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走出孤芳自賞》《定位、換位與越位》

2020-08-06 語文夢工場

考場真題 大豆與豆腐

高考滿分作文:《走出孤芳自賞》《定位、換位與越位》

(2013重慶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大豆是蛋白質含量極其豐富而又十分廉價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尷尬,煮熟的大豆難以引起人們的食慾,並且會使腸胃脹氣。人們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後來,用鹽滷點制豆漿而發明了豆腐。

豆腐的誕生徹底改變了大豆的命運。豆腐讓人體對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變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軟變通的個性給擅長烹飪的中國人留有極大的創造空間,豆腐也因此被製作出品類繁多的菜餚,以適應不同地區人們的口味和喜好。所有這些,讓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華。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含意,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擬標題,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不少於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點撥

1.「變」

大豆從境遇尷尬變為廣受歡迎的過程,突出體現了一個「變」字。「變」,可以是突破常規,勇於嘗試;可以是敢於創新;也可以是探索與實踐。

2.歷練使生命升華

普通的大豆經歷了一系列的「歷練」,最終變成豆腐,得到了升華。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我們可以把困難與挫折當作一種歷練,並在歷練中成長、進步,使生命得到升華。

3.找準自己的位置

從大豆的尷尬境遇,我們也可以從「找準自己的位置」的角度立意。「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是要找準位置,揚長避短,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4.換個角度看事物

在生活中,很多的東西看起來並不起眼,但是,換個角度去看它們,就有可能會發現它們的價值與作用。

高考滿分作文:《走出孤芳自賞》《定位、換位與越位》

走出孤芳自賞

一考生

最愛看那高粱託著沉甸甸的果實,紅過半梢的樣兒,在風的挑逗下搖頭擺尾的,好似一個樂開了花兒的老莊稼漢,即使已步入老年,也要活出個樂呵呵的樣兒來。

然而,有一朵蓮,它長在角落裡,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心態審視著周遭的一切。它不會笑,甚至不知道笑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這般的它,在這浸染著高粱紅的氛圍裡,顯得格格不入。就連苦心孕育出的花朵,也只能孤芳自賞。

我的童年甚似那朵孤芳自賞的蓮。真不敢想,倘若那時的她沒有走進我的世界,我會不會到現在還只是那朵無人問津的、孤傲無朋的蓮?

頭頂那把電扇的葉子在「呼呼呼」地轉啊轉,思緒飄飛,我仿若回到了很多年前的那個夜晚……

夜很靜,無風無月,有幾隻小小的飛蛾徒勞地在白熾燈下撲向光明。它們盤旋著,像是把那灼熱的白熾燈當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大舞臺,非要向別人展示它們那華麗的舞姿。我多想告訴它們:「你們沒有觀眾,何苦白費心力?」

此刻的我,像極了那幾隻小飛蛾,手裡拿著滿分的卷子四處尋找人來分享喜悅。但是,平常總是獨來獨往的我,此時,連找一個人分享喜悅也成了一種奢望。渴望施捨的心傳來了翻滾的委屈,我只能沉默不語,最後在這寂靜的陽臺上哭了起來。雨,是根根晶亮的銀線,而淚則是根根鋒利的針,滴滴都是鑽心的痛。

我不知道,她是什麼時候站在樓下的,還大大咧咧地問我:「喂,這麼晚了,不進寢室休息,幹嗎哭啊?」

我像是被捉到了尾巴的狐狸,立即止住了嗚咽,紅著眼,以居高臨下的姿態看著她:「不幹你的事,窺看別人哭泣是你的樂趣嗎?」我習慣性地用了一針見血的語言想要刺痛她,然後讓她沒趣地走開。可誰知,她居然厚著臉皮,跑進我的寢室裡來了,還苦口婆心地叫我不要哭,有什麼大事是不能解決的呢?又說什麼「俗話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咱們女孩子也不能輕彈淚啊」。聽她說這話的時候,我破涕為笑了。

她笑起來,兩排牙齒潔白如玉,兩顆小虎牙時不時地露出來,笑起來如花般的眼睛——我好像愛上了這個笑容,想起時也會不自覺地嘴角上揚45度。

我從此開始結交朋友,而她,就是我的第一個密友。在她的感染下,我的性格也逐漸變得開朗自信起來。我嘗到了友情的果實,其味甘美如飴,我也開始笑了,而且,也笑得大大咧咧的。

那日的小飛蛾別人只說它們「討厭」,而我卻是它們最忠實的觀眾。我看到了它們最美的演出,自那以後,我和它們,都不再像蓮那樣孤芳自賞了。

我喜愛徐志摩在《再別康橋》裡的話:「軟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是的,我也可以做一條水草,時不時地向路過岸邊的人招搖一下,顯示我的存在,也表達我對路人的熱情。每當此時,我會想起救贖過我的那個大大咧咧的她。

名師點評

1.本文是一篇敘事散文。文章開篇以象徵手法,先描寫高粱和蓮花,然後引出文中主要人物,引發讀者的思考;高粱和蓮花的對比,也預示了文章後面「我」的轉變。如此構思,使文章富有文學意味。

2.文章運用了個性化的心理、語言描寫,既使人物的個性鮮明,又為文中的「我」能夠走出孤芳自賞,提供了情感基礎和合理依據。

高考滿分作文:《走出孤芳自賞》《定位、換位與越位》

定位、換位與越位

一考生

鵝黃嫩綠,星星點點,裝飾了樸實的大地;朗月疏星,微微弱弱,照亮了夜行人的路;細雨微風,溫溫潤潤,哺育了一茬茬莊稼。

大自然的小小生命總是在其渺乎入微的崗位上默默地傾其心力,造福世界。對我們而言,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數十載春秋,天不變,道不變,唯有我們足下的土地,存在的位置,倏忽縹緲,瞬息萬變。如何在這有限的時間與空間中活出一分光彩鮮亮,一分永恆與無限,早已成為人們普遍研究的生存課題。

我以為,一個人要想在有生之年儘快實現人生價值,他必須學會定位、換位與越位。

定位,即找準位置,尋求突破以實現價值。唯其如此,位置才飽含意義。「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範老先生早為生存價值下了定義:人應為其所處地位、職位負責。你若是一名戰士,那麼,站崗放哨、保家衛國你責無旁貸;你若是一位白衣天使,那麼,恪守醫德、救死扶傷你義不容辭……我們不能獨自生存和發展,為「我」以外的周遭儘自己綿薄之力,方能成就存在的含義。

倘若未找準位置,不妨換位再求人生價值。一代文豪魯迅便是個成功範例。棄醫從文——他以一支如椽大筆拯救了一代人的靈魂。而今物慾橫流、適者生存,很多人迷失方向,無所適從。與其在泥淖中掙扎,不如平心靜氣換位思考,沒準就撞開了一條金光大道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跳槽、轉行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吧?倘若「換位」將我們領向人生另一高峰,又何樂而不為呢?

成功同樣屬於敢于越位的人。這裡的越位是超越,不為所縛。西漢司馬遷為完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宏篇巨著《史記》,甘願受暴刑而面無慍色,他早已超越了世俗的「位置」——太史令、中書令,等等。名韁利鎖、塵寰擾攘,一切苦難都被詩化為哲學來解讀,司馬遷力排萬險千難、忍辱負重為著書的精神必將永載史冊!超越地位束縛,實現人生價值,這才是謙謙君子所探尋的上上境界。

君不見,人生價值自在足下。定位、換位、越位——萬萬不可錯位!

名師點評

本文從材料中提煉出找準人生位置的主題,並圍繞著怎樣找準人生位置,實現人生價值展開論述。文章的開頭以詩化的語言展現了大自然的魅力,引發讀者對短暫人生的思考。作者對素材的選取注重典型性,使得文章內容豐富,說理透徹深刻。

相關焦點

  • 高考滿分作文爭議背後是對高考作文的誤讀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來一片爭議,而爭議的核心觀點比較對立,支持滿分者認為該考生的語文能力,或者說寫作能力很強;反對者說,考生故意炫技,有誤導之嫌,並不值得提倡,至少不應該給滿分。這個例子雖有偏頗,但在具體高考的考試上,尤其是作文上,還是很有啟發的。因此,高考作文閱卷,我們還是需要把這個決定權留給閱卷人,否則就永遠沒有一個尺子了,這對大多數人不利。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滿分背後的教育並未及格
    歡迎關注登科高考,第一時間了解2020年四川高考錄取信息!近來,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高考滿分作文在網絡上火了。火的原因,是這篇作文一經公開於網絡,便毀譽參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據傳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全文對於這樣一篇由知名教授「欽點」的滿分作文,在社會上引起爭議其實是一件好事。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不說人話,不適合當成範文吹噓
    不過,我比較寬容,在我看來,優秀作文、優秀高考作文並沒有統一的文風標準,我們也不該以一套文風標準要求千萬考生的高考作文,優秀高考作文、高考滿分作文的文風很晦澀、不說人話未嘗不可。 還有網友說,這孩子就是一個掉書袋,純粹是賣弄學問。
  • 高考滿分作文,值不值滿分
    每年高考分數出爐的時候,熱議最多的就是各省的高考狀元和滿分作文了。近日,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成為了人們議論的焦點,也在學術界和全網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值不值滿分」和「值不值得推廣」。一堆辭藻華麗的語句,堆砌上幾個晦澀難懂的古文詞語和高端的學術用語,再引用上國外生僻的典故,便成就了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我不想說,它值不值得滿分,值不值得推廣,我只想說,往年看過的滿分作文,都是言辭通俗易懂,切入角度新穎,語句優美有味,讀起來感覺行雲流水般的暢快,盪氣迴腸般的激情,觀點明確,讓人信服,引起讀者的共鳴。
  • 熊貓智學丨高考滿分作文爭議背後是對高考作文的誤讀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來一片爭議,而爭議的核心觀點比較對立,支持滿分者認為該考生的語文能力,或者說寫作能力很強;反對者說,考生故意炫技,有誤導之嫌,並不值得提倡,至少不應該給滿分。這個例子雖有偏頗,但在具體高考的考試上,尤其是作文上,還是很有啟發的。  因此,高考作文閱卷,我們還是需要把這個決定權留給閱卷人,否則就永遠沒有一個尺子了,這對大多數人不利。
  •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作文精選語段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作文精選語段如何寫出一篇優秀的高考作文?高考滿分作文都有哪些特色?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考滿分作文範文及一些優秀的高考作文精選語段,考生們在寫作文時可以參考借鑑!高考滿分作文佳作賞析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以前的自己越來越渺小,視線的模糊,是遠方的路在招手。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負面案例
    1浙江高考出了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全文附後)這篇作文為什麼能得滿分?它真的是一篇好作文嗎?如果不好,它又壞在哪裡?說實話,我把這篇作文來回看了兩遍,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明白。似乎大多數網友也和我的觀感一樣, 「不知所云」「堆砌」「空洞」「翻譯腔太重」。也有不少人說「邏輯嚴密」「文字老到」「說理深刻」。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
    還原這場高考滿分作文風波的經過就會發現,在「一考定終生」的壓力之下,學校、老師、作文期刊社、家長與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場自發的共謀。 而確定為滿分是在所有作文閱卷結束後,將接近滿分的試卷對比作出的決定,這一過程由審核組完成,中學老師基本不參與。 據《中國新聞周刊》了解,過去近十年裡,每一年浙江省都會評定出10篇左右不同風格的高考滿分作文。今年這篇《生活在樹上》位列10篇滿分作文中的第7篇,並不是10篇作文中的最優者。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
  • 高考語文沒有滿分,但作文為什麼會有滿分,什麼樣的作文可得滿分
    語文這門學科較之於其它門學科,有其特殊性、獨特性、魅力性……我們都知道,在高考中,數學可以得滿分,英語可以得滿分,物化地生也可以得滿分,甚至政治、歷史都可以得滿分。但是,唯獨語文這門學科很難得滿分,甚至可以說沒有高考滿分語文的存在。語文這門學科,為何會沒有滿分的可能性呢?
  • 2017江蘇高考滿分作文 2017高考滿分作文大全
    2017江蘇高考滿分作文 2017高考滿分作文大全  小編為廣大考生提供2017江蘇高考滿分作文,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更多滿分作文匯總中~  @中國新聞網:近日,一篇名為《人生如路,快上車吧》的文章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有媒體報導稱,該篇作文為2017年全國高考江蘇卷的滿分作文。今日,中新網記者向江蘇省考試院相關負責人核實:評卷過程中不可能有任何所謂「滿分作文」流出。
  • 「2020滿分作文」書籍靠譜嗎?記者調查高考滿分作文產業鏈
    8月17日消息,高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關於高考的話題還遠遠沒有結束。每年高考一落幕,滿分作文就會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什麼樣的文章才能得滿分,這對老師和學生有著無限誘惑。正因如此,每年都會有出版社抓住需求,結集出版「高考滿分作文」。  有網友向記者反映,高考剛結束,就有商家開始售賣「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這些作文從哪來,合規嗎?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其實他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根據卡爾維諾的代表小說《樹上的男爵》化用。
  • 浙江高考作文:給了滿分又不讓同學們模仿,到底想怎樣
    既然已經揭開真實的高考滿分作文的神秘面紗,既然滿分作文就應該是學生們的標杆和榜樣,那麼給這樣一篇連閱卷教授自己都說「其中的晦澀不希望同學們模仿」的作文滿分,並刊登到公眾平臺上,給大家欣賞,是希望得到大眾怎樣的反應?又會給「功力」不夠的普通人、一線的語文老師、後來的高考生,一個什麼樣的信息引導?
  • 浙江高考作文:給了滿分又不讓同學們模仿,到底想怎樣
    既然已經揭開真實的高考滿分作文的神秘面紗,既然滿分作文就應該是學生們的標杆和榜樣,那麼給這樣一篇連閱卷教授自己都說「其中的晦澀不希望同學們模仿」的作文滿分,並刊登到公眾平臺上,給大家欣賞,是希望得到大眾怎樣的反應?
  • 高考英語作文滿分字體 高考英語作文怎麼寫
    高考英語作文滿分字體 高考英語作文怎麼寫高考英語是一個重要的科目,高考英語作文更是高考複習時的重中之重,也是很多同學在高中學習時的重點和難點。下面是有途網小編整理的高考英語作文滿分字體,高考英語作文怎麼寫,歡迎閱讀。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滿分作文?
    最近,浙江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上刊登了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這篇作文的題目是《生活在樹上》。1《生活在樹上》何以得滿分?作文刊登出來之後,也有網友和專家表示這樣的作文應該給滿分,要寫成這樣的文章,需要考生閱讀大量的書籍,這不是簡單的背幾條名人名言就行的。更何況我們的高考作文應該更加提倡個性化的表達,每個考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適合自己的寫作角度。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網友認為,這篇作文給高分沒有太大的意見,但給滿分有點名不副實。
  • 高考滿分作文的誕生(作者:趙錫麟)
    趙錫麟2020年高考剛過,微信朋友圈中轉發了一篇浙江一考生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以及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的見解。於是,一場關於這篇作文該不該得滿分的爭論又開始了。筆者不由聯想到恢復高考以來關於作文卷評分的「爭論史」: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高考作文評卷是從來沒有滿分卷的。這時,一批語文教師中的「出頭露臉」者開始在各種場合大聲疾呼:高考數理化試卷都常有滿分者,為什麼作文不能打滿分?此後不久,每年高考總有一些滿分卷出現了。
  • 刷屏的高考滿分作文,為啥被刪了
    標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引發人們熱議。4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針對前述引發熱議的高考滿分作文,他們正在了解情況中。有專家稱該作文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也有專家稱其堆砌、辭不配位;還有網友稱其晦澀難懂。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相關稿件披露了前述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
  •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超過20篇 是滿分作文最多一年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北京娛樂信報報導,今年,北京高考語文試卷滿分作文超過了20篇,是滿分作文最多的一年。滿分作文除了文言文外,還有議論文、記敘文等體裁。  據了解,滿分作文的基本標準是中心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通暢,判卷老師一般根據此標準來判分,考生審題合乎題意,有較好的語言文字功底,表達的是真情實感,這樣的作文一般都能得高分。  今年高考,一篇文言文作文得滿分,前年,外地一文言文也獲了滿分。語文特級教師馬復華說,今年滿分文言文作文在形式上沒有創新,但在內容和思想上有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