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明法師行腳圓滿 出席五百羅漢齋僧法會歡迎晚宴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慧明大和尚晚宴上致辭(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徐上傑)

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彭州龍興寺方丈素全大和尚在晚宴上代表四川省佛教界向上海佛教界及慧明大和尚表示熱烈歡迎及感恩。(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徐上傑)

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如意法師在晚宴上致歡迎詞(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徐上傑)

五百羅漢齋僧法會歡迎晚宴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張科)

五百羅漢齋僧法會歡迎晚宴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徐上傑)

2017年6月4日晚,由四川省佛教協會、四川尼眾佛學院、佛教百寺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五百羅漢齋僧大法會在四川彭州祈福寺舉行歡迎晚宴,四川省、上海市佛教界諸山長老、護法居士400餘人濟濟一堂,共同祝禱僧團昌盛,眾生福慧增長,吉祥安康。

中國佛教協副秘書長、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上海靜安寺方丈慧明大和尚,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彭州龍興寺方丈素全大和尚,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如意法師,四川省西昌市光福寺方丈照洲法師等高僧大德出席晚宴。

本次五百羅漢齋僧大法會緣起于慧明大和尚發願在行腳峨眉圓滿之際,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彭州龍興寺方丈素全大和尚首先代表四川省佛教界向上海佛教界及慧明大和尚表示熱烈歡迎及感恩。四川尼眾佛學院如意法師在晚宴上致歡迎詞,她說:今蒙世界佛教弘法協會會長、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佛教百寺基金會會長慧明大和尚攜上海靜安寺慈悲賜緣,得四川省各級宗教主管部門、佛教協會和僧俗大眾的支持助緣,五百羅漢齋僧大法會將於明日在我院隆重舉行,可謂是眾緣和合,佳會難得。

慧明大和尚在致辭中說:我無盡的感恩和感謝,佛法在世間2500多年,佛教有四眾弟子,出家二眾是弘法者,在家二眾是護法者,弘法者靜靜修持,護法者靜靜奉持。明天要舉行的五百羅漢齋僧大法會就是教百寺基金和四川尼眾佛學院祈福寺共同奉持佛陀所教,供養世間的佛寶使者,三寶中的僧寶,供僧功德無量無邊,供僧不光是錢,對居士來說,你能一次見到數百位出家眾,機會也是難得的,我們以此供齋的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無盡感恩如意院長、素全和尚、照洲和尚,及四川彭州的各位法師居士。

佛教認為,僧寶是一切世間供養、布施,修福的無上福田。供養僧人可以令布施者當下遠離煩惱、消減業障、增長福慧,功德無量無邊,供僧功德福報這輩子就能看到。《贊僧功德經》云:「殊勝妙寶大德僧,長養眾生功德種,能與人天勝果者,無過佛法僧寶眾。」大阿羅漢賓頭盧尊者,曾受佛旨意而發願:若有如法供僧大會,我必到會,為眾生布施福田。如此殊勝難逢的機緣,6月5日就要在四川尼眾佛學院如律呈現。鳳凰佛教全程直播本次齋僧大法會,感恩慧明大和尚、感恩如意法師等高僧大德、護法居士,讓鳳凰網友得此善緣,具足福報,共沾法喜!

彭州是古蜀文化發祥地之一,與三星堆、金沙一脈同源。位於彭州市致和五裡的四川尼眾佛學院是經國務院頒發[1982]60號文批准的我國唯一一所漢語系高級尼眾佛學院。建院宗旨是為中國佛教界培養高水平尼眾人才。歡迎晚宴上,四川尼眾佛學院師僧及居士還表演了原創佛樂及舞蹈。

相關焦點

  • 寧靜:三千裡路雲和月——慧明大和尚率團行腳五臺朝山紀實
    行腳法師法喜充滿,圓滿抵達五臺山 慧明大和尚率行腳團一行三步一拜登上黛螺頂朝拜五方文殊菩薩此情此景,令法師們無比激動,汗水、淚水模糊了眼眶……。對已經連續行腳60多天的每一位法師來說,從這一天開始,每一天都是無限莊嚴時刻。大家懷著一顆歡喜之心,虔誠之心,跟隨慧明大和尚遍訪五臺古剎名寺。7月12日,慧明大和尚一行叩拜黛螺頂五方文殊。此廟正殿模仿五臺山東臺頂的聰明文殊、西臺頂的獅子吼文殊、南臺頂的智慧文殊、北臺頂的無垢文殊、中臺頂的孺童文殊合塑於此。
  • 行腳回顧丨普陀僧團行腳歸來,首次分享心路歷程
    2020年11月29日中午,「珠海普陀寺僧團行腳五臺山朝聖圓滿分享會」在三學堂舉行。珠海普陀寺首座果慧法師、監院悟和法師、五位行腳法師以及常住法師、護法檀越、職工義工參加了分享會。在熱烈的掌聲中,五位法師開始分享行腳的心路歷程,暢談個人的心得體會。
  • 靜安寺方丈行腳途中得知大鐘掉落後的行動
    來源:靜安寺 作者:慧明法師編者按:2月27日,農曆二月初二。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靜安寺住持慧明法師開始了他的朝覲之旅。
  • 大慈寺50名行腳僧從成都出發 徒步峨眉拜普賢
    、新津白雲寺監院覺棟法師等,發心效仿先賢,行腳峨眉,並以此功德回向眾生。 行腳僧一行50餘人,昨日早8點半,在大慈寺舉行起香、告假儀式。而後從成都春熙路太古裡出發,一路南行。覺能法師等一行人已行過成都新津。
  •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 2012-12-14 13:01  來源:時代周報
  • 香港「佛國萬裡行之普陀山行腳」朝聖團功德圓滿
    行腳僧團比丘滿心歡喜朝普陀行腳僧團關心疾苦行腳掠影合影留念佛教在線香港訊 一步一願,祝福中華,一心一念,祈福香江!香港佛教文化協會主辦的「佛國萬裡行之普陀山行腳」朝聖團於2008年1月20日,禪悅法喜,功德圓滿!2007年12月26日,行腳僧團十八比丘,經過七十多天的行腳,步行四千裡,登上海天佛國普陀山,朝山禮佛。同時抵達的還有108位香港十八區功德主代表。與會大眾,吉祥自在,法喜無量! 佛國萬裡行之普陀山行腳,是香港佛教界有史以來,第一次以步行方式朝禮普陀山。
  • 《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第一本英文傳記
    《風雪中的行腳僧》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第一本英文傳記。這本採訪體傳記的出版,緣起於2000年。一位剛接觸禪宗的文字工作者威普納(Kenneth Wapner),在拜訪東初禪寺,閱讀聖嚴法師的著作後,決定出版法師的傳記。獲聖嚴法師同意後,威普納與聖嚴法師的英文翻譯李世娟(Dr.
  •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圖)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  時代周報記者 李瀛寰 發自北京  「一個風雪中的行腳僧,走完此期八十年的弘化歷程。」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研究所教授溫金玉以這句話來描述聖嚴法師之生命傳奇。  打造人間淨土法鼓山  臺北縣金山鄉有塊寶地,位於北部濱海公路和陽金公路交會山坡上,左右及後方有山丘為屏障,清流繞山環抱。1989年3月,聖嚴法師集合十方信眾擇定此地,命名為法鼓山,建成國際佛教園區。  2008年底,鳳凰衛視《智慧東方》欄目主持人王魯湘前往臺灣法鼓山,專訪了聖嚴法師,這也是法師生前最後一次接受訪問。
  • 天童百僧行腳——朝拜阿育王寺佛陀真身舍利
    時值農曆二月十四日,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前夕,天童禪寺方丈誠信大和尚組織「天童百僧行腳——朝拜阿育王寺佛陀真身舍利」的大型行腳活動,率領僧俗一百八十人從天童禪寺行腳前往阿育王寺瞻仰禮拜佛陀真身舍利。
  • 跟隨法師「行腳」峨眉 效仿古德城拜普賢菩薩
    、新津白雲寺監院覺棟法師等,發心效仿先賢,行腳峨眉,並以此功德回向眾生。11月30日返程回大慈寺,舉行千人禮拜八十八佛,回向功德,圓滿此次活動。03參與辦法:1、報名:願意隨行參與者,自11月12日起,可攜帶身份證原件到大慈寺菩提功德會報名。截止時間為11月17日下午4點整。11月18日中午12點進行統一面試,面試成功經許可後方可參與行腳。
  • 聖嚴法師首本英文傳記《風雪中的行腳僧》在美出版
    佛教在線海外訊 2008年10月21日,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第一本英文傳記《風雪中的行腳僧》(Footprints in the Snow: The 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Buddhist Monk)在美國出版。聖嚴法師在歐美地區傳法20多年,出版了10餘本英文著作,但多以禪修開示為主,介紹他生平的文字並不多。
  • 敦煌藏經洞《行腳僧圖》與玄奘大師畫像之謎
    身著淡紅色僧衹支,外披黑色條紋淡青色遠山紋袈裟,腰掛玻璃水瓶等旅行用具,背上背負竹笈,竹笈的外側還掛有經卷、水瓢等旅行用具。畫面展示了一位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到達印度求法取經的理想化了的行腳僧形象。圖中的行腳僧腳穿黑靴、行走在開花的大地上,身前沒有乘雲的如來像,取而代之的是行腳僧自身有頭光,背負的竹笈上有一縷白煙,身後還有一團紫雲飄向遠方。
  • 行腳只是徒步旅行?佛門「踏破鐵鞋」的修行方式了解一下
    行腳的僧侶往往稱為行腳僧,也稱雲水僧。因為行腳參學之人居無定所,悠然自在,如行雲流水,故以雲水喻之。現今很多寺院仍設有雲水堂,即是雲水僧掛搭之處,或稱上客堂;而專為雲水僧所設的齋飯則稱雲水齋。
  • 滬上僧人行腳5000裡圓滿金頂 拉開了峨眉朝山會的序幕
    行腳僧人各地信眾朝拜金頂 祖國各地朝山會接踵而至,花海佛國盛世普賢迎滬上來客5月31日至6月3日,上海靜安寺方丈慧明大和尚率眾弟子及各地的400多居士信眾,登臨峨眉山。6月3日,峨眉山桫欏鵑海杜鵑正豔,天庭之上聖潔之地,朝聖隊伍一步一拜圓滿金頂。 峨眉山是慧明大和尚朝禮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的第四站。早在1990年、2000年、2010年, 慧明大和尚分三次三步一拜普陀山慧濟寺、九華山肉身殿和五臺山五方文殊殿,此次行腳峨眉山,為行程最遠的一次。
  • 【預告】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上)
    教育家,作家,宗教家,走近聖嚴法師。《智慧東方》2009年2月7日播出。認識法師因著這樣一個單純的信念,聖嚴法師創辦了法鼓山。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曾獲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的聖嚴法師,回顧其一生,其實充滿了顛沛流離,考驗與轉折。
  • 【音頻】 一分鐘佛訊:香港21家寺院聯合舉辦祝福香港祈福法會 丨...
    #佛教史上的今天#1955年8月17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趙樸初出席在日本召開的「禁止原子彈和氫彈世界大會」,在歡迎會上,將一尊觀音菩薩像贈送給全日本佛教會會長椎尾辨匡長老。(南普陀寺) 深圳弘法寺舉行盂蘭盆法會8月15日,時值佛歡喜日、僧自恣日,深圳弘法寺為期三個月的僧團結夏安居於是日解夏,值此殊勝因緣,弘法寺舉行了一年一度的盂蘭盆法會。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順大和尚上堂說法,為大眾慈悲開示。
  • 中國受人尊敬的行腳僧,以風霜雨雪為「食」,不可觸摸財物
    每年大悲寺都會每年都會有僧人定期外出「行腳」,來傳播佛法。行腳僧在行腳的途中,只能帶住的和穿的出發。僧人外出行腳的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傳播佛法,並且還能鍛鍊僧人的心性。行腳僧行腳的路程不算長。也不算近,大約五百到七百公裡,一般歷時半個月就能走完。
  • 然教法師談行腳功德
    行腳離京城,明月寄我情。除此六度外,別無菩薩行。很多人問:什麼是行腳?行腳又叫作遊方、雲遊,遊學。指的是佛門僧眾,或為尋訪名師,或為自我修持,或為教化他人而廣遊四方。遊方之僧,即稱為行腳僧,與禪宗參禪學道的雲水同義。佛教行腳最著名的和尚,應該算是趙州從諗禪師。
  • 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
    法鼓山創始人聖嚴法師(圖片來源:法鼓山提供)聖嚴法師(1930—2009),佛學大師、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師、日本立正大學博士,也是禪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第五十七代傳人聖嚴法師1930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南通縣(今南通市),後去臺。他13歲出家,青年時期留學日本,1975年獲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回臺灣後,法師歷任臺灣地區中國文化大學教授、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美國佛教會副會長及譯經院院長,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佛學學報及佛學研究年刊,為輔大、政大、文大博士及碩士研究生擔任論文指導。
  • 峨眉山千僧託缽行腳踐行慈善募捐
    2月10日(農曆正月十四)上午,峨眉山各大小寺院、全國各地僧尼,上千出家人聚集亞洲最大的十方叢林峨眉山大佛禪院託缽行腳學習實踐。   託缽行腳,傳播佛法智慧,再現當年佛陀住世時原始佛教比丘僧團的真實生活,展示新時代僧眾的風貌。上千行腳僧侶頭戴竹笠,身披衲衣,手託缽盂,沿途接受十方信眾的慈善捐贈,活動所得善款將捐贈給峨眉山行願慈善事業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