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受人尊敬的行腳僧,以風霜雨雪為「食」,不可觸摸財物

2020-12-12 星星實驗室

在我國,有一座寺廟,裡面的僧人非常受人尊敬,這座寺廟就是大悲寺。每年大悲寺都會每年都會有僧人定期外出「行腳」,來傳播佛法。

行腳僧在行腳的途中,只能帶住的和穿的出發。僧人外出行腳的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傳播佛法,並且還能鍛鍊僧人的心性。

行腳僧行腳的路程不算長。也不算近,大約五百到七百公裡,一般歷時半個月就能走完。

行腳僧並不是單純的在路上走一走,他們要遵循的佛教禮法是很多的,僧人們在行腳的途中,必須正視前方,不準斜眼看人或其他的物體,這也體現了對萬千生命的尊重。

在行腳的途中,僧人們最不可以做的事就是「摸財物」,大悲寺和其他寺廟不同的是這裡不設置功德箱,也不會接受施主的金錢。所以僧人們在行腳的途中,只會討要必要的食物,並不會乞討金錢。

行腳僧一天只吃一頓飯,之後就不會再吃其它的食物,風餐露宿,可以說是行腳僧們最好的寫照。 中國受人尊敬的行腳僧,以風霜雨雪為「食」,不可觸摸財物。行腳僧不但受到我們普通民眾的尊敬,在僧人的群體中,他們也是很受尊敬的。

相關焦點

  • 辭法嗣不受,願為行腳僧——髡殘
    (髡殘石溪小傳》說:「杖人示寂於天界,師自祖堂大奔赴。諸弟子以杖人親書法渴及竹如意,遵遺命於完前傳授,師拜而藏之,不啟。已,納歸青原,終不受。」覺浪是曹洞宗洞上法系正傳,髡殘為什麼不願意繼承他的法嗣,史料沒有明確記載,只有《石溪小傳》中有幾句推測之辭:「蓋有證自悟,如獅子獨行,不求伴侶者也。」
  • 「如僧行腳」曹寶麟工作室師生展在長沙舉行
    「如僧行腳」曹寶麟工作室師生展在長沙舉行曹寶麟:把書法當成信仰「如僧行腳」曹寶麟工作室師生展前日在嶽麓書院內的中國書院博物館開幕,展出著名書法家曹寶麟師生14人的書法精品80餘幅。曹寶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他的書法自成一格,文質彬彬、溫文爾雅、舒徐有致,他以學者的嚴謹老老實實皈依古法,遵循規矩,是傳承古典書風的代表性書家。曹寶麟說他教學生的方法是一個很笨的方法,主要是要從傳統的經典作品中吸取營養,要花很多時間苦練,臨摹領悟,雖然慢,但是受益無窮,「書法速成是不可能的,要做好一個長久的,甚至是一輩子的思想準備。」
  • 峨眉山普賢文化周:千僧託缽行腳感恩清明
    芳菲四月,花海佛國,4月1日-8日,峨眉山普賢文化周萬盞明燈供普賢、千僧託缽、感恩清明等系列活動在大佛禪院、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金頂佛藏寺等全山各大寺院隆重舉行。4月2日,十方居士、信眾數千人齊聚在峨眉山大佛禪院行願廣場,共同見證一場規模空前的「千僧託缽」活動。
  • 敦煌藏經洞《行腳僧圖》與玄奘大師畫像之謎
    行腳僧畫卷《行腳僧圖》也叫「雲遊僧圖」、也有稱「寶勝如來像」,可能是受當時唐玄奘取經的故事影響,此內容是敦煌當時流行的主題。在敦煌遺畫中相同題材的有十二幅,是圖像史上具有典型意義的類型。其中法國伯希和收集七幅,三幅收藏在吉美博物館,四幅收藏在法國國家圖書館。
  • 行腳回顧丨普陀僧團行腳歸來,首次分享心路歷程
    「六和敬」是僧團和合的重要基礎,普陀僧團行腳途中嚴持朝山戒律,同時更奉行和合精神。悟誠法師特別強調,此次行腳之所以能夠一路堅持下來,也是因為在行腳途中,普陀僧團共同行持「六和敬」,所以能夠上敬下和、和合無諍,一路上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強化自我約束,發揮僧團的力量。
  • 敦煌壁畫和紙絹畫中的行腳僧
    敦煌壁畫和紙絹畫中的行腳僧圖一般是:一僧背負經囊,手持麈尾和錫杖,風塵僕僕地疾行,旁有一虎相隨,上方有一化佛。敦煌畫中的行腳僧圖現存至少有20幅,即:莫高窟壁畫上有8幅,對稱分布在45窟前室西壁門上(五代),宋代306、308、363窟等4個洞窟中。法國伯希和劫去7幅。
  • 如僧行腳 著名書法家曹寶麟工作室師生作品展嶽麓書院開展
    圖為曹寶麟工作室師生作品展現場。華聲在線11月18日訊訊(通訊員 曹爽 記者 龍騰)今日,「如僧行腳」曹寶麟工作室師生作品展在嶽麓書院中國書院博物館開幕,共展出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曹寶麟師生14人的書法精品80餘幅。
  • 古代的行腳僧,與現代的汽車僧,誰更容易證悟佛法?
    「開門拂榻便安寢,我是江南行腳僧」。這是宋朝一個著名的負心漢陸遊的詩,詩中的行腳僧便是對於那些在外求學、弘揚佛家思想的和尚們的一種稱呼,行腳僧還有一個更貼切的名字叫苦行僧,一個「苦」字,道出了在外僧人求法的艱辛過程。
  •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 2012-12-14 13:01  來源:時代周報
  • 杭州千僧參與託缽行腳 籌得善款全部用於慈善事業
    杭州千僧參與託缽行腳 籌得善款全部用於慈善事業 2018-05-22在杭州市佛協會長、靈隱寺方丈光泉大和尚的帶領下,來自杭州市屬各大寺院、杭州佛學院以及靈隱寺、三天竺法鏡講寺求受三壇大戒的戒子等1000名僧人依照佛制,著衣持缽,頭戴鬥笠,開始了託缽行腳活動。杭州千名僧人一路託缽行腳,接受沿天竺路兩旁十方善信的供養。
  • 大慈寺50名行腳僧從成都出發 徒步峨眉拜普賢
    峨眉山景區 自古以來,修行人為了參悟佛法、印證修為,常常行腳天下,雲遊四方,尤其在禪門,風氣更甚。、新津白雲寺監院覺棟法師等,發心效仿先賢,行腳峨眉,並以此功德回向眾生。 行腳僧一行50餘人,昨日早8點半,在大慈寺舉行起香、告假儀式。而後從成都春熙路太古裡出發,一路南行。覺能法師等一行人已行過成都新津。
  • 天童百僧行腳——朝拜阿育王寺佛陀真身舍利
    時值農曆二月十四日,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前夕,天童禪寺方丈誠信大和尚組織「天童百僧行腳——朝拜阿育王寺佛陀真身舍利」的大型行腳活動,率領僧俗一百八十人從天童禪寺行腳前往阿育王寺瞻仰禮拜佛陀真身舍利。
  • 峨眉山千僧託缽行腳踐行慈善募捐
    2月10日(農曆正月十四)上午,峨眉山各大小寺院、全國各地僧尼,上千出家人聚集亞洲最大的十方叢林峨眉山大佛禪院託缽行腳學習實踐。   託缽行腳,傳播佛法智慧,再現當年佛陀住世時原始佛教比丘僧團的真實生活,展示新時代僧眾的風貌。上千行腳僧侶頭戴竹笠,身披衲衣,手託缽盂,沿途接受十方信眾的慈善捐贈,活動所得善款將捐贈給峨眉山行願慈善事業基金會。
  • 分手情侶偶遇行腳僧施捨5元錢,道出了婚姻中緣分已盡的謎底
    儘管如此,王珊依然弄不明白,到底是什麼促使兩個人不畏艱難險阻,面對物質恆流和各種讓人垂涎的誘惑,能如初見般將愛情延續到海枯石爛!直到今天在兩人共進最後一餐飯的路上,因為偶遇一個行腳僧人,施捨了5元錢給他,卻才被他道出了婚姻和愛情中緣分已盡的謎底!
  • 周瑟瑟獲中國桂冠詩歌獎:像行腳僧一樣建構新人文精神
    周瑟瑟獲中國桂冠詩歌獎:像行腳僧一樣建構新人文精神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16-04-28 08:09:39
  • 靜安寺方丈行腳途中得知大鐘掉落後的行動
    今日行腳起香離住地近,起香時,天還未亮,路上沒有路燈,唯有藉助隨行護法車燈照射行路。在車燈的照射下,行腳僧們的身影,不停移動著,投射在路邊的房子上,象是黑暗裡尋求光明,不斷的破除前面的黑暗……吾雖行腳在外,然於此事掛念心頭,滬上寺裡法師恐有礙吾行腳,信息傳遞甚少。經了解詳情後,決意回滬慰問受傷者。行腳僧們恐吾來回趕路辛苦,建議今日行腳路程減少,吾意完成後回滬。故最後十公裡行腳路程,吾步伐加快,後面行腳僧們緊跟不舍。中間異於平日,未作休息,眾皆精進,同心同願,希望儘快完成今日行腳計劃,可讓我回滬慰問。
  •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圖)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  時代周報記者 李瀛寰 發自北京  「一個風雪中的行腳僧,走完此期八十年的弘化歷程。」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研究所教授溫金玉以這句話來描述聖嚴法師之生命傳奇。聖嚴法師的書不是佛經,是介紹佛法入門書,通俗易懂,對想信佛又不知從何入手的人,大可啟迪。」  春節前,有信眾捐了一筆款,潭柘寺把聖嚴法師這兩本書又印了1萬冊發給遊客。「出家人,最重要的就是弘揚佛法,聖嚴法師普渡眾生,對佛教界、對社會貢獻非常大。他的圓寂是佛教界一大損失,我很悲傷。」 昌悟法師表示,潭柘寺正準備法事紀念聖嚴法師。
  • 《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第一本英文傳記
    《風雪中的行腳僧》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第一本英文傳記。這本採訪體傳記的出版,緣起於2000年。一位剛接觸禪宗的文字工作者威普納(Kenneth Wapner),在拜訪東初禪寺,閱讀聖嚴法師的著作後,決定出版法師的傳記。獲聖嚴法師同意後,威普納與聖嚴法師的英文翻譯李世娟(Dr.
  • 行腳乞食露宿野外 海量圖片記錄中國女性苦行僧生活
    該寺院僧人全部為女性,僧團依止遼寧海城大悲寺修行,與大悲寺同為禪宗溈仰宗法脈。據報導,海城道源寺與海城大悲寺一樣,全體僧人持不捉金錢戒,僧人依照佛陀戒律終身不摸錢,不儲蓄。寺院無功德箱,不搞經營買賣。全體僧人日中一食,過午不食,每天睡4個小時,日打坐時間為「五支香」(禪宗術語:燃燒五支香的長度),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後,要外出「行腳」半個月左右,行腳途中託缽,只乞食物,不乞金錢。
  • 慧明法師行腳圓滿 出席五百羅漢齋僧法會歡迎晚宴
    ,四川省、上海市佛教界諸山長老、護法居士400餘人濟濟一堂,共同祝禱僧團昌盛,眾生福慧增長,吉祥安康。中國佛教協副秘書長、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上海靜安寺方丈慧明大和尚,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彭州龍興寺方丈素全大和尚,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如意法師,四川省西昌市光福寺方丈照洲法師等高僧大德出席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