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昨天(12日)閉幕。在會議上,政協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有政協委員提出建議:認為目前學校面向學生的公共外語教學實際上已經成為唯一的英語教育,這種單一化的局面需要改變。如果不能從宏觀上科學規劃外語教育,後果必將會是嚴重的。我們今天也來看看,其他國家的公共外語教育現狀如何?
韓國人重視英語學習 第二外語成求職法寶
在韓國,出口導向型的經濟使得韓國人很重視英語學習。
全球華語廣播網韓國觀察員南黎明:在韓國的學校裡,英語依然是除了母語之外最重要的外語科目,而且韓國極為重視英語的教育,尤其是李明博政府時期,國家的目標就是要像新加坡那樣,成為一個英語幾乎接近公式語言的國家,於是政府大量從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西方英語國家聘請教師,然後把他們配置到各個中小學去,做到每一所學校都有能夠教孩子們地地道道英語的外教,所以現在韓國的中小學都有大量的外教在活動。韓國是一個國土面積小,人口少的國家,總人口目前還只有5千萬左右,因此單靠內需是無法生存的。經濟學家們說,要靠內需能夠維持經濟,需要有一億的人口,經濟的維護對出口的依賴程度很高,因此韓國社會十分重視外語水平。
韓國人不僅重視英語學習,第二外語也日益成為求職的法寶。
南黎明:韓國學校的第二外語前些年主要以德語、法語還有日語為主授課,但是這些年來很多學校都開始把中文作為第二外語來授課,因此很多學校現在還有專門的中文教師。第二外語更被強調是在大學,在韓國的大學裡都設有專門的選修課系,主要有漢字課,然後就是日語、中文、英文等外語課,尤其是服務行業的專業,比如空姐、秘書、觀光等專業,因而外語不是選修而是被設為專業課程來上。總之在韓國,一個應聘人員的英語必須要好,然後要精通一門英語以外的外語,否則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
日本人學習外語熱情很高 地方政府出資開設多語種學習班
而在日本,雖然中小學校裡沒有專門的第二外語課程,地方政府往往出資開設面向公眾的多語種學習班。
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黃學清:日本的學校裡外語教育開始得比較晚,外務省是從2011年才規定要在小學的5、6年級開始全面實施外語教育,作為必修課規定的,課時是一年35個課時,也就是一周一次的樣子。雖然沒有規定外語教學一定要學習英語,但是由於要面對未來的升學以及師資問題的局限,第一外語主要還是英語。中學以後,有些學校會開設第二外語,日本人學習外語的熱情非常高,不僅是為了工作,很多人學習外語就是因為興趣。除了社會上眾多的各種語言學校以外,大多數地區的政府機構也都會給當地的居民提供學習機會,比如說在晚上或者是休息日會提供會議室或公共設施開辦外語教室,聘請在當地居住的外國人擔任老師,老師的工資不高,學生的學費也是象徵性的,比照社會上學習外語要便宜很多,所以這樣外語的教學一般都是很熱門的,從兒童到老人,很多需要抽籤才能進去。
澳洲中小學開設多種語言課程
在母語為英語的澳大利亞,中小學開設了多種語言課程,而這與當地的移民文化相結合。
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在澳大利亞雖然外語學習不是必修科目,但是大部分的中小學學生都會選擇一到兩門外語來進修。另外,由於澳大利亞是多種族的移民國家,居民使用上百種不同的語言,因此在外語的種類上,一般中小學可以提供的選擇也非常多,比如墨爾本隸屬的維多利亞州,整個維多利亞州的公立高中體系當中學生可以選擇學習的外語種類多達41門,很多外來移民的子女在中小學讀書的時候都會選擇自己祖籍國的語言作為選修的外語課程,比如像咱們中國的孩子幾乎人人都會選擇讀中文,一方面,這是父母一輩對子女不忘自己祖籍國的一種要求;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陰差陽錯地幫助這些孩子能夠在高考當中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