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僧人行腳5000裡圓滿金頂 拉開了峨眉朝山會的序幕

2020-12-23 人民網
行腳僧人各地信眾朝拜金頂

祖國各地朝山會接踵而至,花海佛國盛世普賢迎滬上來客。進入六月,位於四川盆地西南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迎來新一輪的朝聖熱潮。5月31日至6月3日,上海靜安寺方丈慧明大和尚率眾弟子及各地的400多居士信眾,登臨峨眉山。6月3日,峨眉山桫欏鵑海杜鵑正豔,天庭之上聖潔之地,朝聖隊伍一步一拜圓滿金頂。

峨眉山是慧明大和尚朝禮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的第四站。早在1990年、2000年、2010年, 慧明大和尚分三次三步一拜普陀山慧濟寺、九華山肉身殿和五臺山五方文殊殿,此次行腳峨眉山,為行程最遠的一次。2017年6月3日,慧明大和尚率數百僧人居士,於金頂朝拜大道一步一拜至十方普賢像前,並堅持繞聖像一周,耗時3個多小時,功德圓滿。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3日,行腳僧人各地信眾朝拜金頂,偶遇大霧天氣。數百人的朝聖隊伍,沿著朝拜大道八方遊人的足跡,一步一拜,朝聖者腳下的泥水浸溼了長衫衣袖。泥沙滿手,全身衣服溼透,臉頰汗水任其下流。三千多米的海拔,一拜一叩、一起一立,體力嚴重透支,仍然不能阻止僧人信眾的步伐。這是心、身體與汗水和信念的融合,每叩拜一步,就會在金頂的朝拜路上留下汗水和印跡,滲入大地。

此次13位上海僧人行腳峨眉山,是從2月27日開始到6月3日結束,前後97天時間,行腳三月有餘,總行程5000多裡,一步一拜至金頂,終見普賢真身,悟得佛家真諦。正如慧明大和尚日記中寫道:「一步一拜向前行,一瞻一禮貧僧心,莫道雲霧遮望眼、妄心緾繞在凡情」。

圓滿金頂之後,13位上海僧人將前往四川彭州、成都,然後結束長達三個月的行腳旅程。此次慧明大和尚率眾弟子及數百居士信眾行腳峨眉山,一步一拜至金頂,拉開了峨眉朝山會的序幕。

據悉,峨眉朝山會是延續了200多年的峨眉山佛事旅遊活動,是外地人有組織地到峨眉山朝山拜佛的盛會。清代乾隆、隆慶年間最為盛行。朝山時間每年從端午節開始直到八月十五結束,延續約4個月。民眾多為各地的香客居士。 

點擊這裡收看中國最棒的視頻旅遊資訊

註: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13位上海僧人行腳峨眉山
一步一拜至金頂,拉開了峨眉朝山會的序幕

(責編:劉佳、連品潔)

推薦閱讀

從景區到全域 「中國旅遊日」須讓民眾體會幸福  這正如今年旅遊日的主題——「旅遊讓生活更幸福」一樣,旅遊日不再是冷冰冰的一個符號,而是逐漸走近了普通民眾的生活。【詳細】

「一帶一路」催熱沿線人文互通 旅遊外交成效顯著  業內人士表示,「一帶一路」不僅催熱了出境遊市場,對入境遊也會有明顯提振。一出旅遊外交的大戲正漸入佳境。【詳細】

相關焦點

  • 成都僧眾出發行腳峨眉金頂
    &nbsp&nbsp&nbsp&nbsp4月5日,成都20多名僧眾背上簡單行李和乾糧,從大慈寺出發行腳至峨眉山金頂,此次行腳全程180餘公裡,預計路途9天左右,平均每天將步行3萬餘步。
  • 大慈寺行腳僧眾歷經9天 徒步180公裡登峨眉金頂
    中國網11月30日訊 經過9天的艱難前行,成都大慈寺四眾弟子於27日成功登頂峨眉山,抵達金頂華藏寺。在華藏寺,四眾弟子以三步一拜的形式表達了對普賢菩薩行願的崇敬和嚮往。禮拜圓滿後又在普賢菩薩座下恭誦《普賢菩薩行願品》一卷。當天的峨眉山金頂,氣溫是零下5度。從雷洞坪開始就暗冰封路,加之山高路陡,走起來相當艱難。
  • 寧靜:三千裡路雲和月——慧明大和尚率團行腳五臺朝山紀實
    此後,朝山僧侶皆到黛螺頂正殿參拜。7月13日,慧明大和尚一行又分別登上翠巖峰、掛月峰、錦繡峰、望海峰、葉鬥峰朝拜。7月14日,慧明大和尚一行又分別參拜了黃廟首領廟菩薩頂,標誌性建築大白塔塔院寺,以及保存完好的唐代建築佛光寺等。回眸過往的66個日日夜夜,雖是時光掠影,彈指一揮間,但行腳朝山法師參學悟道,修行勵志,收穫頗豐。
  • 跟隨法師「行腳」峨眉 效仿古德城拜普賢菩薩
    為感恩三寶、追慕古德,同時也感恩在大慈寺修建過程中給予大力扶持的十方信眾,以及不久前為大慈寺義拍籌資的333位善信,今有大慈寺知客覺能法師、念佛組宏玄法師及達州鳳凰寺住持演法法師、新津白雲寺監院覺棟法師等,發心效仿先賢,行腳峨眉
  • 香港「佛國萬裡行之普陀山行腳」朝聖團功德圓滿
    行腳僧團比丘滿心歡喜朝普陀行腳僧團關心疾苦行腳掠影合影留念佛教在線香港訊 一步一願,祝福中華,一心一念,祈福香江!香港佛教文化協會主辦的「佛國萬裡行之普陀山行腳」朝聖團於2008年1月20日,禪悅法喜,功德圓滿!2007年12月26日,行腳僧團十八比丘,經過七十多天的行腳,步行四千裡,登上海天佛國普陀山,朝山禮佛。同時抵達的還有108位香港十八區功德主代表。與會大眾,吉祥自在,法喜無量! 佛國萬裡行之普陀山行腳,是香港佛教界有史以來,第一次以步行方式朝禮普陀山。
  • 峨眉金頂不期而遇的雲海
    現在的微信確實方便到了山門口我們就自己微信買了門票+隧道來回+觀光車票(110+50+90)大概1點多到酒店,酒店老闆也講了很多信息,推薦了一些路線,我以為自己住的是中山區,結果是低山區。後面第二天上山才反應過來,下午就在酒店吃了一些當地的農家特色小菜,可能是太餓了感覺吃啥都賊好吃,然後出發逛逛峨眉山的下半山,酒店老闆所說的峨眉最秀麗的地方,說句實話可能山看多了並沒有覺得有多好看,內心還是有一點點的失望,經過酒店老闆的推薦加了一個導遊說是可以讓我們明天坐上第一班觀光車上金頂,迷迷糊糊每個人花了50塊能坐上第一班,早早上金頂。
  • 大慈寺50名行腳僧從成都出發 徒步峨眉拜普賢
    為感恩三寶、追慕古德,同時也感恩在大慈寺修建過程中給予大力扶持的十方信眾,以及不久前為大慈寺義拍籌資的333位善信,今有大慈寺知客覺能法師、念佛組宏玄法師及達州鳳凰寺住持演法法師、新津白雲寺監院覺棟法師等,發心效仿先賢,行腳峨眉
  • 630名行腳僧人一路託缽行腳 一路慈善募捐
    630名行腳僧人一路託缽行腳 一路慈善募捐 2015年05月26日 06:58:53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在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光泉法師的帶領下,杭州市各大寺院及杭州佛學院的630名行腳僧人,頭戴鬥笠,身披衲衣,手持缽盂,腳踏芒鞋,從上天竺法喜講寺出發,沿天竺路,途經中天竺法淨禪寺、三天竺法鏡講寺至靈隱禪寺,一路託缽行腳,威儀具足,接受沿途信眾的捐款布施。  「託缽行腳」是佛教的傳統, 「缽」是出家僧人必備之物,是出門乞食時的食具。
  • 行腳回顧丨普陀僧團行腳歸來,首次分享心路歷程
    2020年11月29日中午,「珠海普陀寺僧團行腳五臺山朝聖圓滿分享會」在三學堂舉行。珠海普陀寺首座果慧法師、監院悟和法師、五位行腳法師以及常住法師、護法檀越、職工義工參加了分享會。在熱烈的掌聲中,五位法師開始分享行腳的心路歷程,暢談個人的心得體會。
  • 行腳峨眉山,一次與心對話戰勝自我的旅程
    參與行腳的喬銳老師在朝聖后感悟道:為什麼選擇行腳?「在出發前也許一百個人有一百個看法和認為,但行腳下來,這些看法都消失了,會變成唯一的感受,深深地紮根進每一個行腳人的生命之中,這也就是行腳的意義所在!」
  • 站在峨眉山腳,望向懸空的聖殿|那是風景之巔
    記得經書上說「佛舉手為聲」,但聲音已經凍結在雷洞坪的水池下,已經盤踞在雷音寺的梁柱間,被山風激蕩,播散在冬季的茫茫雪原裡……人們常說峨眉「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但我以為,只有在冬雪峨眉時節即使在炎炎夏季,金頂周邊的叢林裡也有不少積雪,這在通達金頂的索道纜車上就可俯瞰無遺。那麼到了冬季,對於有植物王國之稱的崔嵬峨眉來說,還有那種擁白雪於萬山蒼翠的情致麼?幾年前的一個冬月,我到川西高原旅遊,小心翼翼駕車翻越巴朗山口,進入了一個白茫茫的世界。奇峰突兀,銀劍冰甲,天地一色,感嘆壯麗之餘,徒然生出人生卑微之感。
  • 行願峨眉:只有峨眉山,能告訴你這些
    相傳,被譽為「佛之長子」的普賢菩薩奉命到峨眉山傳道,在金頂大放佛光。佛祖送普賢菩薩六牙白象坐騎,現在金頂有巨大的四面十方普賢金像。平生愛山心,於此可無悔。此次行願峨眉收穫很多。為什麼叫「行願」峨眉?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普賢菩薩世稱為十大願王。「行願」二字來源於普賢菩薩的精神理念。
  • 行腳只是徒步旅行?佛門「踏破鐵鞋」的修行方式了解一下
    雖然在傳統意義上,「處暑」代表著開始逐漸涼爽,然而在溫室效應影響之下,現在「夏季」的時間段已經被延長了不少。在「足蒸暑土氣」的環境下,你是否經常會感覺到寸步難行? 或許看完之後,你會有所感悟~ 歷史上的「行腳」 何為「行腳」?其實很好理解,從字面上直接翻譯過來,就是邁開腳步行走和修行,一般指僧侶通過徒步的方式,或雲遊四方自我修持,或參拜名師名寺虛心求教。
  • 慧明法師行腳圓滿 出席五百羅漢齋僧法會歡迎晚宴
    五百羅漢齋僧法會歡迎晚宴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徐上傑)2017年6月4日晚,由四川省佛教協會、四川尼眾佛學院、佛教百寺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五百羅漢齋僧大法會在四川彭州祈福寺舉行歡迎晚宴本次五百羅漢齋僧大法會緣起于慧明大和尚發願在行腳峨眉圓滿之際,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彭州龍興寺方丈素全大和尚首先代表四川省佛教界向上海佛教界及慧明大和尚表示熱烈歡迎及感恩。
  • 從峨眉山金頂的日照霞光四射,到山下接引殿冰雪覆蓋
    清順治年間,河北一80餘歲老人朝山至此,其心不忍,發誓七日不食,露坐雪中,向遊人募化。老僧已餓六日,恰遇川人趙翊凰登山,大為感動,遂回成都勸說總督捐金修復,清初順治十七年得以重建,康熙時再建。1916火毀,經過3年準備,1919年開工,經7年於1926完工。 1953年又經大火,後僅恢復一殿,遙不及往日。
  • 《清明上河圖》中的各色人物:算命先生、少年乞丐、行腳僧人
    據王安石的說法,其從業人數可能有上萬人。有些人因此成為富有階層,達到「封君不如」的程度。在宋代,佔卜不僅運用於日常生活,而且被應用到政治鬥爭中,以至於有術士說:「士大夫的命運,在我可否之間」。大概此言有幾分可信,要不,這位算命先生怎麼會把攤兒支在了官衙建築的旁邊。
  • 中國小城 | 小城峨眉,峨眉山的火車駛向雲外
    阿姨姓歐,老家住山裡,峨眉山車務段從燕崗站遷走後,留下大量空置的房屋,歐阿姨就到機務段公寓買了套房子,方便在市裡的雪花啤酒廠上班的兒子。歐阿姨沒有微信,我找了個路人幫忙轉帳,她就多送了我一杯冰粉,因為「許多人聽到沒有微信後就走了」。峨眉鐵路俱樂部(燕崗站)丁海笑為澎湃新聞 | 私家地理 欄目特約撰稿,謝絕轉載。
  • 靜安寺方丈行腳途中得知大鐘掉落後的行動
    此次峨眉之行,是慧明法師自2000年朝禮九華山和2011年朝禮五臺山後的第三次朝山行腳,也是他十七年間始終惦念著的願心計劃。慧明法師為此沉澱了十餘年,即使有繁重紛雜的公務和寺院的日常在身,也不能阻擋他這般前行的腳步。在朝山行腳峨眉山第6天的時候,慧明法師得知靜安寺大鐘掉落消息後,加快行腳步伐,中途未作休息。行腳結束後,第一時間趕往醫院看望傷者。
  • 西南商報:山上山下匯看點 東西南北聚峨眉
    開幕式上,峨眉山景區發布了本屆冰雪溫泉節系列精彩玩法、全新冬遊產品和優惠票價政策,第二屆峨眉山冰雪小獼萌頒獎儀式為活動增添了更多童萌樂趣,而大型武術表演、歌曲大合唱將開幕式推向了高潮。山下,各式峨眉山特色美食等待你釋放味蕾;峨眉山三大溫泉全面升級,在全國最大的露天氡溫泉基地,感受「冰雪溫泉兩重天」的舒適;「數遊峨眉」智慧文旅體驗中心也首次在冰雪溫泉節亮相,遊客可通過5G+高科技手段身臨其境地體驗「飛躍金頂」「聆聽峨眉」「日月同輝」等神奇,探秘峨眉山世界雙遺產的前世今生;在投資8.1億元建成的《只有峨眉山》戲劇幻城,找回自己的鄉愁,感受一場人生大戲的震撼,堪稱「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