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將刑事案件退回檢察院對當事人是不是好消息?

2020-12-11 金翰明律師

廣東廣強律師事務所 金翰明

有當事人家屬問我:刑事案件到了法院後,又被退回檢察院了,這到底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很多當事人及其家屬或多或少的知道,刑事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有兩次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機會,但是對於法院和檢察院之間是否也存在這樣的關係,則並不清楚。

我們認為,刑事案件到了法院後,法院退回檢察院主要存在兩種情況:第一,法院認為檢察院的指控「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要求檢察院補充證據;第二,法院認為案件無法定罪,建議檢察院撤回起訴。

一、法院認為檢察院的指控「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要求檢察院補充證據

根據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人民法院組織法等相關規定,法院在審查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後,認為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有違法情況時,可以退回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或者通知人民檢察院糾正。

同時,檢察人員在庭審中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並提出建議的,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之內補充偵查完畢。

由此可見,不論是法院要求還是檢察人員主動提出,案件到了法院階段(包括已經開庭審理的案件)存在證據不足的,均可以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

這其實和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是一個道理。

(二)法院認為案件無法定罪,建議檢察院撤回起訴

法院將案件退回檢察院還有第二種可能,即法院建議檢察院撤回起訴。

什麼意思呢?

首先,在司法實踐中,因為各種因素的考慮,如果法院認為一個刑事案件對當事人定不了罪(包括法律適用、案件定性的問題,也包括證據不足問題),法院一般不會貿然作出無罪判決。

如果法院認為檢察院的指控無法成立,貿然對當事人作出無罪判決,這無疑中會「得罪」檢察院,也使檢察院陷入錯案追究的不利境地。基於此,一般情況下法院都會和檢察院「商量」一下,即建議檢察院「主動」撤回起訴。

其次,實務中法院建議檢察院撤回起訴主要有兩種情況:

其一,如果法院不和檢察院「商量」貿然作出無罪判決,檢察機關極有可能會抗訴,案件到了上級法院後就存在改判的風險。如果上級法院改判,對於下級法院來說就是辦了一個錯案,這是法院基於自身的考慮;

其二,部分檢察院為了業務考評而追求「有罪判決率」,對於特定的案件會與法院進行「溝通」,要求法院在有可能做出無罪判決時提前提出建議,這樣檢察院可以「主動」撤回起訴,防止「誤傷」。

我們在實務中遇到過法院建議檢察院撤訴,最終檢察院在撤訴後作出不起訴決定書,當事人無罪的案件,此類案件的效果相當於法院的無罪判決,是我們極致追求的。

相關焦點

  • 二審法院直接審理的刑事上訴案件 不宜退回補充證據
    根據我國刑訴法規定,刑事案件二審的啟動方式有上訴程序和抗訴程序兩種,分別由原審當事人(包括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和原審法院同級的人民檢察院提出。對於二審案件的審理程序,刑訴法規定可由上級法院直接審理,也可以由上級法院發回原審法院審理,對於後者,原審法院需按照法律規定重新組成合議庭按照一審程序進行審理,對判決結果不服的,仍可以由原審當事人提出上訴或原審法院同級的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但是,對於由二審法院直接審理的上訴案件,在審理過程中能否退回檢察機關補充證據存在爭議。
  • 刑事案件送檢察院了意味著什麼?
    金翰明:詐騙犯罪案件辯護律師、廣強律師事務所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秘書長刑事案件公安機關有「兩次」送檢察院,第一次是審查批捕,第二次是移送審查起訴,所處的案件階段是不一樣的。第一,刑事案件當事人被拘留後,公安機關會進行初步的偵查,一般最長是30天。30天之內如果公安機關認為當事人沒有犯罪事實,則可以直接撤銷案件、放人;如果公安機關認為當事人有犯罪事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則會在30天之內報檢察院批准逮捕,檢察院最長會在7天之內做出逮捕或者不予批准逮捕的決定。
  • 刑事案件 檢察院退回補充偵查期間會繼續羈押犯罪嫌疑人嗎?
    刑事案件在公安機關偵查過程中,抓獲犯罪嫌疑人後,為保障刑事訴訟活動順利進行,首先會對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取保候審或者刑事拘留等,如果採取了刑事拘留,絕大部分會提請檢察院批准後逮捕,繼續偵查案件,待案件偵查終結後,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 刑事案件中,當事人被刑事拘留,檢察院不批准逮捕意味著什麼?
    如果你被刑事拘留後,檢察院卻沒有批准逮捕,意味著你可能要被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取保較常見)。之後你可能就沒啥事了,取保到期後案件撤銷(也可能直接起訴)。,但最終無法起訴或當事人被判決無罪,那錯案責任就是檢察院承擔,如果檢察院在審查批捕時會比較謹慎,發現了案件的問題,不批捕,公安機關就必須解除刑事拘留措施,換成取保候審或監事居住,期滿後撤銷案件。
  • 刑事案件審理流程和審理期限的具體規定
    刑事案件經過公安機關的偵查再到檢察院審查起訴然後就是到法院進行審理。那麼刑事案件到法院審理都會經歷哪些程序呢?今天我們就以刑事一審案件為例來說說刑事審判那些事。首先對於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法院都應當審理。
  • 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範法院審理檢察院抗訴案件
    為規範人民法院審理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刑事抗訴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有關規定,結合審判工作實際,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刑事抗訴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該《規定》已於
  • 刑事案件的流程是怎樣的?
    一般而言,刑事案件將經歷三個階段:公安偵查階段、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法院審理階段。◉公安偵查階段:一般情況下最長為逮捕前37天+羈押調查兩個月(案件複雜的,偵查羈押期限可延長1個月,如果有重大的複雜性情節或可能判處十年徒刑以上,且期滿不能偵查終結的,可以再延長一次,每次延長兩個月。
  • 海歸博士創業被舉報涉罪案續:檢方撤訴後再將案件退回補偵
    兩年後,濰坊市高新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孫夕慶犯虛開增值稅發票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半。孫夕慶不服判決,提出上訴,同時檢察院也提出抗訴。濰坊市中院審理後認為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不當,訴訟程序違法」,將案件發回重審。法院裁定書。
  • 死刑案件可以在縣法院開庭嗎?刑事案件一審應在哪開庭?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1條規定,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一)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經查閱相關報導,本案是由常德中院審判,借用漢壽縣法院庭進行庭審。在之前,有基層法院借用中院場地開庭而引發質疑。
  • 刑事案件的基本流程
    刑事案件分為偵查、審查起訴和審判三個階段,分別由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負責。三家互相獨立行使職權,互相協助同時也互相監督。監察委對公職人員的職務犯罪行為進行調查,這個不同於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咱也不清楚、咱也不敢問。
  • 法院退回公安局補充偵查的次數限制有多少?
    法院退回公安局補充偵查的次數限制有二次,畢竟有關環節的操作是需要行政部門的人員來操作,時間上的消耗以及具體的操作重複性會有不少的浪費,因此國家的有關部門對於此類問題有著次數上的限定,加快事情的處理。一、法院退回公安局補充偵查的次數限制有多少?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
  • 海歸博士創業遭舉報涉罪 案件被退回公安補充偵查
    兩年後,濰坊市高新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孫夕慶犯虛開增值稅發票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半。孫夕慶不服判決,提出上訴,同時檢察院也提出抗訴。濰坊市中院審理後認為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不當,訴訟程序違法」,將案件發回重審。法院裁定書。
  • 刑事案件法院受理時間竟這麼久?
    法維刑辯團隊接待的當事人中,很多人並不知道刑事案件在法院受理期限是多長,被告人是否有罪?是否被判處刑罰的案件?那麼刑事案件中,案件在法院的受理期限究竟多長呢?一、刑事案件法院審理期限分為三個階段,公安機關階段、檢察院階段、法院階段。
  • 無受審能力不影響刑事案件受理
    陶維俊  當犯罪嫌疑人在刑事羈押期間因精神疾病而表現出無受審能力時,審查起訴期滿後,提起公訴時,法院應否受理,實踐中有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無受審能力不是刑事訴訟程序中斷的法定事由。筆者比較贊同前者觀點,理由如下:  受審能力並不是法院不予受理的法定事由,只能是被告人特定時期接受刑事審判的能力。受審能力是指被告人能否理解自己在刑事訴訟活動中的地位、權利,能否理解訴訟過程的含義,並充分行使訴訟權利的能力。因此,受審能力是被告人在特定時期接受審判的能力,由於它可能會恢復,而恢復後又必須接受審判,所以說它不能成為逃避法律處罰的手段。
  • 刑事案件到了檢察院會怎樣,哪些情形下檢察院會作出不起訴決定?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刑事案件最開始是由公安機關進行偵查,公安機關偵查完畢後認為要負刑事責任的會把案子移送到檢察院審查起訴,是所有案子都會被檢察院提起公訴嗎?哪些情形檢察院可以不起訴?跟著本文一起看看吧。刑事案件分為公訴案件和自訴案件,自訴案件是受害人自己向法院提起的訴訟。
  • 善林、唐小僧案被檢察院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意味著什麼?
    作者:曾傑,金融犯罪辯護律師,廣強律師事務所非法集資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秘書長摘要:檢察院退回補充偵查,是刑事訴訟程序中很常見的情形,而且,檢察院可以兩次退回補充偵查,偵查的內容一般是與案件事實與證據相關的
  • 刑事案件,二審不開庭會不會對當事人不利?
    肖文彬:詐騙犯罪案件辯護律師、廣強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暨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專注於詐騙類犯罪辯護十餘年)為了糾正當事人及委託人對二審不開庭審理的誤解,首先,律師需告知當事人,除了必須要開庭的一審判死刑、檢察院抗訴案件外,實務中有80%以上的二審案件是不開庭審理的。
  • 刑事案件一般多久可以開庭、宣判?
    廣東廣強律師事務所 金翰明刑事案件分為三個階段:偵查階段(公安)、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審判階段(法院)。而我們說的多久開庭,通常指的是一審開庭時間的問題。刑事案件多久可以開庭,取決於案件在公安機關、檢察院「滯留」的時間,以及到法院後,法院多久會通知開庭。
  • 什麼是延期審理,哪些情況下法院會延期審理刑事案件?
    也就是說,第一審階段,法院必須在法庭上聽取檢察機關和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意見,組織控辯雙方出示證據,當庭就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證明力等問題進行討論,並組織控辯雙方在法庭上就案件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論。在確定了開庭審理案件的時間後,法院應當將開庭時間提前通知給需要參加庭審的人員,包括提起公訴的檢察機關以及被告人的辯護人。
  • 刑事案件家屬對當事人進行取保候審的注意事項
    筆者認為有利於解決讀者所遇到的問題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基於這樣的原則,筆者根據自己的執業經驗,分享一點關於刑事案件中對當事人進行取保候審的注意事項。關於取保候審制度的各種規定、制度沿革等已經有諸多大家對此進行過說明,筆者這兒就不再贅述。僅就刑事取保候審實際操作中的問題及注意事項進行說明。一、什麼時候可以取保候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