有限公司涉嫌逃避繳納消費稅。檢查人員在接到立案檢查任務的第一時間,對主管稅務機關移交的材料及案源分析材料開展全面的查前分析。經過前期大量的調查取證工作,發現這是一起性質極其惡劣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以掩護關聯企業逃避繳納稅款的案件。

經查,杭州某成品油銷售公司為了逃避繳納消費稅,由成品油購銷雙方合謀拉攏貴州某能源有限公司,偽造一整套虛假石油化工材料購銷和虛假委託加工成品油的業務鏈條;利用稅務徵管地域信息不對稱的弊端,營造出受託加工方已扣繳消費稅的假象蒙蔽稅務機關,從而成功將石油化工材料轉變為成品油再銷售出去並最終流向真正的成品油購進企業。

如此,業務源頭的成品油銷售企業成功逃避了繳納消費稅,業務終點的成品油購進企業成功實現了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參與中間環節的各企業主體都各自配合承擔起「過票」、「變票」的功能。該能源有限公司就扮演了這一違法犯罪鏈條中的虛假委託加工「變票」的角色。

本案中累計對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2499份,虛開金額14.42億元;非法取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284份、金額14.2億元;共計申報抵扣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1243份,抵扣稅額1.9億元。直接和間接造成國家稅款損失高達16億元,全鏈條造成的國家稅款損失更是數字驚人。

這種手段已然成為一種成型於石油化工行業的巨大虛開發票並偷逃消費稅的違法犯罪模態。對於這樣一起性質惡劣、社會影響嚴重的涉稅案件,稅務機關除將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外,還充分利用稅收違法黑名單的震懾和限制作用,將該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相關信息在省局門戶網站進行公布,依法將其納入稅收違法黑名單進行管理,對其納入黑名單年度內的納稅信用級別直接判為D級,並及時通過「信用中國」及貴州政務服務信息平臺向社會提供信用參考和推送相關單位實施聯合懲戒。

企業因為一些蠅頭小利,淪為了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法人代表承擔了相應的刑事責任,而企業在被列入稅收違法「黑名單」期間,在銀行融資、政府扶持等方面也受到了很大限制,給企業自身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我們相信,進一步加強稅收失信行為監管,有效懲戒嚴重涉稅違法失信行為,稅收公平秩序將得以有力維護,稅法權威將得以全面彰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程將得以深入推進。

相關焦點

  • 財務經理虛開增值稅發票怎麼判?沒造成國家稅款損失,算虛開嗎?
    被告人陶英英於2018年8月15日被查獲,到案後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故判決:被告人陶英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陶英英的上訴理由是:1.陶英英將從勞倫斯公司開具的涉案發票在富瑞雅公司申報抵扣不會造成國家稅款損失。原材料的銷售方收取富瑞雅公司支付的貨款,同時也收取了銷項稅額。
  • 變票屬於虛開發票還是逃稅?審判歷經三年,法院這樣判了
    企業將發票品名變更為燃料油用於幫助他人偷逃消費稅的,即便認定企業與上下遊之間無真實貨物交易,且造成國家消費稅巨額損失,因變票不屬於騙取稅款,不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虛開發票案"多次開庭,虛開變為逃稅
  • 案例|變票,不是虛開是逃稅
    辯護人除提出相同的辯護意見外,還提出楊小勇主觀上沒有騙取國家增值稅稅款的故意,客觀上沒有造成國家稅款的損失,其向上海天勤、江蘇艾卡等公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楊小勇具有坦白情節,請求從輕處罰。
  • 湖北荊門破獲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 涉案16.2億元
    荊門警方供圖中新網荊門12月5日電 (周隗偉)註冊空殼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涉案金額高達16.2億元(人民幣,下同)。湖北荊門警方5日通報,經過7個多月偵查,該局搗毀一個虛開增值稅發票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為國家挽回稅款損失1000餘萬元。
  • ...涉案企業900戶,涉資53億!刷新深圳破獲虛開發票案最高涉案額度
    近日,廣東省公安廳召開「颶風2019」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颶風2019」專項行動階段性戰果,深圳市公安機關成功偵破「3·03」特大虛開普通發票案,初步統計涉案企業900餘戶,涉案金額高達53億元。這一案件刷新了深圳歷年來破獲虛開普通發票案的最高涉案額度。去年公布的沈某等人特大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案涉案金額高達49億元。
  • 虛開行為造成國家稅款流失的金額不確定的,不符合起訴條件
    不起訴觀點|虛開行為造成國家稅款流失的金額不確定的,不符合起訴條件不起訴理由不符合起訴條件:一是認定陳**因其受票行為導致稅款流失之主觀故意的證據不足;二是認定陳**因其受票行為造成稅款損失之具體數額仍未查實;三是認定永捷公司與億勤公司交易虛假的證據薄弱易變,難以固定。
  • ——揭秘8.5億元虛開發票「逃稅」產業鏈
    新華社武漢12月28日電(記者馮國棟)武漢警方日前通報近十年來偵破的最大一起虛開增值稅發票案。3名犯罪嫌疑人為幫企業逃避稅收,竟開了190多家「開票」公司,通過虛開發票,短短數月非法牟利2000多萬元。案件也揭開了「偷稅漏稅」背後的地下產業鏈。那些聲稱「花3個點的手續費,避17個點的稅」的「開票」公司,到底用了哪些伎倆?
  • 煙臺警方破獲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案
    可您別忘了,他手底下的60多家空客公司還攥著巨額的黃金髮票呢。  倒賣發票給下遊企業瘋狂逃稅  接下來就是陳軍上演「空手套白狼」的好戲了。違法購買增值稅發票的企業收到黃金髮票後再由專業人士進行變票,將貨物名稱「黃金」變造為「煤炭」等,騙取國家稅收。比如,企業以票面金額5%的價格從陳軍處購買了票面金額1億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成本為500萬元,卻能夠以票面金額17%的比例進行應納稅額的抵扣,即實際減少繳納增值稅1700萬元,企業逃稅1200萬元。對於逃稅企業以及陳軍而言,可謂「雙贏」。而李萍在這一過程中,也撈到了1000多萬好處。
  • 虛開發票罪立案標準?構成此罪,不需要造成國家稅款流失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虛開發票的法律風險。聊之前呢,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咱們國家發票的種類和範圍。大家可以這麼簡單理解,咱們國家有兩大類發票:一是增值稅專用發票,二是其他發票。說白了,只要不是增值稅專用發票,都屬於其他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國務院國稅總局指定的企業印刷的,各省無權印刷這種發票。
  • 近百億元黃金交易增值稅發票是如何虛開的?
    --廈門特大「黃金票案」追蹤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鄭良、羅政5個月時間,一個12人的犯罪團夥以全國166家公司名義,通過黃金交易取得近百億元增值稅專用發票,並將這些發票倒賣牟利,涉嫌偷逃稅款13億餘元。廈門近日破獲一起特大「黃金票案」,「新華視點」記者追蹤採訪,揭開了黃金交易領域多發的增值稅發票騙稅犯罪利益鏈。
  • 三次一審、兩次二審,安徽楊小勇石化變票案終獲不構成虛開判決
    ,即便認定企業與上下遊之間無真實貨物交易,且造成國家消費稅巨額損失,蓋因變票不屬於騙取稅款,不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2020年9月2日,安徽亳州楊小勇變票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在歷經了三次一審、兩次二審發回重審後,由安徽省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9)皖16刑初27號《刑事判決書》,認定公訴機關指控楊小勇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定性錯誤予以糾正,判決楊小勇構成逃稅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至此,本案罪名由虛開變為逃稅,刑罰從無期徒刑變為六年有期徒刑。
  • 多地曝涉數億元增值稅發票大案 虛開發票從哪兒來?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朱國亮、陸華東、秦華江2019年下半年以來,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警方相繼曝光一批虛開發票案,其中不少案件涉案金額動輒數十億、上百億元,個別案件甚至上千億元,造成國家大量稅收損失。如此之多的虛開發票究竟從何而來?
  • 時刻釋案|長沙警方破獲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案 涉逃稅5億
    6月27日,長沙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對這一起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團夥案進行了通報,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7人,移送起訴17人。同時,長沙警方還發動了「集群戰役」,全國30個省市警方立案6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1人。大量的財務資料。
  • 多地曝涉數億元增值稅發票大案,虛開的發票從哪兒而來?
    ****************************************************************** 2019年下半年以來,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警方相繼曝光一批虛開發票案,其中不少案件涉案金額動輒數十億、上百億元,個別案件甚至上千億元,造成國家大量稅收損失
  • 廣州涉疫虛開發票騙稅案突出 價稅累計高達128億元
    今年以來,廣州涉疫虛開發票騙稅犯罪突出,作案團夥多以財稅公司為掩護,大量搜集並控制空殼公司企業資源,利用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疫情防控稅費政策和服務措施進行虛開違法活動,並在疫情期間代理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廣州警方對利用疫情稅收優惠政策實施虛開虛抵的涉稅犯罪進行嚴厲打擊查處,並不斷深挖擴線,擴大戰果。
  • 寧波警方破獲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案
    方便了不少企業但是也有人聰明過了頭妄圖藉此機會「發家致富」近日,寧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成功破獲了一起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案,涉及全國16個省(今年4月底,寧波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在日常稅務工作中,發現轄區一註冊企業,上半年疫情期間,每月發票進、銷項金額過億,金額巨大且進銷項部分品名不符,懷疑該公司利用疫情期間「非接觸式」辦稅便利條件和稅務優惠政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從中獲利。接到線索後,江北公安分局經偵大隊迅速展開調查。
  • 涉案76億元!江北警方破獲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案
    疫情期間,稅務優惠政策、辦稅便利渠道等為企業帶來不少便利,但也有人耍起小聰明,利用這個機會「發家致富」。近日,江北警方破獲了一起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案,涉及全國16個省(市)共264家企業,涉案金額76億餘元,抓獲犯罪嫌疑人20人。
  • 揭開虛開增值稅發票的灰色利益鏈
    一筆筆帳面資金流轉的背後,卻是國家大量稅款的流失。2014年至2016年三年間,惠山區檢察院共查辦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以下稱「虛開案件」)71件138人,涉案企業170餘家,總涉案稅額超過4100萬元。今年1至8月,共受理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37件65人,審結35件61人。
  • 【案例分享】中稅點評:崔某祥虛開用於抵扣稅款發票案
    被告人崔志祥與在路路通公司無實際運輸業務的情況下,多次讓該公司為自己開具用於抵扣稅款的運輸發票,致使國家稅款人民幣11萬餘元被非法抵扣,造成稅款流失,雖系進行了實際經營活動,但讓他人為自己或他人虛開用於抵扣稅款發票,其行為已構成虛開用於抵扣稅款發票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與罪名成立,予以支持。
  • 以票面金額11%收手續費 三明一公司虛開發票1.2億元 3人被處置
    虛開發票是一種不如實開具發票的舞弊行為,會使生產成本虛高,使帳面上的利潤比實際利潤減小,從而少繳納所得稅,造成國家稅收損失。據福建三明市公安局12月31日通報,日前,大田警方在上級公安機關的統一部署和指揮下,破獲一起特大、跨省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該案涉及福建省、廣東省、江西省、浙江省、江蘇省、重慶市等多個省市的幾十家企業,涉案金額超億元。2019年5月16日,大田縣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稱轄區內某經營公司涉嫌虛開發票,要求公安機關查處。警方接報後,立即展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