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菸絲工藝

2020-12-17 東方菸草網

  1661年鄭成功徵戰臺灣之時,為供應軍隊的需要,閩南漳州石馬等地提供了不少烏厚煙等菸草製品,此為臺灣輸入菸草成品之始。從那開始,福建菸草陸續進入臺灣供應給從福建移居而去的移民和臺灣當地人。

  清乾隆年間,菸草製品開始大量輸入臺灣,輸出地自然是對岸的閩南地區,平和縣崎嶺菸絲銷往臺灣較多。而後,以平和縣曾明生為首的18人,在臺南開設煙鋪,經營菸絲;為了增加營利,他們將平和縣產的淨菸葉運往臺南加工出售。嘉慶年間,長泰縣林天定5兄弟,分別經營5個煙行,所產菸絲遠銷臺灣、南洋群島。

  當時臺灣也有少量菸絲生產,工藝多向大陸學習,但由於臺灣菸葉品質不良,僅摻用少量在麟煙及土煙(當地人生產的菸絲)中,大部分的成品菸絲仍為福州、汀州、漳州、溫州等地產的菸葉製造,臺灣菸葉與大陸菸葉比例為2:8。

  清代,臺灣人民所消費的主要絲煙有條絲煙、厚煙及土煙(又名熟煙)三種。次有大同煙(亦稱生煙或青煙)、水煙、粗絲三種,大部分產自福建。條絲煙產自福建永定,清同治年間傳入臺灣。在臺灣較著名的品牌有:永和能記、永和生記、東興喬記等20餘種。

  厚煙產自福建長泰、平和、石碼、同安等地,又分為烏厚煙、麟煙及赤厚煙三類。烏厚煙隨鄭成功入臺,康熙年間起普遍銷售臺灣,乾隆年間達到最高峰。麟煙是由烏厚煙發展的產品,銷往臺灣的有石麟、麒麟、壽麟、建麟等四種。赤厚煙又是麟煙的進一步改良品,道光末年最初出現在平和、同安等地,銷往臺灣的有金勝春、金吉祥、麟人等品牌。

  大同煙為福州等地產品,輸出臺灣的以福州殷志中的大同煙鋪產品為代表。水煙以福州輸入為最多。條絲菸品質最佳,厚煙稍次,二者與大同煙及水煙多由中上層人士消費;土煙、粗絲品質較差,大部分由下層階級購用。

  中日甲午戰爭,中國以戰敗告終,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菸絲原為福建輸臺重要商品,在日本佔領臺灣初期,其輸入量仍甚為可觀。1901年後,日政府對入境條絲煙課稅由50%提高到100%。由於售價提高而使福建運往臺灣的條絲煙銷量銳減。永定煙商改運菸葉至臺灣,再加工成條絲煙出售。日本海關再對進口菸葉課以各種重稅,煙商不堪重負,紛紛歇業回家,時間長達40餘年。

  永定條絲絕跡於臺灣市場後,臺灣當局仿製永定條絲以供臺灣市場需要。為獲得優質菸葉,甚至在長泰開設洋行,專門收購漳州、永定等地的菸葉。洋行還委託臺灣、廈門商人來永定縣上豐、溪南仙師宮等處採購菸葉運往臺灣,年出口數約5~50萬公斤。

相關焦點

  • 閩臺匠人大會梁厝古街區主題活動舉行
    福州新聞網11月3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第六屆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國際旅遊節正在如火如荼開展,29日上午,以「閩臺匯匠心 巧藝匯南臺」為主題的2020閩臺匠人大會梁厝古街區主題活動在倉山區城門鎮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舉行,依託梁厝文化底蘊,展現兩岸匠人風採,促進文化交流,推介倉山傳統文化和旅遊景點。
  • 大連海關破獲系列利用郵寄渠道走私菸絲案 繳獲菸絲200公斤
    圖為大連海關移交查獲菸絲200公斤。 劉淼 攝中新網大連7月20日電 (楊毅 鄒滄海)大連海關20日發布消息稱,大連海關近期查獲4起郵寄渠道菸絲違法出境案件,繳獲200公斤涉案菸絲。目前該走私菸絲已移交至大連市菸草專賣局。
  • 閩臺高校在高雄合辦服裝時尚設計聯展
    原標題:閩臺高校在高雄合辦服裝時尚設計聯展   閩江學院海峽學院服裝時尚設計專業學生再次受到臺灣實踐大學邀請,14日晚在高雄市參加第六屆畢業動態聯合展演。   據了解,本屆聯合展演以閩江學院海峽學院和臺灣實踐大學學生的優秀服裝設計作品為主,結合營造主題氛圍的動態影像進行展示。
  • 閩臺攜手,讓古建築重煥光彩
    ■新聞話題 閩臺傳統建築文化一脈相承,在臺灣散落著許多源自閩南的古建築,它們既是閩臺同根同源的歷史見證,也是閩臺情感聯繫的紐帶。近日,2020年海峽兩岸古建築交流研討會在福州、臺北兩地以視頻連線的形式同步舉行,來自廈門大學、福州大學、臺北科技大學、臺灣成功大學等兩岸16所高校及13家建築行業協會、單位的近150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高校師生「屏對屏」,共同探討閩臺古建築的文化淵源、保護傳承及活化轉型。
  • 耒陽公安搗毀一菸絲制假窩點,現場繳獲10.8噸假菸絲,涉案金額達55萬元
    狹小的紅磚廠房裡,堆滿了綠色蛇皮袋,裡面裝滿了尚未包裝的菸絲,這是湖南耒陽公安近日查處的一個假菸絲製作窩點,12月2日,記者了解到,近日耒陽市公安局聯合市菸草局成功破獲一起製造假冒菸絲案件,搗毀一菸絲制假窩點,現場繳獲加工菸絲設備一套,假菸絲10.8噸,涉案價值55餘萬元,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
  • 大連海關查獲菸絲,高達200公斤
    大連海關移交查獲菸絲200公斤。劉淼 攝7月20日,大連海關發布消息,7月15日,大連海關將近期查獲的四起郵寄渠道菸絲違法出境案件及200公斤涉案菸絲移交至大連市菸草專賣局,通過聯合打擊不法分子利用郵寄渠道違法輸送菸草製品出境行為,有力維護了菸草市場的經營秩序。
  • 閩臺航班或將加密 閩臺航線票價也將更親民
    閩臺航班或將加密閩臺航線票價也將更親民,航空公司推出300元以下的特價機票東南網8月6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楊陽) 「下一步,閩臺之間的航班有望進一步加密。」多家航空公司表示,臺灣本月起開放赴臺個人遊一年多次籤,再加上泉州將於本月底開放赴臺個人遊,閩臺之間的航線有望再度加密,票價也將更親民。記者了解到,從8月1日起,臺灣開放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一年多次籤。一年多次籤是指過去一年內曾赴臺個人遊兩次的大陸遊客,可辦理逐次加籤或一年內多次籤入臺。
  • 香菸有害,但是菸絲的這些作用讓我始料未及!
    吸菸危害身體健康,但捲菸中的菸絲卻在生活中能起到一些妙用。如果遇到下面一些小問題,不吸菸的人也可以借用菸絲來解決。● 皮膚被劃破,用菸絲貼敷傷處,可止血止痛。● 皮膚瘙癢難忍,或被蚊蟲叮咬,可將一撮香菸灰放在小杯內,滴上幾滴水,調成糊狀,敷於患處,即可止癢,亦可解毒。
  • 走訪臺灣鹿港 探尋閩臺對渡史
    提起閩臺對渡史及日茂行的往昔盛景,身為日茂行創始人林振嵩十三氏孫的林景堂感慨萬千。「郊和郊行,是閩臺兩地民間使用的特有名詞,是指經營批發貿易的商行,類似臺灣現在的同業公會,而泉郊會館是專門從事與泉州貿易的郊行。」彰化區漁會秘書洪一平說,鼎盛時期共有泉郊、廈郊、南郊、油郊等8大商業組織,稱「鹿港八郊」。其中泉郊最多,成員有200餘家,而且最大的郊商正是林振嵩的「日茂行」。
  • 閩臺文創開「夜市」 臺灣業者覓新機遇
    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2020「匠心意蘊」——臺灣文創周9日正在福州市舉行,以「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為主題,邀請了近50家在大陸創業就業的臺灣文化創意企業集中展覽、展示臺灣文創作品,為兩岸文創業者提供一個展現優質文創產品的窗口和交流互鑑的平臺。
  • 閩臺文化自古一體
    福建、臺灣的文化彼此間 不斷交融、演化,被譽為閩臺文化。具體說來,就是指生活在閩臺兩地人民所共同創造的,以閩方 言為主要載體的區域文化。它不是福建、臺灣兩省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閩臺文化範圍的人民在語 言文字、民間信仰、戲劇音樂、經濟結構等方面具有的共同的文化特質。
  • 我用菸絲除螞蟻
    網上很多人都說螞蟻怕菸絲泡的水,只要反覆噴幾次,螞蟻就會從家裡絕跡。  我用六根香菸泡了一小盆水,開始噴灑作業,效果很明顯。一般情況下,螞蟻遇到純淨的水,會避開,也會涉水遊過去,但是一旦長時間接觸菸絲水,就會縮成一團死去(男性朋友們,由此可見,菸草毒性之大,難道你們還不準備戒菸嗎)。我沿著螞蟻行經的路,來來回回噴了兩遍水,效果很好。
  • 閩臺隔海相望 清清大溪水悠悠故園情
    編者按:閩臺隔海相望,一水相連,有著方方面面的悠久而深厚的聯繫、密切的交流與合作。即日起我們推出系列報導《閩臺連連看》,擬跨越海峽採取由本報駐臺記者和在閩記者聯合採訪的方式,從親情淵緣、文化傳承、經貿合作等方面,共同發掘和見證閩臺之間的種種密切聯繫,交流合作成果及發展歷程,以饗讀者。  一提起平和縣大溪鎮,人們不自然間就會聯想到滑嫩爽口的大溪豆腐。
  • 瀋陽全城緊急通緝用硫磺燻制的「毒菸絲」(圖)
    BOSS」等外國著名品牌名字的菸絲,您千萬不要購買。  這些所謂「進口高檔名牌菸絲」的原產地是瀋陽市的一個黑加工點,這些菸絲內不僅摻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香精、色素、食品添加劑,而且還經過工業硫磺的燻蒸。目前,瀋陽菸草稽查部門通過本報全城通緝以上幾種「有毒菸絲」。
  • 閩臺金融合作突破前行
    (臺海觀瀾)閩臺金融合作突破前行  中新社福州1月9日電 (閆旭)3家臺灣地區企業,近日進入海峽股權交易中心「臺資板」展示。  由兩岸業界發起成立於福建的海峽股權交易中心2013年開業以來,立足閩臺金融先行先試,助推福建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  來自福建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18年12月迎來首批臺資企業掛牌到2019年底,海峽股權交易中心「臺資板」已實現展示臺資企業403家,掛牌臺資企業6家,累計幫助臺資企業融資21.34億元(人民幣,下同)。
  • 臺灣藝術大學教授王慶臺:閩臺古蹟藝術同根同源
    今天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閩臺古蹟藝術同根同源,切磋的目的是為了共同把中華古蹟藝術發揚光大。  王慶臺祖籍山東省,父母1949年隨軍來臺,他於1950年在臺灣出生。年輕時王教授就對中華古蹟藝術情有獨鍾。他喜歡歷史,並從歷史中了解到,中華古蹟藝術博大精深,臺灣古蹟藝術源自於大陸,尤其是與臺灣一水之隔的閩南地區。從而,他就產生了研究中華古蹟藝術和追根溯源的願望。
  • 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在榕掛牌成立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龍明彪,福建省委常委周聯清,福建省副省長崔永輝,原文化部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執行主席龍宇翔,中外友好國際交流中心主任柯志華,福建省臺港澳辦主任王玲,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陳秋平等嘉賓出席揭牌儀式,並為首批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特約研究院頒發聘書。
  • 菸絲改頭換面成「麵條」 企圖矇混過關被查獲
    大連海關移交查獲菸絲200公斤。文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唐楓 圖 劉淼本報訊7月15日,大連海關將近期查獲的四起郵寄渠道菸絲違法出境案件及200公斤涉案菸絲移交至大連市菸草專賣局,通過聯合打擊不法分子利用郵寄渠道違法輸送菸草製品出境行為,有力維護了菸草市場的經營秩序。
  • 劉國深:閩臺融合發展 潛力巨大
    閩臺融合是一項互利雙贏的事業,將為兩岸融合雙贏做出重要貢獻。閩臺融合發展,民間社會的潛在巨大能量不可忽視。劉國深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進入新時代,閩臺融合發展成為兩岸走向雙贏的報春花。大陸涉臺方針得到越來越多臺灣民眾的理解和支持。
  • 中小企業合作成閩臺合作新熱點
    中小企業合作成閩臺合作新熱點 2020-12-08 22:30: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