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載財政積極籌措,全力助推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2020-12-13 瀟湘晨報

萬載財政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籌措資金,全力助推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一是強化汙染防治攻堅戰資金保障,全力支持「八大標誌性戰役、30個專項行動」,在減稅降費以及花炮企業整頓退出,財政收支壓力逐步加大的情況下,把節能環保支出列入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重點支出,截至11月底,一般公共預算節能環保支出達1647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6%。

二是全面貫徹落實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繼續將農村保潔員工資按農村人口每人每月2元的標準納入財政預算;按照每村每年不少於5萬元的標準安排撥付村莊環境長效管護經費;按農村人口每人每年6元的標準安排撥付村莊環境管護獎補資金。

三是全力支持森林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工程,全年安排專項資金2849萬元,用於生態公益林、退耕還林等專項補助;繼續將護林、護河、護路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保障,並按照每村10萬元標準,安排撥付全縣36個貧困村生態補償金。

四是全力支持打造生態示範樣板,深入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計劃,落實經費推進礦山智慧監管平臺建設,安排資金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落地。

五是全力支持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安排專項資金用於秸稈禁燒、省級綠色低碳縣方案編制、城區聲環境功能區劃分、非道路移動機械調查摸底和編碼登記等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落實長江經濟帶大保護經費,投入300多萬,用於縣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萬載第二水廠取水口、三興鎮沙潭村均車斷面和羅城鎮蘆洲村石橋斷面3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整合橫向流域補償等專項資金,專項用於省水十條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考核項目建設。(劉沙金)

【來源:萬載縣財政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此舉標誌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將極大地促進各地區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對「十四五」時期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日程
    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日程(截至2017-06-0821:00:34.1樓、3樓   09:00 – 18:00 【系列活動】世界自然保護大會與生物多樣性視頻展   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1樓   10:30 – 11:30 【專題研討會】生態傳媒沙龍暨《生態文明新時代》雜誌特刊(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會刊)首發儀式   主題:生態傳播影響力與媒體責任   中天凱悅酒店負1樓宴會廳外室外露天花園
  • 我市商務創新改革助推自貿試驗區建設
    抓實「四張清單」 強化「十個優先」| 我市商務創新改革助推自貿試驗區建設 抓實「四張清單」 強化「十個優先」|
  • 袁光平:高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確保儋州生態環境變得更好
    儋州新聞中心消息   7月24日下午,市委書記袁光平主持召開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傳達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等精神,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 【生態文明·聚焦】貴州:深入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 以綠色發展助推...
    2016年9月,貴州省委四屆常委會第158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意見》指出,要加快我省試驗區建設,強化省級環境保護協作和自然生態資本轉化合作。  貴州以喀斯特的高原山區為主,生態條件更加脆弱,且作為欠發達地區,扶貧任務艱巨,因此在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中,扶貧與生態的結合就成為了關鍵。
  • 強化公共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職能
    原標題:強化公共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職能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要義在於將生態環境資源納入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資源配置中,財政收支活動不僅是財政資金的轉移過程,更與國家治理的現代化目標密切相關。
  • 昌寧縣:扛起環境保護責任 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扛起環境保護責任 助推生態文明建設——昌寧生態環境分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典型材料昌寧縣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守護好昌寧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良田沃土是「環保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 南部山區全力爭當省會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六保」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各項工作,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加快推進森林康養試驗區規劃編制,全力爭創全國森林康養試驗區。完成15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防汛抗旱能力不斷提高。新劃定自然保護地10000餘公頃,確保了生態系統得到有效整體保護。三是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升。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規劃引領,編制了《濟南市南部山區綠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為綠色發展搭建起四梁八柱。
  • 廣東財政加大投入高效管理,全力助推全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廣東財政緊扣省委、省政府關於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部署,健全完善財政教育經費保障體系,統籌財力優先保障基礎教育投入,強化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管理,支持解決制約基礎教育發展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發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並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A view of a skyscraper on the Phoenix Island in Sanya city, South China's Hainan province, in this file photo.
  • 貴州2019年度9市州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通報
    特別是獲批國家首批生態文明試驗區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決把試驗區建設作為重大使命、重大機遇,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全力打造「五個示範區」,推動試驗區大膽創新實踐。經過四年多積極探索,試驗區34項核心制度已全面完成,在全國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經驗。
  • 江西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重點改革任務全面完成
    記者從11月26日省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沿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擘畫的路線圖,我省按照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目標要求,全面完成試驗區重點改革任務,38項重點改革任務全部出臺,35項改革成果列入國家推廣清單,實現了試驗區建設的階段性目標。
  • 「資訊」山東省級財政積極籌措資金紮實做好防災減災救災保障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十個務必確保」要求,2020年以來,山東省級財政積極籌措資金204.6億元,將預防預備和應急處突統籌結合,全力保障防災救災需要,確保關鍵時刻資金能夠及時下達、滿足需求、發揮效益。籌集水利工程建設和減災資金167.4億元,重點投向小清河、颱風出險河流、跨市骨幹河等河道綜合治理,以及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等。籌集災害防禦工程建設資金10.6億元,主要用於農村危房改造、地質災害治理和搬遷避讓、海洋氣象預警預報、防震減災社會服務等防災減災和災害治理能力建設。
  • 武寧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制度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
    (王怡榮)2020年11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武寧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制度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為生態扶貧類江西省唯一入選項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山東省級財政籌措204.6億元資金保障防災救災需要
    省級財政籌措204.6億元資金保障防災救災需要 其中水利工程建設和減災資金167.4億元 □記者 代玲玲 通訊員 馬挺挺 報導 本報濟南訊 今年以來,山東省級財政積極籌措資金204.6億元,將預防預備和應急處突統籌結合,
  • 國開行貴州省分行堅守初心助推長江經濟帶建設-新華網
    提要  貴州是長江上遊地區唯一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是全國重點打造的長江珠江上遊綠色屏障建設示範區。根植貴州,國家開發銀行貴州省分行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在重點領域、薄弱環節、關鍵時期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勇擔「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時代使命,全力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為貴州將生態優勢轉化為資源優勢提供融資保障,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 江西:適時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推動萬載、上慄撤縣設區
    ◎城市定位新餘將建設國家新能源科技示範城,打造國家光伏產業、金屬材料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和動力與儲能電池產業基地,全國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市、中部地區重要的新型工業城、全省統籌城鄉發展和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區、中小智慧城市樣板。
  • 山東省不斷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科技支撐能力
    、金」合作機制形成,不斷加快構建生態文明科技創新體系,科技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撐得到進一步加強。    一、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積極構建符合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科研活動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    根據國務院出臺的《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山東省科技廳積極推動省科技計劃體系的管理改革,將現有計劃資源整合為面向基礎前沿研究、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自主創新與成果轉化應用、公共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的四大科技計劃類型,建立起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
  • 綠色打底擘畫生態扶貧試驗田——江西省蓮花縣生態扶貧試驗區建設...
    不久前,蓮花縣獲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稱號。這一榮譽背後正是蓮花縣堅持走「生態立縣,綠色發展」之路的堅守,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深刻實踐。如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蓮花縣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緊抓江西省生態扶貧試驗區建設試點縣機遇,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與打贏脫貧攻堅戰戰略深度融合,通過生態治理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生態種養脫貧一批、生態旅遊脫貧一批等「四個一批」,全面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努力打造贛西生態扶貧先行區、全省生態扶貧試驗區、革命老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態扶貧示範區。
  • 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舉辦
    9月19日-20日,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管委會、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承辦的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山東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