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考第一批的錄取結果出來了,大家都很關心孩子要上的高中怎麼樣,孩子三年後會成長成什麼樣子,高考成績會怎樣。
學校和周圍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力自然不可低估,但決定自己將來的,永遠是學生自己。
今天,我說說今年三個高考成績幾乎相同的學生,他們今年高考都考了570多分,這個成績雖不算太高,但按照2020年陝西省高考的位次來說,還是可以穩上一所211學校的。(2020陝西省高考理科一本錄取線451分)
他們都不算是智力超群的牛娃,高中階段讀的也是不同的學校。
按他們初中時在校成績的高低,我分別用A B C稱呼他們吧。
二
上了超級中學的小A
小A曾經是我的鄰居,我和他們一家比較熟。
這是個從小補課補到大的孩子,以前成績一直比較優異。初二的時候有段時間迷戀遊戲,有過一段晚上用手機打通宵的經歷,沒多久就被他家長發現制止。
他媽媽對他的學習極其關注,平時的作業盯得很緊,籤字這些從來沒有放鬆過。每次考試後分析試卷都是道道題不放過。 他初中成績相對比較穩定,中考後如願考上了某超級中學。
上高中後,他家就搬走了,我對他高中以後的學習情況不太熟。
有次遇到他爸爸,只說孩子在學習上的動力不太夠,還是孩子媽媽在勤跟緊管著。
今年高考成績揭曉,他考了五百七十多分。
三
上了某名校分校的小B
小B的中考成績相對普通,父母是費了些力氣,最後才讓他在西安某名校的分校借讀。
他高中的成績基本是在班級後十名,一直吭哧哼哧地背和學,但是成績長期沒有很大的起色。
學校離家比較遠,他自己發誓要好好學,選擇了住校。
他媽媽說,高中作業又難又多,但他不想放棄。晚上11點宿舍熄燈後,宿舍裡幾個同學就輪流到衛生間的燈下寫作業。
考不好的時候,學習很難的時候,他一個人趴在被窩裡偷偷地哭。
後來的成績慢慢能跟上了,算是有了些起色。
高三的時候,每天熬夜,上課老想睡覺,就自己站到教室後面去上課。
他媽媽說,高中階段他幾乎站了一年。
考前一個多月,他對自己上600分充滿了信心。最終有點可惜,他的高考成績離600分差了二十幾分,不過也還算不錯。
四
上了某二類學校的小C
小C是我親戚的孩子,他初三的成績,在一所市重點初中,基本上處於班上倒數十三名左右。
中考後,他上了一所挺有名的二類學校(不屬於「五大」的分校)的普通班。
他高二的時候,我和他有過一次認真的長談。
他說,在現在這所高中裡他感覺如魚得水:做過活動的主持人、辯論賽辯手,參加過機器人比賽,成績都還不錯。
可是以前我聽他初中的老師說過:在初中,只知道他嗓門大,對班上的事務很熱心。初三班級創作新詩的時候,平時寫作實在寡淡的他那次突然寫得特別好。他初中時唯一的一次主持經歷是主持一次自創的詩歌朗誦會,當時他腰杆筆直,聲若洪鐘,但顯得非常緊張。
現在, 他高興地對我說:在初中,班上厲害同學太多。我默默無聞,覺得自己啥都不行。在高中,我啥都參加,現在是學校名人了!班上的一些事情,老師經常都要問問我的意見。
他滔滔不絕,渾身由內而外,都散發著自豪和欣喜。
我問他如今成績怎麼樣。他說:還可以。經常出去打比賽,會有些影響課程,但是能跟得上。
高考成績出來,他第一時間告訴了我,五百七十多分,自己還算滿意。
我問他準備學啥,他說:我興趣比較廣,初步定的是電子人工智慧方面或者臨床醫學。
他接著說:我暑假還做了一份兼職,帶初中的數學和物理。我現在特別想給柯老師(原來初中的數學老師)和郭老師(原來初三的化學老師)磕個頭。
五
我今天之所以講這三個今年高考成績幾乎同分的同學的高中發展經歷,是想給今年中考成績有點夠不到一批次中第一梯隊名校的同學做個參照:學霸是不少,可一般資質的孩子仍然佔主體。
當初中考後的起點雖有不同,但在歷經三年高中生活的磨練後,依然可能走出一條同樣還算光明的人生道路。(在全省二十多萬高考生中佔到一萬兩千名以內,能上211)
可能中考是個事故,但是你有能力在未來把它變成一個有起伏的故事。
昨天,我轉發了一個認為自己中考失利的女生的文章後,看到了一位家長和一位同學的留言。
家長說:
人生是一條線,每一步成長都是一個點,一個點永遠影響不了一條線。
同學說:
一次考試能決定的有很多,但它不能決定的有更多。
是的,不必再糾結。在高中,一切又都是新的開始,你還可能綻放出另一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