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儀式鏈視野下英語類app的發展路徑探究

2020-12-11 人民網傳媒

摘要:微信朋友圈中流利閱讀「刷屏式打卡」現象是一種強勢營銷影響下的「病毒式」傳播,當枯燥的英語學習被賦予社交與儀式的含義時,一場基於英語學習的在場互動儀式開始累計情感能量。本文通過文獻分析法,用互動儀式鏈模型剖析流利閱讀刷屏朋友圈背後的互動儀式,提出英語 app在產品設計時應遵循的原則:建立虛擬社群實現「虛擬共在」、設立學習目標與獎勵刺激共同關注、創新情懷活動來增加情感能量以及讓「神聖物」促進互動儀式鏈的循環。

關鍵詞:流利閱讀;英語app;互動儀式鏈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8-0000-04

一、引言

知識付費時代的到來為優質知識的獲取增設了付費門檻,也提高了信息獲取效率。針對於專門化知識的生產與消費行為,開始在網際網路空間內完成以知識資本向經濟資本的轉移。垂直化成為知識付費領域一大趨勢。綜合型、規模化的知識付費新玩家將減少,「小而美」的垂直知識付費平臺仍有較大發展空間[1]。作為英語學習類app的垂直付費領域,「英語流利說」憑藉著「流利閱讀」這一精讀欄目成功超越扇貝英語、百詞斬等產品一舉成為線上英語學習行業的新霸主。流利閱讀「病毒式」傳播的內核體現著互動儀式鏈的作用。儀式互動鏈在流利閱讀的使用中如何體現?如何利用儀式互動鏈條讓受眾與產品之間形成「儀式」互動?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二、概念綜述

(一)互動儀式鏈

互動儀式鏈是由蘭德爾?柯林斯提出的。這一概念是基於社會學、人類學界對「儀式」的研究不斷深入而逐漸形成的。柯林斯從微觀社會視野與情境角度出發,在涂爾幹學派的儀式理論、戈夫曼的功能主義儀式論基礎之上,關注了兩人或兩人以上的儀式場景, 提供了個體動機從一個情境到另一個情境變化的理論。

互動儀式的核心是一個過程,在該過程中參與者發展出共同的關注焦點,並彼此相應感受到對方身體的微觀節奏與情感[2]。儀式是通過多種要素的組合建構起來的,它們形成了不同的強度,產生了團結、符號體系和個人情感能量等儀式結果[2]。柯林斯認為,儀式互動鏈產生的四要素是:身體共在、設置阻隔、共同關注與情感連結;其中,關鍵的過程在於參與者情感與共同焦點的相互連帶,它們產生了共享的情感或認知體驗。這樣參與者會產生群體團結、道德感、代表群體符號以及個人情感能量等「神聖物」。只有這四個要素彼此結合,並產生「神聖物」,互動儀式鏈才會生效。

近幾年,國內關於互動儀式鏈的研究可分為兩方面,其一,研究儀式互動鏈理論本身的源起與發展。其二,關注互動儀式理論在網際網路環境下「儀式化社交」的應用,利用該理論解釋新現象,例如轉發錦鯉、網絡直播、微信朋友圈點讚等。本文根據互動儀式模型鏈探尋流利閱讀產品中,用戶與用戶、用戶與產品間的儀式話互動關係,摸索出一條適用於教育類app與受眾間良性對話之路。

(二)英語類app發展現狀

教育類app是指運行於移動智能終端的,能夠幫助學習者學習的應用程式[3]。英語類app屬於教育類 app的分支。隨著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傳統英語培訓機構在網際網路浪潮中或主動或被動地擁抱新技術新工具,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教育方式[4]。知識付費時代,早年間主要通過售賣教材與周邊產品的英語類app開始轉向內容售賣,扭轉了之前資本轉化率極低的頹勢,英語類app蓬勃發展。研究指出英語類app彌補了紙質學習的不足,更加靈活與碎片化,但質量良莠不齊、商業氣息濃厚、單詞學習相似度高的缺點開始顯現[5]。

在對英語類app的發展路徑探究的眾多研究成果中,絕大部分將焦點放置於英語app本身的技術與內容設置上,缺乏用戶視角的思考,本文將從產品與受眾之間的互動關係來探索英語 app的發展路徑。

(三)流利閱讀

流利閱讀是英語流利說旗下的一個欄目。也是最近炙手可熱的一款英語app。該應用以每日精讀一篇英語外刊為賣點,配有背景知識、文章詳解、文章錄音以及知識卡片等內容,為受眾提供全方位的閱讀服務。購買產品的受眾可加入「微信學習群」,每個學習群都配有一個班主任,為受眾答疑解惑。首次購買的受眾,連續打卡到朋友圈80天,還可全額返學費,這成為流利閱讀「制霸」微信朋友圈的關鍵。流利閱讀改變了以往英語類 app的經營模式,其創新的產品服務模式對其他英語類app具有普遍的示範作用。

三、「流利閱讀」的互動儀式鏈分析

(一)「虛擬在場」與「設置阻隔」

「親身在場是必要的嗎?」這是柯林斯對互動儀式鏈因素之一「在場」進行論述之前提出的疑問。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我們擁有實時與遠距離的傳播手段,關於親身在場是否必要的思考更具時代意義。

柯林斯在對體育事件、葬禮、選舉及禮拜等儀式事件的遠程參與進行分析時發現,親身在場對人際交流的強度會產生影響。但就遠程參與來說,大規模相對正式的儀式相比小規模的「自然儀式」而言,遠程的效果會更好一些。這是因為大規模儀式可運用先前IR鏈(互動儀式鏈)所建立起來的符號[2]。流利閱讀高舉「打卡返現」與「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兩面大旗,利用「正式儀式」將受眾匯集於微信學習群,微信好友群提供一種情境,處於不同地域的受眾進入微信學習群,通過虛擬的微信帳號與身份實現虛擬的遠程在場。

遠距離的交流有讓人屬於更大群體的感覺。但這隻有在個人間接性地在與擁有共同崇拜符號的其他成員接觸時才有效[2]。流利閱讀在微信朋友圈中的「刷屏式」打卡現象,是實現這種少數成員接觸的機制。朋友圈又稱「熟人圈」,受眾之間相互熟識的線下「強關係」在微信朋友圈內轉化為「線上關係」在朋友圈內實現「強化聚集」。

受眾在微信學習群與微信朋友圈的兩次「虛擬在場」形成流利閱讀互動儀式鏈產生的先決條件。再加上只有購買閱讀計劃才能夠加入群組,該過程所形成的「天然屏蔽」形成了「對局外人設置屏蔽,參與者知道誰參與在內,而誰被排除在外」的效果[2]。

(二)共同焦點

共同焦點是形成共享符號與團結情緒的關鍵。當人群作為觀眾因某項活動而形成關注的焦點時,某種較高程度的團結才有可能出現。當有關注焦點的人群,作為主動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的旁觀者時,會逐漸發展出群體興奮[2]。

流利閱讀強勢營銷策略「打卡80天返學費」的巨大號召力讓受眾聚集在微信學習群和朋友圈,無論是出於功利性訴求打卡還是希望提高英語水平,整個學習社群內的目標一致性、交流內容類似性與「戲劇性」以及彼此親身活動參與感會讓這個群體展現出很強的集體興奮。

(責編:陳原原(實習)、宋心蕊)

相關焦點

  • 互動儀式理論的發展——讀《互動儀式鏈》
    「 內容提要:互動儀式鏈是社會學家柯林斯延續古典社會學家涂爾幹關於儀式的研究,並借用戈夫曼的「互動儀式」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涂爾幹主要關注的是宗教儀式,戈夫曼將對儀式的研究普及至日常生活中。柯林斯在二者的基礎上認為,互動儀式是際遇者由資本和情感交換而進行的日常程序化活動,而鏈是將研究的視角又從微觀指向宏觀,是指不同互動儀式下的結果。目前針對網際網路上的社交媒體互動往往用該理論進行解讀,因而該書很值得重讀。
  • 互動儀式鏈視角下的網絡亞文化
    ②在筆者看來,所謂的亞文化,是一種與當今社會主流文化相抗衡甚至背離的、屬於少數人的文化,它依然存在於主流文化的影響下,是社會某部分人所奉行的特有觀念和生活方式。而網絡亞文化,則是在網際網路崛起的背景下產生、發展、興盛的次生文化。進入21世紀,科技的不斷革新為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網際網路的出現無形中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觀念以及價值取向,也催生了網絡亞文化族群。
  • 基於互動儀式鏈理論的粉絲文化傳播機制研究
    隨著互聯技術的飛速發展,粉絲群體傳播在社會化網絡中擁有強大的傳播力。學界針對粉絲現象的研究多是從粉絲群體的歷史沿革、特徵、經濟等表層方面的分析,未能從理論角度對粉絲文化傳播的內在機制進行深入的探究。
  • 四川嫘祖實驗中學:「導學案下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探究
    初中英語「導學案下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探究·開題報告問題提出(研究背景)在我國雖然課程改革已進行好多年了,但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等互功的學習方法在教學實踐中還是沒有得到有效實施課題界定「導學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是指圍繞學生的英語學習任務,以對話交流和任務探究為基本模式,引導學生在主動嘗試和積極合作互動中(成立學習合作小組)能有效增強認知體驗,建立在問題導學模式下的多方互動交流,能有效破解學生學習缺少活力和淺合作問題。
  • 美澳教育集團與快樂英鏈籤約儀式成功舉辦!
    籤約儀式2019年5月17日,河南家師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快樂英鏈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強強聯手,舉行籤約儀式。「河南家師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面向全教育行業的信息化服務平臺,專注教育服務產業創新,為全國教培機構提供優質服務,其中包括智慧教室、互動雲視課堂、遠程定製化學習等解決方案。2.
  • 線上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整合式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學生掌握科學健康防護常識,培養了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2)浸潤式閱讀 開展「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讀書漂流」閱讀節活動。學生根據閱讀水平選取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書籍,每天堅持10-15分鐘固定讀書,以「讀書推薦語」等方式為開學班級圖書角推薦經典圖書。
  • 互動儀式理論視角下的校園文化表情包研究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學生在備考面對沉重學業時,產生了共同的情感,並且在這種情感的共鳴下,和周圍的學生互通互動,形成了情感共同體。  [4] 在校園表情包的互動過程中,人們通過互動加深了彼此之間聯繫的情感,並且這一活動不是短期的、暫時的。新的表情包不斷地被創造,並且源源不斷的傳送給更多的人,這一情感互動的過程是長遠且不斷發展的。
  • 區塊鏈嵌入社會治理路徑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需要科技支撐,在眾多科技中,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戰略性和前沿性技術,或可為基層社會治理路徑創新帶來契機。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上強調,要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區塊鏈技術的多重特性與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數位化、再組織化等發展目標具有高度的嵌入性和擬合度。
  • 南陽白河大數據產業園第二批入駐項目籤約儀式暨「區塊鏈與大數據...
    9月5日下午,南陽白河大數據產業園第二批入駐項目籤約儀式暨「區塊鏈與大數據技術應用」論壇在宛城區舉行。籤約儀式上,精華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鄭州量子偉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南陽淘花源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等多家網際網路企業正式籤約入駐白河大數據產業園,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既體現了市、區政府重磅打造新興產業的成果,更展現了宛城區發展數字經濟的決心!
  • 「斑馬AI」的前世今生:從發展路徑看產品啟示
    而斑馬所在啟蒙領域,當時還處於發展較早期。2017年較知名的幾例融資,主要為軟硬體結合的智能早教機類產品。工具型產品可以說還相對處於藍海。注重內容質量,自建內容團隊或引進高質量繪本,雖然起步可能不一定快,但有利於累積勢能,對產品的長期發展更有利。2018年:新增英語體系課,首次嘗試AI互動課。2018年1月,V1.7.0的發布標誌著斑馬英語終於開始「收費」。APP中增加了L1(2~4歲)、L2(4~6歲)級別的英語體系課。
  • 一文揭秘英語啟蒙APP類輕課的含水量
    直播課和APP類輕課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互動方式有差異。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輕課」和「直播課」。app輕課指的是:以課堂形式進行教學,上課期間沒有直播老師,而主要依靠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內容呈現的一種課程。其課程內容形式包括錄播視頻、觸屏、音效和視覺元素等。
  • AI互動課程,在英語啟蒙教育APP中有發展前景嗎?
    技術支持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網絡直播的發展、AI智能技術的興起創新了在線教育的形式,可以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在線教育缺乏互動和缺乏監管的弊端。二、產品選擇現在市場上的在線啟蒙教育產品,有針對教育機構的2B產品,也有更多2C的產品,從性質上具體可劃分為平臺類、內容類、工具類,從教育內容上劃分有語言啟蒙類,(這類APP以英語教育為主)也有故事閱讀類,還有數學編程、思維啟蒙類,本文選擇英語啟蒙類的主流APP來分析。
  • 疫情下To B類企業的發展路徑是什麼呢?
    今天簡單談談,在疫情的影響下,To B類企業會走向怎麼樣的一個發展路徑?首先先說一個基礎數據:目前「BAT」+「字節跳動」,在To B領域裡面的「股權投資」等在內的布局,已經遠遠超過了對To C類企業的對等重要程度。
  • 媽祖光影互動旋風席捲全球,玉成新創打造文創新視野
    原標題:媽祖光影互動旋風席捲全球,玉成新創打造文創新視野媽祖光影互動旋風席捲全球,玉成新創打造文創新視野由玉成新創中心特別製作「媽祖光影」科技互動展於本(二)月16日正式開幕,此次光影媽祖活動,特別邀請臺灣大甲鎮瀾宮媽祖自開臺來首次北巡遶境祈福。
  • 艾未思維英語讓孩子擁有全球視野、批判性思維、學業精神
    在艾未思維英語看來,英語是一門工具,跨學科融合與人文藝術精神的培養應當緊密結合,培養全人,知識、思維、精神,三位一體。因此,艾未思維英語的品牌願景是,在幫助中國兒童掌握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打開他們的全球視野,塑造學業精神,發展面向未來的能力與素質,培養具有跨文化溝通能力與批判性思維的創新一代。
  • 品課英語——培養孩子以英語作為工具,探究世界的能力!
    Pinker English品課英語誕生於全新的教育OMO時代,是多年的教研成果和時下教育環境的共同產物。
  • 遊海燕|主題意義探究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
    筆者在分析教材與學情的基礎上,以教材語篇的內容和主題為中軸,結合即將到來的元旦,設計舉辦一場班級英語晚會的真實活動,將英語課堂學習與真實生活聯結起來,圍繞如何舉辦班級英語晚會去整合學習內容,開展相應的學習活動,將知識、技能等語言學習目標的達成整合在同一主題的意義探究與實踐體驗中,實現語言能力與非語言認知能力的融合發展。
  • 全網最全的59個區塊鏈挖礦APP,新手們接著!
    挖礦是區塊鏈的一個經典術語。它起源於支持比特幣穩定運行的區塊鏈系統中的共識機制。在區塊鏈系統中,所有的參與者都在爭奪10分鐘只有一次的記帳權,而這個爭奪記帳權的過程就被稱為挖礦,如果爭奪到那唯一的記帳權,那就說明挖到礦了。
  • ...深圳市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路徑暨成果觀摩活動」後記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實習生 陳思琦 通訊員 陳璇)12月8日下午,「深圳市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路徑暨成果觀摩活動」在南山區華僑城中學演藝中心圓滿舉行。南山英語教學在創建世界一流教育的目標引領下,走出了一條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文化品格、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等英語核心素養的康莊大道。南山區教育局副局長、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總校長夏育華在致辭中為南山英語教育人點讚,同時也殷切希望南山英語教師們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要用「大格局」觀來理解學科核心素養下的育人目標。
  • 「人因工程與認知科學視野下的新文科研究」高端論壇在京舉行
    光明網訊 11月21日,以「聚焦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融合,探討交叉學科視野下的新文科」為主題的「人因工程與認知科學視野下的新文科研究」高端論壇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