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來講講誰呢? 」
前不久,2017年歐洲電影獎公布名單。
朱莉·德爾佩 (Julie Delpy) 榮獲 「歐洲電影世界成就獎」 ,這個獎項旨在表彰她「在銀幕上以及幕後,豐富而又多彩的電影創作生涯」。
雖然女神的臉上多了幾分滄桑,但她仍舊像在《愛在》三部曲裡一樣光彩照人。
遙想22年前, 《愛在黎明破曉前》 上映時,飾演女主 Céline 的朱莉·德爾佩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
《愛在》系列中, Céline 渾身上下都散發著獨特魅力——慵懶隨性的金髮,靈氣逼人的雙眸,純真甜美的微笑,滔滔不絕的自我表達。
而戲外的朱莉·德爾佩,同樣也幽默風趣,熱愛藝術,是個典型的文藝青年。
昨天,12月21日,正好是她的生日。趁著女神剛滿48歲生日之際,夏BB就來聊一聊她的文藝人生,帶你一起走近真實的朱莉·德爾佩。
▲ 《壞血》
▲ 《能人法貝爾》
1993年,這顆新星被波蘭導演 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相中,出演了影史留名的 《藍白紅三部曲》 。
朱莉·德爾佩在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裡飾演女主多米妮克,白氣瀰漫的婚禮上,導演捕捉到了她最美麗的時刻。
憑藉基耶斯洛夫斯基在世界影壇的名聲,朱莉·德爾佩也漸漸為全世界所知。
但這僅僅是她演藝事業的一個開始。
1995年,朱莉·德爾佩遇到了導演 理察·林克萊特 ,出演了《愛在黎明破曉前》。
導演林克萊特用靈動的臺詞、簡單的動作設計,捕捉到了那種飄忽不定的曖昧感覺。伊桑·霍克和朱莉·德爾佩漫步巴黎,眼神中閃爍著愛情的光芒,「談」了一天的戀愛。
很快地,這部愛情電影成為了全世界文青們的心頭愛。
憑藉這個角色,朱莉·德爾佩開始享譽世界,還在當年被美國《人物》雜誌評為全球最漂亮的50位人物之一。
之前參演的電影裡,大多數導演的關注點似乎總放在她柔美與脆弱的氣質上,但 《愛在》 系列裡的朱莉·德爾佩,美得自我又富有生命力。
《愛在》 三部曲暗含了Céline和Jesse的個人成長史,每一部間隔的九年裡,他們二人都發生了不少變化。
比如在第一部裡溫順柔美的 Céline ,到第二部裡成了法國環保組織的成員,性格更自我與強硬,態度鮮明,立場明確。
這也正是導演林克萊特想要展示的一種愛情形式—— 二人勢均力敵,在時間裡共同成長。
所以在一開始物色女主時,林克萊特就想找一個氣場強大的女性,以和男主的氣質相互碰撞。
於是他找到了朱莉·德爾佩。對於他倆的第一次談話,朱莉·德爾佩這樣說道:「我們倆聊了一會兒,然後他 (林克萊特) 很快發現:直接殺死我都比讓我聽話要容易得多。」
很多人有所不知的是,其實 《愛在》 三部曲的劇本有朱莉·德爾佩 (還有男主伊桑·霍克) 的一份功勞,這兩位主角與導演經常在一個房間一起討論,或是通過郵件進行聯繫。
在提及他們寫劇本的過程時,林克萊特提到:由於自己有特別女性化的一面,所以他經常寫 Céline 的臺詞,而性格強勢的朱莉·德爾佩則會承包男主Jesse的大部分臺詞。
朱莉·德爾佩身上這種 不羈的氣質 ,或許源自她父母的薰陶,他們二人都是實驗戲劇 (Experimental Theatre) 演員,賺不到什麼錢。在朱莉·德爾佩八歲前家中都沒有一個浴室,每次洗澡都要去公共浴室。
▲朱莉·德爾佩的父親艾伯特·德爾佩,在女兒的電影裡多次飾演爸爸的角色。你看,他在公共場合跳舞了。
但她的父母似乎從不為生計發愁,行為舉止也十分怪異,在他人看來像是兩個瘋子。朱莉·德爾佩說自己小時候經常要阻攔他們兩個人當眾跳舞。
不過有趣的是,在戲外,伊桑·霍克也曾這樣評價朱莉·德爾佩: 「她就是個瘋子。」
朱莉·德爾佩聽後哈哈大笑,她說自己只是比常人要激烈,當寫劇本或者做其它自己想做的事情時,她會非常堅決和果斷,從不半途而廢,也很難改變自己的觀點。
▲伊桑·霍克和朱莉·德爾佩合拍的 公益片《請不要在影院內講話》,後面的伊桑·霍克一定在想:我不認識這個女瘋子。
或許也是由於這種激烈又乾脆的生活態度,讓她對電影始終抱有一種「瘋狂」的激情。
她參與編寫的《愛在日落黃昏時》和《愛在午夜降臨前》的劇本,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美國編劇協會和美國獨立精神獎等多項最佳劇本獎提名。
在出演《藍白紅三部曲》後,朱莉·德爾佩選擇去紐約大學進修,學習導演文學專業。
她早就躍躍欲試,想嘗試拍一部屬於自己的作品。
在2004年出演《愛在日落黃昏時》時,她開始著手構思自己想要拍的劇本,這個劇本就成了後來2007年的 《巴黎兩日情》 。
《巴黎兩日情》延續了 《愛在》 系列的話嘮模式,講述的依舊是一個美國男人和法國女人的愛情故事。不過這一次,故事在巴黎發生,兩人唾沫橫飛談情說愛。
然而除此以外,也談論了很多文化差異的問題。
▲ 義大利男性慘遭美國男性嘲諷
主角身上無所不在的神經質因子,無時無刻不挑起的黃段子,對生活與時事無情又絮叨的嘲諷,這些特質都讓不少人聯想起大洋彼岸的 伍迪·艾倫 ,難怪會有人稱朱莉·德爾佩為 「法國伍迪·艾倫」 。
之後,她又執導 《女伯爵》《紐約兩日情》《洛洛》 等數部電影。所有電影皆是自編自導自演,均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
▲ 《女伯爵》裡高傲壓抑的朱莉·德爾佩
除了導演、編劇、演員這些身份,朱莉·德爾佩還是一名歌手。
《愛在日落黃昏時》結尾的那首 A Waltz For A Night 便是她的創作,她一邊彈吉他一邊深情歌唱的樣子實在是迷人極了。
同時,她還在2003年發行同名專輯,嗓音空靈,旋律抓人,適合在一個下雨的夜晚靜靜傾聽。
儘管拍的電影並未收穫多大的成就,專輯也沒有什麼銷量,不過朱莉·德爾佩 全能才女 的寶座已經坐穩。
雖然在洛杉磯居住超過十年,但她更像是好萊塢的一個局外人,她所有的電影都是從法國獲取資助。
按她自己的說法來說就是: 「因為法國願意花錢支持獨立電影,並且他們並不害怕女性導演。」
朱莉·德爾佩似乎天生就對好萊塢不感興趣。《愛在黎明破曉前》上映後,幾個好萊塢項目向她伸來橄欖枝,她只接受了其中一部的邀請。
但無聊的拍片令她十分不快,導演也十分刻薄,根本聽不進去他人的意見。她這才意識到,原來好萊塢電影的拍攝過程是如此得僵化與呆板,她自覺無法融入這個體制。
在洛杉磯這樣的城市,每個明星都削尖了腦袋想要擠進成名之路,穿上皮草大衣、塞進敞篷跑車,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朱莉·德爾佩從來就志不在此,她過著簡簡單單的生活,每日靠拍片和寫劇本維持生計。
經紀人曾經建議她每天去健身房鍛鍊,保持一個苗條的身材,這樣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接片機會。
然而她卻嚴詞拒絕,「這實在是太無聊了,我覺得這就是在浪費時間,我又不想成為他人眼中的那種完美女人。 這個世界最美好的地方就在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為什麼要去拍那些反其道的電影呢?」
所以,大家也可以看到,我們的女神朱莉·德爾佩似乎總是洋相百出,手臂和小腿也越發豐滿。
然而,她還是那個說出 「好萊塢不喜歡我,但是我不在乎」 的她,再多贅肉與洋相也無法阻擋我們對她純純的熱愛。
最後,祝我們的繆斯女神朱莉·德爾佩,越老越隨性自我,無所畏懼!
推薦閱讀
張嘉譯:比小鮮肉還拼的「霸屏男神」 年度十佳演員,在恐怖片裡飈起了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