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9月18日專稿(蔣均牧)「數位化運營轉型首先還是要回歸到商業本質,即具體解決哪些問題以及會帶來什麼價值。」華為高級副總裁、Open ROADS Community主席梁華周一在2017運營轉型峰會上表示。
華為高級副總裁、Open ROADS Community主席梁華
結合華為與運營商一起實踐運營轉型以及華為內部實踐數位化轉型的經驗教訓總結,他在《踐行與加速數位化運營轉型》的主題演講中分享了數位化運營轉型所需具備的三大要素,即一套基於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最佳實踐的方法;一個開放的行業參考模型,不斷汲取行業最佳實踐並引入合作夥伴;一系列基於在商業價值和技術可行性兩個維度的優先級排序形成價值目標,並與實際運營環境適配形成的解決方案,以確保真正的價值在轉型過程中能夠分階段交付。
一套行之有效的數位化轉型方法
經過近兩年在華為內部的數位化運營轉型實踐,以及通過Open ROADS Community和跨行業合作形成的成果與最佳實踐,已形成了一套可以使用的數位化轉型方法——Digital Mastermind。這套方法將有助於把當前商業問題具體量化形成轉型商業目標,並基於此從複雜的網絡與IT系統中識別出能力差距並做優先級排序。
華為在HKT數位化運營轉型項目中實踐了Digital Mastermind的方法框架,通過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數字成熟度評估模型(ODMM)、價值流(Value Stream)和價值模型(Value Model)等工具量化形成了8個可交付的商業價值目標,並在項目交付的過程中通過價值管理(Value Management)的方法做到商業價值的交付與閉環。
一個開放的行業參考模型
根據商業問題的不同,運營商數位化運營轉型的起點亦不盡相同,提升用戶體驗與用戶粘性、加速業務的發放釋放管道價值、優化運營效率,這些都可以是數位化運營轉型的起點。同時,運營商的現有網絡和IT系統頗為複雜,因此在轉型過程中需要通過一個行業參考模型來指導解決方案設計,可以指導不斷汲取行業最佳實踐,以及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舉例而言,在最終用戶與渠道層面,華為通過Open ROADS Community建立全渠道管理產業聯盟(Omni-channel Management Alliance);在業務、網絡和基礎設施層面,結合行業的發展,通過ONAP的開源框架,以模型驅動與事件觸發的架構原則改變業務上線與運維的模式,大幅縮短業務與網絡部署上線的時長,並逐步走向自動自愈的運維。
「我們在HKT數位化運營轉型項目中,通過模型驅動的方式,將Cloud Mobile APN業務實現了小時級的部署與開通,將傳統的跨網元(8類)人工配置業務的模式,改變為通過業務模型模板+跨域協同器的自動化部署與業務開通的模式。」梁華說。
一系列可分階段交付的解決方案
結合具體的價值目標將這些方法、參考模型與實際運營的網絡與IT系統環境適配,形成可分步實施交付的解決方案,真正能夠給大家解決問題,這也是最重要的。梁華指出,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多方參與,包括掌握上述的方法和架構的專家、將商業問題進行分解與解決方案的初步設計,以及真正理解實際運營環境的專家,參與進來做好解決方案與實際環境的適配。
針對具體的商業問題和清晰的價值目標,在解決方案的設計和實施上,基於已有的網絡和IT系統和達成共識的目標架構藍圖,一步一步的走過去並不斷取得階段性的進展,需要投入各方的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完成。
華為以開放的心態踐行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數位化轉型方法、一個開放的行業參考模型,和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基於這些方法和實踐,正在打造一支數位化運營解決方案的專家隊伍,同時也向每天與運營商一起工作、最理解每張網絡的工程師賦能,結合具體的商業問題和價值目標,以解決方案的方式幫助運營商提升用戶粘性、釋放網絡價值、優化運營效率,加速運營商數位化運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