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網文行業巨頭閱文宣布啟動新管理團隊,邁向全新的發展階段,引發資本市場看好,一時股價大幅上漲。但接下來,一份所謂閱文「新合同」的爆出,迅速引發廣泛社會關注及爭議。
面對這一情況,5月6日下午,閱文集團新任CEO程武、總裁侯曉楠、總編輯楊晨等新管理團隊與多位作家參加了首場作家懇談會,就網絡文學生態、創作環境優化、以及商業規則領域的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在此前,程武與侯曉楠還曾發布一封公開信,承諾將與作家們進行廣泛溝通,對不合理的條款,做出相應的修改。
閱文作為國內絕對的頭部網文平臺,於2017年11月8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市值一度接近千億港元。閱文旗下整合了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雲起書院、紅袖添香、瀟湘書院等平臺。截至2019年年底,閱文內容平臺上已有810萬名作者,創作者規模居行業之首,頭部作家的數量和行業佔比更具有壓倒性優勢。
而除了頭部作家以外,閱文集團還擁有數量龐大的中部作家、潛力作家,同時還有源源不斷的新興作家。在某種意義上,閱文成就了不少作者的網文夢,而閱文的豐富生態,也讓這個平臺成為整個網絡文學的縮影。
在這樣的情況下,閱文和作家之間的「相處之道」,也將成為行業標杆,決定未來的行業發展方向。而此次「風波合同」事件,雖然直指閱文,但在這背後,其實也映射出了整個行業的積疾,也將引起我們的反思:網文平臺和作家到底是什麼關係?在發展過程中,二者又應該如何共同尋求未來發展?
合同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也是行業共同問題
《詭秘之主》的作者「愛潛水的烏賊」5月2日在微博發帖,公開指出爭議合同中的部分條款「非常過分」,主要集中在作品版權授權與收益規則方面,給作者的回報太不合理。
在版權歸屬方面,閱文合同中稱「聘請」百萬作者來創作文字,過程中不提供任何幫助,但是作者創作的書,直到作者死後50年,版權都歸閱文所有。然而,「乙方無條件將所有版權交給閱文,甲方運營版權無需乙方同意,且不予分配利益」「和第三方發生版權糾紛時,所產生的相關費用由乙方承擔。」
在寫手收益方面,有條款提到「作品免費發布會視作對作品的推廣手段,不是侵權」。而在閱文免費推廣和淨收益方面,籤了合約,作者能得到的是扣除運營以後,讀者付費後「淨利潤」的分成。這則合同文顛覆了過去「訂閱+全勤+勤奮寫作+道具分成+月票獎勵」的收入模式,會導致寫手們的收入大幅下降,甚至無法透明了解自己的收入情況。
因為正值閱文換帥的風口浪尖,這一風波的槍口也直指閱文的新管理團隊。
5月2日,閱文官方闢謠,指出該合同早在去年9月就已推出,並非新團隊所為。而據獵雲網了解,其實早在2017年,就有閱文的寫手曾經籤下類似條約。
黑石在2016年開始在起點中文網進行作品連載,因為作品優質,在作品更新一萬字後,他便收到了單本籤約的邀請,在2017年中旬,他的作品預計完結的2年前,他收到了一份長約合同。
黑石表示,他籤下的這份合同其實就與如今引發震動的風波合同十分類似。
這份合同清楚表示,在五年內,黑石身份證註冊的帳號只能在閱文平臺上發文,並且一年需要完成200萬字。如若有人侵權了黑石的作品,黑石需要配合閱文打官司,侵權方的賠償會歸閱文所有;閱文可以以黑石的名義註冊社交媒體帳號;同時,雖然黑石是這本書的作者,但是改編權都歸閱文所有。除此以外,五年結束後,黑石第六年寫的書,閱文依然擁有優先權。
一方面,這一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縱橫中文網總編邪月也在微博上明確發聲:「新合同百分百是老團隊做的改動!」
剛剛接任的閱文集團新管理層也在懇談會上直言,新團隊不可能在4月27日剛接手,就在28日不了解具體情況下推出新合同或任何新動作。
另一方面,黑石也提及這其實是行業現狀。據黑石了解,各個網文平臺其實都有類似的情況,對作家的著作權進行買斷和對作家進行長年綁定在別的平臺也十分常見。
也有作家在社交媒體上發出了自己多年來在多個平臺上的合同,從縱橫中文網到創世中文網,從刺蝟貓到更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平臺中,對作品的獨佔期限一步步從2011年的5年和7年,逐漸變化到20年、50年,甚至最終達到今天「法律保護多長時間,版權就捏在平臺手裡多長時間」。
面對近年來網文創作者籤下的條件越來越嚴苛的合約,這背後,需要改變的不僅僅是閱文一家,而是整個行業都應該去正視平臺和作家之間的關係。
如今風波合同暴露出來的問題,其實本質上,是整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將面對的平臺自身發展與作者權益平衡的問題。
網絡平臺和作家的是共存共長的關係
若將1997年年底文學網站「榕樹下」的建立視為中國網絡文學的開端,到2020年網文發展已經超過20年。
在早期,網絡文學完全是免費的,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讓「網絡小說」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在了公眾面前。然而,由於版權意識的缺失,各網文網站內容大同小異且盜版猖獗,網絡文學網站只能完全依賴廣告生存,網文作家對於未來的暢想則是希望走紙媒出版的路子,成為一名社會主流意義上的作家,而這條路只對頭部作家開放。
2003年6月,起點中文網的站長林庭鋒首次提出了VIP付費模式,但幾乎遭到了所有業內人士的反對。然而,起點中文網依然在2003年下半年開啟了VIP付費閱讀制度。
實行付費模式的起點中文網,吸引了更多的創作者,隨後,資金實力雄厚的盛大收購了起點中文網、紅袖添香網、晉江原創網、榕樹下等一眾網站。
時至今日,讀者為作品付費,作家與網站實現雙贏成為了十分普遍的規則。正是平臺尋找到了付費的商業模式,給了網絡文學作家良好的保障,才最終構建起了創作者、平臺、付費讀者構建起了可良性循環的生態。
以閱文集團為例,在2016年,閱文便向旗下作家共計發放稿酬近10億。而根據速途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顯示,TOP50的男作家和女作家中,分別有96%和88%以上來自閱文。同時,閱文頭部文學作品亦不斷湧出,根據2020年2月百度小說風雲榜的排名,前30部的網絡文學作品中,有25部出自閱文平臺,佔比達83%。在這些數據的背後,是閱文的飛速發展,也是對網文作家的直接肯定。
也正是在這個生態之下,數以萬計的優質作家及其作品,成就了題材多元、內容優質、讀者眾多的閱讀平臺;而如今的網絡文學,也在平臺和資本的助力下,逐漸走出自己的邊界,衍生為動畫、手遊、影視,綻放出了新的魅力。
網文正在迎來新時代,挑戰和機遇並存
在2008年,網文也順應了移動網際網路浪潮,開始從「PC時代」邁向「移動時代」;時至今日,網絡文學也迎來了下一個發展趨勢:IP化。
如今,IP化已經成為了網文行業的關鍵詞。如果說漫畫撐起了日本的IP世界,那麼對於中國來說,撐起IP的便是網文,從《鬼吹燈》、《盜墓筆記》再到如今的《慶餘年》,以文學IP為中心的改編開發正以多點開花的形式加速拓展IP價值的外延。如今,網絡文學佔據了IP改編三分之二的市場。
閱文集團2019年的財報也可以說明一些變化:2019年閱文的版權運營收入大增341%至44.2億元,收入佔比達到53%,在線業務佔比下降至44.5%,相比之下,2018年版權業務收入佔比為19.9%。2019年閱文版權運營業務崛起成為新的營收主力,在線業務和版權運營收入已形成「雙引擎」驅動。
而對於整個行業而言,混合盈利模式也將成為行業大趨勢,面對這樣的情況,平臺和作家需要共同擁抱行業趨勢,一起去尋找共贏的平衡。
如今,平臺和作家已經形成共生共存的關係,在閱文平臺的810萬網文作者中,有追求作品IP化的頭部作家,有依靠訂閱為生的尾部作家,平臺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分層管理,進行細緻的管理、權益分割。
而此次,閱文也提出了關於這幾點的回應。
針對免費閱讀,閱文表示,付費閱讀肯定要繼續鞏固並且做大,而未來在考慮免費模式時,也會有明確的作家收益,閱文在合同裡對於相關權利的獲取都是會支付對價。同時,需要為付費和免費規劃不同的作品內容庫,匹配不同的產品渠道及對應的收益體系,包括微信讀書等騰訊自有分發渠道。當然,無論哪種模式,都由作家自主選擇。
而針對著作權方面,閱文表示,「對於合同中引起巨大爭議的相關細則,我們也將基於系列調研後,進行修改。閱文也將考慮到作家群體廣大,具體到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未來我們會考慮提供多版本的合同選擇,對授權權限分級,把著作財產權的授權選擇交給作家。」
對於整個行業以及細分到不同位置的作家來說,沒有一成不變的商業模式,合同也不應該一刀切,而是需要探討更多共存的可能性。如頭部作家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和IP化的機會,那麼對於尾部和腰部作家來說,平臺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他們獲得應有的收益,只有如此,才能尋找對平臺、作家、用戶三方利益的最大化。
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的閱文和810萬作者,都已經進入了網文新時代。行業面臨的是積勞已久的行業問題,以及未來發展的新機遇。
對此,程武表示,新團隊就是要來解決問題的。對於多年來一直存在的行業問題,新團隊不能閉門造車,而是開放和廣大的作傢伙伴們一起商討合理的發展模式、生態規則及權益規範。對於現有合同中在著作權授權、免費模式下的分成權益、作家福利和打盜版等方面,閱文已經明確了修改方向,更具體的修改將在系列懇談會和作家調研後確認,並在1個月內推出新版合同。
如果一切能如程武所說,讓作家的收益更加合理,那這次風波,或許也將是一次新的機遇。畢竟,作為頭部企業的閱文如果能夠給出好的解決方案,那這一方案也將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準則。對於此事接下來的發展,獵雲網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