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教育面面觀
紐西蘭的教育體系是沿襲英國的教育體系。
在紐西蘭,孩子5歲就可以上小學了——在此之前是上幼兒園,一般十個月大的孩子就可以送到幼兒園了——小學是6年制。紐西蘭的小學看起來更象是兒童樂園,每個學校裡有遊戲場地,有的學校還有遊泳池。孩子上課從沒有課本——一直到高二都沒有,如果你需要課本,那麼你得自己去買,但學校並不提倡你去買,課本非常貴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們並不想讓你的孩子把時間都花在學習課文上——書包裡除了鉛筆盒、幾本筆記本和午餐就沒有什麼了,如果有體育課,那麼裡面就會有運動衣和運動鞋。有時候裡面會有幾張老師發下來的紙。老師是有教學大綱的,但各個老師的教法不一樣,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教學。
看紐西蘭的小學生上課,一點都沒有正形,孩子可以隨便坐在地上,東倒西歪都沒有關係。而老師的辦公室就在教室的一個角落裡,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個電腦一個書架就是老師全部的辦公設備,學生可以隨便在老師的辦公室裡玩。一個老師負責一個班級的全部教學,有時候體育課會由其他老師教。這裡的孩子從不稱老師叫老師,都是叫某某小姐或某某太太或某某先生。一個班級20多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儲藏箱或位置放置自己的午餐或其他雜物。
每個小學都有輔助老師,這些輔助老師都是孩子的家長義務來學校幫忙的。
如果你的孩子剛從國外來,不懂得英文,學校還有專門的英語老師負責為你的孩子補習英語。
老師很少布置家庭作業,當然考試也是有的,但從不在班級裡公布考試成績。每個學期結束時,老師會發一張由校長籤字的「成績單」,裡面有孩子的「德智體」的全部情況,但沒有具體的分數,只有很好,好,不太好,比較差之分。這樣的成績單在學生之間也不給互相看。
學校每年會有一次家長見面會,由老師和家長見面,談談孩子的表現情況。沒有家訪。老師認為學校的事情應該在學校解決。而交談的時候是一個一個談的,他們不希望家長互相知道孩子的表現情況。
班級裡也沒有班長學習委員之類的官,每個孩子都一樣。這裡比較重視集體項目,如果你的孩子參加了某個集體項目的比賽,比如橄欖球、足球或其他科目,並獲得了獎,那全校都會為你高興;如果你自己參加了小提琴比賽或英語比賽獲得了獎,那基本上是不會大張旗鼓地宣傳的。這裡比較提倡集體主義精神。
小學裡的基本課程是英語、數學、音樂和體育。另外還有一些手工課程,比如做點心,設計遊戲服裝等等。
上課時間是早上8點50到下午3點。中午飯在學校吃,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在學校買。但學校沒有食堂,只有簡單的快餐供應。吃飯的時候全都到外面的長椅子上或草地上去吃,所以在紐西蘭的學校裡,有許多這樣的長椅子和大Deck供學生休憩時使用。學校有個圖書室,孩子吃完飯以後可以到那裡去看書。
學校還時常會舉行小小的跳蚤市場,讓孩子把自己不需要的玩具或其他學習用品拿出來賣,賣得的錢可以捐給學校。這樣的時候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會來參加。
學校還會經常請動物保護機構,比如:SPCA的工作人員帶著小貓小狗小兔來學校進行動物保護的講座;學校也會經常帶孩子到這樣的機構去參觀。保護動物從小做起,這是他們的共識。除此之外,還有流動健康車到各個學校進行巡迴宣傳。到了高中以後,學校會進行生理方面的教育,比如了解男女生殖器官如何避孕等等。
小學每年底會舉行一次年終表彰會,給好的學生發獎狀或獎盃。一個班級裡會有一半的孩子獲得獎狀,有的孩子沒有曠課過也能得到獎狀。全校會評出一個最傑出學生,這是最高的榮譽獎盃了。
小學畢業後,是上初中。紐西蘭的初中是兩年制。同樣還是一個老師兼許多課程。但這時候的課程會增加科學、機械、烹飪等課程,而課外課程就非常多了,有戲劇、電腦設計、音樂、繪畫設計和法語或日語課程,大概有十來項,可以供學生自由選擇。男同學學做西餐,學做縫紉;女孩子學做花園和木工,然後交換。這都是每個孩子必須掌握的課程。學生們可以帶著自己做好的食物回家給父母品嘗。學校舉行家長會的時候,所有的點心都是學生自己做的,供家長們品嘗。他們還會做小工藝品,如掛鑰匙的掛鈎、項鍊和動物掛件,拿回家送給父母也是很好的禮物。
每個學校都會有一個規模不小的圖書館,一般都在午餐的時候開放。
每年學校會舉行一個戲劇節,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售出的票都捐給學校。這樣的活動都會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每次演出都座無虛席。這裡的家長都非常熱衷參加孩子的活動,比如音樂節什麼的,只要學校有通知,家長都會帶著攝象機什麼的踴躍參加。
初中還是沒有什麼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要求一個星期做完的作業,有的孩子可以一天就做完,但老師並不贊成這樣做,他希望你能夠每天只做一點點。即使你拖著不做,老師也絕不會大呼小叫,但會在與家長見面的時候跟家長單獨談。
學校每年都有一次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各課等級考試,大家都可以參加,但不給學生補習,最多把去年的考試題目拿給你看一下熟悉題型。考到好成績的話,會在學校的小報上通報一下。這就是最有學術色彩的考試了。
其他都跟小學差不多,還是沒有課本。一個班級20多個人。
學校老師很少,校長有時候還得去幹木工活,比如椅子桌子出問題,校長就必須扛著工具去修。這裡的校長學歷都很高,一般都是碩士畢業。而老師是大學畢業以後再考教師資格證之後才能教書。
如果老師對學生態度不好或不負責,那麼家長可以向校長投訴,如果情況屬實,這位老師就會被扣薪一個月或幾個月。不過這裡的老師說話都很溫和,很少有嚴厲的用辭,更不用說體罰學生了——那是要被起訴的。
對於犯錯誤的學生,比如打架,那麼他會被老師叫到「think room」裡面去反省一節課,出來以後有反省悔悟的,寫個反省情況就可以了。如果去「think room」超過三次,那麼就要請家長來了。如果家長來了之後還不見效,那麼學校會讓家長把孩子帶回家幾天,等改正差不多了就可以回校了。如果還不行,就會請各方面會談,看看是哪裡出了問題,如果是心理上的問題,就會有專門負責心理治療的教師(巡迴在各個學校的專家)來進行心理輔導。
學校重視跟國外學校的交流,每年都會派出學生到國外去做短期交流,而國外的學校也會派學生來校做短期交流。這樣的學生叫交換學生。做交換學生一般是自己先報名然後學校選拔,自己出一半的費用,其他的費用由對方學校負責。
每個年級都會有一次野外露營活動,一般出去4天,進行各項軍事體育訓練。
14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去參加義工了,紐西蘭很重視義工,如果你的履歷上有參加義工的記載,這對以後上大學找工作都有好處。如果要申請英國美國的大學,那麼義務工作就更為重要了。
高中要上5年。前面2年還是以玩為主,一直到高三了才緊張起來,高中畢業的時候所有的學生都要參加全國會考。會考成績好的,大學部門會根據你在高中的歷年成績和老師評語以及其他表現情況比如義工情況,給你提供數量不等的獎學金;即使成績不理想,也可以去讀短期大學或社區大學。紐西蘭人的孩子並不是個個都想上「重點」大學的,家長也沒有要求他們這樣做。高中畢業之後,很多人會選擇上短期大學或社區大學,學個實用證書,比如:木工、電工、水工、園藝、建築、造船、美容美髮等等課程證書,然後就業。在紐西蘭想要參加工作的話,一定要有證書才可以,所以真正的職業技術教育在這裡是非常發達的。他們參加工作後薪水很高,如果按小時收費的話,一小時要30到50紐幣(相當於人民幣180到300元)。這裡在辦公室工作的人收入反而不高,也就是說白領的收入有時候還低於藍領的收入。所以很多學生沒有選擇上大學,而是去讀了專業證書去了。讀這樣的學校是不需要考試的,但想要畢業的話那是要經過嚴格考試的。
說到紐西蘭的大學,在紐西蘭有8所國立大學,本地的學生和永久居民可以貸款上大學,並每周可以領到180到250紐幣不等的學生津貼,供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費用(學生津貼每個學生都可以享受,但放長假的時候不發,你得去打工賺錢,學校會給你提供打工的機會,而各廠家和公司也會優先向學生提供工作機會)。如果你考試不及格超過一半課程的話,你就必須退還學生津貼,如果你下學期還想繼續讀的話。學生津貼可以領四年。而當你工作的時候,你欠的貸款就從你的工資上逐步扣除。這樣的學生貸款和津貼可以避免一些學生因為貧困而上不了大學的情況發生。
紐西蘭的大學和英美國家的大學是一樣的,進去容易出來難,有的專業甚至淘汰率高達40—50%,比如醫學和法律。
說到學費。在紐西蘭的公立學校:小學初中和高中,每年的學費非常少,小學100紐以內,初中和高中不超過200紐幣,而且是以募捐的方式進行。如果你的孩子多,而且同在一所學校,那麼所交的學費會更低。如果你實在拿不出這些錢,學校也絕對不會趕你的孩子出校門,他們會到教育部去申請這筆費用。除了公立學校之外還有一種半公立半私立的學校和完全私立的學校。前者是一般是教會學校,一半的費用來自教會,一半的費用來自國家,這樣的學校學費比公立的貴一些,但比私立的要便宜許多,一般小學一年是400元,初中和高中是1000或2000元左右(都是紐幣),設施要看各個學校而定。另外一種私立學校也是教會辦的,有天主教和基督教兩種學校,設施非常好,都是非常古老的學校,聲望很高,所以學費也跟聲威一樣高,每年5000到1萬紐幣不等。教會學校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有很多需要學生募捐的機會,如果你看到你家門口有幾個孩子拿著一箱巧克力來賣,那就是他們學校要他們賣的,賣掉的錢給學校;如果賣不掉只好自己掏錢買下來。上教會學校的條件是你必須是基督教或天主教家庭出來的,如果不是的話,就只能從他們的5%非教友家庭的名額裡去爭取了。在紐西蘭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是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的。
另外,從小學到高中都必須穿校服,一般女孩子是裙子和短袖或長袖襯衫,下面是長統襪子和黑皮鞋;男孩子是短褲和短袖或長袖襯衫,下面也是長統襪子和黑皮鞋,冬天外加一件毛衣或夾克,但短褲和裙子是無論多冷都要穿的。體育課的時候要換上體育服。衣服在學校買,你可以買二手的,會便宜許多。一般孩子穿小了或畢業了不再穿的校服,可以送到學校寄賣,也可以捐給學校。因為校服很貴,所以很多家長會選擇二手的。小學和初中的孩子還要買太陽帽,因為紐西蘭的紫外線非常強,出門必須戴帽子。
這裡實行學區制,根據你住的地方劃分學區,如果你不在這個學區裡但又想上不屬於這個學區的學校,你就必須先報名後抽籤。抽籤的順序是;優先給兄弟姐妹在本校的孩子,然後才是抽籤。而學習成績好並不在優先之列。
在紐西蘭,適齡的孩子都必須上學,如果家長沒有讓自己的孩子上學,將會被教育部門調查或上法庭。如果你希望自己教育孩子,你必須得到教育部門的評估,得到許可之後才可以進行家庭教學。在街上,警察如果看到有適齡的孩子閒逛,他們會前去詢問並通知其學校或家長。
1、小學校園
2、遊戲的地方
3、初中的圖書館
4、老師辦公的地方就在教室的一角
5、學校戲劇節
6、野營訓練
7、集體活動
8、海上訓練
9、自己做的船
10、高中開學典禮
寫於2007年
另外我在微信上做了一個大頭媽粉絲群,都是愛動物的朋友在一起,分享愛動物的心得還有美容健康分享。如果有朋友想加入可以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