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法鼓山創始人聖嚴法師(圖片來源:法鼓山提供)

聖嚴法師(1930—2009),佛學大師、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師、日本立正大學博士,也是禪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第五十七代傳人、臺灣法鼓山的創辦人。

聖嚴法師1930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南通縣(今南通市),後去臺。他13歲出家,青年時期留學日本,1975年獲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回臺灣後,法師歷任臺灣地區中國文化大學教授、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美國佛教會副會長及譯經院院長,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佛學學報及佛學研究年刊,為輔大、政大、文大博士及碩士研究生擔任論文指導。又創辦法鼓山國內外禪修,文教、慈善體系的人文社會大學、僧伽大學、僧團道場、七個基金會、中英文四種定期刊物。他以中、日、英三種語文在亞、美、歐各洲出版的著作近百種。他的著作之中發行量最多的是《正信的佛教》,已超過三百萬冊,譯本最多的是《信心銘》,已有十種,系列冊數最多的是《寰遊自傳》及《禪修指引》,這些著述均受廣大讀者的歡迎。

法師所推動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以教育完成關懷任務,以關懷達到教育目的。

2009年2月3日下午4時,長期患腎疾的聖嚴法師圓寂,享壽79歲。

大師遺言:

一、 出生於一九三零年的江蘇南通,俗家姓張。在我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禮請一至三位長老大德法師,分別主持封棺、告別、荼毗、植葬等儀式。務必以簡約為莊嚴,切勿浪費鋪張,靈堂只掛一幅書家寫的挽額「寂滅為樂」以作鼓勵;懇辭花及輓聯,唯念「南無阿彌陀佛」,同結蓮邦淨緣。

二、身後若有信施供養現金及在國內外的版稅收入,贈與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及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我生前無任何私產,一切財物,涓滴來自十方布施,故悉歸屬道場,依佛制及本人經法院公證之遺囑。

三、凡由我創立及負責之道場,均隸屬法鼓山的法脈,除了經濟獨立運作,舉凡道風的確保、人才的教育、互動的關懷及人事的安排,宜納入統一的機制。唯在國外的分支道場,當以禪風一致化、人事本土化為原則,以利純粹禪法之不墮,並期禪修在異文化社會的生根推廣。

四、法鼓山總本山方丈一職,不論是由內部推舉,或從體系外敦聘大德比丘、比丘尼擔任,接位之時亦接法統,承繼並延續法鼓山的禪宗法脈,亦不得廢止法鼓山的理念及方向,是為永式。佛說:「我不領眾,我在僧中」,方丈是僧團精神中心,督策僧團寺務法務僧斷僧行,依法、依律、依規制,和樂、精進、清淨。

五、我的著作,除了已經出版刊行發表者,可收入全集之外,凡未經我覆閱的文稿,為免蕪濫,不再藉手後人整理成書。

六、在我身後,請林其賢教授夫婦,將我的「年譜」,補至我舍壽為止,用供作為史料,並助後賢進德參考。故請勿再編印紀念集之類的出版物了。

七、我的遺言囑託,請由僧團執行。我的身後事,不可辦成喪事,乃是一場莊嚴的佛事。

八、僧俗四眾弟子之間,沒有產業、財務及權力、名位之意見可爭,但有悲智、和敬及四種環保的教育功能可期。諸賢各自珍惜,我們有這番同學菩薩道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曾在無量諸佛座下同結善緣,並將仍在無量諸佛會中同修無上菩提,同在正法門中互為眷屬。

九、在這之前本人所立遺言,可佐參考,但以此份為準。

末後說偈:「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相關焦點

  •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 2012-12-14 13:01  來源:時代周報
  • 《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第一本英文傳記
    《風雪中的行腳僧》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第一本英文傳記。這本採訪體傳記的出版,緣起於2000年。一位剛接觸禪宗的文字工作者威普納(Kenneth Wapner),在拜訪東初禪寺,閱讀聖嚴法師的著作後,決定出版法師的傳記。獲聖嚴法師同意後,威普納與聖嚴法師的英文翻譯李世娟(Dr.
  • 【預告】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上)
    因著這樣一個單純的信念,聖嚴法師創辦了法鼓山。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曾獲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的聖嚴法師,回顧其一生,其實充滿了顛沛流離,考驗與轉折。法師自幼體弱多病,狼山出家後,歷經經懺、軍旅生涯,而後終能再度出家,不論閉關苦修、日本留學、美國弘法,或是開創法鼓山……,總是在無路中找出路,在艱辛中見悲願,在堅毅中見禪慧,生命對他而言,就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
  • 聖嚴法師首本英文傳記《風雪中的行腳僧》在美出版
    佛教在線海外訊 2008年10月21日,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第一本英文傳記《風雪中的行腳僧》(Footprints in the Snow: The 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Buddhist Monk)在美國出版。聖嚴法師在歐美地區傳法20多年,出版了10餘本英文著作,但多以禪修開示為主,介紹他生平的文字並不多。
  •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圖)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  時代周報記者 李瀛寰 發自北京  「一個風雪中的行腳僧,走完此期八十年的弘化歷程。」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研究所教授溫金玉以這句話來描述聖嚴法師之生命傳奇。法師在忙碌行程中,仍堅持著書,已出版超過100本書籍。《正信的佛教》就是其代表作。  「我們早就統一了,統一在中國佛教!」在復旦大學宗教學系主任王雷泉的回憶中,這是聖嚴法師給他印象最深的話。那時是本世紀初,王雷泉到臺北參加印順法師學術思想研討會,當時臺海局勢相當緊張,在貴賓室裡,聖嚴法師說了這句擲地有聲的名言。
  • 臺灣傳奇高僧聖嚴法師傳記《枯木開花》出版
    《枯木開花——聖嚴法師傳》 施叔青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0年3月出版 (資料圖)聖嚴法師曾被《天下》雜誌推選為「四百年來對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法師雖為出家人,但一生頗具傳奇色彩。法師出身江蘇農家,親歷水患、兵災。十四歲在南通狼山廣教寺出家,作經懺僧,因戰亂又到上海大聖寺,入佛學院。1949年從軍赴臺,十年後再度出家,拜東初老人為師,閉關六年潛心佛學。又負笈東瀛,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此後聖嚴法師創建法鼓山,以「提升人的質量,建設人間淨土」為理念。聖嚴法師繼承禪宗臨濟、默照法脈,在世界各地指導禪修,提倡「心靈環保」,接引無數中西方人士。
  • 「學問僧」聖嚴 被喻為穩定臺灣人心的力量(圖)
    ──法鼓山.聖嚴法師(二○○五)  臺海網2月4日訊 二○○五年底,花了十六年心血擘建的法鼓山終於開山前,聖嚴法師一度傳出病重。但開山大典中,法師在寒風細雨中出現了,法衣飄飄,合掌微笑。原就瘦弱的身子在寬大法袍中,更顯弱不禁風。他走上主禮臺,以「大悲心起」的弘誓與四方信眾立約。
  • 聖嚴法師:我們早就統一了,統一在中國佛教
    風雪中的行腳僧  聖嚴法師精通禪修、重視戒律,是「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  2008年12月31日,聖嚴被發現罹患泌尿道癌症不治,住院3天後在返回法鼓山途中往生,享年80歲。生前,聖嚴拒絕換腎,認為為來日無多的自己「用一腎等於浪費一個,非常不慈悲,還不如給需要用的人」。
  • 行腳回顧丨普陀僧團行腳歸來,首次分享心路歷程
    2020年11月29日中午,「珠海普陀寺僧團行腳五臺山朝聖圓滿分享會」在三學堂舉行。珠海普陀寺首座果慧法師、監院悟和法師、五位行腳法師以及常住法師、護法檀越、職工義工參加了分享會。在熱烈的掌聲中,五位法師開始分享行腳的心路歷程,暢談個人的心得體會。
  • 敦煌藏經洞《行腳僧圖》與玄奘大師畫像之謎
    法國館藏正面寫有《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共二頁紙。有一張背面畫有這幅行腳僧白描圖,這是在敦煌出土的十二幅《行腳僧》圖中唯一的一幅白描圖。現在所見到的最早的行腳僧圖像為西安興教寺藏石刻線畫《玄奘法師像》,畫面為一漢僧,身著袈裟,右手持拂子,左手握經卷,身背竹質經篋,經篋前端有懸掛的油燈,身側無虎同行。
  • 楊仁賢:追思聖嚴法師-人物專訪內容-佛教在線
    一代高僧聖嚴法師於2009年2月3日下午辭世,盡形壽獻身命,留給世人無限的追思與感念。惡耗傳來,只見法鼓山法師、義工與工作人員各個眼框溼潤,神情凝重。雖然不舍,但每人仍是盡心忙碌著為這位偉大的精神導師辦好這最後一場莊嚴榮重的「佛事」。
  • 大慈寺50名行腳僧從成都出發 徒步峨眉拜普賢
    為感恩三寶、追慕古德,同時也感恩在大慈寺修建過程中給予大力扶持的十方信眾,以及不久前為大慈寺義拍籌資的333位善信,今有大慈寺知客覺能法師、念佛組宏玄法師及達州鳳凰寺住持演法法師、新津白雲寺監院覺棟法師等,發心效仿先賢,行腳峨眉,並以此功德回向眾生。
  • 慧明法師行腳圓滿 出席五百羅漢齋僧法會歡迎晚宴
    中國佛教協副秘書長、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上海靜安寺方丈慧明大和尚,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彭州龍興寺方丈素全大和尚,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如意法師,四川省西昌市光福寺方丈照洲法師等高僧大德出席晚宴。
  • 天童百僧行腳——朝拜阿育王寺佛陀真身舍利
    時值農曆二月十四日,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前夕,天童禪寺方丈誠信大和尚組織「天童百僧行腳——朝拜阿育王寺佛陀真身舍利」的大型行腳活動,率領僧俗一百八十人從天童禪寺行腳前往阿育王寺瞻仰禮拜佛陀真身舍利。
  • 2018年2月3日 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圓寂紀念日
    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2018年2月3日,禪宗曹洞宗第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第五十七代傳人、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圓寂紀念日。 聖嚴法師,1930年出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在狼山廣教禪寺出家,1949年從軍跟隨國民政府到了臺灣,服役十年後,於東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出家。 閉關與留學 小沙彌時期的聖嚴法師,已深深體會到:「佛法是這麼好,可是誤解它的人是那麼多,而真正了解和接受的人是那麼少。」
  • 佛門高僧大德眼中的淨空老法師---聖嚴法師篇【02】
    聖嚴法師和淨空法師是戒兄弟,1961年兩位法師同在基隆八堵海會寺受具足戒,得戒和尚是淨土導師道源長老。佛門中有句話:「同戒如同命」,兩位大德是非常好的朋友,聖嚴法師在一九九九年訪問新加坡的一次講話中,談起了和淨空法師的友誼並對淨空法師大為讚嘆。
  • 敦煌壁畫和紙絹畫中的行腳僧
    敦煌壁畫和紙絹畫中的行腳僧圖一般是:一僧背負經囊,手持麈尾和錫杖,風塵僕僕地疾行,旁有一虎相隨,上方有一化佛。敦煌畫中的行腳僧圖現存至少有20幅,即:莫高窟壁畫上有8幅,對稱分布在45窟前室西壁門上(五代),宋代306、308、363窟等4個洞窟中。法國伯希和劫去7幅。
  • 聖嚴法師簡介
    法脈法源聖嚴法師同時傳承臨濟及曹洞兩系法脈,臨濟宗法脈傳自靈源老和尚,法名知剛,法號惟柔,禪法傳承第67代,臨濟正宗第57代;曹洞宗師承東初老人,法名慧空,法號聖嚴,為禪法傳承第62代,曹洞正宗第51代。
  • 跟隨法師「行腳」峨眉 效仿古德城拜普賢菩薩
    為感恩三寶、追慕古德,同時也感恩在大慈寺修建過程中給予大力扶持的十方信眾,以及不久前為大慈寺義拍籌資的333位善信,今有大慈寺知客覺能法師、念佛組宏玄法師及達州鳳凰寺住持演法法師、新津白雲寺監院覺棟法師等,發心效仿先賢,行腳峨眉,並以此功德回向眾生。
  • 邱惠敏:聖嚴法師與觀音菩薩的因緣
    聖嚴法師法相(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開創法鼓山的聖嚴法師,一生與觀音菩薩有著特殊的因緣,就連法鼓山開創、建設的過程中,一路都受到觀音菩薩的庇護。出生在大陸長江北岸南通現狼山廣教寺山腳的聖嚴法師,記得小時候,村子裡便流行「觀音會」,從小看著母親與鄰居婦女聚在一起拜觀音,誦《觀音經》、《心經》,那木刻板印的觀音畫像,早已烙印在他的腦海裡。十三歲,一場雨也許是觀音灑下的甘霖吧!讓他出家當了和尚,來到狼山再與觀音菩薩續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