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藝人制手工皮影書 「搭臺唱戲」寓學於樂

2020-12-20 人民日報

為探索和傳承民間傳統文化,甘肅藝人徐晉林於近日製作出可以體驗搭臺唱戲演皮影的手工書。

為探索和傳承民間傳統文化,甘肅藝人徐晉林於近日製作出可以體驗搭臺唱戲演皮影的手工書。

徐晉林介紹,沒有打開之前,《玩皮影》手工書僅是個木質的函盒,拉開象徵帷幕的「門板」,露出背部鑿鏤的用來打光的圓孔,一座小小的戲臺就被搭建了起來。隱藏在函盒下方的抽屜,取出皮影表演卡片或帶有操作杆的真皮影,將其置於「戲臺」之上,再用手電筒從幕布後投射燈光,一出鮮活的皮影戲便可以上演了。

沒有打開之前,《玩皮影》手工書僅是個木質的函盒,拉開象徵帷幕的「門板」,露出背部鑿鏤的用來打光的圓孔,一座小小的戲臺就被搭建了起來。

「該手工書通過影像記錄中國古老皮影藝術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用一個個鮮活的創意將歷史久遠的中國故事再次激活,賦予記錄這些故事的文字和書籍新的生命力,讓讀者動起手來,在動態體驗中穿行,玩一把皮影戲的表演,完成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找回對傳統文化與民間技藝的情感記憶。」徐晉林說。

《玩皮影》手工書使用古老的手工線裝方式來裝訂書頁,使書籍更加契合傳統文化的主題。文字內容分為:

皮影戲——唱盡人間千古韻,

皮影戲——光與影的傳奇,

皮影戲——傳說中的故事,

皮影戲——用影子來表演的藝術,

皮影戲——背後的「工匠精神」等。

圖為皮影手工書。

「這些文字伴隨著各種皮影造型一一進入讀者的視野,給讀者講述著皮影戲的風俗民情、歷史傳說、表演藝術以及皮影的製作過程等。」徐晉林說道。

徐晉林稱,我們以手工制書的方式,去探索和傳承民間傳統文化,用現代創意理念創新民族傳統文明。我們希望讓更多的讀者尤其是年輕人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統藝術,去感受中國優秀文化的力量,並通過閱讀體驗認識民間藝術的美與智慧。

相關焦點

  • 甘肅鄉村藝人敦煌演繹民間「皮影故事」(圖)
    甘肅鄉村藝人敦煌演繹民間「皮影故事」(圖) 2017-06-20  20日,一場以甘肅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展示對象的《絲路記憶》大型文化展演活動繼續在敦煌舉行。肅北的馬頭琴、隴南的高山戲、武威的木偶戲、定西的皮影戲等獨具地方特色的非遺傳統戲曲表演項目100餘項,共分為45場次免費向民眾展演,場場爆滿。皮影藝人馬鈺展示作品。 徐雪 攝  同時,該活動也讓不少草根藝人有了展示的平臺,馬鈺就是其中一位。
  • 平江皮影戲的頑強生命力
    當問及老人這麼大歲數了還堅持從事皮影戲表演,身體是否吃得消時,老人回答很乾脆:「我們唱戲的當然身體好,不然怎麼唱,哈哈!」  按照平江縣的民俗,凡是春天農忙前,村民都會到廟裡的菩薩前許願,祈求當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秋季如果收成不錯,村民便會請皮影戲班子來慶祝,給菩薩「還願」。「平時有的人家結婚生子、為老人祝壽、蓋了新房子……也會請我們去演。」
  • 道不盡的人生故事,顧氏皮影:遊走在光與影的藝術之間
    學藝的日子,顧景恩手勤腦勤,看到師父表演抑或是刻皮影,他總會偷看偷學,自己暗地裡練習。三年之後,顧景恩已經學會了從熟皮到雕刻等十餘種技藝。精湛技法在顧景恩家中,有一箱子珍藏多年的「寶貝」,裡面疊放著幾十本影卷和一件件精緻的古法皮影。
  • 在光與影裡看人間百態——皮影
    在燈光的照射下,藝人在白色幕布後操縱偶人,配以獨特的唱腔、打擊樂及弦樂,白幕另一端映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就此上演。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戰國,興於漢朝,盛於宋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 高橋鬆餅、泗涇皮影、新河老白酒 讓上海的古鎮一起唱戲
    原標題:高橋鬆餅、泗涇皮影、新河老白酒……浦東這個鎮搭臺讓古鎮一起唱戲  怎麼稱得上「上海」的節?從2008年的三林鎮民俗文化節,到2010年的浦東民俗文化節,再到2012年的上海民俗文化節,主辦單位持續升格,內容不斷嬗變,而這一屆更是獨特,主動刪除「三林塘」冠名三個字,搭臺讓上海古鎮一起唱戲。
  • 用皮影講述運河故事
    皮影藝人在幕後操作皮影藝人在大運河皮影藝術館向觀眾展示影人「霸下,你若是老老實實做一隻鎮水的神獸,護佑大運河水運暢通,商賈貿易興隆,我便饒你不死。」幕布背後,「拿線」藝人操縱著竹籤,配唱演員將運河兩岸的傳說故事與歷史變遷娓娓道來,可謂「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揮舞百萬兵」。12月4日,位於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雙益發文化園的「大運河皮影藝術館」正式揭牌。開幕式上,通州大運河皮影團上演了一出郭守敬疏浚大運河、鎮壓龍王第六子「贔屓」(又稱「霸下」)的故事。
  • 大運河皮影藝術館揭牌 用皮影講述運河故事
    幕布背後,「拿線」藝人操縱著竹籤,配唱演員將運河兩岸的傳說故事與歷史變遷娓娓道來,可謂「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揮舞百萬兵」。  12月4日,位於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雙益發文化園的「大運河皮影藝術館」正式揭牌。開幕式上,通州大運河皮影團上演了一出郭守敬疏浚大運河、鎮壓龍王第六子「贔屓」(又稱「霸下」)的故事。
  • 祁永啟:搖曳光影裡的皮影生涯
    今年85歲高齡的祁永啟老人,回憶起曾經與皮影為伴的過往,唏噓不已……貧寒人家的聰慧少年1931年,祁永啟出生於今天的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三合鎮新莊村,其父祁延禎是青海省早期的皮影藝人,曾拜平安古城鄉沙卡村張官保為師,系統學唱皮影戲,在平安一帶頗有名氣。
  •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現代物流提質增效指日可待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園區幾大物流企業集中發力,將進一步提升物流港物流運營水平,促進現代物流提質增效。  三大物流企業集中發力謀求提升物流運營能力  開通商用車鐵路貨運業務,打造「西部鐵路商品汽車集疏運中心」。近年來,威斯騰物流依託西部鐵路物流園,打造開放的物流園區、物流通道、物流智慧「三大平臺」,為全市各類企業發展共享合作渠道,加速助推遂寧現代物流發展。
  • 刀工細膩、出神入化、惟妙惟肖、精美絕倫的渭南皮影
    2018年3月23日,陝西省渭南市,「渭南皮影展」在臨渭區博物館開展,而此次展出是渭南第一次舉辦的皮影專題展覽。臨渭區博物館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該館至今共從民間徵集了1600多件清代皮影,此次展出的311件是精心挑選的,其中有惟妙惟肖、精美絕倫的動物皮影,也有刀工細膩、出神入化的人物皮影,還有獨具匠心的場景皮影等。
  • 皮影戲劇《封存的皮影寶盒》
    哦,不對,還有一個最最最重要的童年樂趣,那就是不管村裡誰家過白事也就是喪事的時候晚上總會有戲班子來村裡唱戲,一般戲臺是大場面,而還有一個小場面就是皮影戲臺,每次戲臺那邊都是藝人帶妝演出,陣勢也是相當大,觀眾也是最多的,而皮影戲這邊總是零零散散的一點點觀眾,而我每次都會拿著家裡的小木凳子坐在第一排,而且一定要坐在靠邊的位置,因為每次我還要扭著頭去看幕布後面的爺爺是怎麼變換手裡的皮影的。
  • 《環縣皮影雕刻技藝簡介》——第12個文化自然遺產日」專題
    環縣皮影雕刻技藝簡介環縣皮影雕刻大致經歷了傳播、接受和發展三個階段。早在20世紀初期,陝西一些皮影藝人行藝於環縣,他們之中有皮影雕刻藝人,也有皮影演唱藝人。其中陝西西路皮影代表藝人尚線匠(其名不詳)曾為解長春雕刻影箱;敬乃棟曾請喬線匠(其名不詳)到家中長達三年,為其鑿刻影箱;合道鄉趙崾峴村趙貴廷的老影箱,亦是20世紀初請喬線匠所刻;20世紀20年代前後,陝西皮影演唱藝人屈李劉和陝西禮泉縣石鼓趙村一姓何(外號跛騾子)的曾來到環縣車道、毛井一帶收徒傳藝,演唱皮影戲,開始主要演唱秦腔,後來也演唱道情。
  • 皮影戲:歷史悠久的民間戲劇,曾東學西漸傳到奧斯曼土耳其
    表演者都在幕後,在操作皮影的同時用當地流行的曲調來講解故事,同時用打擊樂和弦樂來配合完成,有著濃厚的鄉土氣息。皮影戲在多個地方都有流行,由於各地曲調不同,所以各有特色。《史記》中有記載,漢武帝因為太過思念死去的李夫人,所以有巫師為其製作影像,供皇帝遠遠觀看,以解相思之苦,曲藝界普遍認為這就是皮影的起源。
  • 甘肅設計師制手工創意書 立體展現莫高窟佛窟景象
    甘肅設計師制手工創意書 立體展現莫高窟佛窟景象 2017-06-26楊豔敏 攝   中新網蘭州6月26日電 (記者 徐雪 魏建軍)手工書《敦煌古韻》在蘭州受到關注,該書通過動態視覺體驗和立體畫面的展現,帶領讀者「走進」莫高窟的佛陀世界,體會古人的藝術與智慧。
  • 精美手工皮影人物 一個1000元難買到
    二伯父魏振傑(下檔)、堂兄魏智全(籤手兼雕刻)、堂嫂史蝴蝶(女前聲)、舅父王志政(後槽)均是皮影戲藝人。自從懂事起,魏金全滿眼都是皮影娃娃、梆子、碗碗等皮影道具,滿耳都是碗碗腔那優雅而纏綿的族律。漸漸的小金全喜愛上了皮影,也時常偷偷地拿父親的皮影人馬舞弄幾番,嘴裡還咿咿他學著大人哼唱戲詞,逗得家人開懷大笑。
  • 西安外國語大學三女生拍片記錄華縣皮影生存
    出於對華縣皮影的熱愛與對華縣皮影現狀的憂慮,張韜答應帶著她們拜訪老藝人。她們關於華縣皮影的新旅程開始了。「皮影戲是他們的生命」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張韜帶她們尋訪了85歲的趙振才,80歲的魏振業和76歲的孫前恩。孫前恩老人是皮影愛好者,他利用自己的退休工資,自發為皮影戲寫書編材料,已經有20年。
  • 「共和國追夢人」文化傳播者徐晉林:從藏書票到手工書(組圖)
    學人徐晉林正在以文化創新為載體,傳承和弘揚甘肅優秀文化,耕耘著自己的傳播夢。小小藏書票裡的甘肅故事關於讀者晉林工作室徐晉林老師的故事,從一張小小的藏書票開始。十五世紀中葉的德國,書籍還是奢侈品,貴族們藏書、借書,享受書籍帶來的文化盛宴。
  • 銀行搭臺 企業唱戲 "網絡直播帶貨"為小微企業打開營銷新通路
    銀行搭臺 企業唱戲 "網絡直播帶貨"為小微企業打開營銷新通路 觀察家網 | 2020-11-26 16:50:10 11月26日,在一年一度的感恩節來臨之際,民生銀行北京分行開展了一場特別的"小微普惠金融日"客戶回饋活動,以"彼此相連 共贏未來
  • 古老傳統藝術皮影戲記載著歷史的印記
    操作技巧分「生、旦、淨、醜」四大角色的種類、武打招勢及現代皮影人物操作。沔陽皮影戲內容豐富,有楚漢相爭、三國、水滸、西遊等300多個劇目。這些「劇本」實際上只有劇目的條文,在表演時全靠藝人根據歷史故事展開情節和刻畫人物,唱、做、念、打渾然一體,其口頭文學藝術形式是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又一主要特徵。沔陽皮影戲的唱腔以漁鼓腔、歌腔為主,配打擊樂伴奏,以一唱眾和的形式進行演唱。