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羅馬在黑暗的中世紀能保留下來許多古羅馬遺址?

2020-12-18 六舍魚哥

首先是因為羅馬度過了中世紀最好的時光。自從三世紀的危機以來,羅馬已經從一個擁有150萬人口的大都市變成了只有大約3萬人的城市(人口有時甚至比3萬人更少)。市中心也從中心的古羅馬廣場周圍轉移到了臺伯河對岸的梵蒂岡地區。羅馬進入六十世紀的時候,人口為100,000人,但是到了570年,由於戰爭、圍困和饑荒,羅馬人口已經下降到了30,000人。

直到最近一段時間,羅馬的人口數量仍然很少:在中世紀的後半段羅馬人口開始有所增長之後,羅馬教皇與阿維尼翁(Avignone)教皇之間的衝突使人口再次下降約一萬人。到了十七世紀,羅馬的人口約為12萬,牧民會將他們的牛群帶到古羅馬廣場或體育館內的牧場。1871年,薩瓦省(Savoia)將羅馬選為義大利的首都,而此時羅馬的人口僅為21.2萬,到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羅馬的人口也沒有超過100萬。

值得一提的是,在羅馬以及在義大利其他大多數城市中,羅馬廢墟並沒有被摧毀,而是被從中抽取了石頭和建築材料來建造新的房屋。如果您看體育館的任何照片,您會發現它看起來是歪斜的,因為其外牆的整個部分都被拆除了(畢竟它們已經成型並很方便使用了!)。這是在整個義大利乃至整個歐洲發生的事情,在盧卡(Lucca)尤為明顯,廣場安菲塔特羅廣場(Anfiteatro)周圍的建築物剝去了羅馬的兩棲劇院,留下了一個與被毀的兩棲劇院完全相同的形狀和大小的空白空間。

米蘭的羅馬馬戲團仍然只有少數元素可見,其餘的已被用作其他建築物的地基或被拆除以重新使用其石頭。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米蘭,那裡的大部分羅馬建築都被吞噬了。米蘭近一個世紀以來一直是古羅馬的首都,並且在古代後期,它已經發展成為比羅馬大得多的城市。伴隨著米蘭在其歷史上經歷的入侵、破壞和重建的循環,導致了大部分羅馬建築被抽出建築材料去建造其他新建築。

羅馬的聖瑪麗亞教堂的左門顯示出大量重複使用的羅馬石。

但是,由於羅馬是一個更大的城市,擁有更大的羅馬建築,並且在十九世紀中葉之前的大部分歷史中,其規模都比米蘭小得多,儘管重新使用了許多古老的石頭和建築 ,無法將它們全部(或幾乎全部)消耗掉,並留有大量的古蹟供探索,最後在文藝復興時期重新發現,然後在19世紀和20世紀再次作為旅遊景點重新發現。

相關焦點

  • 義大利首都羅馬之旅,古羅馬廣場,在廢墟中感受羅馬的輝煌!
    如今的羅馬也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儘管古建築繁多,但是大部分保留的都非常完整,鑲嵌於這個大都市之中。但是,有一處古建築特別的特殊了,那就是古羅馬廣場,為什麼說比較特殊呢?是因為這裡看起來就是一片廢墟,儘管保留的不是特別完整,但是它依然處在市中心的位置,為什麼在市中心會有這麼大一片廢墟被保留下來呢?
  • 閱讀中世紀風格的時裝語境
    中世紀是歐洲歷史上一個黑暗混亂的時代,然而也是時裝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時代,即便是今天,中世紀服裝文化仍然是啟迪設計師們的寶貴靈感。從Jean Paul Gaultier的「The Madonnas」(聖母們)到Chanel的「Paris-Byzantine」(巴黎-拜佔庭)系列,以及時常出現在時裝秀場上的十字架元素,有太多的中世紀風格和靈感被運用到了設計中。本季,我們依然能在許多品牌的秀場上發現來自中世紀的迴響。
  • 走馬觀花古羅馬:邂逅古羅馬鬥獸場與古城遺址
    走馬觀花古羅馬 邂逅古羅馬鬥獸場與古城遺址羅馬鬥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鬥場、科洛西姆競技場。
  • 語言學歷史回顧上|古希臘、古羅馬與中世紀語法
    希望本小白能和大家一起進步鴨!爭取早日走上語言學的不歸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王口頭禪是不是太多~~)。話不多說,乾貨獻上!為什麼能用單一的數學來描述它們?02古希臘時期的語言研究對語言學的研究同樣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
  • 羅馬英國的巖鹽之路:一道美麗的水上風景線
    羅馬英國:55BC-410AD期間的英國是羅馬統治英國的時期。英國北部的哈德良長城就是羅馬英國時期羅馬人在英國北部建的防禦工程,是羅馬時期留在英國的最著名的羅馬遺址。此外在英國還有很多地方留下了那個時期的老城。巴斯Bath就是眾所周知的一座魅力十足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城市。
  • 暴走義大利,古羅馬太壯觀啦計劃下去旅遊
    儘管名氣很大,但他生活在帝國晚期,經濟衰退,藝術和工藝水平也不及帝國盛期,所以凱旋門上的精美浮雕,有很大一部分是從更早的古羅馬建築上「摳」下來的。繞過君士坦丁凱旋門,沿一道緩坡向上,穿過坡道盡端的提圖斯凱旋門,就進入了古羅馬廣場。
  • 羅馬在建築上很優秀,凱旋門是羅馬人獨創,或說是義大利人的創意
    羅馬在建築上很優秀,凱旋門是羅馬人獨創,或說是義大利人的創意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古羅馬的藝術。大家一定都知道吧,古羅馬的建築藝術非常的出彩,從遺留下來的遺址中也能看出,其中的匠心。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內容吧!
  • 為什麼說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
    想學習魅力型的領導人就讀凱撒;想學制度建設就讀奧古斯都;想學組織變革就讀羅馬軍團······無論是經商者、從政者,還是學者、軍事家等,都能從羅馬人的發家史中獲取專屬你自己的成功啟示錄。那麼,在漫漫時光的衝刷之下,那些被歲月所隱藏的真實的古羅馬,又都留存在哪裡呢?
  • 歐洲的中世紀時期稱為黑暗時代,除了傳教士整個歐洲基本都是文盲
    在中世紀的歐洲,名義上是王權和教權分治,實際上教會幾乎掌控歐洲的一切。從公元5世紀到公元15世紀,這一段時期被稱為歐洲的黑暗時代。為什麼這麼講,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一、無知和迷信的時代在中世紀的歐洲,教會用聖經教義禁錮人民的思想。
  • 天津日報:古羅馬的文明傳承——千年明珠「新羅馬」君士坦丁堡
    近日,在天津博物館展出的高端展覽——「永恆之城——古羅馬的輝煌」引起了天津市民的普遍關注,匯聚來自羅馬鬥獸場、帕拉蒂諾博物館、黃金宮殿、羅馬國家博物館之戴克里先浴場等7家義大利知名博物館的200多件珍貴文物,向觀眾展示了羅馬帝國巔峰時期輝煌的文化與藝術成就。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古羅馬的文明傳承——千年明珠「新羅馬」君士坦丁堡》這一主題,重溫羅馬文明的輝煌。
  •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沒有古希臘古羅馬
    很多人不禁要問,作為現代歐洲文明先驅的古希臘,古羅馬為什麼沒有上榜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看看四大文明古國是怎麼來的?追根溯源。四大文明古國這一提法可能還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四大文明古國最早出現在梁啓超於1900年寫的20世紀太平洋歌種,他認為地球上古文明祖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事業,小亞細亞就是教科書上所說的古巴比倫。
  • 傳說中「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羅馬競技場西面的帕拉丁山,一條古羅馬大道穿過凱旋門,山坡下就是曾經不可一世的古羅馬城遺址廣場。在參觀完羅馬競技場後,古城遺址廣場是必去的公園。羅馬帝國經過多年的徵戰和掠奪,建造了許多氣勢恢宏的經典建築,到公元前6世紀,古羅馬廣場便成為了羅馬共和國人民生活的中心,成就了「條條大路通羅馬」。儘管歷經風雨洗禮,在殘缺破敗的廢墟上,我們還是能依稀找到當年繁榮強大的歷史脈絡。
  • 中外歷史通覽:古羅馬建築與雕刻,羅馬大鬥獸場,泰特斯凱旋門
    古羅馬人在公元前226年統一義大利半島之後,便與古希臘文化有了正式的接觸,而古羅馬人在藝術上向古希臘人學得最多的就是建築。古羅馬建築的一個特點,就是建築物帶有穹頂。這一方面得自古代伊特拉斯坎人的拱洞建築的啟示,一方面也是因為古羅馬人有一種全新的建築材料,即用火山灰加砂石和水拌成的「混凝土」。古羅馬建築的龐大穹頂,就是用這種「混凝土」灌進模子而建成的。
  • 黑暗的中世紀,為何誕生了大學?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為什麼大學既沒有出現在學術繁榮的古希臘,也沒有出現在文教昌盛的中國,而是出現在中世紀的歐洲?從古希臘的柏拉圖學園、繆斯宮到我國古代的太學、稷下學宮,都是追求學問的勝地,為什麼博洛尼亞大學會被視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所大學?它有何獨特之處呢? 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大學是什麼?大學是如何興起的?
  • 古羅馬廣場是完美的,對於歷史愛好者來講,這將是你的不二之選!
    古羅馬廣場是完美的,是古羅馬的公共廣場,從前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場所。雖然遺蹟未能完整的保留整體建築物,但從剩餘的遺址,就像走進時光隧道一樣,進入古羅馬的世界,感受從前龐大的規模,相當有歷史價值。有一個聯票是去羅馬競技場和(連接)帕拉丁山,它們都在同一個區域。儘可能早去,因為它是一個會變熱的地方!票價不貴,12歐元,第二天還能憑票進入羅馬競技場。夏天來玩有很多噴泉,它很有趣,也很適合孩子們跑來跑去探索古羅馬。排隊的時間很長,但這是由於要進行安檢,而且只有2個安檢門可通過。
  • 因水而選|河岸和港口的力量,中世紀歐洲城市選址的主要因素
    關於中世紀西歐城鎮的發源,學者們眾說紛紜,意見各不相同。有:羅馬起源、行會起源、封建領地起源、商業起源等等。關於羅馬起源說,其實的確有理可論。中世紀後來的確有很多城市都是在古羅馬城市遺址上建立的。有些是古羅馬時代教主的所在地,也有是古羅馬的原住地。城堡也是中世紀城市建立的重要元素。這些城堡的主人,建造之時還建立城牆去保護,這樣就讓手工業者和商人有了聚集地。這也是後來演變為城市的一個基礎。
  • 《古羅馬的日常生活》——帶你走進2000年前古羅馬的普通人生活
    羅馬就是這樣一個存在,從埃涅阿斯的傳奇中走來,誕生在黑暗時代,本同一座破敗的漁村一樣渺小,但卻憑藉著羅馬人務實、勤儉、進取、團結、永不言敗的精神一步一步的擴張,再擴張,直到把整個地中海囊括其中,化作了整個古典世界。毋容置疑,古羅馬對我們而言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魔力。古羅馬的生活是什麼光景?
  • 帝國文明——古羅馬時期高等教育的場所
    帝國文明——古羅馬時期高等教育的場所引語歐洲近、現代教育主要淵源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教育理論和實踐,而古羅馬教育的形成與發展在極大程度上又是建立在吸收和發展古希臘教育成果基礎之上的。希臘學園在羅馬帝國君主制時代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伴隨羅馬國家教育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學園發展也進入盛期。
  • 英國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最著名景點卻是古羅馬建築?
    在巴斯眾多的歷史遺蹟中,既不是有著「西方明燈」的巴斯修道院,也不是氣勢恢宏、典雅壯觀的圓形廣場和皇家新月樓等,而是修建於羅馬帝國時期的羅馬浴場博物館才是遊客們慕名而來的地方。巴斯是個溫泉城市,溫泉浴是巴斯民眾的一個生活習俗。大家都知道,古羅馬是把沐浴作為國家文化來進行推廣的,一是出於清潔的需要,更是出於社交的需要。
  • 羅馬、伊斯坦堡、雅典,哪座城市才是歐洲第一古都?現在告訴你
    雅典神廟遺址最負盛名的是羅馬。羅馬的建城史要晚於古希臘的雅典,據說是古希臘的城邦國家特洛伊的後人所建,羅馬人興起以後,建立起長期的世界霸權羅馬帝國,羅馬也因此而聞名遐邇「條條大路通羅馬」是人們對羅馬的讚美,羅馬帝國時期羅馬是西方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