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平均年薪17.83萬元」,這一消息引發關注熱議。有些網友質疑數據的真實性,有些表示南京大學的這一薪酬統計針對「被調查人群」,並非全部畢業生,不具有代表性...有的則認為公布薪資只會增加焦慮感...
雖然爭議不斷,但薪酬水平仍舊是大部分人關注的部分。從目前已發布的《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可以看出,多數高校的報告中均涉及到了薪酬水平。
● 部分名校薪資統計
吉林大學:畢業生稅前月均收入為8384.72元
《吉林大學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學校2020屆畢業生稅前月均收入8384.72元。月薪區間主要集中在4501-6000元(22.89%),其次為7501-9000(18.70%)、11000元以上(16.17%)。薪酬包括能折算成現金的工資、福利等。
從不同學歷來看,吉林大學博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10096.75元,碩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8644.63元,本科畢業生月均收入為7731.54元。
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薪酬指數排名僅次清華北大
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的《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就業質量報告》中提到,從籤約年薪來看,薪資水平與學歷層次呈正相關。
「在中國薪酬網發布的《2020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名》中,我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名僅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位列全國高校第三,可見我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有較強的競爭力。」報告中指出。
武漢大學:畢業生稅前月均收入8898.45元
《武漢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統計了2018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後薪酬區間,其中,稅前月均收入為8898.45元,月薪區間主要集中在8001-10000元 (34.26%),其次為 10000 元以上(29.08%)和 6001-8000 元(23.51%)。
分學歷層次來看,本科畢業生的月均收入為7272.09元,碩士研究生的月均收入為8998.91元,博士研究生的月均收入為10565.22元;可見畢業生月均收入水平與其學歷層次呈正比,即學歷層次越高,其月均收入水平越髙。
值得一提的是,與往年相比,武漢大學本科畢業生企業就業率有所下降,較去年下降11.85%,事業單位就業率升高2.72%。畢業研究生企業就業率較去年下降6.13%,事業單位就業率升高3.0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生月均收入6579.60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表示,畢業生月均收入為6579.60元,其中本科畢業生月均收入為6090.19元,碩士研究生月均收入6768.14元,博士研究生月均收入8955.53元。
報告介紹,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數據來源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調研問卷」。調研覆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屆全體畢業生,問卷調研時間為2020年10月15日-11月1日,共回收有效卷607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4.49%。該校2020屆畢業生總人數為7190人。
暨南大學:本碩博畢業生月收入分別為7688元、9263元、12542元
《暨南大學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本校2020屆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的月收入分別為7688元、9263元、12542元。
各學歷層次的月收入較上屆均有提升,其中博士畢業生月收入提升較多,具體來說博士畢業生從事研究人員工作的比例上升較多,其月收入(14556 元)相對較高。
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生平均月薪10922元 排名全國第二
北京外國語大學近日在《2020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援引第三方機構發布的數據稱,該校畢業生以86.3的薪酬指數排名第五,10922元的平均月薪排名全國第二,位居語言類高校的第一名。
四川大學:畢業生稅前月均收入為8312.32元
《四川大學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2020屆畢業生稅前月均收入為 8312.32 元。月薪區間主要集中在7501-9000元(33.82%),其次為11000元以上(19.70%)和4001-6000元(19.17%)。
報告顯示,畢業生的薪酬水平與其學歷層次呈正相關,博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12876.49元、碩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8259.76元、本科畢業生月均收入7661.23元。從薪酬區間來看,低收入區間段本科畢業生佔比較高,高收入區間段畢業研究生佔比較高。
中央財經大學:畢業生實際起薪9674.22元/月
《中央財經大學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介紹:調查顯示,中央財經大學2020年畢業生平均期望起薪為10027.68元/月,實際獲得的平均起薪為9674.22元/月。
其中,本科畢業生平均期望起薪為8177.54元/月,實際獲得的平均起薪為7887.29元/月;畢業研究生平均期望起薪為11104.28元/月,實際獲得的平均起薪為10238.84元/月。畢業生實際起薪平均達到期望起薪的96%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財經大學在報告中還分析了該校畢業生集中所在的行業起薪狀況。從分行業情況看,證券業實際起薪最高,為11949.15元/月,其次為其他金融也、房地產業等;從分崗位情況看,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實際起薪最高,為10789.26元/月,其次為金融業務人員、科學研究人員等。
●觀點
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張超
清華沒有針對畢業生薪酬做過全面普查,一方面是因為很多畢業生在真正進入工作崗位前不知道自己準確的收入(含獎金);另一方面是因為薪酬屬於較隱私的信息,調研難度大。
對同一單位而言,本碩博畢業生的起薪即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不同行業之間的薪酬存在差異,如金融和網際網路行業一般起薪較高;不同學科之間的薪酬也存在差異,一般工科畢業生比文理科畢業生的薪酬略高一些。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 陳志文
由於薪酬數據都是畢業生自己填報的,而畢業生填報數據時可能會因面子問題,將薪酬水平往高了報的情況;但也不排除部分畢業生因低調謙虛而將薪酬報低的情況。
由於很多畢業生會較傾向於在學校所在城市或學校附近城市就業,而不同區域的城市之間整體的薪資水平通常也會存在差異。因此,高校的區位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其畢業生的薪酬水平。
就同一培養層次而言,一般文科畢業生的薪酬會低於理工科畢業生,尤其是工科。除個別專業外,多數人文社科類畢業生的薪酬顯著低於工科畢業生薪酬,有些甚至會低一半。
中國教育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
高校自身完成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缺少第三方性,其信度、效度、真實性都有待進一步的檢驗。
國內做這類調查的第三方機構數量少、業務範圍受到限制,這使得有關高校畢業生薪酬的完整系統、真實有效的數據很難獲得。
教育部透露,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這是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900萬。就業形勢依舊嚴峻。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認為,可以預見,未來幾年經濟發展形勢還會比較艱難,這意味著就業需求實際在萎縮,而大學畢業生會越來越多,高學歷人才也會越來越多,就業壓力會持續存在。陳志文強調,畢業生應腳踏實地先解決自強自立的問題,而不是過度去關注工作好不好、工資高不高等問題。「好工作和高薪不是挑出來的,是幹出來的,畢業生不要太在意一時的薪酬待遇。在工作過程中,足夠努力、足夠優秀的人通常都能獲得合理的回報。」陳志文說。
本文由中國教育在線(eoleoleol)綜合整理自:各高校就業信息網、澎湃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