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繆可馨墜樓身亡,究竟是誰逼死了她?

2020-09-03 家長慧


6月4日下午15時14分,有個女孩從學校教學樓墜樓身亡。


騰訊新聞6月13日的報導是這樣描述的:

「6月4日15:14分,江蘇一名五年級的學生繆可馨在兩節作文課後,翻過欄杆,從四樓墜樓而亡。」

騰訊新聞·《小學生作文課後墜樓身亡,家長群內出現點讚現象》


重點在兩節作文課後,為什麼呢?因為她的一篇作文反覆修改卻沒有通過,老師說作文需要傳播「正能量」。


據網上傳言,老師在課堂上打了她一巴掌。家長說是因為報了外面的作文班,老師故意針對孩子。


這一切的真假我們不得而知,也無法說對錯,但那篇作文如何,我們都是看得到的。


讓我們來看看這篇作文:



喜媽通篇看下來,一些被老師刪減的詞句,恰恰是增添作文亮點的存在,對於五年級的小孩來說,這已經寫得非常不錯了。


最後的感悟也很有自己的思想: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裡,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卻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個道理,很「負能量」?對於這位老師這樣非黑即白的批改,慧姐十分不贊同。


我不能下結論說這位老師對孩子做了什麼事,但我能下結論,這作文改得沒有進步反而退步不說,還毫無水準!


對此我不僅懷疑起,這是不是一場故意的針對。


不是懷疑教師群體,教師群體大部分都是好的,但每次新聞總有那麼幾顆老鼠屎壞了老師的名聲。


所以事情沒有下結論,我不會從人品上評論這個老師什麼,可能她平時就是這麼「嚴格」吧。


真正讓人氣憤的,應該是後面的事。


一篇《繆可馨墜樓的4個疑點》,作者的家人與繆可馨的家人認識,說出了當時的情形。

事後死者媽媽登女兒QQ,發現已經被踢出群聊,這是來自同班同學的冷漠。


距離墜樓過了半個小時,學校才通知家長,用了二十秒的語音通知,此後就沒有音訊了。



事發後一個星期才上門慰問。關於墜樓這件事,推得乾乾淨淨。


這是來自學校和老師的冷漠。


最後,最讓我心寒的,是來自家長的冷漠。有些家長居然在家長群裡以點讚的方式支持老師。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先不說老師的對錯。但班級群裡去世了一個小孩,你們居然在群裡點讚站隊?死者的家長還在群裡啊?設身處地想,你的孩子發生這樣的事,但家長群在點讚,你什麼心情?


這個群,著實令我「大開眼界」!


這位家長在下午4點多發出倡議,家長們點讚到了晚上7點多。直到7點28分,才有一個家長,站出來說了句話。


看到這裡,我突然想起廖可馨作文裡的最後一段話:「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裡,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卻是陰暗的。」


這一個個大拇指,就像那西遊記裡的「白骨精」一樣,讓人冷寒。


廖可馨是一個怎樣的女孩?


前不久的期中考試,小可馨的語文考了全班第一。她平時活潑開朗,俏皮可愛。會在作文本封面上畫小人兒,說自己「沉迷於學習and作業」。


這樣一個女孩,優秀的,可愛的,應該是發光的。同樣,這樣一個女孩,正在成長中,同時也是敏感的,自尊心脆弱的。


她就像剛剛長出的鮮嫩的幼苗,未來可期或成大樹。卻可能因為一句話,一個眼神,周圍的冷漠,而受傷。被一根根稻草壓住,是的,殺死她只需要最後一根稻草。


這最後一根稻草到底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墜樓的小可馨很不幸,她猶豫過,掙扎過,最後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孩子為什麼你這麼傻?你還小,還可以再次選擇啊?


有句話說,老師,朋友,伴侶,這三種人的選擇將會影響自己的一生。



在《通往目標之路》一書中,作者威廉·達蒙強調,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知乎上有個問題:老師真的可以改變學生的一生嗎?


裡面有一個用戶講述了自己真實的故事。



作者一直到初三都成績普普通通,直到初三出了一門化學,遇到了化學老師。


這位化學老師改變了他原本打算上中專的計劃。


化學老師在給學生們評作業的時候不是簡單的「優良中差」加「勾勾圈圈」,而是評完每一個作業後,加上一些解題的注意事項,有的時候還會給上一些評語和關心的話。


她從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包括作者這種毫無存在感的學生。


「你的作業都寫的很不錯,我覺得你跟XX一樣地聰明,希望你能夠再接再厲!」


因為喜歡化學老師,所以作者對化學學得很認真,也感興趣。到了初三第一次月考,他的化學成績竟然破天荒地進了前五!



此後是真正的改變,成績一科又一科上來,排名一次又一次提升。從第一次月考的25名,到期中的第13名,到第二次月考的第7名,以及到了初三上學期期末的時候,竟然考到了班級第一,年級第十!


而在作者所在的班級,化學平均成績跑到了全年級第二,其他課目倒沒什麼變化,這個老師以一個人的力量改變了一個班級。


作者人生的一個部分,因為一個好老師發生改變。






一個好老師真的能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嗎?答案,是的。


有人說,現在的學生不能打不能罵,教得好是應該的,教不好全是老師的錯,教師成為了戰戰兢兢的職業。


但回首踏入教師行業的初心,是為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嗎?不是,大多都是心懷著教育的理想而去。


我們大部分老師都該明白,自己的一個眼神,一句打擊的話,都能影響到孩子,都該懂得,自己肩上的教育重擔,不止是成績,還有孩子的成長。


而我也覺得,作為教師,應該時刻學習著。現在的孩子不比以前,應該用更有效的方法去對待。


遇到一個好老師,將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遇到一個好老師,和選擇朋友圈、選擇伴侶同等重要。


如果孩子遇到一個不喜歡自己的老師怎麼辦?這時候家長的引導尤其重要。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喜歡我?」你會怎麼回答?


在孩子心中,老師或許應該是完美的,但老師也是人,也會犯錯。


當老師的行為「突破」孩子的期待時,孩子內心會失落,會認為老師不好或老師不喜歡自己。


在《女兒在英國上學這幾年》這本書裡曾提到一個故事,書的作者是劉建國博士,他的女兒同時被哈佛,耶魯,斯坦福,劍橋大學錄取。


這本書記敘了七歲女兒留學英國的真實故事。書中有一章,叫「極其不愉快的一年」。


在這章裡,他寫到,一向優秀的女兒在國外的學校總是得不到老師的喜歡,甚至還被處處打壓。小姑娘很受傷,回家大哭,尋求爸爸的幫助。


他思索良久,這樣開導女兒:


第一步,接納了女兒的情緒,而且明確地告訴她,老師的行為錯了。
第二步,告訴女兒不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

第三步,告訴女兒要形成自己獨立判斷的能力。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寫得非常好:

「小孩子的是非概念和道德標準是由大人建立的,因此做事總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認可。你會自然地認為大人表揚的就是對的,而批評的就是錯的。


但是隨著你的長大,你已經開始發現大人也會做錯事,這時你就開始有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人不可能沒缺點,而且自己的缺點自己比較難看到,當別人給你指出缺點時,這是善意的批評,你應該感謝並虛心接受。但如果有人無事生非地指責你,這就是惡意打擊。


你一定要分清什麼是善意的批評,什麼是惡意的打擊。這樣批評就會幫你進步,而打擊也不會傷害你,反而會使你堅強。」

最後,小姑娘勇敢地自己去找老師談話。從這以後,老師雖然依舊不太喜歡她,但是不再會明顯地打壓她了。


她贏得了爸爸告訴她的「尊重」。


美國教授布吉林等人,提出了一條在人際交往中成為受歡迎的人的「三A」法則,這條法則,對孩子社交一樣適用。

第一個A (Accept):接受對方。

第二個A(Appreciate):重視對方。

第三個A(Admire):讚美對方。

接納老師,學會換位思考。尊重老師,認可老師的付出。大膽說出對老師的看法,學會溝通。


假如這些都做了,老師依舊不喜歡孩子,那麼就像這位爸爸一樣,乘機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人的一生會遇到各色各樣的人,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自己,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調整好心態,問心無愧。


不用刻意去討好,也不要去針對不喜歡你的人。



小學生繆可馨墜樓身亡,究竟是誰逼死了她?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


這篇文章並不是想指責這位老師,評論誰對誰錯。


我覺得,教師群體應該思考如何更好地去教育孩子,尋找合適的方法。而家長也該思考,是否平時對孩子太過關注,讓孩子忍受不了一點挫折打擊。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思考解決的,都是為了孩子能變得更好。

相關焦點

  • 誰逼死了小學生繆可馨?
    繆可馨,常州金壇一個五年級的小女孩,平時活潑開朗,俏皮可愛,成績優異,家中牆上貼滿了獎狀。前不久的期中考試,小可馨的語文考了全班第一。她還很有趣,會在作文本封面上畫小人兒,和「作業」手牽手,說自己「沉迷於學習and作業」,既卡哇伊,又元氣滿滿。
  • 到底是誰逼死了小學生繆可馨?點讚的家長群,太可怕了
    2020年6月4日,常州市金壇區河濱小學的五年級女學生繆可馨,在上完兩節語文作文課後,跑出教室,翻越欄杆從四樓墜樓身亡,生命停在了10歲,成了永遠的小朋友。袁老師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卻用大紅的刪減、劃線、扎眼的紅叉給出了答案——小學生的作文只能「誠實善良」,充滿陽光。縱然這份開心並非你的真實感受,但你的真情實感不能表達出來。繆可馨她喜歡唱歌跳舞畫畫,繆爸爸存著一段她和媽媽跳宅舞的視頻,穿粉色衣服、長頭髮的小姑娘是繆繆,像只蹦蹦跳跳的小熊。
  • 到底是誰逼死了小學生繆可馨?
    來源:河南經濟報南陽新聞繆可馨,常州金壇一個五年級的小女孩,平時活潑開朗,俏皮可愛,成績優異,家中牆上貼滿了獎狀。前不久的期中考試,小可馨的語文考了全班第一。她還很有趣,會在作文本封面上畫小人兒,和「作業」手牽手,說自己「沉迷於學習and作業」,既卡哇伊,又元氣滿滿。
  • 談小學生繆可馨後續事件
    從6月4日就發生的江蘇常州金壇河濱小學五年級女生繆可馨墜樓身亡事件。到現在雖然已經得出結論。可是,當看到後面的一些消息之後,小編心中的怨憤更大了。在學校裡頭,誰敢說老師的壞話呀!?如今,又在群裡頭發生這種事情。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小女孩繆可馨墜樓身亡事件,已經讓這個老師的權威得到了鞏固,甚至讓家長也產生了威脅感。正因為有這樣的原因——一個班級中的老師,她在無形中,就已經成為了那些未成年孩子裡頭的絕對權威。這種權威不單在小孩子面前可以展示。家長在老師面前,也卑躬屈膝。
  • 繆可馨事件,究竟是誰的過錯?
    大家先別誤會,此可馨非彼可馨,繆可馨是一個10歲的小姑娘,可是這個小姑娘因為一篇作文而失去了花一般的生命,讓人扼腕嘆息。事情是這樣的: 作文課上,老師讓大家寫一篇《三打白骨精》讀後感,繆可馨的作文被老師批閱如下:
  • 江蘇墜亡小學生父母發聲 到底是誰逼死了他們的女兒
    江蘇墜亡小學生父母發聲,看著自己的孩子離自己遠去,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辛酸滋味肯定不好受,到底是誰逼死了他們的女兒?是語文老師嗎?6月4日,江蘇常州小學五年級同學繆可馨在作文課上,因為其作文《三打白骨精讀後感》中表達了白骨精善於欺騙
  • 五年級小學生繆可馨墜樓身亡:我們該反思什麼?
    6月4日,江蘇常州金壇河濱小學五年級女生繆可馨墜樓身亡。官方6月12日通報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但家屬發文質疑稱,可能繆可馨作文不合老師觀點而被批評。最近,這則新聞牽動著不少人的心。是質疑那個沒有師德的語文老師為何讓一個孩子走上了絕路?
  • 繆可馨事件處理結果出爐,沒有師德的教師如何教書育人
    常州小學生作文課後墜亡,沒有師德的教師如何教書育人!6月4日,江蘇常州金壇區河濱小學一小學生繆可馨作文課後跳樓墜亡。7月8日,人民日報發通報稱給袁某某降低崗位等處分。012020年6月4日,繆可馨上完語文課後翻越四層欄杆墜樓身亡。繆可馨的家長在微博上公開了女兒墜樓前作文被批評一事,並懷疑女兒墜樓與語文老師袁某教學方式不當有關。2019年10月,繆可馨告訴家人在課上被袁老師扇過巴掌,「感到很傷心」。
  • 江蘇常州小學生繆可馨墜樓事件最新進展:涉事教師被降低崗位等級
    金壇區教育局2020年7月8日新聞背景:6月4日,江蘇常州小學一五年級小學生繆可馨,從教室跑出後,翻越欄杆墜樓身亡。據孩子媽媽講述,6月4日作文課,繆可馨在《三打白骨精》讀後感中,發出感慨:「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
  • 10歲小學生墜樓身亡:孩子的心理狀況不可忽視
    近日,江蘇常州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繆可馨墜樓令很多網友感到痛心。據媒體報導,繆可馨在上完語文課後翻越四層欄杆墜樓身亡,孩子家長懷疑女兒墜樓與語文老師教學方式不當有關。因為事發前老師批評孩子的作文不夠「正能量」。當前我們無法判斷該老師是否存在過失,但在教育過程中孩子的心理狀況不應該被忽視。
  • 小學生作文課後墜樓身亡:不準孩子有負能量,才是悲劇的源頭...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最近,發生了一個非常令人心痛的事件:2020年6月4日15:14分,常州市金壇區河濱小學的五年級女學生繆可馨,在上完兩節語文作文課後,表情痛苦的跑出教室,翻越欄杆從四樓墜樓身亡難道她平時就是一個問題兒童嗎?不是的!她擁有幸福的家庭,繆可馨是全家人的開心果,和爸爸媽媽的關係也很融洽,繆繆稱媽媽為「王母娘娘」,叫爸爸「王子」,稱呼爺爺「老繆」。疫情期間,繆繆和媽媽一起跳舞,爸爸錄視頻並配文:家裡兩隻小熊跳舞。還曾用舊毛巾給爸爸「卷」了一個非常創意傳神的生日禮物,毛巾版香菸:家裡房間貼滿了她各種各樣的獎狀。
  • 「繆可馨之死」牽動人心 調查還需更進一步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馬上評|「繆可馨之死」牽動人心,調查還需更進一步據媒體報導,6月4日,江蘇常州金壇河濱小學五年級女生繆可馨墜樓身亡。儘管當地官方6月12日通報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排除他殺」,但家屬發文質疑稱,可能繆可馨作文不合老師觀點而被批評。連日來,繆可馨之死牽動了很多人的心。
  • 小學生墜樓身亡警示:無論校園還是家庭,重視挫折教育勢在必行
    6月4日,江蘇常州金壇河濱小學五年級女生繆可馨,課後翻越欄杆墜樓身亡。隨即,繆可馨作文、日記和獎狀等被悉數翻出,成為了輿論發聲的依據。繆可馨之死,也進一步上升為了公共事件,引起了全社會的強烈關注。但可以肯定的是,繆可馨之死最終必會有一個水落石出的結果。在所有的真相都浮出水面之前,也能直觀地感受到,繆可馨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造成這起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本年度以來,媒體報導的學生墜樓事件可謂接二連三。分布也是從大學生、中學生到小學生,形成了全覆蓋。學生墜樓事件發生後,輿論關注首先指向學校,並將焦點集中在當事教師該承擔什麼的責任。
  • 馬上評|「繆可馨之死」牽動人心,調查還需更進一步
    據媒體報導,6月4日,江蘇常州金壇河濱小學五年級女生繆可馨墜樓身亡。儘管當地官方6月12日通報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排除他殺」,但家屬發文質疑稱,可能繆可馨作文不合老師觀點而被批評。連日來,繆可馨之死牽動了很多人的心。這個五年級小女生獎狀、作文等也被翻出,並成為輿論質疑、發聲的依據。
  • 從崔雪莉自殺到小學生繆可馨跳樓,為何人間天使正在紛紛死去?
    6月4日,江蘇省常州市小學五年級學生繆可馨在上完兩節作文課後,從教室跑出翻越欄杆墜樓身亡據繆可馨的媽媽講述:6月4日作文課,繆可馨在《三打白骨精》讀後感中,認為白骨精很善於欺騙,十分可怕,文末發出了「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中,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是陰暗的。」卻被語文老師袁燈美批評「太負能量」。並在作文紙上批:傳遞正能量。下課後,可馨衝出教室,爬上欄杆,從四樓墜樓身亡。
  • 小學生墜樓身亡說明:任何嚴重師生衝突,都會留下巨大隱患
    小學五年級學生繆可馨在兩節作文課後選擇墜樓身亡,網絡上又沸騰了,有的站在家長的角度聲討袁老師沒有師德;有的站在教師的角度譴責小學生缺少挫折教育,我仔細思考,總認為這兩種觀點都站不住腳。被袁老師叫到講臺上,面批後,要重新修改作文的有七位同學,為什麼偏偏繆可馨跳樓身亡了?其餘6位同學怎麼沒有跳樓?所以,說繆可馨缺少挫折教育的觀點也是錯誤的。2 從歷史角度考察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師生之間發生了什麼?
  • 如何看待五年級女孩繆可馨墜樓事件?
    我據媒體報導,6月4日,江蘇省常州市5年級小學生繆可馨,從教室跑出後翻越欄杆墜樓身亡。6月12日,常州市金壇區政府辦、教育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排除他殺」。
  • 小學生繆可馨墜樓身亡,別讓渣老師,毀了所有好老師們的努力
    雖然自從小女孩墜樓輿論持續發酵,加上之前女童被老師體罰吐血是家長編造的。我本來不想跟風追熱點,但是剛好看到了一篇大V的推送,我去看了微博帳號「繆可馨世界第一可愛」,我忍不住想為這個家庭和所有活著的「繆可馨」們發聲!咱們就事論事,就這一事件,這位老師的情況來討論。家長詢問了,老師承認了打了一耳光。
  • 小學生繆可馨墜樓:當孩子受到不公平對待時,父母應如何幫助孩子
    繆可馨生前圖6月4日,在江蘇常州市金壇區河濱小學校園內,一位名叫繆可馨的小學生上完一節語文課後那時,下午3點的陽光正辣,老師坐在教室裡批改作文,同學們瘋瘋打打地往廁所跑去,而她再也不能加入其中了。墜樓後,繆可馨雖被及時送去了醫院,但終因搶救無效死亡。就這樣,一個本來可以充滿各種奇蹟或可能的生命離開了人世,沒有遺言,沒有不舍。警方很快就排除了他殺或誤殺等可能,證實孩子跳樓屬於自殺行為。
  • 誰是殺害繆可馨的兇手?何謂正能量?
    近日,江蘇常州金壇河濱小學五年級女生繆可馨墜樓自殺事件持續發酵。6月4日,這位還在五年級的女生從教室跑出後翻越欄杆墜樓。6月12日通報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排除他殺」,但隨後家屬發文質疑稱,可能繆可馨作文不合老師觀點而被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