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的教學要慎密安排,採取多種手段,使學生技術標準動作規範

2020-12-13 眼眸體育

對於重點動作的教學要作慎密的安排,應採取多種手段,以求使學生達到技術標準化、動作規範化,要達到下一年級出現該動作時,不應成為教學內容。例如初一年級重點教授手型、弓步、馬步,初二年級出現這些動作時,學生應該做到規範,達到技術標準。因此,學年計劃除按《大綱》課時規定的比重分配外,還應將全學年的重點教學內容具體化。例如初二年級重點教授僕步、虛步、歇步等,要制訂出這些動作應達到的技術標準和完成教學任務的措施。這樣按動作的難易分階段進行技術教學,逐年掌握幾個基本動作,逐年把關,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期教學計劃是根椐僉學年分的學時,按有關要求,合理安排到一個學期中。根據武術的特點,在制訂時應考慮如下因素(一) 相對集中,但不應過多連續安排,特別是後幾次課。在安排課次時既要考慮有助於記憶,又要防止由於連續上課產生心理障礙。

武術

由於客觀原因,需要連續安排時,組織教法要特別注意靈活多變,方法多樣,以保持學生的學習情趣。(二) 要有全局觀念。因武術較少受制於氣候、場地、器材,所以應先安排對氣候、場地、器材要求高的教材,然後再將武術教材安排在適當的時間。(三) 教材搭配應儘量考慮與上肢活動較多的項目配對。作為複習教材可考慮與耐久跑搭配,但需安排適t的發展上耽力量性練習,單元計劃是一學期中教材縱向聯繫的計劃,是教師完成該學期教學任務的總體設計。單元計劃制訂得好壞直接影響該項教材的教學質量,是檢驗教師業務水平的一把量尺。單元計劃的重點應是完成本學期規定的技術動作和套路所採用的手段、方法和措施。制訂時要注意任務明確,一課解決一兩個重點問題,不貪多求全,面面俱到,要課課相連,承上啟下,教法得當,措施得力,手段得法例如初一上學期重點教授三種手型和弓步。

武術

假定用五個課時來完成,前二次課進行三種手型的教學,後三次課進行弓步的教學和手型的複習。根據這樣的分配,前兩次課應圍繞著三種手型的技術要求,結合學生實際,選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掌握動作,達到規範。後三次課則圍繞弓步及與弓步有關的動作組織教學弓步教學要確定每次課應完成的重點:第一次課在完整動作教學的基礎上,重點解決腳距和前「弓」後「箭」;第二次課重點解決直腰正身和蹬後細跟;第三次課重點解決身體各部位姿勢到位的問題。每次課重點解決的動作,要寫出較詳細的教法手段、教學措施。一、技術教學的步驟中學武術技術教學的內容包括基本功、組合動作、簡單拳術套路和器械套路以及攻防動作。根據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技術教學一般按基本功、組合動作、拳術套路、器械奔路、攻防對練的順序進行其中基本功和組合動作是核心。

武術

中學武術套路一般由十數個動作組成。一個完整的動作包含動的方向路線、架式結構、發力特點、停歇頓挫、心神意向等要素。學會動作和套路除了上述教學順序外,還要按一定的教學步驟使學生逐步掌握。第一步,掌握單個動作的過程,弄清動作的方向路線,俗稱「畫熟」。這一步的主要任務是:學生隨教師的慢速示範進行比劃,弄清方向路線的來龍去脈。對於架勢步型只作一般要求,不求工整低勢。第二步,掌捏動作的架式,使步型、手型準確到位本年級點的基本動作要著力教學,務求工整。這一步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動作到位。這時,教師的示範應以正常速度為主結合慢速示範,手眼身步應準確工整。在第一步採用分解法的動作,進行第二步時仍應採用,不必貫穿成完整動作。因為在活動中也存在手、身、步和架勢的準確到位。通過分解使學生掌握動作過程的準確到位。

武術

第三步,使動作連貫協調用力順達,這一步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動作的完整性。教師示範領作要連貫完整、節奏鮮明、動作工整。使學生把分解動作貫穿成完整動作。第四步,掌握同下一個動作的連接方法。這一步實際上是學,習新動作的開始,除按上述三步教學外,要注意二點:一是幵始姿勢必須是上一個動作的結束勢,另一點是要掌握連結的節奏,為下一步教學打好基礎。第五步,分析動作的勁力、節奏,體會「形」與「神」的配合。這一步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武術的技法,了解武術形神兼備的特點。教師通過動作示範,和對動作性質、作用、意向、節奏的分析,使學生逐步掌握眼神、勁力、節奏配合的技巧,逐步地使形體與心怠活動結合起來,達到神兼備的要求。第六步,複習鞏固。這一步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反覆練習,使學生學的動作得到鞏固提高。

武術

根據中學教學班學生較多的特點,在組織武術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 個體間應保持適當的間距。一般來說,基本功和拳術的教學常採用四列橫隊進行。左右間距應大於兩臂側平舉的距離,與右側同伴平舉之手相距約為一臂加-拳。前後間距約為二步。器械的教學,個體間距要加器械的長度。如果場地受限或者屬長器械,可以增加橫隊列次,也可以採用斜向錯位隊形,即問右(左)轉45度,單(雙)數列側跨一步。為了組織教學的方便,待隊形熟練掌握後,口令可下達成:「成拳術(器械)操練隊形——看齊」(二) 要注意運用多種隊形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防止單一、刻板。如「花瓣」隊形(即在方形四角前方各站一名基礎較好的學生);按設計的圖案站位分組練習等等。(三) 講示隊形應不拘一格,不僅僅只是前蹲後立的橫列隊形,裉椐需要還可採用圓形、半圓形,甚至是自由選位等隊形。

武術

(四) 掌握武術的套路和動作,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需要學生反覆地練習。練習的形式有集中、分組、自練等。教師要善於將多種練習形式穿插交替使用,保證學生有充分的練習時間而又不覺得單調。從實際出發原則的運用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在武術教學中應理解為: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體素質、技術水平等實際情況區別對待,在教學中因人施教,對青少年要精講多練,練習內容以動為主,對靜止性動作如「站樁」的練習,要與相應的放鬆動作交替進行。對男生要加強S韌和協調性的訓練,防止僵硬。對女生要強調動作的勁力,避免鬆懈,尤其要合理安排女生例假期間的練習。對領會動作快的學生,要加強對動作規格的要求,強調動作的細節,使其精益求精,使精、氣、神、力達到協調配合,以加深對武術特徵的領會,提高運動水平。對掌握動作慢的學生,要耐心幫助。

武術

多給以輔導的機會,樹立他們學習的信心,充分調動他們潛在的積極性,使教學雙方和諧融洽,為完成教學任務創造好的氣氛。身體全面發展原則的運用武術運動內容非常豐富,並多含全身性的動作,對身體具有全面的鍛鍊價值。但在教學中由於每節課的側重面不同,因而有時對身體的某些部位,並不能得到應有鍛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內容的選擇和安排要全面多樣,力求能使學生身體的各個部位,各種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都得到全面發展。例如在我們重點教步型、步法時,應結合手型、手法的練習;在套路教學中,某一段下肢活動較多,負擔量較大時,應有目的增加一些上肢動作交替練習。此外,由於武術運動對人體柔韌、速度、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同時某些技術動作要求較島的專項素質,辨以在教學實踐中,還應將身體全面發展與專項素質的提高有機地結合起來,互為補充,以提高教學質量。

武術

例如「騰空飛腳」要求有一定的騰空高度,才能較好地完成動作,因而在學習這一動作時,除了讓學生掌搔動作過程外,還應增加一些發展腿部力_量.和增強彈跳能力的練習,促進學生較快掌捤動作,提高動作質量。

相關焦點

  • 英語教學:助推Presentation教學過程的九個教學手段
    英語教學: 助推Presentation教學過程的九個教學手段Presentation英語語言呈現是指教師運用多種手段,如掛圖、手勢、實物、表演等創造情境,講授新的語言知識、指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行為。
  • 通用技術教學如何體現素養導向
    基於單元設計,依據大概念組織教學內容通用技術學科的教學強調立足技術實踐,有「技術體驗活動」「技術設計活動」「技術試驗活動」「技術製作活動」「技術探究活動」等多種技術實踐活動方式。然而以往教學中,這些活動往往是孤立的,沒有形成關聯。核心素養導向的通用技術課堂教學強調單元設計,注重對教學的整體把握。
  • 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低段教學中的運用
    摘要:信息技術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極大的豐富了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使複雜、抽象的教學內容更明確和具體。
  • 武昌理工學院:「網際網路+體育教學」推動體育教學模式創新
    他在試探性教學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將多種教學型式有效的結合,將多種教學內容充實體育課堂,將多種教學手段應用到課堂本身,將多種教學資源匯集到課堂中心。在課前先將制定好的整體教學內容進行整理分析,列出教學的重難點。根據學生的情況在網絡上去尋找對應的資料資源來充實的教學內容,儘量做到教學內容飽滿,讓學生有料可學,有根可尋,有據可查。
  • 國家郵政局:紓解快遞末端難題 要採取多種手段遏制「以罰代管」
    對此,在9月23日以「乘風破浪 盡銳出戰」為主題的2020中國快遞「最後一公裡」峰會上,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表示,將積極推動企業加強成本核算,理順總部與基層網點的關係,實現資源共享、成本共擔,要採取多種手段遏制以罰代管,減輕末端運行壓力。
  • 體育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教學
    5、水平(學段)計劃制訂的基本要求: 考慮各領域目標實現的整體性、考慮內容標準和教學內容的連貫性、熟悉內容標準目標之間的關係、遵循選擇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按「實踐性、靈活性、綜合性」原則安排教學內容的時數、對內容標準進行統籌安排。
  • 【數學】高中數學教學中電教手段的運用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已進入教育領域,並得到迅速的發展。
  • 教與學 | 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及應用(教學大綱+教案+教學進度表)
    【主要內容及學時分配】實踐教學內容與安排1、面授教學本課程內容多且帶有一定的實踐操作性,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為保證教學效果,採取教師授課方式,儘可能利用多種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很快掌握課程的主要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2、自學與練習自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教師講課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關鍵還在於學生的自學。
  • 《建築裝飾施工技術》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
    摘 要:建築裝飾施工技術課程是裝飾專業的專業能力核心課程,它著重於建築裝飾施工技術、工藝規範的學習以及基本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的培養鍛鍊。本文從建築裝飾施工技術課程的特點出發,結合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精神,根據裝飾施工技術及工藝規範等要求,建立建築裝飾施工技術課程「工學結合」項目(模塊)化教學模式,並針對課堂教學活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 人體水上漂 基本動作標準規範介紹
    臥靜漂(臥漂):雙臂與肩平行舉過頭頂,雙腿扒開,身體平衡平穩臥漂浮在水面上;標準規範:頭腦後勺,臂部,肩背,屁股,腳跟要露在水面上。可以前者臥漂,後者臥漂後雙手分別把著另一方的雙腳臥靜漂,為雙人臥漂(順)接點;也可多人依次連接為臥漂接龍。雙人同時手拉手臥漂,為雙人臥漂(反)接點。多人依次臥靜漂接點,為臥靜漂接龍。還可三人或多人同時手拉手臥漂,為交叉臥漂、臥漂五星形及多種形狀的群臥漂。
  • 教育部: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將設學分
    &nbsp&nbsp&nbsp&nbsp近日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明確課前、課中、課後全流程管理,規範學分設置、教務安排、教研管理、教學方法、考核評價等各項教學工作,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價值引領功能。
  •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有哪些
    2、教學手段:經歷了口頭語言、文字和書籍、印刷教材、電子視聽設備和多媒體網絡技術等五個使用階段。傳統教學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幾副歷史掛圖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指各種電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燈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電視機、電影機、VCD機、DVD機、計算機等等搬入課堂,作為直觀教具應用於各學科教學領域。向左轉|向右轉
  • 活用教材,運用多種教學形式
    要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必須要重視英語基礎的教學,還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教材內容的前提下,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明確教學目標,把教材內容自然融入到教學活動中
  •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把握總體目標,又要實現具體目標,既要明確顯性目標,又要重視隱性目標,既要達到終極 課程標準 一、課程任務和教學目標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
  • 體育教學計劃範文
    教學重點:1.由於運動會有隊列比賽,所以每節課要進行必須時間的隊列練習。2.二年級的體育教學的重點主要側重於投擲和跳躍,還有韻律活動,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意識的進行投擲方面和跳躍項目的練習,譬如投準投遠練習和跳上跳下練習。上課多運用音樂,培養學生的韻律感和節奏感。
  • 一年級學生課堂行為規範
    為了能讓學生在自由思考的同時不忘規矩,在約束自己的同時自在地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從以下三點來規範學生的行為,讓他們對課堂規則有更好的認知,從而轉化為實際行為。因此教師除了要注意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的課堂行為規範到細處、訓練到實處外,還可以每周重點關注學生某一方面的行為,例如一周專門關注坐姿,一周專門關注聽課,一周專門關注課堂回答。同時在每節課開始前,提醒學生:「這節課,你準備怎樣表現?」在課結束前,引導學生反思:「今天的課堂表現比昨天進步了嗎?」讓學生時時刻刻知道應當如何做、怎樣做,慢慢養成遵守課堂規範要求的習慣。
  • 冠華學校|發布「空中課堂」實施標準和規範(2.0版)
    楊堅教育|「空中課堂」實施標準規範(2.0版)        在抗疫形勢嚴峻時期,根據上級要求和實際需求,自2月上旬以來,「空中課堂」教學經過精心規劃和組織實施,順利實現了「從無到有」,正在邁向「從有到優」「從優到特」,進入新的實施階段。
  • 2020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大綱《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
    能夠合理制定和表述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和過程進行合理選擇與設計,明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能合理選擇和運用多種教學資源,採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3.體育教學的實施能力。掌握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實施的組織程序及基本步驟,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與手段,具備準確講解、示範和糾正錯誤動作的能力,具備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有效引導和組織學生學習活動的能力,具有處理體育課堂中安全和突發事故的能力。4.體育教學的評價能力。了解「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能夠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通過教學評價改進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 【教學風景線】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女生排球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3.1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素質要使排球選項在我校更好地開展,教師先進的教育理念是關鍵教師首先要明確教育教學指導思想,合理制訂教學大綱,堅持以學生為本,合理有效地安排各動作技術教學進度,使排球運動朝著以健身為主的多元化方向發展教師首先要改變單一的競技觀念,倡導以技術為中心的排球教學並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其次,教師應加強自身的學習和進步,不斷創新各種排球技術動作的練習的方法併合理組織學生安排練習
  • 教室照明重點看哪些技術標準
    據統計一名學生每天有60%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對於學生而言,學校可謂是他們第二個家。而在學校的時間裡,照明是不容迴避的因素,好的照明可以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學習,而差的照明卻將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也影響教學效率。   因此,中小學生所處的教室照明環境應該向自然界靠攏,儘量吸納自然光照明。在無法做到自然光照明的條件下,人造光源也應該向自然光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