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第一蒸籠有多大?蒸一籠菜可以辦多少桌酒席,供多少人吃?

2020-12-18 如冰視點

前幾天,小編看到一個超大蒸籠,號稱神州第一蒸籠。巨型蒸籠直徑達3米多、相當於一層樓高。該蒸籠一次可以蒸120碗菜,一籠可擺十二桌酒席。

蒸菜因其起源於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而得名。最著名的是沔陽三蒸,是以水產類、禽畜類、蔬菜類為主要原料,以粉蒸為主要技法,多種蒸菜技法(清蒸、扣蒸)並用,製成的系列菜餚。

所謂三蒸,是指蒸畜禽,蒸水產和蒸蔬菜的總稱。分成三大類:1、水產類:以粉蒸鯰魚、粉蒸青魚、粉蒸鱔魚為代表;2、畜禽類:以粉蒸肉、珍珠丸子為代表;3、蔬菜類:以茼蒿蒸螺螄、太極蒸雙蔬、粉蒸蓮藕為代表。

至於蒸法,所謂的「三」,就成了概數了,粉蒸、湯蒸、清蒸、炮蒸、扣蒸、釀蒸、包蒸、封蒸、花樣造型蒸、旱蒸,蒸的技法就不下九、十種。

一、粉蒸:這是將動植物性原料,經過初步加工後,用多種調味拌漬,然後拌上大米粉或澱粉、菱角粉、玉米粉等,造型裝入器皿或直接鋪入籠中蒸熟的方法。如粉蒸肉等。 二、清蒸:動物性原料,經初就加工後,用調料拌漬,直接入籠蒸熟,然後淋入調料的烹調方法。如清蒸武昌魚等。

三、炮蒸:這是將動物性原料,經過初步加工後,放入各種調味品,進行初步熟處理,入碗上籠蒸製。完全蒸熟後,將蒸菜扣入盤內,淋上烈油,撒上香料即成。如炮蒸鱔魚等。 四、扣蒸:這是將原料調味後,造型裝入扣碗,蒸熟後翻扣入盤(碗),然後淋上芡汁的方法。如八寶飯等。

五、包蒸:這是將原料用豬網油、蛋皮、荷葉等包裹蒸熟的方法。如蒸卷切等。 六、釀蒸:這是將原料鑲在番茄、蘋果、青椒內蒸熟的方法。它一般適用於比較高檔的菜餚。如花釀香菇等。

七、花樣造型蒸:指用各種造型的花色菜蒸熟後形成預期形狀。如銀耳雪塔等。 八、封蒸:這是蒸主料時,諸如臘肉、臘魚、臘雞等,利用有蓋可燉容器,用荷葉、錫紙或牛皮紙封口,蓋緊進行蒸製的方法。

相關焦點

  • 農村酒席菜單有哪些菜 農村酒席一桌多少錢
    酒席文化是中國歷史以來非常傳統、有歷史淵源的文化,酒席文化在各個地方的表現都不一樣。不過不管在什麼地區舉辦酒席,菜譜的設計都是最關鍵的部分。今天我們以農村酒席為例,來介紹下農村酒席20個菜單,看看農村酒席菜單有哪些菜。
  • 黨員幹部酒席辦多少桌 收多少禮金才不算違規?
    ,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貴州鳳岡縣琊川村婦檢員劉明彩向鎮裡50餘名幹部職工發送關於為其伯父擬辦喪酒的簡訊,邀請幹部職工參加其伯父的葬禮。 操辦婚喪喜慶需明確四點要求 《黨紀處分條例》第八十五條規定:「利用職權或職務上的影響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相應處分。」針對這一規定,2月1日出版的《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作出了四點解釋。
  • "中國第一籠"遵義開籠 可同時蒸70道菜(圖)
    東北網雙鴨山9月7日電 直徑3米,可以同時蒸70多道美味,供30人就餐——  「中國第一籠」遵義開籠  9月5日,號稱「中國第一籠」的特大蒸籠在遵義市匯川區董公寺鎮舉行開籠儀式。  這個號稱「中國第一籠」的蒸籠,直徑3米,裡面可以放置70多道美味,可供30人同時享用。該蒸籠系匯川區董公寺鎮小草農家樂為了推出特色飲食項目——「籠子宴席」而製作。業主稱將申報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  業主李貽邦介紹說,這個蒸籠是他今年春節後,花數千元錢在赤水僱請民間匠人、用赤水的竹子編制而成,光編制時間,就花去3個多月。
  • 直擊農村壩壩宴全程,半夜搭灶臺清晨上蒸籠,中午就能吃上九大碗
    回老家參加白事,這種事在老家鄉下辦的,照例是要有九大碗的,在出殯的前一天晚上出了親人作法事。請來的廚師一般也是從半夜開始準備第二天中午的蒸菜,先是在當地找幾塊火磚,用來搭灶,生火。早上天灰濛濛的廚師已經開始做席了,將菜切好,放在蒸籠裡面,用人將蒸籠放在灶上,開始蒸菜,廚師也是辛苦,幾個人得照顧太多人的飲食,感覺有點忙不過來的樣子。中午在12點半左右出的鍋,等上了一部分涼菜後,蒸菜終於可以出鍋了,先是放了一柄炮,然後再由人將蒸籠抬起,取菜,一桌桌上菜,基本這個流程大家都知道,先上的涼菜和熱菜都沒怎麼動筷,都等著上了蒸菜才開始吃。
  • 農村酒席二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
    在我們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吃場夥」了(方言:農村紅白喜事,辦的宴席)。上小學的時候沒少為這個原因請假回家「吃場夥」,老師們也經常會吐槽我們說是「吃肥了,跑瘦了。」以前在農村紅白喜事基本都會選擇在家裡辦,那時候主人家都需要自己準備食材,然後請村裡專門做紅白案大師傅來做。
  • 重慶人記憶中農村酒席的這些招牌菜,你吃過幾道?
    過國慶節,那肯定是值得所有人都歡慶的節日,別說是「大吃一頓」,「大吃一天」都沒有問題。作為九大碗的第一道菜,頭碗是重慶最獨特的一道美食。豬肉切坨炸至金黃,切片後一片片碼在碗裡,上面墊洋芋,然後上蒸鍋蒸,蒸好後,拿大湯碗翻一下,再燒湯煮豌豆尖兌酸辣湯,那味道只因重慶才有!
  • 京山首屆文化「籠宴節」啟動!從頭吃到尾,千人同嘗蒸籠宴
    我們國家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這期間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及不計其數的優秀節日。近日,京山首屆文化「籠宴節」啟動,近千名遊客一起品嘗了當地傳統的蒸籠宴。場面非常的熱鬧!隨著一聲鑼響,蒸籠開始出鍋,遊客們換上特色服裝變身扛蒸籠的師傅,將一籠籠蒸菜端上桌。武漢的葉先生也是其中一員,剛剛自駕登上元寶山頂暢遊一番的他,現在已經迫不及待地投身美食啦!
  • 家常蒸菜清蒸雞,記住兩個小竅門,肉質鮮嫩又美味有多少都不夠吃
    記得雞皮一定要朝上,不能放在菜碟上蒸,注意這一步蒸出來的雞會更加鮮嫩好吃,而且不會感覺膩。放到電飯鍋蒸籠上蒸第六步,預約好煮飯的時間,等到你下班回來,就把蒸好的雞肉盛出來,切成塊放在菜碟中,就可以直接食用。
  • 農村酒席最後都有一道「送客菜」,這菜是水煮的雞蛋,你有吃過嗎
    農村吃酒席,各種肉菜也是很豐盛的,硬菜特別多,就算是在日子比較窮苦的早些年代,也還是擺著滿滿的一桌酒菜給客人吃個盡興;要說酒席上的最後一道「送客菜」,就我在農村所看到的,一般就是一盤整個水煮的雞蛋或者鴨蛋端上桌來一人拿一個;蛋是圓形的,對於辦酒席那家人來說有圓滿、美滿之意,而對於吃酒席的人來說意味著酒席的結束
  • 在農村260元一桌的酒席是怎麼做出來的?都有哪些菜?
    在農村,如果誰家結婚要辦酒席的話,一般都會選擇在家辦流水席,即熱鬧又實惠,今天小幫手要說的是一桌260元的酒席,在農村是怎麼做出來的,首先圖中的是自家炸的菜丸子,煮湯的時候能用的到,一般都是提前一天炸好,用塑料布封起來,以備第二天用。
  • 農村酒席上的10大「壓桌菜」,看到菜上桌就走吧,別鬧出笑話了
    酒席在幾千年的不斷發展變化中,也逐漸形成了體系。特別是當下,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農民的腰包鼓起來後,各種名目的酒席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越來越講究。無論是娶親辦喪,生子滿月,逢年過節,總要擺上那麼幾桌。一是圖個高興,二是把大家聚在一起敘敘舊。不過在坐酒席時,有許多禮儀和說法,如果不注意或者忽視了,那麼避免不了出現尷尬的場面。
  • 去參加閨蜜的婚禮,包480塊的紅包,被酒席上的第一道菜吸引到了
    在小妖身邊有好幾個朋友的家裡人就是這樣的,特別是當身邊的好朋友說要結婚的時候,家裡人就會更加著急了。前不久,小妖的閨蜜就結婚了,按我們那邊的習俗就是要拿紅包給她。農村裡的婚禮都是辦的比較簡單,就是請會做酒席的師傅到家裡去做酒席而已,並沒有向城裡人一樣在酒店裡辦很隆重的婚禮。
  • 在農村吃酒席,一道菜上桌之後客人都紛紛離席,知道是啥原因嗎?
    逢年過節之外,辦酒席就是農村最熱鬧的日子;誰家有紅白喜事通常都會辦上幾十桌,親朋好友和鄉親們也樂意前來捧場。為了讓酒席看起來體面,主人家耗費的人力和財力都不少。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娃,從小到大我跟著父母在村裡吃過不少人家的酒席,這也成了我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對於小孩子來說,農村酒席除了熱鬧之外,酒席上各種各樣的菜式和飲料也是十足的美食誘惑。用大人們的話說,農村酒席上的硬菜不少,一道受歡迎的菜上來之後,桌上的每個人都會去夾一筷子。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一桌菜吃到最後,通常都不會剩下多少。
  • 農村酒席都有一道「送客菜」,這菜一上就該走人了,你那是啥菜?
    中國博大精深,拿辦酒席來說,每個地方規矩都不同,酒席固然美味,但熱鬧過後,總會收場,應該怎樣向來賓表達呢?聰明的人,就想到了辦法,也俗稱「送客菜」,客人一看就知道,這菜吃完就該走人了,有的地方以肉類結束,有的地方以青菜結束,還有的地方以湯羹結束。
  • 貴陽:「中國第一籠」特大蒸籠開籠(組圖)
    9月28日,一個號稱「中國第一籠」的特大蒸籠宴席在貴州美食博覽會上開籠。  視頻:貴州一飯館打造中華第一蒸籠 直徑三米    2007年9月28日,在貴陽市金陽新區西南民族美食廣場開幕的貴州美食博覽會上,一個號稱「中國第一籠」的特大蒸籠開籠吸引眾人眼球。
  • 鄉村振興,要堅決剎住「大辦濫辦酒席」的歪風
    凡是辦事,主人家都喜歡排場大,首先是有多少人參加宴席,參與的親朋好友也很關心「好多桌?」一桌一般坐10個人。大部分「紅白事」都是七八十桌,最多的有100多到兩三百桌,也就是說,上千人參加了一場婚禮或葬禮。然後考慮來了多少個車,娶親需要十幾個車,送親也同樣十幾個,有些車只有駕駛員一人乘坐。長長那個的車隊,就是排場,就是需要達到的「效果」。
  • 重慶人記憶中的農村酒席,這20道招牌菜,你吃過幾道?
    >重慶農村的日子 平平淡淡要說最熱鬧呢那必須是一大幫人一起辦頓酒席那必須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兒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重慶黑多家裡都會偶爾做來吃。頭 碗作為九大碗的第一道菜,頭碗是重慶最獨特的一道美食。豬肉切坨炸至金黃,切片後一片片碼在碗裡,上面墊洋芋,然後上蒸鍋蒸,蒸好後,拿大湯碗翻一下,再燒湯煮豌豆尖兌酸辣湯,那味道只因重慶有!現在頭碗的種類越來越多,排骨炸的,蛋卷包肉的,都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菜。
  • 兩米大蒸籠吊車揭蓋子 60桌流水席一個蒸籠搞定!
    在巴縣河街流水席上,一個巨型蒸籠出現在現場。蒸籠高達2米多,需要吊車才能揭開籠屜。現場60桌流水席的美食均由這個蒸籠製作完成,蒸籠共有8層,能同時蒸煮上百種菜品,嘆為觀止,引得路人紛紛加入享用美食。長長的美食展區,60張中國紅桌椅一字排開,好有氣派!
  • 它長得毛茸茸的,卻有「皇帝供品」的美稱,曾是農村酒席必備菜
    芋頭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蔬菜,同時還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在以前的農村,稻穀產量不高的時候,陪伴多少人的成長,芋頭的營養價值也很高,是老少皆都喜歡吃的一種食物,芋頭的澱粉顆粒是馬鈴薯澱粉的1/10,其消化率可達98%以上,尤其適於嬰兒和病人食用,因而有「皇帝供品」的美稱。
  • 農村辦酒席,少不了這10道菜,豐盛又美味,待客很體面!
    小時候,除了過年過節, 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去親戚家做客,一來熱鬧,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一起玩耍,二來當然是因為可以吃到一大桌豐盛的菜餚。在農村辦酒席,不像大酒店裡那樣花樣百出,有的酒店設宴光有排場和門面,菜品其實很一般,分量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