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佛國萬裡行之普陀山行腳」朝聖團功德圓滿
行腳僧團比丘滿心歡喜朝普陀行腳僧團關心疾苦行腳掠影合影留念佛教在線香港訊 一步一願,祝福中華,一心一念,祈福香江!香港佛教文化協會主辦的「佛國萬裡行之普陀山行腳」朝聖團於2008年1月20日,禪悅法喜,功德圓滿!2007年12月26日,行腳僧團十八比丘,經過七十多天的行腳,步行四千裡,登上海天佛國普陀山,朝山禮佛。同時抵達的還有108位香港十八區功德主代表。與會大眾,吉祥自在,法喜無量! 佛國萬裡行之普陀山行腳,是香港佛教界有史以來,第一次以步行方式朝禮普陀山。
-
山西五臺山拆除黑寺、財神廟 佛國中心非法斂財
14日,央視的《假日觀察》節目曝光了五臺山景區的「財神廟」、「佛國中心」兩家黑寺黑點以宗教名義非法斂財、假僧人以「開光」騙錢的情況。16日,五臺山風景區多部門聯合執法,對兩處場所進行了查封。央視《假日觀察》曝光五臺山景區的「財神廟」、「佛國中心」兩家黑寺黑點以宗教名義非法斂財「佛國中心」被拆除
-
妙江法師視察萬壽寺、五臺山碧山寺下院、海上五臺的建設情況
佛教在線訊 2018年新年剛過,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省佛教協會會長、五臺山大聖竹林寺住持妙江法師就一路奔波,前往廣東省增城、福建省詔安縣等地視察在建寺院的工程進展情況。1月8日,妙江法師來到此行的第一站——廣東增城萬壽寺。萬壽寺始建於南宋,在宋、元、明、清至民國期間,曾多次進行重建和修復。
-
滬上僧人行腳5000裡圓滿金頂 拉開了峨眉朝山會的序幕
行腳僧人各地信眾朝拜金頂 祖國各地朝山會接踵而至,花海佛國盛世普賢迎滬上來客早在1990年、2000年、2010年, 慧明大和尚分三次三步一拜普陀山慧濟寺、九華山肉身殿和五臺山五方文殊殿,此次行腳峨眉山,為行程最遠的一次。2017年6月3日,慧明大和尚率數百僧人居士,於金頂朝拜大道一步一拜至十方普賢像前,並堅持繞聖像一周,耗時3個多小時,功德圓滿。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3日,行腳僧人各地信眾朝拜金頂,偶遇大霧天氣。
-
觀光君帶你去旅行:品讀詩詞,雲旅遊山西忻州五臺山
山入雁門真設險,地藏佛國即長安。雨來絕澗自成響,雲渡遠溪時作團。花落經台鐘梵寂,袈裟香靄翠雲蟠。 ——明代:史監《五臺山和韻》 《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五臺山是中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有宗教活動場所86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朝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金閣寺、萬佛閣、碧山寺等。
-
寧靜:三千裡路雲和月——慧明大和尚率團行腳五臺朝山紀實
行腳法師法喜充滿,圓滿抵達五臺山 慧明大和尚率行腳團一行三步一拜登上黛螺頂朝拜五方文殊菩薩慧明大和尚率行腳團一行和居士們在五臺山合影六、無限莊嚴時刻行腳法師日夜兼程,向著五臺山一路精進。
-
中國佛門泰鬥本煥長老與五臺山之緣(圖)
五臺山作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自古以來在中國佛教史及中國佛教信眾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這座具有千年歷史的佛教名山,有著一段當今中國佛教界家喻戶曉的故事,那就是本煥長老與五臺山的因緣。 朝拜五臺 一九三七年,時年三十的本煥長老,發願效彷佛陀苦修,拜別來果和尚,由河北正定臨濟寺起香,朝拜五臺山道場。
-
峨眉山普賢文化周:千僧託缽行腳感恩清明
芳菲四月,花海佛國,4月1日-8日,峨眉山普賢文化周萬盞明燈供普賢、千僧託缽、感恩清明等系列活動在大佛禪院、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金頂佛藏寺等全山各大寺院隆重舉行。4月2日,十方居士、信眾數千人齊聚在峨眉山大佛禪院行願廣場,共同見證一場規模空前的「千僧託缽」活動。
-
敦化市寒蔥嶺抗聯密營遺址迎來吉林萬霖寺朝拜行腳
這次行腳中有大僧法師有6位、二僧法師2位、居士20多人,其中居士最大年齡73歲。這是吉林萬霖寺朝山行腳為了「緬懷佛陀,精進六合,時時覺悟、處處道場」行腳的第二年。據悉他們從農曆五月初三開始從萬霖寺祈香,一路風餐露宿,徒步行腳為人民祈福,吉祥如意,消災免難,乞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行腳,預計15天到20天到達長白山。吉林萬霖寺朝拜長白山行腳。
-
一城風華盡悅府 海天佛國祈新春
是「海天佛國,祈福新春」系列繼杭州灣舟山價值峰會後又一重點環節以藝術之名,演繹生活美學1月6日上午,宋都·柏悅府柏悅美學生活館暨灣區生活藝術展在舟山正式開放,活動當天,宋都集團領導、全國各大主流媒體以及超千組客戶到場出席,共同見證這一神聖的時刻。
-
行腳回顧丨普陀僧團行腳歸來,首次分享心路歷程
2020年9月3日,農曆七月十六日,普陀僧團如律解夏後,行腳法師於普光明殿虔誠起香,啟程行腳朝禮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以行持回報佛恩、利益眾生。出發後,法師們行程途經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6省27市共2380公裡,歷時86天,於2020年11月27日到達五臺山黛螺頂。
-
天童百僧行腳——朝拜阿育王寺佛陀真身舍利
時值農曆二月十四日,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前夕,天童禪寺方丈誠信大和尚組織「天童百僧行腳——朝拜阿育王寺佛陀真身舍利」的大型行腳活動,率領僧俗一百八十人從天童禪寺行腳前往阿育王寺瞻仰禮拜佛陀真身舍利。
-
聖境資訊 臺灣南華大學五臺山移地教學團拜會五臺山佛協昌善會長
活動期間,南華大學人文學院楊思偉院長、宗教學研究所黃國清所長等一行20餘人還拜會了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忻州市佛教協會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會長、黛螺頂住持昌善大和尚,並就五臺山佛教文化、文殊信仰以及佛教文化交流等問題與昌善大和尚座談交流。昌善大和尚說,歡迎大家來到佛教聖地五臺山參訪學習,作為佛教聖地,五臺山的佛教源遠流長,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
-
臺媒:臺灣流行音樂行腳之旅
臺媒:臺灣流行音樂行腳之旅 2014-09-01 15:44:39她去的是北投(想感覺主唱阿信長大的地方)、師大附中(在校門口拍了照,強調這是五月天的發跡地),還有師大公園(聽說五月天在這唱「阿魯巴」)等,歌迷真厲害連阿魯巴是什麼都找出來…… 文章摘編如下: 這位歌迷還去了女巫店、卡夫卡、河岸留言跟Legacy……總之,這些對她來說,是從小聽臺灣流行音樂到大、耳熟能詳卻又無從感受的氣息,因此有機會能來到臺灣,她所想的就是這樣一趟、單純的音樂行腳之旅
-
清涼聖境五臺山,夏季旅遊、避暑、拜佛,品嘗當地美食全攻略!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又名清涼寺,同時也是文殊菩薩的道場,這裡風景天然,禪院古老,夏季氣候涼爽怡人,歷來就是避暑勝地。五臺山勝地五臺山位於太行山脈的北端,號稱華北屋脊,高海拔的五臺山人跡罕至,山勢險峻,林木繁茂,是天然的風景區和佛教聖地。
-
行腳只是徒步旅行?佛門「踏破鐵鞋」的修行方式了解一下
普願禪師去世後,他開始行腳,一直到80歲。據說趙州禪師上五臺山就上過九次,古代到五臺山要走靈壽、阜平,是走山間小路,那困難比今天不知要大多少倍。 比如虛雲老和尚,他一生走遍中國南北,曾經從浙江的普陀山三步一拜到山西的五臺山,開悟以後住在終南山,後又離開終南山到參訪了無數地方。
-
唐後期禪僧行腳錄:禪僧行腳風氣的盛行
編者按:行腳,作為動態的修行方式,與禪宗傳統靜態的修行方式相得益彰,共同推動了禪學的興盛。本文作者楊富學、趙娜,比較詳細的論述了行腳現象的盛行過程,以及行腳現象出現的原因和影響,讓我們哪能夠更全面的認識行腳這種修行方式,也以其為切入點,加深對禪學的理解。
-
跟隨法師「行腳」峨眉 效仿古德城拜普賢菩薩
11月18日中午12點進行統一面試,面試成功經許可後方可參與行腳。2、要求:報名者年齡不超過50周歲,身心健康,無妨礙行腳之疾病;有佛教信仰,並經正規寺院傳授皈依的二眾弟子。04特別聲明:1、因路途較遠,行腳期間一切意外由個人承擔。2、本次行腳,大慈寺將會統一為大家購買雨具等用品,費用均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