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老師把家長的事都做了,還要家長幹什麼?
最近,我的同事很苦惱,因為有個家長整天發信息,讓老師幫助教育孩子。原來這個孩子快開學了,連暑假作業還沒完成,家長怎麼說也不聽,所以就求救老師。老師也很鬱悶,這不是家長的事嗎?如果老師把家長的事都是做了,還要你家長幹什麼呢?現在很多時候確實是如此,我們的老師面面俱到,生怕對孩子的關愛不夠。
-
「家長退群事件」引發教育爭議:作業家長都批改了,老師幹啥?
「硬核爸爸」說出學生家長心聲:作業家長都批改了,老師幹啥?這位「硬核爸爸」退群的起因,是當天老師在家長群裡,批評了昨晚沒有批改孩子作業的家長,並表示:認真批改的家長,老師看到了家長對孩子傾注的心血,自然會多加關注,而那些不批改、自己放棄孩子的家長,老師也自然也沒必要認真對待了。
-
紐西蘭教育面面觀
紐西蘭教育面面觀 紐西蘭的教育體系是沿襲英國的教育體系。
-
教育的壓力,老師的不易,家長的焦慮
昨晚,我也忍不住看了小網紅鐘美美模仿老師的小視頻,也覺得教育部門完全用不著幹預。通過這些視頻恰恰能使我們感受到老師的不容易,真的是苦口婆心啊!其中,教育局要來檢查,讓孩子們把資料帶回家的橋段,讓我想起兒子小學時也曾三番四次把資料帶回來,說教育局的領導要來檢查。原來這不是升學壓力山大的山東省獨有的風景。
-
為什麼現在很多老師做著家長該做的事,而家長卻幹著老師該幹的活?!
如果,父母都成了老師,以老師的思維對待孩子,對待教育,甚至幹涉學校的教育,豈不是亂了套; 如果,老師都像父母一樣,事無巨細,事事都管,累壞了不說,還有可能混淆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界限,讓孩子、家長都沒了規矩; 其實,在教育中,「老師」和「家長」扮演著完全不同的兩種角色。
-
教育中最大的不幸: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老師家長需看)
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老師在學生教育中的讓位,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的錯位,這是在給未來挖深坑。在教育路上,家長、老師、學生應各司其責,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被退學後,魏永康幾近崩潰,母親也十分悔恨,後悔自己當初不應該什麼都不讓他做,後悔沒有讓孩子獨立。父母喜歡越位,不放手讓孩子獨立,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孩子什麼都不會幹,也不認為應該自己來幹。久而久之,孩子獨立性差,經受不起一點風浪,成了一個巨嬰。
-
輔導家長做 打卡家長來 作業家長批 家長:那還要老師幹什麼?
最近,有不少家長在吐槽孩子上學的問題,都說家校共育,導致現在家長的任務是越來越重,家長們在拖著疲憊的身體下了班之後,到家還要給孩子輔導作業,幫孩子批改作業,甚至還要錄製視頻打卡點到?很多家長感嘆:已經搞不清楚,到底是孩子在上學,還是我在上學。
-
一家長怒吼:要我批改作業,還要老師幹...
如今涉及到孩子的學習 家長輔導、批改孩子作業 孩子做錯的題家長還得教 教不會雙方都崩潰! 「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我那麼有時間收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 「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 「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
-
教育中最大的不幸: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文 | 逗號 · 主播 | 一凡
-
「我都教會了,要老師做什麼」?家長:我就要退出家長群
,要老師做什麼」?面對孩子的學習和自己的工作,像這位學生家長這麼理智已是萬幸,有的家長做法更加粗暴。此前,一位家長在直播的時候直言不諱,表達了自己對孩子班上老師的不滿情緒,於是,他直接退出了孩子的家長群。直播中,他咆哮著說道:「我都教會了,要老師做什麼?」
-
「啥都讓家長幹,還要老師幹嘛」,你怎麼看?
@一盆會牽藤的綠蘿:因為教育成果多半是用成績來衡量,有些老師便直接將學習好壞等同於孩子的優劣。所以老師希望家長能全力配合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可是有些家長以及一些社會現實告訴我們,學習不好的孩子一樣有很多閃光點,長大一樣有大作為,尤其是家境好的孩子。
-
家長退群吐槽批改作業:我成了超級助教,還要老師做什麼?
我就想知道,老師每天上班時間,除了上課、備課,其它時間都在做什麼?我們小時候作業都是老師批改的,為何現在落到家長頭上?還有,家長教育、輔導孩子作業是希望孩子好,那麼拋開情感和責任層面,憑什麼家長上班時間要應對老師群裡內容,下班還要批改作業?老師下班時間也要額外工作嗎?家長成了超級助教,那還要老師做什麼?」
-
家長沒批改孩子作業,在群裡被老師猛懟 網友稱:要老師幹什麼
現在想想,教育的根本到底是什麼?是為了讓孩子覺得高人一等嗎?是讓家長攀比難堪嗎?還是少不了的勾心鬥角與職場規則?現在全國很多地方都還沒有較多的老師,有些貧困地方只有一位老師,這是大城市老師的光榮還是虛榮?
-
菩提老祖說的旁門都是些什麼功法?竟然讓孫悟空吃月經喝童子尿
就幹這些事情,一幹就是七年,大家看一開始菩提老祖並沒有傳孫悟空什麼法術本領,甚至孫悟空入門之後就沒有理他。這是為什麼呢?菩提老祖一開始收孫悟空的時候一聽說孫悟空是「天地生成的」一陣暗喜,這麼喜歡這麼收了孫悟空就不理他了?其實我們現實中如果你去拜師學藝,你也會發現你剛入門,師傅也不會一下子就教你本事,一般都是先磨礪磨礪你,看看你為人怎麼樣之類的。
-
老師各種不合理的安排,一家長憤怒退出群聊,直呼還要老師幹什麼
之前我們也有遇見過此類的事件,家長對老師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他們嚴厲質問孩子的事家長都管了,那還要老師幹嘛!更有的家長在家長會上直接崩潰大哭,坦言自己生上工作上的壓力太大,實在是沒有精力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有這樣一件事件,家長不滿意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家長群和老師連線對質產生各種衝突上的問題。
-
在教育問題上,家長和老師各司其職,才是最理想的
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老師在學生教育中的讓位,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的錯位,這是在給未來挖深坑在教育路上,家長、老師、學生應各司其責,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只有父母像父母,老師像老師,學生像學生,教育才是王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要接受的最重要的兩種教育,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學校教育,而這兩種教育中,父母和老師扮演的角色也是截然不同的。雖然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一直在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千萬不能把家長和學校的老師混為一談!
-
孩子爭強好勝,事事都要壓人一籌,到底是喜是憂
,老師都讓她來示範、帶頭。原來,小學的老師不像幼兒園老師那樣關注她,前陣子選了班長,也沒有選中她。看著孩子鬱鬱寡歡的,哥哥和嫂子也暗暗著急。家中有一個願意事事爭先得第一的孩子本來是好事,但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哪有哪麼多的一帆風順。一旦沒有達到制高點,孩子便鬱鬱寡歡,反而使好事變成了壞事。
-
對待孩子是事事都管,還是放任不管?正確姿勢是「守望式」教育!
導語:對待孩子,不能事事都管,過度幹預,也不能放任不管,讓他自由發展。養育孩子的過程,本就是父母學會如何放手的過程,孩子越長大,對我們的需要就越少。我們的養育挑戰就要在兩者之間找一個平衡,一方面,我們要養育、保護孩子,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讓孩子自由地去探索和嘗試,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信的人。教育孩子不能事事都管,過度幹預會剝奪孩子的獨立性。
-
再好的教育也敵不過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
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老師在學生教育中的讓位,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的錯位,這是在給未來挖深坑。在教育路上,家長、老師、學生應各司其責,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只有父母像父母,老師像老師,學生像學生,教育才是成功的!
-
為何家長和老師,都覺得「教育孩子」越來越累了?都是手機惹的禍
導讀:為什麼家長和老師都覺得教育孩子越來越累了?如今,貧窮還能夠限制我們的想像麼?最終許多人都獲得了另外一個認知:平平淡淡就是福。儘管如此,不得不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感到身心疲憊,他們既要面對繁重的工作,還要抽出時間來輔導孩子的學習。如果能夠取得好的效果,或許這樣的付出,家長會覺得值得,但是未來是未知的,誰也無法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