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探索出一套系統的、符合學生實際的英語教學模式

2020-12-09 臨淄融媒

王彩老師是朱臺鎮中學的一名英語老師,工作以來大膽開展教學實踐,正確傳授知識,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探索英語分層次教學模式,不斷總結反思,形成一套系統的教學思路。教學成績的優異及班級管理的突出也讓王老師獲得多項榮譽稱號。工作以來,除了認真教學和負責管理之外,王老師注重科研發展,分別在2014年和2019年全國NOC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多篇論文在國家級期刊上發表。

王老師的座右銘:「工作就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歡樂。」在三尺講臺邊,她勤奮踏實的耕耘,無怨無悔的默默奉獻。王老師喜歡教書,寓教於樂,尊重、信任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營造輕鬆活潑的氣氛,展現課堂的無窮魅力,深受學生的喜愛,所帶班級成績名列前茅。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王教師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是不竭之泉,時時奔湧出清新的、閃爍著斑斕色彩的溪流。於是,她堅持學習,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

疫情期間,王老師認真鑽研教材,反覆研討新課標,及時進行反思,轉變教育觀念,大膽採用新的教學手段,摸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尋找好的教學資源,從網上學習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課率,在授課過程中,王老師發現了一些網上授課的特點,也採取了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多次執教區級直播課,獲得一致好評。

作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師,王老師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是多麼重,要走的路還多麼遠,王老師將繼續憑藉毅力與智慧,肩負著更多的關注與責任,在教育這方平凡而神聖的舞臺上努力追尋、前行……

相關焦點

  • 互動式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問題;措施互動式教學主要是在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互動交流的基礎上,開展學習任務。此種教學模式與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發展相適應,更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因此起到的教學效果顯著。英語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顯著提升,也走入了小學階段的學習中。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為主的學科更是離不開交流互動。
  • 專訪中傳教學名師|擁抱未來,探索獨特新穎的教學模式
    對此,王曉豔老師有一套自己的解答方法——她讓每一位同學手中握有一家上市公司的案例,把學生帶入到企業經營的情境裡,將財務分析與企業的經營活動融合在一起,使理論有例可展,實踐有據可依。此外,思維方式也是王曉豔老師的教學重心之一。在她看來,大學應該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而不只是去解決什麼問題。會計學習「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分析手段和方法,讓學生有一個看待企業的新視角」。
  • 四平市初中英語中考複習模式探索交流研討會活動總結
    四平市初中英語中考複習模式探索交流研討會活動總結為引導全市初中英語教師以教材為本、以課標為抓手進行高效的中考複習,四平市教育學院初中研訓部英語學科於2020年9月11日13:30—16:30通過釘釘開展了「四平市初中英語中考複習模式探索交流活動」。
  • 這個英語老師絕望了:學生出了一套題,她一道都不會
    今天(12月20日),重慶八中高一六班的老師周熒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求助信息」:學生餘文豪在完成英語作業的同時,還給她出了一套英語「星戰挑戰」題目,一道題都答不出來的她有些欲哭無淚。   周熒說,平時她對學生們要求有點高。除了書本上的知識,還要求學生讀一些課外英語書籍,對那些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的比較實用的單詞,學生還要單獨勾下來進行拼寫。為了加強記憶,周末的時候,她給學生布置了一道作業,要求他們從平時勾畫積累下來的50個單詞中選用30個單詞自由發揮,不限形式,既可以寫一篇文章,也可以組句等。
  • 大學英語教學與實際脫節嗎?
    改革開放以來,大學英語作為高校受眾最廣的基礎課程之一,一直在改革和發展。但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多次調查顯示,大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滿意度較低,不少學生認為大學英語課程並沒有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與此同時,學界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定位以及四六級考試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和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大學英語該何去何從,成為人們深思的話題。
  • 範秀麗:「問題導學」生本教育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在該理論前提下,我結合校情和班情和學情,經過反覆論證和實踐,探索出能夠實現低負高效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 【創新緣由】2013年,廣靈一小因縣城改造和學校布局調整遷至人口稀少的新區,三分之一的學生劃歸原址新建的壺泉小學,生源驟減對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
  • 浙江工商大學探索建立英語寢室與課堂教學互動模式不斷提高學生...
    浙江工商大學探索建立英語寢室與課堂教學互動模式不斷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2008-01-08   浙江工商大學根據教育部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總體要求,在推進基於計算機和網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同時
  • 淺談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現狀和新趨勢
    因此,有必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探索以學生為中心,以實用性、交際性為主要內容,創設語言情景激發學生動力,多種方法、手段相結合的新的英語教學模式。  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人才培養目標要求。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的應用型人才,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首要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 藉助AI英語教學系統,教學模式迎來革命性創新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延遲了各校開學時間,在線教學成為當前大環境下的主流趨勢。而處於疫情中心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以藍鴿AI英語教學系統為載體,通過使用該系統編制的校本教材,為外國語學院學生進行線上授課,教學模式迎來革命性創新。
  • 大學英語 探索個性化教學之路(1)
    與此同時,學界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定位以及四六級考試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和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大學英語該何去何從,成為人們深思的話題。  最令大學生失望的課程之一  「我並不是很喜歡上大學英語課,感覺講的內容挺沒勁的,很難吸引剛從高中英語苦海中脫離的學生,學了之後也感覺不到什麼實際的用處。」  上了兩年大學之後,杜峰才明白「高三是自己英語最好的時候」。
  • 風靡全球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到底是怎樣的?
    美國——史丹福大學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團隊,曾一起聯合研發了一個九年級的英語語文課程——「創作我們的世界」。在項目學習中,導師鼓勵學生選取不同的模式和工具來展現自己的想法,並相互交流。通過這種方式,社會情感學習不再是獨立於學術內容之外的附加元素,而在英語語文學習中承擔核心作用。小編說:讓學生獨立去思考、探索,成為課程學習的主體,從而得以領略知識世界的奧秘。項目式學習的靈魂正是「以學生為中心」。
  • 系統包裝設計課程「四位一體式」教學模式探索
    ,結合行業與產業包裝設計專業人才需求的類型,探索集授課模式、分組形式、教學內容、評價機制「四位一體」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培養創新型、創業型、技能型、管理型、綜合型等多元人才的方法,從而實現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培養人才的目標。
  • 挑戰少兒英語教學模式「快行線」
    日前,記者走訪了「唯智少兒英語」的課程總監、國際英語教育專家Jodie Waldesbuhl女士,她和記者暢談了一些在英語教學方面的心得。  隨著越來越多的適齡兒童對英語實用性需求的增長,我國著名教育企業八方視界研發的「全天候」少兒英語教學模式及相關課程一經推出,便得到了師生與家長的廣泛青睞,在目前採用該教程、教材的院校內,「唯智少兒英語」的滿意度達到了100%,使用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也在飛速提升。  那麼,這套少兒英語課程究竟魔力何在呢?
  •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評價
    教師通常只關注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完成課堂教學,而忽略了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明白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無法對學生的學習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相應的布置符合學生學習水平的任務。教師協助學生通過深入的探究性學習,教會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方法,而不只是枯燥無味的知識。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幫助學生解決實驗性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物理實驗,既有安全保障,也能在學生有疑惑的時候及時進行解答,加深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愛好。教師在課上,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時間,讓學生學會自主設計實驗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
  • 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 探索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
    近日,國際英語外語教師協會(IATEFL)第51屆年會在英國城市格拉斯哥舉辦。中國英語教學機構新東方與英語教學專家對話,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結合教學實踐,探索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 新東方CEO周成剛在主題演講中表示,作為教學機構,新東方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語教學方式,湧現了不少出色的教師。雖然這是新東方的視角和故事,但也是中國千千萬萬英語學習者和老師的故事。 會上,英語教學專家汪珺與Jim Scrivener,以「Global Standards Local Needs(全球標準,本土需求)」為題展開對話。
  • 小學英語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合作學習教學是一種最新的教學方法,它通過學生和教師間的合作,通過討論來發現和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由於學生的積極參與,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認真開展對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 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6月27日,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教學沙龍活動,在校教師發展中心舉行。活動的主旨為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注重培養學生「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四大關鍵能力」,推動學校教學改革,培育優秀教學團隊,不斷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持續提高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
  • 大學英語最令人失望:教學目標與實際相去甚遠—新聞—科學網
    與此同時,學界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定位以及四六級考試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和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大學英語該何去何從,成為人們深思的話題。 教學目標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 調查結果顯示,「教材陳舊,與實際脫節」、「應試色彩重,能力培養少」、「教學模式過於傳統」是大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 是什麼讓學生對大學英語頗有不滿呢?
  • 大學英語公眾演講教學開創新模式
    演講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將信息準確的傳遞給公眾、可以影響聽眾、發展人際關係,具有潛在的領導素質,因而也受到就業市場的青睞。然而此課程的研究和教學實踐正處於探索階段,具有專業特色的英語演講課程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系統的課程規劃模式,教學實踐中也存在著各種問題。
  • 《構建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的行動研究》結題報告
    令人擔憂的是,上述弊端在全面實施高中英語新課程以來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因此,進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模式的行動研究勢在必行。該課題的研究有助於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有助於促進課堂教學的轉型;有助於促進教師角色的轉變;有助於探索和構建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的教學模式;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改變教學的無效和低效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