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我已經14歲了 媽媽這麼做讓我覺得太沒面子
專家: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自主空間 父母要先學會尊重
沒按母親要求學習,男孩和母親頂嘴,被扇3個耳光後,負氣離家出走一周,最終被母親從網吧找回。
離家出走期間住網吧
昨日上午,蔡女士打進華商報熱線說,「我兒子離家出走一周了,至今未歸,希望華商報幫我找找孩子。」
蔡女士稱,兒子小宇(化名)今年14歲,讀初三。「12月10日晚7時許,我因兒子不好好寫作業,批評了他幾句。他頂嘴,我又扇了他幾巴掌。兒子生氣地離開家。」蔡女士說,「當時我在氣頭上,眼看著他騎車離開,也沒追。沒想到,一離家就是一個禮拜。」
蔡女士稱,他們一家是從外地來西安打工的,這一周她和愛人到處找但始終沒找到。「兒子離家時,帶走了他哥哥辦的臨時身份證和100元錢,我們非常擔心發生意外。」
昨日下午4時許,蔡女士再次打進熱線,有點激動地說:「兒子找到了!剛有個熟人說在漢城湖附近的網吧,我一秒都沒耽擱直奔過去,果然看到了正在打遊戲的兒子。」
蔡女士讓兒子接電話。記者問他為何離家出走,小宇說:「我和父母在學習上一直有爭議,我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但爸媽卻覺得我應該繼續留在學校念書。離家出走那天,我媽讓我看書,我沒看。我當時剛洗了手,就先跑到電爐子旁邊烤火,她看到了就又開始嘮叨我不愛學習,我其實是想解釋一下我手是溼的,但她卻覺得我頂嘴,然後就扇了我3個耳光。」小宇稱至今還記得媽媽當時「惡狠狠」的眼神。「我已經14歲了,我媽這麼做讓我覺得太沒面子了。」小宇說,「所以我不顧一切地跑出去。本來打算在網吧玩遊戲,無論怎樣,周三都要回家的。」問他為什麼回家,他說:「一個人在外面也挺難的,吃不好,睡不好。想回家,又覺得自己回家沒面子。」
這幾天是怎麼過的?小宇說:「我就在網吧玩遊戲,在附近溜達溜達,晚上把網吧裡的椅子拼一起睡覺,第二天繼續這樣」。
承諾再也不離家出走了
小宇在電話裡說不想上學,但問他不上學有沒有想好自己能幹什麼時,他遲疑了一下說:「沒想好。」
記者說如果現在出去打工,還算童工,沒有單位敢招聘他時,電話那頭的小宇突然說,「這麼麻煩!」
之後,小宇將電話轉給媽媽,記者聽到小宇在電話裡對蔡女士說,「媽,我保證以後再也不離家出走了。」蔡女士也稱,以後不會再打兒子。
>>專家支招
父母要先學會尊重青春期的孩子
昨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楊逍認為,14歲的小宇正處在青春期,青春期不僅考驗孩子,也考驗父母,更是對之前親子關係好壞的考驗。「如果青春期前,親子關係不融洽,則矛盾很容易在青春期爆發。」楊逍說,「 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自主空間。青春期的孩子常覺得自己是大人了,不希望父母用以前方式『管束』。建議父母要學會尊重和包容,給孩子足夠的自主權。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更應有『同理心』,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換位思考,了解孩子真正需要,而不是讓孩子聽從或滿足自己的需要。」
另外,對於小宇不願上學的做法,楊逍稱青春期孩子不願上學並不少見。「但相關研究顯示,青春期孩子不去學校的主要原因是人際關係或家庭關係的不和諧,而非學習壓力。因此,父母不僅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還需要引導孩子學會處理與老師、同學的關係。」楊逍說。 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