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借錢的人,能張口向你借錢的一般都是親朋好友。不借吧,又抹不開臉;借吧,到時候又怕收不回欠款,因此處於兩難境地。
鑑於這種情況,農村老人悟出了一句俗語:「借小不借大,借近不借遠,借短不借奢」,什麼意思呢?
「借小不借大」的意思是說:親朋好友向你張口借錢也不容易,如果確有困難能幫則幫。
假如你實在不願往外借錢,又抹不開臉一口拒絕,這時可以把話說得委婉一些。
比如對方要借5萬,這是你要表現出一種愛莫能助的樣子,說:「實在不好意思,近來手頭有點緊,眼下只有兩萬塊錢,你看能行嗎?」
對方也不會說什麼,能借到也就不錯了。這就是「借小不借大」的意思。
這樣既沒有駁了親朋好友的面子,又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借出去了一點小錢。日後親朋好友還錢也好,不還錢也好都無足輕重。這也是往外借錢的一種辦法。
「借近不借遠」的意思有兩層,其一就是借給和自己關係近的親朋好友,也就是說對借錢的人要權衡一下,要分親疏遠近,不能隨便亂借。
其二就是借給自己的近鄰,有句話叫做「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比如自己家中有什麼情況,隔著門就能喊來鄰居,在遠方居住的親戚就沒這樣方便。還有一句話叫做「寧腦遠親不腦近鄰」,也就是說不能得罪近鄰。基於這種想法,能借給近鄰也不借給遠親。
「借短不借奢」的意思是:過日子都有手頭緊的時候,即「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當人遇到難處向你借錢時,能幫則幫。但千萬不要幫那些平時奢侈消費敗光家產的人。
這些人把自己的錢霍霍完了,現在開始霍霍你,早知現在何必當初?
綜上所述,借錢和拒絕借錢裡面有許多學問,運用好能鞏固親朋好友之間的關係,運用不好可能反目成仇。甚至會淪為「借錢的是大爺,討帳的是孫子」的地步。
文/秉燭讀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